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Janet Jackson是沒什麼情感的,之前只是有幾個印象。一個是曾經逛論壇、貼吧的時候總看到說她是90年代歐美樂壇4大天后之一;一個是之前上學迷Michael Jackson的時候看到一篇採訪,Janet Jackson說哥哥從來不覺得她好看,因為她嘴巴太大,還因此而自卑;最後一個就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引起了很大爭議更影響了她職業生涯的超級碗(胸罩門)事件。所以我推薦這張專輯,純粹是因為覺得好聽有意思。
專輯的名字叫《Unbreakable》,看上去要表達的大概是「雖然我很慘,但是我很強哦」的主題,不過還是讓我們先了解一點這張專輯的背景。距離Janet Jackson上一張專輯《Discipline》發行已經過去了7年的時間。這7年的時間當中,她個人經歷的不開心的事情包括:09年哥哥Michael Jackson的離去,以及7年婚姻的終結(同年發生)。
《Discipline》發行後她便結束了與Island Records唱片公司的合約,這之後的問題對她來說比較複雜和糾結:到底是真正獨立地製作音樂還是繼續和大牌公司籤下一紙合約。Janet Jackson幾年來不止一次說到這問題的答案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也成為了上面提到的她最終放棄了和Rodney Jerkins(代表作如Lady Gaga《Telephone》)共同創作的專輯的原因之一。
2014年她有了第三任丈夫,而終於在今年5月的時候,她公布了自己的音樂廠牌Rhythm Nation(BMG參股)以及即將通過其製作發行的新專輯《Unbreakable》的消息。
相關八卦補充完畢之後,再來說說音樂的部分。08年的時候EDM在世界範圍內還是比較消停的,不像現在,好像一張專輯當中沒有點EDM元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人。可即便是在08年,《Discipline》就已經運用EDM了。從這個角度來說,Janet Jackson倒是比較主動,新專輯繼續做電子也不會有人說她跟風迷失自我,不做了也沒人說她老土守舊。當然,了不起如Janet Jackson如果只困在要不要EDM這樣的小節上,未免格局太小。如果從她掀起波瀾的那張專輯《Control》(1986發行)算起,近30年輝煌的個人音樂生涯,又是第一次獨立製作發行,也許更要考慮的是Janet Jackson到底還能怎麼做,還有沒有可能在這個時代創造出屬於JanetJackson新的聽感。
這麼說的原因當然就是我相信Janet Jackson相較於其他同期的「天后級」歌手有更大的音樂上的可能,因為Janet Jackson有一個常被人詬病的短板,叫做「她的聲帶機能不夠好」。這裡我談一個個人觀點,很多天後級歌手的事業下滑,源於一個特別基本的問題,就是她們的曾經能上天入地,可惜後來不能了。
這樣的歌手可以舉出很多例,比如已經故去的Whitney Houston,比如Mariah Carey,再比如Christina Aguilera,天知道我有多喜歡她們,但是讓我們承認這些事實:Christina從來沒有現場還原過錄音室版本《Beautiful》的最高音「Shine」,而《Fighter》也出現過破音(美國偶像現場),很多人把《Bionic》成績不佳的原因歸結於「生不逢時」(恰巧趕在Lady Gaga大紅之後發行),這也許是主要原因,但是可還記得她在《TodayShow》裡精彩二連破的尷尬;Mariah Carey更不必說,聲音上的頹態已經不知道要追溯到上個十年還是上個世紀了,去年北京工體演唱會的亦假亦真讓人無法忘懷。
如果每次演唱都讓聽的人擔心能不能夠「完成」演唱,每次看你演唱的時候都可以押註:敢飆還是不敢飆,破音還是不破音,真唱還是假唱,那麼還剩多少功夫用來真正感受呢。
綜上,這一類唱將級歌手的轉型首先是不得不的,因為唱不動了。而對於Janet Jackson來說沒有這樣的尷尬就在於,她唱的沒有那麼好……或者說她給人帶來的刺激和享受並不是因為純粹的聲帶機能,她的聲音被認為是短板,而贏的地方就在於她的整體。
(Terry Lewis)
(Terry Lewis)
而回到之前提到的專輯風格的問題,這張專輯既沒有排斥EDM元素,也沒有標榜它作為一個主角。整張專輯仍然以Janet Jackson最擅長的R&B和HIP-HOP為主,當然也分了幾乎半壁江山給了EDM。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又請來了Jimmy Jam and Terry Lewis兄弟倆擔任製作人,這也是當年一手把JanetJackson推向天后地位的幕後英雄,說起來有近8年的時間沒有合作,不過細數也只缺席了Janet Jackson上一張專輯的製作。
所以在這張專輯中又聽到了像《No Sleep》這樣的R&B作品。專輯中《The Great Forever》主歌實在很像Michael Jackson,兄妹倆的顫音頻率如出一轍。其中那一聲噴嚏「啊qiu」接上「God Bless U」真是可愛得讓人笑出聲來。
Janet Jackson的聲音特點是鼻腔共鳴多,氣量大,音色柔和、略帶沙啞,長音顫音頻繁,說到這突然覺得套在Britney Spears身上也合適,差別在於Britney發聲更扁、音色稍亮,起始音經常使用氣泡音。而這些聲音特質在《After You Fall》和《Promise Of You》這樣的慢歌中有著很清楚的體現。必須要說的是這張專輯比起上一張在曲目的承接、不同風格間的轉換要自然流暢的多。《Well Travelled》當中的二胡音色應該是一個亮點。
讓我驚嘆的另一處在於專輯中表現Michael Jackson離去主題的兩首歌。先用一首極簡編制、淡淡傷感的《AfterYou Fall》來表達哀思,這其中的角度不是慣常的「你離去了我好難過」,而是「離開了這裡,誰站在你身邊來照顧你」;之後緊接著一首《Broken Hearts Heal》,歌詞中回憶了兄妹二人快樂的童年,也講到了哥哥離開後的那個冬天格外漫長,最後的落腳點在愛是超越物理的存在,若有緣來世還願再見。
意想不到的是這首歌用了明亮的旋律和輕快的鼓點,並沒有沉浸在失去的悲痛裡,似乎有一種「鼓盆而歌」的豁達,用這樣的方式來完成「Heal」。
我沒想到我會因為一位沒有投入過感情的Janet Jackson而直面傾注了無數感情的WH、MC、CA的尷尬,不過我想這樣也好,想要「Unbreakable」,首先要做的就是別騙自己。最後還是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最喜歡的三首專輯中的歌曲做結尾吧:《After You Fall》、《Unbreakable》、《Gon』 B Alright》。
(因版權問題暫不提供音源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