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生鮮電商日活用戶節後突破1200萬 盒馬鮮生訂單數量比去年...

2020-12-25 中國IT通訊網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去年12月就因「融資失敗」進入停擺狀態的武漢生鮮電商企業「吉及鮮」,在這個春季復活。

在武漢封城一周後的2月1日,吉及鮮宣布復工。根據其公告,復活後的吉及鮮暫時只服務武昌地區,但很快會將服務重新擴展到全武漢;截至目前,已經開通了武漢地區600多個小區配送。

這只是生鮮賽道突然繁榮的冰山一角。根據QuestMobile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中國生鮮電商整體日活用戶從平日的不到800萬,在春節期間突破1000萬,節後再次突破1200萬。以節後日活用戶計算,相對於平日,增幅高達60%。

至少從數據上看,生鮮公司在這段時間內非常活躍。

然而,知情人士告訴,雖然生鮮電商公司的交易情況達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但行情下真正賺到錢的公司並不多,「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有關方面的嚴格管控,當然,這本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真正的利好,在於關注度的提升和信心的提振。大量用戶的湧入,勢必帶來下一步資本和資源的湧入,而原本昂貴的拉新成本,突然歸零,為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事實上,在部分地區物資高度緊缺的背景下,菜有多少就能賣多少,消費者根本不在乎生鮮電商品牌是否熟知-----這就意味著,只要能獲得足夠的貨,就能在這一輪競賽中脫穎而出。

關鍵問題在於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並不多。

用工荒、缺貨,生鮮電商交出的答卷明顯並不如想像中完美。在前所未有的機遇之下,生鮮賽道的玩家們,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風口之上,「危」「機」並存

疫情壓力之下,用戶被「逼」到了線上。即便是往常對網際網路接受度較低的中年及以上人群,也在這次疫情之中不得不低頭,開始加入線上搶購大軍。

這進一步催生了交易金額與訂單數的快速增長。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公開數據顯示,每日優鮮從除夕到大年初八平臺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則爆料稱,盒馬鮮生近期訂單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20%。

而在局部地區,則達到了誇張的地步。以依託蘇寧小店建立的蘇寧菜場為例,在南京、上海兩地的用戶倍增,日銷達到春節前的6-8倍。

除了上述全國範圍的生鮮電商收穫發展,區域性電商迅速走向前臺的現象也值得關注。

發現,武漢市商務局2月17日發布的「武漢線上買菜攻略」最新版中,不僅出現了興盛優選這一總部位於湖南的地方性社區電商,還出現了供銷集市、吉及鮮、天香果園這類僅在武漢當地運作的平臺。

以供銷集市為例,該平臺運營公司由武漢供銷集團全資控股,在中國供銷合作社體系之下。雖然該電商平臺知名度不高,但由於擁有供銷山綠冷鏈倉庫及農資物流倉庫保障倉儲配送資源,使得該平臺在本次疫情之中仍獲得了武漢官方推薦。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襄陽、鄂州等多個湖北省內城市。短時間內出現的百花齊放局面,使得生鮮賽道的繁榮令人矚目。

但不少平臺顯然並沒有做好迎接市場需求的準備。在缺貨壓力和消費者的囤貨需求下,眾多平臺的人力依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尤以盒馬鮮生最具代表性。1月下旬開始,不少用戶反映,即便在盒馬上成功搶到貨,也有一定概率遭遇配送小哥約滿的問題。這一用工荒,最終導致了盒馬不得不去向市場「借」員工。

2月3日,盒馬公開宣布接納雲海餚、青年餐廳(北京)的員工到盒馬各地門店工作。到2月10日時,已有32家企業的1800餘人加入盒馬。

但2月10日開始,隨著共享員工的逐步復工,人力緊缺的問題又再一次困擾盒馬。

根據2月12日盒馬發出的公告,因訂單量大增,以及共享員工未來一兩周將陸續返回原公司,盒馬當前人員缺口大約1萬人,加之今年要在全國開出上百家新店,全年人員缺口超過3萬,涉及配送、餐飲、採購、營運、技術、市場等多個工種,配送員尤其急缺。

「目前我們的運力恢復了約80%,但需求是平時的好多倍,仍然遠遠不夠」,盒馬方面表示。

盒馬之外,還了解到,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餓了麼、美團等主流平臺都不同程度存在人力緊缺問題。

