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零差評的紀錄片火了!原來這才是中華本草真正的樣子

2021-02-19 湖南圖書館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有束光(ID:onelight01)


提起中草藥,很多人眼裡就一個字:苦!


卻偏偏有這麼一幫人,近2年,720個晝夜更替,冒著酷暑、躲著蛇蟲,背著機器在懸崖上飛簷走壁,頂著風沙穿行在無垠的沙漠,穿著厚重的潛水服跳進深海.只為捕捉一株本草的完美生命軌跡。


當你坐定,聽音樂緩緩升起,跟隨鏡頭走進那些真正的採藥人以及他們身後五味陳雜的生命輪迴,才逐漸明白:生活的真味與本草是何其相似。



最近,

又一部零差評的紀錄片火了!

主角全是素人,

豆瓣卻炸裂給出9.0高分。

喏,就是這部片子《本草中華》。


 

明明是講中草藥,

卻愣是拍出了風光片、野外探索片、

功夫片的三重感覺。

上一分鐘,各種航拍、4K高清畫面.

美出天際,讓你挪不開雙眼。



下一秒,

你便追隨採藥人的蹤跡,

行至人跡罕至的山林,

深潛無邊的海底,穿梭於鐘乳石間,

在懸崖峭壁上翻飛,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雙腿微顫。


這裡藏著少林功夫的驚心動魄、

「身軀丈量大地」的虔誠,

還裝進了人歸自然的詩意。


 

而這部與中華本草有牽絆的片子,

並非什麼大牌明星真人秀,

而是普通人所展示的,真實樸素的生活。



草木歸林,人歸自然。

 

自從上古時代神農嘗百草之後,中草藥誕生,世代相傳,一把草,庇佑了無數的華夏子孫,但關於草本的故事,我們卻極少通過媒體真正地了解到。

 

蓯蓉寄生在梭梭樹的根部。百合是長在地上的像蒜瓣,荷葉煅炭能入藥.


截圖源自《本草中華》


「草木境界,人生修為。人與本草的緣分與生俱來。」紀錄片的導演孫虹說。

 

穿越30多個省市和地區,從深海到雪山高原,海拔落差5000多米,她帶著一幫85後背著沉重的器材翻山越嶺,只為了記下藥人或農人們守護本草的每每個瞬間。


 創作團隊


中華有上下5000年的文明,農人和藥人們卻依然追隨祖先的腳步,躬行大地,翻山越嶺,只為遇見療愈生命的中國智慧。

 

一開篇,鏡頭落在了海拔4000的藏北高原草甸上,這裡生長著「軟黃金」冬蟲夏草,它是隱秘的,唯有心懷虔誠,才能與之相遇。




藏北高原寒風凜冽,寒風刺骨,

江才平措正跟著父親,

用最謙卑的姿態尋覓著這份來自

大自然的隱秘禮物,

這是小夥子第一次出門追隨父親,

他想親手挖到蟲草為染上風寒的爺爺治病。



但蟲草生長在地下,在廣袤的草甸上,

想尋覓到珍貴蟲草的蹤跡談何容易,

一個上午過去了,他一無所獲,

而且山雨不期而至。



看著面露焦慮的兒子,

父親決定帶著平措去更遠更高的地方碰碰運氣,

要穿越溼滑的溪澗,

碰巧那裡也是平措爺爺帶著他去過的地方,

三代傳承即從這裡開始。

 


小夥繼續屏息凝神不放棄一寸土地,

「有了!」

終於,他在草甸發現了一抹橘黃,

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從泥土中取出蟲草,

把蟲草慎重地收藏起來。

(露出的蟲草僅有拇指一般的高度,

太考驗耐心了。)


 

終於挖到生命中第一株蟲草,

平措還不忘這件事:

「只有把泥土重新歸弄好,

來年這裡才會重新長出蟲草。」

 


冬蟲夏草40年來,價格翻了3000倍,

但在這些樸實的牧民眼裡,它是無價的。

因為紮根於土地的蟲草,

在無聲的時光裡生長著,

成為一劑良藥滋養著大地上的人。



尋覓本草總是特別的難,有時翻山越嶺短則一天,長則數月。


這天,王亞軍放山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採藥人,上山採「百草之王」的人參,也花了足足5天才尋覓到一點蛛絲馬跡。


在森林深處的路上,迷路,或者遇到蛇蟲也是常有的事情。

 


傳說中,野山參可是「會跑」的,

不過,先人留下來一些祖傳的法子,

只要照著去做,也不是難事。

這不,老王發現了這個紅色的球狀物,

找到了它,就等於找到了野人參!



