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並非孩子不用心,是「視知覺能力」欠缺

2020-12-23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許多家長抱怨說他們會因為做家庭作業而失去耐心導致煩躁不安。都說父母陪孩子一起寫作業是他們作為父母來說最難的修行。甚至他們的朋友圈和微博上也有關於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的配圖,並且加上了"誰來救救我"等類似的話語。

和孩子們一起做作業真的這麼難嗎?不斷地抱怨之下,不知家長是否曾冷靜下來,分析孩子經常犯錯的原因?每位親愛的父母,你真的認識你的孩子嗎?事實上,孩子們在做作業時總是犯錯誤的原因有很多。當然,有些是孩子不愛學習或不認真上課造成的。我們的討論不包括這種熊孩子。事實上,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其中,"視知覺能力"欠缺則是其中很大的一點原因。

何為"視知覺能力"

視知覺能力,通俗地講就是眼睛把看到的東西接收後傳遞給大腦,然後大腦根據眼睛得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從而來指導我們行為的能力。視覺感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內容:

1.視覺聯想能力

這是視覺經驗決定的聯想能力。有的孩子在看到某個圖形或圖像時會聯想到相似或相反的圖形或圖像,有的孩子看不到,有的孩子會把斷掉的圖形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圖形,用聯想來彌補視覺信息的不足。

視覺聯想能力對兒童課後解決幾何問題、應用問題、形象思維問題等有很大幫助。視覺聯想能力差、經驗和創造力差的孩子,只能機械地學習。

2.視覺記憶能力

視覺記憶能力是大腦保持對眼睛所見事物印象的能力。有些孩子有很強的視覺記憶,能記住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對於文字、數字等事物,在再次見到它們之後,它們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記憶。這對孩子們的認知、思考和理解有很大幫助。

一旦兒童的視覺記憶能力較差,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感到書寫、閱讀和圖形識別的困難,這自然會影響他們的理解和學習效果。

3.視覺辨別力

視覺辨別力是指個體區分物體的能力,包括尋求共同點和不同點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短時間內對視覺信息的注意、視覺信息的攝取、過去存儲信息的提取、信息比較分析、信息處理判斷和言語表達的過程。兒童的學習離不開辨別人、物體、線條、圖形或文字的能力。這種視覺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視覺分辨力是影響兒童學習的重要因素。有些孩子到了學齡就沒有正常孩子的視覺分辨力。當他們在做抄寫和閱讀課文的學習活動時,自然會表現的十分吃力了。

4.手眼協調能力

願景和行動總是密不可分的。當你看到學習材料時,你必須做出反應,無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所以手眼協調也是視覺感知的重要組成部分。

"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1.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缺乏視覺感知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正如我一開始提到的,叮噹孩子最終被診斷為缺乏視覺感知。顯然,他在作業中犯的錯誤比其他孩子多,動作也慢,這必然會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2.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缺乏視覺感知能力可能會導致孩子身體不協調,如腳跳不好、蹲下時平衡性差等。視力正常的兒童運動能力較差。

3.直接影響兒童與外界的溝通

兒童的視覺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已經開始關注它了。他們已經開始將孩子的正常行為與缺乏視覺感知的症狀進行比較。

那麼如果視覺感知能力的缺乏可能導致兒童語言組織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必然會影響孩子與外界的正常溝通。其他孩子可能不願意與孩子相處,因為他們與孩子溝通不暢。

孩子缺乏"視知覺能力"的表現

1.注意能力發展差

例如有的孩子邊看電視邊做作業,注意力集中在兩個用途上,導致學習粗心;有的孩子總想著電腦遊戲或好玩的玩具,由於注意力指向性差,導致學習粗心;有的孩子在學習難度增加時注意力穩定性差,導致學習粗心。

2.知覺能力發展差

對於粗心兒童來說,視知覺能力發展不平衡是最深層次的原因。為什麼有些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有些孩子計算對了,卻抄錯了答案?為什麼有些孩子在閱讀時經常漏掉單詞?

主要原因是視知覺能力發展不夠:視知覺分辨能力差,容易張冠禮戴;視知覺記憶能力差,看對了但不記得了,所以寫錯了;視知覺整合能力差,眼、腦、手不能協調控制等。

目前家長應注意孩子出現視知覺方面問題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孩子都有視力不足的問題。15-30%的小學低年級兒童存在潛在的視覺問題。甚至有新聞報導說,同一個班的39個孩子中有9個在同一次考試中漏掉了同樣的三道題。

閱讀後,約80%的兒童學習信息需要通過視覺能力獲得。因此,視覺感知能力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兒童的學習效果。由於學習中缺乏基本的"看"能力,導致寫作粗心、速度慢,經常出現錯誤的寫作,作業的質量和速度遠遠落後於同齡人。

在日常生活中,視覺認知能力差的孩子不僅會被誤認為"粗心",還會被貼上"多動症"、"搗蛋鬼"、"弱智"的標籤。這實際上很不公平,只能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呢?