供應鏈依舊是問題

但人力緊缺並未生鮮電商面臨的核心問題。更為嚴峻的問題是,如何做到不缺貨、維持供應。事實上,近期以來,在多個城市的多個平臺,都不同程度上出現缺貨現象。

對此,每日優鮮CFO王珺解釋稱,由於疫情影響,合作產地的交通和人力遭遇困難。「實際上,在產地貨是充足的,但是田地間的蔬菜因為封村、封路運無法運出,並且沒有大的零售商快速組織幹線和銷售的資源,以及政府資源解決這個問題,導致大量的菜爛在產地,而消費端又供應不足」。

考慮到當前特有的背景,想完全規避這一情況顯然並不容易,但供應鏈能力弱、對上遊把控更弱的企業,缺貨情況明顯要更為嚴重。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事實上,業內為數不少的生鮮電商都是由第三方供應商供貨,這在以往物資供應都充足時弊端並不明顯;但在當前第三方供應商自身都遭遇供應不足問題的情況下,生鮮電商想儘可能多的拿到貨,就充滿了很大不確定性。

了解到,即便是已經發展了部分產地直採通道、並積極建設冷鏈網絡的盒馬,直到現在,仍舊有大量SKU還是需要第三方供應商供貨。

相反,老牌商超在這方面的把控要更為深入。

沃爾瑪方面表示,疫情期間,門店有貨率都能保持96%以上。僅春節前後兩周時間,冷凍水餃、包點、湯圓都出現過需求激增的現象,同比增長甚至高達1.5倍,但需求依然得到了滿足。

家樂福內部人士則向透露,本身家樂福就有自己註冊的大倉公司,供應鏈上遊則包括產地直採、合作社直採、市場直採等多種方式。

可以看出,在當前的特殊境況下,更為多元、把控力更強的供應鏈能力,才能讓賣菜平臺儘可能快的佔據市場。叮咚買菜CEO梁昌霖則直言,賣菜本質上是供應鏈的生意,這次疫情是個分水嶺,強者經此一戰供應鏈會更強,供應鏈能力弱的公司會被淘汰掉。

可惜的是,真正做好供應鏈建設的企業少之又少。部分生鮮賽道巨頭雖然有意發力,但無奈供應鏈是個長期工程,至少目前,行業整體狀況不容樂觀。

這從供應鏈中最為核心的冷鏈物流系統可見一斑。冷鏈物流即冷藏冷凍類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和性能的一項系統工程。冷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整個供應鏈的疏通程度。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的數據,中國農產品冷鏈率僅有45%,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冷鏈率達到了95%。

這可以看出,國內冷鏈物流的建設情況仍然頗為糟糕。有行業人士甚至直言,國內幾乎沒什麼能把冷鏈整個系統做出來的企業,很多公司只能做其中一個鏈條。

如何儘可能補全包括冷鏈在內的供應鏈系統,將是整個生鮮賽道將來必須面對的難題。

而在供應鏈變得前所未有重要的態勢下,市場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此前深耕B端、深耕供應鏈的企業,也走向了臺前,開始面向C端。

美菜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為一家長期定位於服務餐廳的公司,美菜表示其優勢在於供應鏈。當餐廳服務業務受到影響,美菜開始面向普通家庭用戶。

而轉型的效果,其實有些出乎外界意料。美菜內部人士告訴,2月8日,美菜APP在蘋果App Store下載排名第四;2月1日到7日,一周美菜的C端用戶註冊人數增長了400%,下單用戶數增長500%。

這些現象,無疑在向全行業進一步表明,供應鏈建設的重要性。

疫情終會結束,當用戶重新回歸線下,線上不再是用戶的第一選擇。這時,線上生鮮電商如果不能通過優化供應鏈上線更為優惠或更為優質的選品,即便是業已獲得了廉價的新客,也無法成功實現留存。如此,一切將功虧一簣。