細細地用專用的籤子挑撥,

萬萬得小心,

不能弄斷一塊根須,

要不這棵參就損壞了。



看著長途跋涉尋找到的山參

出落得如人形一般靈動,

老王終於歇了一口氣。


人參,是諸多補氣藥中唯一一味能大補元氣的本草,有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的功效。

 

和老王類似,

遠在山東遼東半島的張百勝,

他每天的日常就是穿著潛水服,

沉入能見度不足兩米、水溫不到15度的的深海,

這個海洋獵人正在細細尋找海參的蹤跡。



做打撈海參的工作已經幾十個年頭,

雖然過程艱險無比,但即使快要退休了,

他對這片海依然是眷念不舍。


海參是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六億多年,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參補腎、益精髓,其性溫補。


這些個奇珍異寶,都是中華本草的一種,它們或深埋地下,或潛藏深海,或長在懸崖絕壁,但也不是無跡可尋,有心人總會尋到。

 

王亞軍說,「尋藥,也是尋路;採人參的藥農,會在找到人參後埋下漿果,不放絕山。」這是藥人生存的智慧。


常年下海的張百勝則講,「漁民們打撈起一筐海參,只留下5年以上的,剩下全部放回,放生幼苗,這是世代海邊漁民的傳統。」

 

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這些藥人或農人都知道取之有節,還之有道,天地的滋養才能生生不息。


張百勝把小海參放生回海裡


源自大自然的草本最終會變身成一味良藥,而熬製是必經的步驟,草本熬製必須心存虔誠,初心純粹。

 

「有怎樣的初心,就會有怎樣的藥。」

 

有名的少林黑玉續斷膏,總共需要108味藥精心熬製,自從被師父選為熬膏主理的那天起後,釋延柏的 心裡,就泛起一片漣漪。

 


釋延柏想的是「把藥材準備好,等師父一聲令下,開始熬製就成。」

 

師父卻搖頭:「要熬好膏藥,一分在藥內,九成在藥外,太看重結果,反而熬不出好藥。」


釋延柏於是親自上山採藥,坐禪,感受大自然的洗禮,心如止水的時候,才正式開始黑膏藥的熬製。


 

這是腦力和耐力的考驗,炸料,

按照特定順序下鍋,過濾藥油,熬膏、下丹.

108位藥,歷經繁雜的工序,

真是一點浮躁之心都不能有。



正是這樣,

釋延柏才熬出了令師父滿意的膏藥。

正如師父所說,

「藥本身就是快樂的,

以快樂的心態去投入,就會有快樂的迴響。」


 

中華5000年文明,本草何止萬種,每一種都是藥農精心守護才會流傳至今。

 

69歲的張維忠,一個普通的老農,他和老伴郭玉珍的前半生都在跟一粒小果子打交道,那就是枸杞。


中醫裡講,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

 

張老漢的父親張佐漢,

被稱為「枸杞神」,

他發現了果實特大的枸杞新品種,

在條件艱苦的抗戰時期

他依然拼死保留品種作物的延續。

那時,別人都覺得張佐漢瘋了,

罵他是「傻子」

 


如今張維忠也得了個和父親一樣的稱號,

做了半輩子「杞農」,現在明明可以器械分揀,

卻依然事事親力親為,用手工分篩枸杞。

他說捨不得用冷冰冰的機器,

因為這是父親曾經用一生守護過的枸杞。



「一個人並沒有傻,卻獲得了傻子的稱號,那是他獲得了巨大的自由。」

 

張維忠與其父親的名字都被寫進了當地枸杞紀念館中,當被人問起「以後被人忘記了,你會難受嗎?」

 

張維忠憨厚笑說:「農民嘛,忘記就忘記,只要記得枸杞就行。」


 

像張維忠這樣守護草本的故事還有很多,它們五味陳雜,就好似人生。

 