如何鍛鍊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1.在生活中玩更多趣味識別遊戲

事實上,有很多有益的遊戲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視覺感知能力。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和孩子們玩這種遊戲,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視覺感知能力。

例如,各種謎題可以將一個完整的圖形分割成幾個部分,擾亂兒童拼寫的順序;例如迷宮遊戲,家長可以通過迷宮來讓孩子找到迷宮的出口,從而培養孩子的視覺感知能力。

2.感知統合訓練

感知統合訓練對低齡兒童非常重要。它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而且可以鍛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有益無害。感覺統合訓練的內容非常豐富,如鞦韆、平衡木等。一些簡單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視覺感知能力。

因此,當你的孩子在做作業時總是犯錯誤,不要生氣。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的粗心。首先,觀察兒童的某些行為是否符合視知覺能力缺陷的情況。如果是的話,你需要儘快通過訓練來幫助孩子提高這種能力,因為這種能力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妨試試花些時間在家裡和你的孩子玩遊戲從而來提高這種能力。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做題總出錯,別急著責怪孩子粗心,其實是「視知覺缺陷」的錯
    孩子做題時不是漏題就是錯寫;讀課文時不是多讀就是少讀;記作業時不是記錯就是沒記。對於孩子出現的這些情況大部分家長都將其視為粗心,但是不管家長提醒了多少次孩子依舊改不了這個毛病,也因此這個「粗心」成為了家長擺脫不了的噩夢。但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真的是家長認為的粗心嗎?答案是否定的。家長們別再將孩子做題總出錯的問題歸結在粗心上面,這實際上是「視知覺缺陷」造成的結果。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原來是「視知覺能力」欠缺,家長別再困擾
    教孩子學習做作業就真的那麼難到讓人崩潰嗎?家長在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沒有去考慮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呢?孩子為什麼學習做作業老會分心呢?其實孩子學習做作業粗心大意受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的原因,而這些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家長首先要知道是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外在影響因素是什麼?
  • 孩子學習馬虎怎麼改正?提高孩子「視知覺」能力,讓學習更高效
    不止朋友這樣,中國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馬冬梅」的調侃並不是沒有道理,不僅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容易忘,在改試卷、改作業的老師,同樣會有這樣的感慨。殊不知,在孩子「健忘」的背後,是「視知覺」能力在作祟。
  • 【感統知識】孩子經常寫錯字,並不一定是粗心,可能是視知覺障礙!
    為什麼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孩子寫字時總是偏旁部首顛倒?為什麼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 為什麼孩子讀書總是漏字漏行?這些難道僅僅是因為粗!心!這些看似「粗心」的表現,實際上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
  • 孩子做題總出錯?粗心是有原因的,「視知覺能力」培養要趁早
    "這道題不是昨天剛剛才寫過的題目,昨天已經告訴你正確的解法了,今天怎麼又寫錯了?"我拿著女兒的作業本一臉無奈。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寫作業總是頻頻出錯,明明是昨天剛剛寫過的題目過了一個晚上又忘記了。此外,也會把老師布置在課本上的作業的頁碼數給記錯,就像上去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說是寫36頁的作業她卻硬生生的給記成39頁還跟我說老師說的就是這頁……很多的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遇到和我一樣的情況。經過仔細想想,其實孩子會這樣做題總出錯、粗心大意這些都是有原因的,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比較弱,而"視知覺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 【感統知識篇】孩子經常寫錯字,並不一定是粗心,可能是視知覺障礙!
    為什麼孩子讀書總是漏字漏行?這些難道僅僅是因為粗!心!這些看似「粗心」的表現,實際上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所謂的視知覺能力,不僅僅是指視力。視知覺包含視覺接收和視覺認知兩部分。小學低年齡段孩子,15%~30%有潛在的視知覺障礙問題。 視覺發育比較慢的孩子,容易在上學後認拼音、字母、數字速度緩慢,不肯寫作業或者做作業很拖拉,不太愛看書,或者讀書、背書的時候添字漏字,常常會寫錯別字。第一、胎兒9個月左右時母親的運動狀況,這對胎兒前庭平衡系統的建立與學習最為重要。
  • 孩子經常寫反字、漏字、錯字,要警惕視知覺發育不良!
    為什麼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 為什麼孩子讀書總是漏字漏行? 這些難道僅僅是因為粗心? 這些看似「粗心」的表現,其實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
  • 孩子做作業總犯錯,真的是粗心大意嗎?可能是視知覺能力有缺陷!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有很多父母吐槽說自己陪孩子做作業會減壽,都說陪孩子寫作業是父母最難的修行,還有一些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曬出了自己家孩子的作業,並且配文「需要靜靜」、「誰來救救我」等。陪孩子做作業真的有那麼難嗎?父母有沒有冷靜下來分析一下孩子老是出錯的原因呢?各位父母你們真的了解你們的孩子嗎?