更多產業研究專業分析關注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相關焦點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編輯導讀:都市人快節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物流服務,使得生鮮電商在這幾年快速發展。尤其是此次疫情,成為了生鮮電商的加速器,發展勢頭迅猛。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是最常用的生鮮電商之一,本文將以兩者進行競品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盒馬和北京人恩怨先放一放,來首生鮮電商們的五環之歌
    其中,中等和中高層次消費者成為在盒馬消費的主力軍,這部分用戶購買力強,對高品質生鮮食材需求比較高頻,但卻缺少逛超市購物的時間,只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移動端電商平臺進行選品消費。因此,盒馬 APP 的用戶活躍時段不只限於飯點,從早上 8 點到晚上 21 點均有較高的活躍度。此外,從用戶粘性來看,盒馬APP近一年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保持在2次以上,已經有了一批忠誠度較高的用戶群體。
  • 產品分析報告——盒馬鮮生的前世今生
    編輯導語:2020年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因為疫情的原因出不了門,只能靠網絡的方式滿足日常需求;在疫情期間也出現了很多買菜軟體,比如:美團買菜、盒馬鮮生等等,盒馬鮮生在那時就收穫了滿滿好評;本篇文章詳細分析了盒馬鮮生的前世今生。
  • 盒馬鮮生——新零售背景下的新興人物
    生鮮電商不同於傳統的零售電商,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供應鏈和生鮮損耗的問題上,很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終沒能堅持下來;現如今大家所熟知的生鮮電商還有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易果生鮮、京東生鮮、7fresh等。2. PEST模型接下來我們將通過PEST模型,對盒馬鮮生進行全面的分析。
  • 盒馬、叮咚、每日優鮮告訴你買菜難還要持續多久
    「因為恐慌,大家會出現囤貨現象,」除了春節因素,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也是缺貨的原因之一,同時,盒馬與每日優鮮均對消費者發出「供應穩定、不必囤貨」的呼籲。在疫情尚未結束的當下,生鮮電商平臺完全恢復正常,仍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叮咚買菜CEO梁昌霖預計,元宵節之後能恢復到正常的供需狀態。
  • 馬雲「宣誓主權」,盒馬生鮮原來是阿里的!
    ,天貓也發出官方微博,「認親」盒馬鮮生。看馬雲在盒馬享受美食,點視頻▼盒馬生鮮雖然店面數量尚未有限,但其來頭可絕對不小,這主要是因為,其幕後是BAT之一的阿里巴巴。作為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上孕育了兩年的項目,盒馬鮮生創立於2015年3月,首家店——上海金橋店則在2016年初開業,盒馬App同步建成。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貴州黔西南州長攜9位市縣長...
    此前阿里巴巴於4月26日宣布,旗下天貓、淘寶、淘寶直播、聚划算、C2M、盒馬、本地生活、天貓國際、天貓海外、考拉等10個業務將參加第二屆「雙品網購節」。盒馬成上海第一大商超品牌 單日銷售額突破5000萬上海市政府力推的五五購物節,盒馬作為唯一受邀的新零售超市,成為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全球推介大會暨上海「五五購物節」的重點企業。
  • 疫情下,生鮮電商迎來訂單激增
    1月31日凌晨1點15分,小林打開盒馬APP,準備使用生鮮電商,預約到家買菜服務。他手慢了5分鐘。1點20分,當天盒馬的預約配送全部約滿,系統提示歡迎到店選購。早上10點15分左右,家住石佛營附近的他,同一時間打開各家生鮮APP,準備搶點蔬菜。大店型商超在商品豐富度方面表現較好。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首個「水上盒馬村」落戶重慶...
    因蓴菜是水生植物,當地人自發改名為「水上盒馬村」。資料顯示,野生蓴菜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因對生長環境有著潔癖般的要求,面積逐漸萎縮。被國家列入重點保護瀕危植物名錄。而盒馬自去年起落戶重慶後,就著手於助力蓴菜走出大山,推向市場。數據顯示,石柱蓴菜收購價已從每斤2.5元漲到5.6元,種植戶畝產值突破1萬元。