每次說起百合,人們首先總想到了花,以及那個耳熟能詳的詞:百年好合。

 

實際上,它是因為鱗片抱合在一起的地下莖塊得名的,其中蘭州百合味甘性寒,養陰潤肺,是食療養生的上品。


百合

 

每年蘭州的百合花節,

是村支書張宗忠最忙的時候,

老伴許成蓮經常一個人看護百合花田,

常年的勞作讓她的手指因為風溼變得腫脹。



退休後,張宗忠閒了下來,

決定替妻子分擔百合田裡的工作。

這天,他讓老伴在家歇息,

自己獨自一人上山挖百合,

當他勞作完,孤零零坐在田埂上,

才突然體會到老伴曾經的孤單.



從地裡回來,

向來不下廚房的他笨手笨腳地剝百合,

為妻子做了清蒸百合,滿屋的香甜。



相守了一輩子,百合也是他們愛情的見證者,

花再美,還是比不過你的笑顏。



忽然間,鏡頭一換,

司馬就跟著穿越到了廣西平南縣。

相比老張和老伴愛情的其樂融融,

蒙石堅的老母親此時卻開心不起來,

她眉頭深鎖,依戀不舍,

因為,今天她就要跟宅門口的

百年肉桂樹告別了,

這棵樹是她的老伴還在時種下的。

 


自嫁過來時這棵樹就已經存在,

為了守著它,

她曾拒絕搬離小島去鎮上生活。

但如今,卻不得不跟這位老朋友告別了

——因為它就要枯死了。

與其等它凋零,不如在恰好的時刻說再見吧。

 


看著剝刀在樹身周圍切割,

肉桂皮被剝下,樹被電鋸放倒,

老人良久無言。



回到屋裡,

她小心地把小塊的肉桂皮放進小袋子裡製成香囊,

仿佛這裡裝著的是她的全部過去。

 


每一個草本,

背後可能都有著一段故事。

雲南新嫁娘,

親手釀一壇由酸變甜的雕梅送給婆家,

寓意著她的人生從青澀轉為成熟;

 

 

沙漠裡的母親,

帶著精心熬煮的蓯蓉羊肉粥,

穿越廣袤無垠的沙漠,

給準備高考的兒子送去,

一碗簡單的熱粥,卻盛放著母親濃濃的愛。

 


林伯順親手為相伴一生的老伴熬製酸

一碗簡單質樸、濃鬱潤澤的酸梅湯;

從小在媽媽染布的氣息裡長大,

兜兜轉轉之後,小夥子繼承了媽媽的衣缽,

隱居深山,做起了染布匠;

仁青德哲用200天匍匐地上丈量土地

為了保持一顆純粹的制藏香的初心.

本草就像個使者,穿越了千年的它們,

把人跟人之間的情感串聯起來。



幾百個日日夜夜,一幫85後踏遍30多個省市,尋覓出這些深藏大地間的故事,這部片子一播出,就收到了如潮的好評,豆瓣評分9.0,可以說是口碑炸裂:

 

「 有故事,有氣質的紀錄片。」

「原來草本也可以這麼美美噠,萌萌噠。」

「雖然在說中藥,但它不沉重、不苦澀、不拒人千裡之外,相反它很溫暖、很平易近人,甚至很有煙火氣。」

 


生活和本草是何其相似,本草有五味,酸、苦、甘、辛、鹹,這是本草的真味;生活亦有五味,喜、怒、哀、樂、殤,這是生活的本質。

 

每一個平凡人或許正經歷著苦中做樂,笑中帶淚的生命歷程,就像本草的五味,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涵養著這塵世間的生靈。

 

草木歸林,人歸自然,以虔誠之心待本草,守護本草,就是善待我們自己,而將五千年流傳下的中華智慧傳承給下一代,就是本草最大的初心。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紀錄片《本草中華》,

