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作品是日本ACG組成的重要部分,一般指沒有商業註冊的小社團或個人製作的泛ACG作品。同人的力量絕對是各類二次元作品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日本同人的幾部奇蹟作品——寒蟬、東方、月姬。不說東方的處境,寒蟬的長壽生命力各位也是有目共睹的,而月姬——可能這個名字各位並沒有那麼了解,但是和它同一世界觀,在其之後,並且可以說是誕生於其之上的——《Fate》全系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除了以上的這幾個相當出名的系列作品之外,還有一些同樣在同人界引發過狂潮的作品,這篇文章筆者將帶各位介紹一部可以說曾經與東方Project「分庭抗禮」的另一「Project」——陽炎Project,以及它的衍生動畫《目隱都市的演繹者》。
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交錯而成的現代化都市,混入其中,茫然地望著天空的少年少女們,手中掌握著可以悄無聲息地改變一切的超能力。在這其中,被命運裹著而摻雜交匯的虛幻與真實,在這個碩大的太陽照耀的炎炎夏日中,一切都顯得如此蒼白而又混亂,迷茫而又真實。
容易領會的,難以理解的,熱鬧非凡的,安靜孤寂的,種種離奇詭異荒誕的過去與未來,全部延續成了這一步交錯縱橫的青春物語,在誕生於世之前就被某個棋盤操縱者賦予了《目隱都市的演繹者》的名字。
或許,我們應該叫它《目物語》會更加貼切一點。
好了。如果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您對陽炎Project計劃或是《目隱都市的演繹者》沒什麼了解的話,那前面那段中二度爆棚的介紹性文字基本可以當做廢話來讀了,接下來筆者爭取用說人話講漢語的方式繼續行文……
日本動畫每一季中都不乏劍走偏鋒的特殊作品,和本片同期的講述日本桌球少年是如何戰勝畫風的故事就相當可歌可泣勵志無比,光憑藉一個幾十秒的PV就擦燃了審美黨之間的矛盾火花,這一次要著重講解的《目隱都市的演繹者》則是連正片都沒什麼影子的時候,已經在同人界有百萬計播放量了,其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還是按照慣例介紹一下這部作品的背景以及製作,尤其是這次更是要著重說一下這部動畫的來歷。從「陽炎Project」這個名字說起,一切的開始都來自一位日本音樂愛好者Jin自編自寫(當然不是自己唱,是用Vovaloid當家初音的音源做的)的一首歌「人造ENEMY/人造敵人」。
這首歌講述了一個少年的故事。在這之後,Jin開始在同一世界觀下創作了大量的歌曲,並將其中登場的人物所屬的團體命名為「目隱團」,並由此編撰出一套奇妙的夏日物語。而動畫《目隱都市的演繹者》就是將原本隱晦於各個歌曲間的故事串聯在一起的一部視覺作品。因為有著前期的音樂同人基礎,所以動畫在開播前就獲得了很高的關注量,固有粉絲們對Jin親自寫劇本做動畫這一事業滿懷期待,而同時,這部動畫依然是由我們的老朋友SHAFT的當家新房昭之先生來操刀的,因此多年來不離不棄的新房粉們也很好奇這會大牌聯合出鏡又會帶來怎樣的化學碰撞。
不過話說回來,因為原作是多首音樂作品,裡面裡的內容太過分散、零亂。絲毫不成體系,改編起來的難度也是相當的大,作為編劇的Jin本身也並不是熟悉劇本或是小說寫作的成熟作家,其能力完全不可保障……
看得出來,相比起動畫後期日漸扯淡化的各類事件,製作組也較為認同Jin描寫起各個成員「過去」的經歷來得更為有趣生動一些。和小說一樣,動畫以目隱團團員NO.7如月伸太郎的主視角開始切入故事的第一話,無疑是一個很恰當的巧妙選擇。自宅警備員(宅男)屬性的他很容易能與屏幕前的宅男們拉近距離(你再罵?),看著如月伸太郎在家裡度過的論壇碼字對噴生活一下子就引發了大家的代入感(???)。與此同時,在女性角度方面伸太郎那IQ168的超高智商和耳根子軟的善良個性也極易博得姑娘們的好感,哪怕他神經兮兮地和電腦數據中的Ene一對話就閒聊個沒完沒了,觀眾們也會下意識接受這個廢柴宅男主角。
