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京劇演唱中的氣口,除補充氣息、鬆緩肌內和腔體外,更多的是為了表現人物的細膩情感,或某種氛圍的造勢以及複雜節奏的鬆緊變化。因此,在京劇的演唱中,有的氣口處需要換氣,而有的氣口處則是停而不換,非常靈活。因為京劇唱腔尤其是成套唱腔,在體現人物情感方面與唱歌相比較,有其獨特性。因為京劇演出一般是搬演一個故事,它的演唱內容也是從一個完整故事來展開的。其唱腔的篇幅要比歌曲長,其內容也要繁複,所要表現的情感內容也就更為豐富、細膩。因此,氣口的安排也就比歌曲繁複得多。
人在各種不同的情結中,就會有各種不同的氣息狀態,換氣也就會有所不同,但氣息與情結是相一致的。激動時,換氣會急促、強烈;閒暇、平靜之時,氣息平緩,而換氣則深沉、緩慢。所以京劇演唱講究氣息應與人物的情感內容融為一個整體, 業內稱「有感情的換氣」,因為吸氣本身就是音樂表現的一部分。這樣的處理氣口,使演唱有一種氣息感、鮮活感、生命感,從而顯示出演唱的活力與情感。
這些氣口在換氣時的動作中幅度不能大,要幾乎讓人感覺不出有吸氣的痕跡,只有一點很小的停頓感覺即可。尤其是«醉酒»«狀元媒»兩例的換氣,能顯示出中國人特有的穩重、中和、含蓄以及中國古代婦女的典雅之美。這幾段唱腔都具有描繪、同憶且帶一點自言自語的敘述,情緒相對向言不是很激烈,因此與這種氣口配合是比較吻合的。
在京劇演唱中,許多氣口並不完全是因為演唱者的氣息不夠而要換氣,而更多的是為了表現人物的細膩情感而使用的。通過這些氣口的運用, 使旋律抑揚頓挫, 產生了鮮活的動態感, 體現了京劇演唱的一種隨情感變化的音樂美。恰當氣口的選用,是依據人物情感、流派風格、語意、由調、節奏等因素來設計的。
這樣的氣口安排,就把譚記兒的孤單、愁悶的心情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同時又體現了中國婦女典雅、 陰柔之美。
上例是接唱詞的三、三、四詞格結構和旋律中的休止符換氣來唱的,這樣也能唱下來,但較為平淡,如把氣口藝術性地處理一下,效果將更好。如:
在唱詞的句尾字或語義的邏輯停頓處換氣,即利用在唱詞語句最後一個字或者唱詞中的邏輯語詞的停頓而安排換氣。
唱腔的詞語是存在一定的句讀形式的, 有時還受人的感情影響, 因此也存在一定的思想感情色彩的因素,字與字間就會有情感的變化,情感的變化就會使語氣發聲變化,也會影響著演唱的快慢起伏、高低強弱以至內在的自然停頓,也可以說是心理停頓。如人在高興時喜悅聲高,悲痛時聲沉氣緩,情急時調高聲促, 寒冷時畏縮聲淡,而在發怒時氣粗聲重,平靜時聲緩氣和,所以我們在演唱時可以利用句尾字和因情感影響的理輯語句的自然停頓來換氣。
在京劇演唱中,在唱慢速度的板式,尤其是散板的演唱,經常透用時值長、速度慢(俗稱大氣口、大緩氣) ,且幾個大氣口的間隔時間不長,這種唱法並不是演唱者的氣不夠而需要這樣幅度大的頻繁的換氣,而是因為感情、氣勢的需要。
上面兩例都是在一個成套的大段唱腔結尾時的散唱收束。由於前面都是通過大段的成套唱腔的演唱,京劇的成套唱腔本身就有一種整體性的對稱及平穩的曲式美。當唱到這個散板處,又結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此處例中★處的氣口, 如同急速列車的最後制動, 如不來這麼兒下 , 好像就不能停住一樣, 這種收束是情緒在激烈宣洩之後的一種平穩態勢。這裡的氣口停頓應較長,要穩得住,以體現出度重、沉穩、中和、對稱的氣質美。
詳細內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