圖片及視頻均源自《本草中華》,

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一部中醫藥文化紀錄片,一場中醫藥文化盛宴---《本草中華》
    千呼萬喚始出來9月3日關於中醫藥文化的一部紀錄片《本草中華》登陸東方衛視黃金檔《本草中華除科普基礎知識外,這些本草背後的中醫藥人將種植、獲取、煉製手藝代代傳承的故事,才是這部紀錄片更想傳遞給觀眾的。「我們希望通過健康切入,讓大家知道身邊的健康助力點是什麼,同時去了解中醫藥背後所承載的傳統文化。」談及製作本草系列的初衷,《本草中華》總製片人韓芸說到。可這個切入並不容易。在本草系列之前,國內沒有很好地講述中醫藥的節目。
  • 《本草中華》紀錄片
    兩年前,當冒著酷暑、躲著蛇蟲的《本草中國》團隊探尋在全國30多個省市時,她們一定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這部紀錄片的走紅和逆襲。由獲得「四川電視節金熊貓最佳系列紀錄片、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中國系列片、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十大紀錄片、廣電總局2016年度國產紀錄片優秀系列片」等多項大獎的《本草中國》原班人馬打造,雲集將來、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本草中華》本草中華 第1集 相傳 http://www.iqiyi.com/v_19rr8wptys.html無論是「會跑」的人參,還是武林中人聞風變色的巴豆
  • 紀錄片《本草中華》: 一場中醫藥文化與年輕觀眾的深情對視
    紀錄片《本草中華》以「重顏值、重故事、重傳承」的特質,通過年輕時尚態的藝術呈現、富有人文氣息的溫暖敘述、充滿時代擔當的文化引航,帶領觀眾走入神秘而充滿活力的本草世界
  • 紀錄片《本草中華》登陸東方衛視周日黃金檔,年輕化表達探索紀錄片主流路徑
    東方衛視在周日黃金檔安排播出了一檔紀錄片《本草中華》,這既顯示了東方衛視的情懷擔當,也體現出平臺方對這部片子的看好。
  • 紀錄片《本草中華》登陸東方衛視 震撼傳遞生活智慧
    紀錄片以神奇的中華本草為切入點,帶領觀眾走進神秘而充滿生命力的中藥世界,感知早已融入中國人生活、生存和生息的中醫藥文化。此前,著名國藥大師金世元在看片後曾為《本草中華》點讚並題寫了片名,足見本片展示中醫藥文化的高度專業。
  • 又一部零差評紀錄片,豆瓣9.0,道盡五味人生,惹哭了億萬中國人
    最近,有一部國產紀錄片在豆瓣上脫穎而出評分高達9.0,有人盛讚:中國是本草的國度中藥文化紀錄片這樣拍,才是真正的中國味道 這便是去年《本草中國》原班人馬打造的中醫藥文化紀錄片新作《本草中華》在鏡頭下,本草不再是一味只具療效的藥材而是有故事、有情感、有溫度的草木與人們有著最淳樸的情深意重
  • 紀錄片《本草中國》分析
    【標題範例】天·地·人藥與人中藥畫卷中的中國文化靈與情:在本草的年華裡相遇【紀錄片分析範例】本草有靈  中華有情                ——紀錄片《本草中國》藝術風格分析作為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跨平臺播出的紀錄片以及中國首部反映中醫藥文化的系列紀錄片
  • 東方衛視為何黃金檔播出《本草中華2》,這部紀錄片又有何特色?
    這是紀錄片《本草中華2》的幾個瞬間。該片出品、製作方雲集將來已將「本草」IP做了整整三季,在董事長、總經理龔衛看來,「如果說《本草中國》反映的是傳統文化的經典與厚重,《本草中華》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青春與自信,那麼《本草中華》第二季則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力度與氣度。」
  • 從920到8點檔,《本草中華》緣何成第一部登陸一線衛視8點檔的紀錄片?
    據悉,這部由《本草中國》原班人馬打造,雲集將來、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將於9月3日登陸東方衛視,每周日20:45黃金檔播出。繼《本草中國》讓紀錄片在920時段釋放影響力、掀起收視熱潮後,《本草中華》進一步登上黃金時間,每周日接檔孫儷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成為第一部登陸一線衛視8點檔的紀錄片,實現紀錄片時段與排播的再度進階。
  • 5部零差評的電視劇,楊洋、靳東各一部,最後一部主演人員全都火了
    如今各種電視劇層出不窮,看都看不過來,但是能收穫高口碑和評價的劇卻是不多的,今天來給大家盤點5部零差評的電視劇,來看看你是不是都看過了呢。
