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總犯錯,真的是粗心大意嗎?可能是視知覺能力有缺陷!

2021-01-12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很多父母吐槽說自己陪孩子做作業會減壽,都說陪孩子寫作業是父母最難的修行,還有一些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曬出了自己家孩子的作業,並且配文「需要靜靜」、「誰來救救我」等。陪孩子做作業真的有那麼難嗎?父母有沒有冷靜下來分析一下孩子老是出錯的原因呢?各位父母你們真的了解你們的孩子嗎?其實,孩子做作業總做錯有很多種原因,當然有的是因為孩子本身不愛學習或者上課不認真造成的,這種熊孩子不在我們討論之列,其實還有很多時候是因為另一個原因。

閨蜜的兒子叮噹上小學二年級,每天晚上閨蜜都要花幾個小時來陪叮噹寫作業。在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叮噹老是把b和d搞反;數字裡面,也是老把6、9寫反;做算術時,老是不會對位數。她每天糾正,可是叮噹還是每天都錯,閨蜜每天晚上都處於要抓狂的狀態,她打電話跟我抱怨:「我的兒子怎麼就比別人家的孩子笨呢,連個基本的字母數字都學不會。」我聽後覺得叮噹的問題比較特點鮮明,建議她帶叮噹去專業機構諮詢一下,結果一出來,閨蜜連連皺眉,「這是什麼?視知覺能力缺陷?視知覺是什麼?」

相信有很多父母,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視知覺能力」,其實這種能力和我們的孩子關係密切,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一、什麼是視知覺能力。

視知覺能力,通俗地講就是眼睛把看到的東西接收後傳遞給大腦,然後大腦根據眼睛得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從而來指導我們行為的能力。

二、視知覺能力不足有哪些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

視知覺能力不足,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速度變慢,以至於大腦不能及時接收到眼睛得到的信息,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渙散的現象。然後具體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可能出現把數字左右搞反、畫圖時上下對不齊等現象。

2.協調性差。

由於視知覺能力不足,導致大腦反應變慢,身體協調性變差,具體可能表現為不能雙腳齊跳(前後分開跳)、平衡能力差等等。

3.表達能力弱。

同樣是因為大腦不能及時對眼睛得到的信息作出反應,所以語言往往也跟不上節奏,表現為孩子表達能力弱,說話磕磕巴巴等。

4.唱歌音調節奏不準確。

視知覺能力差的孩子往往唱歌容易跑調,跳舞的時候跟不上節奏,學習聲樂往往會比其他孩子困難一些。

視知覺能力不足有以上一些比較明顯的表現,除此之外,還會有比如寫字時張冠李戴、多一筆少一筆、做算術題時進位錯誤、寫作文時邏輯混亂等表現。可見,視知覺能力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三、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1.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視知覺能力缺乏,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像我開頭舉的例子,叮噹小朋友最後被診斷為視知覺能力缺乏,他明顯寫作業比其他孩子錯誤多,動作慢,這樣勢必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成績。

2.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視知覺能力缺乏,可能導致孩子身體不協調,比如不能很好的雙腳跳,往下蹲的時候掌握不好平衡等等,視知覺能力正常的孩子往往運動能力會差一些。

3.直接影響孩子與外界的交流。

視知覺能力缺乏,可能導致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低下,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勢必會影響孩子與外界的正常交流,其他孩子可能會因為跟這個孩子交流不暢而不願意和這個孩子相處。

視知覺能力對孩子如此重要,很多父母看到這裡,應該是開始重視起來了,開始比對自己的孩子平時的行為是不是和視知覺能力缺乏的症狀符合。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視知覺能力呢?

四、如何幫助培養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1.生活中多做一些有益的遊戲。

其實,有很多有益的遊戲都對培養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幫助,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做這種遊戲,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視知覺能力。比如各種智力拼圖遊戲,可以把一個完整的圖形分成幾個部分並打亂順序讓孩子來拼;又比如迷宮遊戲,父母可以製作一個迷宮來讓孩子找迷宮的出口,從而來培養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2.感官統合訓練。

感官統合訓練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對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有百益而無一害。感官統合訓練的內容非常豐富,例如蕩鞦韆、走平衡木等等,一些簡單的訓練都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視知覺能力。

3.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如果在家裡日常幫助孩子提高視知覺能力一段時間後,效果並不顯著的話,建議諮詢專業機構或醫院進行一些專業的訓練和治療。因為有的孩子缺陷嚴重,這個時候父母應該重視起來,儘早幫助孩子訓練,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到之後的學習和工作。

