今日誦讀
領讀:陳玟秀老師
今日串讀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3)「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4)「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七日百遍讀書法
(1)今天進度,讀30遍。如果內容較長,則分上半段和下半段分別完成。在這30遍中,其中慢讀10遍(眼熟)、緊讀10遍(口熟)、背讀10遍(心熟)。
(2)今天進度,串讀5遍。如果分上下半段的,上下半段合起來串讀5遍,不分上下半段的,就把這一段再串讀5遍。
(3)前六天進度,分別讀誦5遍。
(4)前六天進度+今天進度,串讀5遍。
如此的話,今天的進度可完成40遍,以後六天中每天再讀10遍,合起來七天則滿100遍。
【慢讀】是為了達到眼熟的目的。不時地盯著原文去讀,時間長了,自然眼熟。
【緊讀】是為了達到口熟的目的。讀誦時語速加快,不時去誦讀,時間長了,自然口熟。
【背讀】是為了達到心熟的目的。讀誦時記憶誦讀,可隨文作觀,時間長了,自然心熟。
唐玄宗《御注孝經》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三者,服、言、行也。禮:卿大夫立三廟以奉先祖。言能備此三者,則能長守宗廟之祀。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早也。懈,惰也。義取為卿大夫能早夜不惰,敬事其君也。
那第三個,是這邊講了「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就是永遠的守住祭祀祖先的宗廟。諸位要知道,這三者指的就是法言、法服、法行,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謹言慎行,甚至你的吃、穿、行、住、坐、臥,都得有一個標準跟規矩,因為你是卿大夫,不是一般人。卿大夫的地位,代表著整個宗族的榮譽跟命運都維繫在你的手上,因此,這個宗族能否永續下去、保其宗廟,都與你是否遵行先王的法度有關係。所以對上表示忠誠,對祖宗表示傳承,對下也讓百姓上行下效,實現先王禮樂教化於百姓,所以不可不謹慎。上一章提到的諸侯,最後引用《詩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諸侯尚且如此,卿大夫更不可造次,引用《詩經》說的「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所以這個「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意思就是從早到晚,毫無懈怠,竭心盡力地侍奉你的君主。當然,卿大夫上面有諸侯,諸侯上面又有天子,所以對卿大夫來講,以事一人,可以說指的是諸侯,或者是天子,這是可以通的。這一章我們讀完了之後,如何結合我們的身心來實踐呢?這一章,雖然講的是卿大夫,提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這個重點相當重要,我們可以連接到如同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為。如果自己有一個高遠的目標理想,就像先王讓天下和平、安居樂業的理想,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將卿大夫章的這種謹言慎行,轉化成我們進德修業的進階的必要階段。保住我們的身口意的言行都不放逸,時時刻刻警覺我們造的是善業還是惡業,這樣人生才不至於空過。所以,最重要實踐的起點,當然還是從家庭的孝道開始,用這一顆「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的恭敬心,從家庭推到社會、國家乃至於天下。(註: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