  • 海口社區團購烽煙再起 家樂福、盒馬鮮生等「大玩家」入場廝殺
    如今,各類微信團購群成為越來越多人購買生鮮產品乃至生活日用品的新興渠道。僅在海口,就已有多家區域級平臺不斷開拓線下市場,擴張壯大平臺線上流量。  今年3月,海口盒馬鮮生開始試水社區團購業務,招募首批盒馬「盒隊長」;自4月初起,海口所有家樂福超市也陸續下沉小區開設服務群,培育社區客戶,躋身成為社群電商的「大玩家」。  「大玩家」入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行業的局勢。
  • 1000個電話打爆盒馬鮮生,馬雲宣布:新零售時代徹底到來!
    7月14日隨著馬雲、張勇一行現身上海盒馬鮮生,天貓和盒馬這一對親兄弟終於相認,外界久傳的盒馬姓馬終被坐實!
  • 盒馬鮮生改名了?!
    記者注意到,在盒馬推出新服務時,有一個細節被很多人忽略:「盒馬鮮生」改名了——去除了名稱中的「鮮生」二字,只保留了「盒馬」。同時改變的還有盒馬的宣傳口號:從之前的「有盒馬購新鮮」改為「鮮美生活」,強調盒馬從生鮮新零售品牌升級為社區生活服務品牌。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拼多多Q3營收同比增長89% 實現...
    衢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衢江區將在全區範圍打造5萬畝「盒馬村」數字農業合作基地,後期還將在四省邊際多式聯運中心建成加工物流基地(產地倉)200畝以及蓮花物流空港基地等項目,提高衢州數位化供應鏈能力。盒馬火鍋報告:雙11期間火鍋銷量為去年8倍盒馬11月13日發布火鍋報告。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社區生鮮多為區域性企業,目前以誼品生鮮為代表的 區域型連鎖門店迅速在全國拓張,現有門店數量已經突破 800 家,2020 年計劃 繼續開設 650 家線下門店,以永輝 MINI 為代表的線下商超補充業態也一路狂 奔,從 2018 年底到 2019 年年末,開店數量已經達到 576 家。
  • 這裡的水果黃瓜進駐「盒馬鮮生」啦!
    這裡的水果黃瓜進駐「盒馬鮮生」啦! 近日,太僕寺旗三瓜一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籤訂訂單協議,這是太僕寺旗農產品首次入駐國內知名的「盒馬鮮生電商新零售」,填補了該旗電商新零售的空白。
  • 盒馬鮮生籤約入駐中建·鈺和城
    11月24日,盒馬鮮生正式籤約中建·鈺和城,中建信和地產領導、盒馬鮮生領導、中建信和商管公司領導及客戶代表蒞臨現場,共證主城鮮潮生活正式上映。強強聯袂啟幕主城「鮮」生活夜色漸濃,燈火璀璨的主城天心,一場鮮潮十足的籤約儀式在中建·鈺和城營銷中心開展。
  • 盒馬鮮生正式籤約入駐中建·鈺和城,重新定義主城菁英優居!
    11月24日,盒馬鮮生正式籤約中建·鈺和城,中建信和地產領導、盒馬鮮生領導、中建信和商管公司領導及客戶代表蒞臨現場,共證主城鮮潮生活正式上映。 作為一二線城市的「新晉紅人」,盒馬鮮生以日常家庭高頻、剛需消費的生鮮商品作為切入口,以門店為中心三公裡為半徑構建最快30分鐘送達的冷鏈配送體系,打造「生鮮超市+餐飲體驗+APP電商+門店物流配送」的新零售模式。它以便捷豐富的購物體驗吸引了現代年輕人,也作為消費升級時代的新物種,也成為城市質感、活力甚至競爭力的評判要素。
  • 全民「宅」家舌尖剛需井噴,生鮮電商力解餐桌「圍城」
    2月6日一早,廣州的李阿姨打開家門,她沒有去超市買菜,而是在小區門口接收了生鮮電商派送員的滿滿一箱食材。「花了90多塊,大概能吃兩三天。」李阿姨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短時間激增的訂單,暴露了部分生鮮電商在運營中的短板,同時也隱藏著生鮮電商高效拉新、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機遇。
  • 比達:生鮮電商迅速擴張,6月多點和京東到家活躍用戶超千萬
    繼社區團購之後,生鮮電商成為網際網路新浪潮,京東到家、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多點、叮咚買菜、美菜網等一眾平臺入場。據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6月,生鮮電商APP中,多點活躍用戶高達1156.7萬人,排名第一,其次京東到家、盒馬、每日優鮮等活躍用戶也都超700萬人。
  • 盒馬鮮生正式籤約入駐中建·鈺和城,重新定義主城菁英優居
    2020年冬天,中建信和×盒馬鮮生,主城之上,「He」次方來了!  11月24日,盒馬鮮生正式籤約中建·鈺和城,中建信和地產領導、盒馬鮮生領導、中建信和商管公司領導及客戶代表蒞臨現場,共證主城鮮潮生活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