  • 零差評的四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才是百看不厭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古裝劇製作還是很不錯的,其中有不少古裝劇都超級經典,不僅在國內非常火,而且還火到了國外,尤其是古裝仙俠劇都非常受歡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百看不厭!
  • 紀錄片《本草中國》:向世界展現中醫藥文化底色
    紀錄片《本草中國》畫面。資料圖片這是紀錄片《本草中國》中的一個畫面。從南到北、自西向東,從廣東化橘紅到東北野山參,從西藏紅景天到崇明西紅花,從新疆紅花到內蒙甘草,探尋隱沒於山林、高原、戈壁、沙漠的中藥人與本草的動人故事……一部質樸的紀錄片躋身衛視的黃金時段,自今年5月20日開播以來,首播收視率達0.83%,成了電視螢屏的一道獨特現象。
  • 《本草中華》第二季 梁河滇皂莢與木蝴蝶出鏡,明天開播
    中華本草的哲學,講述著我們與世界的相處之道。
  • 零差評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豆瓣9.2,看完才懂人生多純粹
    2020年開篇,好像諸事不宜的樣子,但央視新出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火了,不僅零差評,還斬獲豆瓣9.2的高分。從出生到告別,12集短片,6個多小時,講述了大部分人必經的12個階段。1、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看到《人生第一次》宣傳海報上的這句話時我們以為它講述的是嬰兒,但海報傳達的剪影則告訴我們,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對生活來講,不是新生兒才是第一次,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經歷不同的未曾遇到過的事情。
  • 「日系護膚品」那麼多,哪些才是零差評真正好用的?
    但是日系護膚品那麼多,哪些才是零差評真正好用的呢?上面就給大家總結了日系好用的精華、水乳以及面霜,快來看看都有什麼吧!精華篇:(1)資生堂紅腰子精華說起日本好用的精華液,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資生堂的紅腰子吧!
  • 「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才是百看不厭
    「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才是百看不厭!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古裝劇製作還是很不錯的,其中有不少古裝劇都超級經典,不僅在國內非常火,而且還火到了國外,尤其是古裝仙俠劇都非常受歡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百看不厭!
  • 豆瓣9.7,零差評的「冰與火之歌」,才出兩集就封神!
    今天推送的是今年爆紅的BBC作品 ——紀錄片[王朝]它以類似「權遊」的史詩風格,把動物們塑造成了帝王將相,頗有傳奇色彩…一說起紀錄片,就不得不提及英國BBC。在許多觀眾的眼裡,BBC就是「良心紀錄片」的代名詞。
  • 「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才是百看不厭!
    「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才是百看不厭!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古裝劇製作還是很不錯的,其中有不少古裝劇都超級經典,不僅在國內非常火,而且還火到了國外,尤其是古裝仙俠劇都非常受歡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0差評」的4部仙俠劇,《琉璃》不算啥,最後一部百看不厭!
  • 「零差評」的5部家庭劇,《我們倆的婚姻》第二,第一火了4年
    「零差評」的5部家庭劇:5、《離婚前規則》是由劉家成執導,賈乃亮、白百何、高露等人主演當代都市情感劇。「零差評」的5部家庭劇:4、《金婚風雨情》是由鄭曉龍執導,胡軍、王豔、張延、姜文等主演的年代愛情劇。
  • 公認「零差評」的仙俠劇,每部都重刷N遍,最後一部至今無人超越
    公認「零差評」的仙俠劇,每部都重刷N遍,最後一部至今無人超越!1、《香蜜沉沉燼如霜》:楊紫、鄧倫要說起最虐心的仙俠劇,那《香蜜沉沉燼如霜》一定榜上有名。不得不說,楊紫的哭戲實在是太有感染力了。2、《琉璃》:成毅、袁冰妍《琉璃》是近期火遍全網的仙俠劇,十生十世虐戀讓很多觀眾都哭到停不下來!成毅和袁冰妍身為主演,也隨著水漲船高。如今這部好評如潮的仙俠劇已經火到國外,可以說是還沒看過《琉璃》的小夥伴們就out了!3、《青雲志》:李易峰、趙麗穎李易峰和趙麗穎都是大家公認的實力演技派,他們主演的《青雲志》,剛上線就收穫了全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