  • 虐哭媽媽的「馬虎」孩子,其實很冤枉
    可我的孩子實在太粗心、馬虎了,就算盯著他寫作業也錯誤百出,真是氣死人了。家長們對馬虎、粗心的孩子真是深惡痛絕啊。曾經南通一名4歲的女孩做作業時總有幾個數字寫不好,被家長氣憤地用手在臉上抽打,後來又用竹枝抽打。當抽打女孩的後腦勺時,女孩的臉撞到餐桌,當晚睡去後沒有醒來,第二天早晨因為搶救無效死亡。這樣的新聞真是令人痛心。
  • 看懂這十條對策,克服孩子的粗心真不難!
    沒標音調、忘記寫單位和「答」  ······  其實都會,就是太粗心大意  孩子為什麼會粗心?  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  ① 注意力不集中  ② 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    做事急躁不安,只求速度快,寫作業與聽課馬虎,也會影響學業進步。
  • 視知覺的訓練 孩子在家可以這麼做
    視知覺是感覺統合中一個有助於智慧發展的能力。視知覺是以視力為基礎的,把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大腦再對看到的信息進行加工,並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這個過程就是「看→看到→看懂」的過程。也就是說,視知覺可以讓孩子看的更透徹。
  • 輔導作業分分鐘讓人抓狂,家長別急著抱怨,多半是視知覺能力太差
    如果孩子一直出現這種情況,別急著抱怨孩子,有可能是孩子視知覺能力不足的表現。視知覺能力,是指將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視力。這是很多孩子(尤其是3-10歲孩子)學習中的「攔路虎」。這項能力跟不上,孩子學習吃力,家長輔導作業更吃力。
  • 孩子明明題目會做卻總是答錯,不是因為馬虎,家長再訓也沒用
    文|文兒有位前同事我一直記了好多年,是因為她的孩子。那位前同事屬於單親媽媽,自己一人帶著女兒,在女兒身上花了很多心血。上班時她女兒常常中午過來做作業,做完學校的作業她還會額外布置些。母女倆一開始還其樂融融,但到了檢查作業環節卻總是劍拔弩張。
  • 孩子「不該錯」的總錯,是太馬虎嗎?別急著扣帽子,也許是能力差
    我想,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多少會有感觸,孩子的一些作業題,不該錯的總出錯,有的問題甚至是你跟他講過很多遍了,平時作業能寫對,考試的時候就出錯,讓你氣就不打一處來。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你認為的「不該錯」是什麼,那哪些又是「該錯」、「可以錯」的呢?這跟父母的認知有很大的關係。
  • 幼小銜接——視知覺能力怎麼訓練?
    一般而言,視知覺除了對於日常生活的反應很重要外,對於孩子課業學習也影響深遠。視知覺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影響,我們重點要關注視覺空間和手眼協調兩種能力。你知道嗎,孩子學習中最基本的閱讀與抄寫,就和這兩個能力密切相關!「視覺空間能力」指的是在複雜環境下能準確感知並表現出來的能力,這些往往與色彩、線條、形狀和空間的辨識相關。
  • 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重在在視知覺
    孩子不喜歡閱讀,即使我們努力為孩子營造閱讀環境,甚至經常給孩子買經典繪本圖書,孩子卻總是找各種藉口拒絕。要不就是坐不住,讀起書來東看西看,一本書從來沒讀完過;要不就是讀起來費勁,一看到書就頭痛;還有的孩子上五、六年級了,還是只喜歡看漫畫,字多一些的書根本不看。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其實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
  • 幼小銜接④丨孩子寫字顛倒?分不清bdpq?這是你沒發現視知覺能力的...
    不要著急,教育君的【幼小銜接小課堂】又上新了,快跟我們一起為孩子入學做準備~閱讀會串行、拼音字母分不清,形近字易混淆,數學運算易錯……如果孩子有這種表現,那就一定要鎖定教育君本期帶來的內容—— 「視知覺能力」的答疑~教育君邀請到高級教師、昆明市第一幼兒園園長李婭,和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關於視知覺能力培養的經驗~回顧往期幼小銜接小課堂內容
  • 明星輔導孩子刷爆網絡,大連全職媽媽講述辛酸史:孩子說再不想學習了……
    其實,90%以上的4~12歲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述問題,而原因很簡單——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跟上的表現!有時候,不是孩子不努力、不是孩子不用心,當孩子學習能力弱的時候,很多時候對於學習是想做,但是做不到!
  • 痛心:母輔導兒子寫作業,失手打死兒子,反思怎樣輔導孩子寫作業
    就連明星也表示,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好難呀!一個個家庭,走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路上,充滿了酸甜苦辣。可是這都不算什麼,陝西的一位母親,卻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把自己送進了監牢。陝西武功縣的一位年輕的媽媽胡某,在家輔導自己兒子寫作業。孩子調皮,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用心,媽媽很生氣,邊數落自己的兒子,邊動手毆打兒子。導致兒子郭某嘔吐不止,送到醫院進行搶救,還是沒能搶救回來。
  • 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原因和對策都在這裡!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感覺統合失調症」,又稱為學習能力障礙,最直接的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拖拉、粗心大意,日常容易丟三落四。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缺乏均衡的肢體鍛鍊導致。多數家長常常出於各種原因,限制孩子的身體鍛鍊,諸如:過分強調學業、覺得浪費時間、擔心孩子受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