自從身邊唯一聊得來的同學文乃自殺後,心理素質較弱不已的伸太郎就仿佛理直氣壯地陷入了自暴自棄的自閉狀態,殊不知人家妹子的死亡跟他其實沒啥關係。一口氣宅在家裡兩年的時間,若不是被Ene挑逗地不小心打翻了可樂把鍵盤澆壞掉,他多半還不肯邁出家門一步。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日本人的電腦中了病毒都會跟著手機一起隨身攜帶,甭管怎麼刪都刪不乾淨的Ene每次開機都會溫馨地提示一句:您已經擊敗了全日本百分之九十九的家裡蹲,在這個值得慶祝的家裡蹲放風日裡,伸太郎遇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購物中心人質綁票案,自此,整個目眩的陽炎世界開始拉開了帷幕。
現在回想來看,Jin執筆的歌詞最初或許並沒有太過宏偉的願望,無非是想在寫歌之餘往裡面加一點私貨,這才有了《人造ENEMY》。結果等到這一攤子越鋪越大的時候,才想起來為這齣廣受追的群像劇認真寫一個大綱劇本。拋開歌詞與省略掉的設定,單純要以一部正經動畫的規則要求這部作品,那前幾話的故事結構性跟敘事節奏感都稱不上出色,但當我們翻遍設定集回過頭來按照同人粉絲愛好者的心態來審視本片,大概也會發現出許多有趣的環節吧。
每個人欣賞本片一二話時都註定摸不清思路,畢竟開篇主打的購物中心搶劫案與美少女大街被圍觀的兩起事件根本扯不到一起去,並且這兩個故事都講得不明不白,有好多內容並沒有交代清楚。然而故事從第三話的另一視角回溯後,繽紛嘈雜的情節也豁然開朗了起來,隨著目隱團成員一個接一個的亮相,劇情一下子就變得通俗易懂了許多。響起了「目隱Code」的瞬間,又有誰不會跟著一路奔跑聯手的目隱團們燃起來呢?各自擁有超能力的少年少女們,偶然地在這座城市裡找尋到了彼此的存在,他們聚在一起,引發了各種的狂亂盛宴。你們跟《無頭騎士異聞錄》一定有什麼關係吧,有吧!
不難看出,Jin的寫作文筆似乎與西尾略有相近,日常行文中隨處可見的饒舌廢話流深得戲言和物語系列的風韻,劇中幾位人物的超能力也不讓人感到陌生,也就難怪坊間會流傳著「目物語」的調侃外號了。《目隱都市的演繹者》這個相當繁複的世界觀體系下,以「一個個團員招募進隊的組團模式」作為渠道來給觀眾引路,多線敘述裡的有趣對話也保證了每一位目隱團主角都可以給人留下強烈印象,所以陽炎的傳教規模才能在短時間內擴散至整個圈子裡來,吸引各式各樣喜歡不同性格的主角們的觀眾們。
當然了,這種對於熟練作者來說任何很難駕馭的穿插式群像劇的寫法Jin同志寫到後來越寫越飄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單獨拉扯一個角色的身世屬性Jin還能做到遊刃有餘,(照著過去的自己?)寥寥幾筆就可以把一個沉迷於中二世界無法自拔的網癮少年刻畫得栩栩如生。但是當一個場景裡人物數量過多線索過於繁複時,Jin就暴露出了業餘寫手駕馭不住文字的尷尬狀況。不過好在新房的意識流風格與本身動畫歡脫的調性對其起到了很大的掩蓋左右,不去思考那麼多,看的高興就好了。
關於動畫本身的故事,我在這裡就不做太多介紹與描述了,後面這一段呢我想要講一講「同人」這個東西。陽炎之所以火爆固然是有多種原因的,任誰都無法否定的一點便是同人市場的反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和過去組建個社團好歹要出一部GAL不同,同人文化的繁榮令創作市場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開放,抄起麥克風錄首歌您就可以做唱見,興之所至寫一首曲子投去nico就能當up主,畫出一張不錯的畫發在p站說不定趕明就會有編輯找你約插畫跟封面。在這樣一個低成本的創作環境裡,才會誕生出幾乎純靠愛好者們推動而成的陽炎計劃。
誠然,這些充滿熱情的愛好者們未必確實具備什麼強大的天賦與能力,對於深資宅文化內容也都是個一知半解葉公好龍的水準,即便是組團聯合起來搞出一個多平臺媒體的發展趨勢,也扭轉不了稚嫩生澀的的寫作技巧、可正是這樣一群不夠成熟的年輕少年少女們,才會把澎湃的心思傾訴到虛構的童話中去,誰也無從斷定,有朝一日他們是否真能為ACG界填入新的活力。
就像在陽炎裡,性格輕浮的Kano笑語盈盈地胡說八道花樣作死, Kido一如平常地狠狠揮拳給了他一點教訓。Marry端著剛泡好的紅茶沒走幾步就平地踩著裙子摔倒,Seto連忙起身去挽救這一可怕的飲料危機。難得能有朋友交流的Momo一頭霧水地看著他們瞎折騰,臉上沒有一絲剛加入進來的羞澀隔閡。連上網絡又出現了Ene的藍色形象,伸太郎不禁為第N+1次的刪除失敗而鬱悶不已。
時鐘臺上的時分秒針再度對齊,八月十五日的這天,世界線又一次開始運轉。這一出靠電子旋律編織出的空想夢境,還在無聲無息地延續下去。
那以上就是本期動畫推薦的全部內容了,如果關於《目隱都市的演繹者》這部動畫以及陽炎Project這個系列企劃,你也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