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影視或者評書裡,提及江湖人見面,雙手抱拳請對方「道個萬兒」,就是指姓什麼。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應該是「報個蔓兒」,指的是哪個門派的。而現代,對於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明星,也稱「大腕兒」。這三個稱呼,讀音很像,可以等同於一個意思,也可以分開按字給予不同解釋。這些暫不具體討論,我們就說說各個姓的「萬兒」如何稱呼,又有何來歷。
首先諧音梗。如趙姓——燈籠萬兒,取「照」的諧音。馮姓——補丁萬兒,針線萬兒,取自「縫」。魏姓,不會吃,取「餵」的音。蔣姓——說萬兒,取「講」。陳姓,千斤子,取「沉」。韓姓,東北風,取「寒」。曹姓,地下溼,取「潮」。康姓,皮子萬兒,取「糠」。劉姓,順水子,取「流」。尚姓,梯子萬兒,取「上」。宋姓,白給萬兒,取「宋」。胡姓,燒乾鍋,取「糊」。
從上面的姓氏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個規律。這些道萬兒,像是猜字謎,用某種事物的功能,加以諧音梗。這是江湖道萬兒來歷最常見的。比如還有任姓,白鐵萬兒,取「韌」;付、傅姓,家財大,取「富」。裴姓,掙不了,取「賠」。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姓氏字的特徵的,如:千裡草——董。二木成——林。雙口萬兒——呂。古月萬——胡。兩角蔓——姓姜。一點蔓——卜。
還有一類,是直接取自姓氏字的本意。如馬姓,千裡駒萬兒;車姓,輪子萬兒;哼哼萬兒,朱姓、諸姓。冷姓,西北風;白姓,雪花萬兒;王姓,虎頭萬兒;雷姓,天下響;石姓,大山小、刻不動。剩下的一類就是固定詞語,漏一個字,就是姓氏的萬兒。如許姓,心頭願;金姓,庚辛萬兒;常姓,暗下無;高姓,步步登;路姓,一條大;梅姓,喜鵲登;盛姓,財源茂;華姓,富貴榮;侯姓,掛印封。
當然,還有把特徵、諧音、漏字等取萬兒方式合在一起的。如何姓,九江八,取「河」諧音;蘇姓,五經四,取「書」諧音;熊姓,綠林英,取「雄」音。像這樣組合的非常多,以下這些姓氏都是這類:進退兩——南;一年四——季;金梁玉——祝(柱);高廈大——婁(樓);龍爭虎——竇(鬥)苦辣酸——田(甜);裡倒歪——謝(斜);尋茶討——樊(飯);萬裡長——程(城);男女老——邵(少)。一聲斷——賀(喝);仙人摘——陶(桃)。通過以上規律,你給自己的姓,道個萬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