所以,當自己的孩子出現做作業老是出錯的問題時,先不要急著生氣,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粗心大意,先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否符合視知覺能力缺陷的情況,如果是,那麼需要儘快幫助孩子通過訓練來提高這項能力,因為這項能力對孩子學習生活的影響非常大。日常可以在家裡抽出時間陪孩子做一些遊戲來提升這項能力,也可以諮詢專業機構來幫助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覺得輔導孩子做作業壓力大嗎?你們的孩子有沒有視知覺能力出現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我是媽咪有方,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原來是「視知覺能力」欠缺,家長別再困擾
    就拿我姐姐來說,因為我姐姐住的地方離我家很近,就在我家前面,每天晚上七八點左右的時間,就會聽到我姐姐輔導孩子學習做作業的咆哮聲「這道題你都不會做嗎?昨天做過這一模一樣的,你還不會」「能不能看清楚題目,這麼粗心大意,你好好看看上面寫的是259,不是529,你腦子裡面在想什麼?」
  • 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並非孩子不用心,是「視知覺能力」欠缺
    最近,許多家長抱怨說他們會因為做家庭作業而失去耐心導致煩躁不安。都說父母陪孩子一起寫作業是他們作為父母來說最難的修行。甚至他們的朋友圈和微博上也有關於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的配圖,並且加上了"誰來救救我"等類似的話語。和孩子們一起做作業真的這麼難嗎?
  • 孩子做題總出錯,別急著責怪孩子粗心,其實是「視知覺缺陷」的錯
    孩子做題時不是漏題就是錯寫;讀課文時不是多讀就是少讀;記作業時不是記錯就是沒記。對於孩子出現的這些情況大部分家長都將其視為粗心,但是不管家長提醒了多少次孩子依舊改不了這個毛病,也因此這個「粗心」成為了家長擺脫不了的噩夢。但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真的是家長認為的粗心嗎?答案是否定的。家長們別再將孩子做題總出錯的問題歸結在粗心上面,這實際上是「視知覺缺陷」造成的結果。
  • 孩子做題總出錯?粗心是有原因的,「視知覺能力」培養要趁早
    經過仔細想想,其實孩子會這樣做題總出錯、粗心大意這些都是有原因的,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比較弱,而"視知覺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什麼叫做"視知覺能力"在百度百科上面對於"視知覺能力"是這樣解釋的:"視知覺能力"不是指視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視知覺能力"是指一種將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進行解釋,並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
  • 輔導作業分分鐘讓人抓狂,家長別急著抱怨,多半是視知覺能力太差
    每次給小學生輔導作業,真的會讓父母抓狂,因為孩子真的記不住,很多題講了無數遍,拼音背得滾瓜爛熟還是不會做。有時候輔導作業能讓你懷疑人生。我家孩子是不是太笨了?總是分不清6和9,就連2和5都能認全。「人」和「入」長得有那麼像?如果孩子一直出現這種情況,別急著抱怨孩子,有可能是孩子視知覺能力不足的表現。視知覺能力,是指將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視力。這是很多孩子(尤其是3-10歲孩子)學習中的「攔路虎」。這項能力跟不上,孩子學習吃力,家長輔導作業更吃力。
  • 孩子學習馬虎怎麼改正?提高孩子「視知覺」能力,讓學習更高效
    不止朋友這樣,中國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馬冬梅」的調侃並不是沒有道理,不僅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容易忘,在改試卷、改作業的老師,同樣會有這樣的感慨。殊不知,在孩子「健忘」的背後,是「視知覺」能力在作祟。
  • 視知覺的訓練 孩子在家可以這麼做
    視知覺是感覺統合中一個有助於智慧發展的能力。視知覺是以視力為基礎的,把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大腦再對看到的信息進行加工,並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這個過程就是「看→看到→看懂」的過程。也就是說,視知覺可以讓孩子看的更透徹。
  • 【感統知識】孩子經常寫錯字,並不一定是粗心,可能是視知覺障礙!
    為什麼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孩子寫字時總是偏旁部首顛倒?為什麼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 為什麼孩子讀書總是漏字漏行?這些難道僅僅是因為粗!心!這些看似「粗心」的表現,實際上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
  • 【感統知識篇】孩子經常寫錯字,並不一定是粗心,可能是視知覺障礙!
    為什麼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孩子寫字時總是偏旁部首顛倒?為什麼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
  • 幼小銜接——視知覺能力怎麼訓練?
    「視覺認知」用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看到路上有一塊石頭,眼睛看到的同時,這個視覺訊息會傳到大腦的視覺區域,大腦整合這個信息後,讓身體做出跨越石頭的動作,避免踩到石頭而跌倒。一般而言,視知覺除了對於日常生活的反應很重要外,對於孩子課業學習也影響深遠。視知覺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影響,我們重點要關注視覺空間和手眼協調兩種能力。
  • 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原因和對策都在這裡!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最頭疼的是,那小子總粗心大意、丟三落四,怎麼教都改不過來!」這不,昨天又發生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剛接兒子到家,照例打開書包,打算安排下他的作業。結果,發現書包裡竟然躲進了3個同學不同科目的本子。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寄放的同學分開時忘了要,而兒子也忘了給。
  • 幼小銜接④丨孩子寫字顛倒?分不清bdpq?這是你沒發現視知覺能力的...
    不要著急,教育君的【幼小銜接小課堂】又上新了,快跟我們一起為孩子入學做準備~閱讀會串行、拼音字母分不清,形近字易混淆,數學運算易錯……如果孩子有這種表現,那就一定要鎖定教育君本期帶來的內容—— 「視知覺能力」的答疑~教育君邀請到高級教師、昆明市第一幼兒園園長李婭,和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關於視知覺能力培養的經驗~回顧往期幼小銜接小課堂內容
  • 孩子經常寫反字、漏字、錯字,要警惕視知覺發育不良!
    為什麼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 為什麼孩子讀書總是漏字漏行? 這些難道僅僅是因為粗心? 這些看似「粗心」的表現,其實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
  • 孩子不笨也很努力 成績咋上不去?去查查視知覺
    孩子不笨也很努力 成績咋上不去?去查查視知覺   視覺認知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將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解釋,並利用起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  這兩天,杭州一位老師在家長的朋友圈中火了起來,原來這位老師在考試時做了一個小變動,卻讓平時成績中下的學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朋友也嘆氣著回應:"有時候我叫熊熊把東西搬到正確的位置,但他總時分不清左右,最後我只好直接去做。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孩子都需要經常藉助數字、拼音和位置,在"方位知覺"上的不足會影響孩子對"形狀知覺"和"數字知覺"能力的培養。總的來說,"空間知覺"功能發展良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身心有更好的發展。什麼是"空間知覺"?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空間知覺是由視覺、觸覺、聽覺運動覺等各個感官系統協調合作,共同活動發展出來的產物,除此之外,空間知覺又是由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等組成。如果孩子能夠發展好空間知覺,那麼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運動以及自我保護、對外防禦能力都有十分大的幫助。
  • 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重在在視知覺
    孩子不喜歡閱讀,即使我們努力為孩子營造閱讀環境,甚至經常給孩子買經典繪本圖書,孩子卻總是找各種藉口拒絕。要不就是坐不住,讀起書來東看西看,一本書從來沒讀完過;要不就是讀起來費勁,一看到書就頭痛;還有的孩子上五、六年級了,還是只喜歡看漫畫,字多一些的書根本不看。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其實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
  • 虐哭媽媽的「馬虎」孩子,其實很冤枉
    可我的孩子實在太粗心、馬虎了,就算盯著他寫作業也錯誤百出,真是氣死人了。家長們對馬虎、粗心的孩子真是深惡痛絕啊。曾經南通一名4歲的女孩做作業時總有幾個數字寫不好,被家長氣憤地用手在臉上抽打,後來又用竹枝抽打。當抽打女孩的後腦勺時,女孩的臉撞到餐桌,當晚睡去後沒有醒來,第二天早晨因為搶救無效死亡。這樣的新聞真是令人痛心。
  • 孩子學習總重複犯錯,教孩子「復盤思維」,對錯誤進行思維演練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孩子漸漸開學了,跟孩子一起做作業幫助孩子輔導作業成為了家長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當孩子做數學作業的時候,明明有一個固定的題型,在做作業之前老師也講過很多次,在補習班也做過很多到類似的題型了,而且之前做錯的題目家長也很耐心地給孩子指出來哪裡的地方做錯了,然後要孩子從頭到尾再做一次,當時在聽完講解之後,孩子總是很快的將題目再次做出來了,但是過了幾天之後,孩子面對類似的題型很快就出現了錯誤。
  • 在家裡可以玩出的視知覺遊戲
    視知覺是大腦將視覺接收到的訊息加以解釋和處理的能力,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課堂上,視知覺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視知覺裡包含哪些部分呢?今天就來介紹五種視知覺類別及相應的練習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