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明星輔導孩子刷爆網絡,大連全職媽媽講述辛酸史:孩子說再不想學習了……

2021-02-07 濱城家長會
本學期已經進入到末期,期中過後我們很快就要迎來期末,不知道各位家長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還能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其實我們在為孩子的學習生氣、上火、揪心,明星也不例外,就連孫儷也發過一條懟自己老公鄧超的微博:我讓鄧超教等等數學,鄧超自己把數學題都做好了,還讓我表揚他!這是什麼操作!我還要用橡皮擦了,讓等等重新做。

只要是家長,誰也逃脫不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命運。而且輔導作業的勞累程度絕對不亞於工作,尤其是數學,想要孩子理解透太難了!

在明星父母當中,不僅是鄧超孫儷,「白展堂」沙溢和胡可夫婦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也是親力親為。

曾經一張沙溢陪孩子上輔導班的照片刷爆了全網,照片中的沙溢,鬍子拉碴,因為早起陪孩子上課,不想打擾孩子,自己坐在樓道啃麵包。

原來明星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也經歷著同樣的困擾,也有相同的遭遇!

職場巔峰的抉擇

其實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不僅是明星,不論財富地位,我們都,面臨著相似的困境。

最近和一位老師聊天,他講了自己遇到的一個真實事例。

上周一位媽媽來諮詢孩子的學習,孩子上初二,男孩,高高大大的,有些怯懦,臉上寫滿稚嫩,躲在媽媽身後,基本不說話。

而媽媽瘦瘦小小,氣場卻很足,和你說話的時候會直視你的眼睛,整個人很有氣質,說話思路清晰反應很快。

那是十四年前了,她在某知名外企工作。

經過了數年的打拼,年末就可以被提拔為東北大區的經理,管理200人的團隊,這是她為之奮鬥了多年的目標,而當時她年薪已經是大幾十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生活總是一道一道的選擇題,正當她一門心思打拼事業的時候,命運又給予了她另一份饋贈,她懷孕了

幾經思考,十數個不眠之夜,終於她做出了取捨,在事業和家庭、孩子之間,她選擇了孩子和家庭。

當孩子降生,全家人都滿懷希望和憧憬,整整6、7年,一切都還是累並快樂著的。

沒想到孩子上小學之後,一切都變了。

老師三番兩次的打電話到家裡,說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半小時的作業能寫2個小時,小學就能寫作業到11點,一會幹這一會幹那;

最要命的是,很多孩子低年級段都能考個雙百,99之類的,95分都算不太理想,而她的兒子從沒上過90分,一直在80多分徘徊,在班級成績墊底。

心高氣傲的她,第一次因為孩子學習感到沒面子。


於是她更加努力地盯著兒子學習:

態度變得更加嚴肅,平時最注重教育方法的她開始訓斥孩子、擰耳朵、打手板;

每天都會和兒子嘮叨「上課認真聽啊!」、「要用心學啊!」... ...

然而這一切的努力,收效甚微,成績沒有提升,得到的更多的是老師一如既往的「投訴」,孩子愈發糟糕的成績單和更怯懦的性格。

後來,她就帶著孩子開始了「補課」之路。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直到初中,周末的時間排的滿滿的,用孩子爸爸話說:

周末連飯都是在車上吃的,腳都不沾地。

孩子說不想學習了

錢沒少花,然而初一下學期開始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不升反降,年級排名每次都會下滑。正在思考找哪位名師再學個1V1的時候,孩子說了一句:

當時她的腦袋裡嗡了一聲,從脖子到後背像被澆了一盆涼水,當時淚水就流了出來。

為這事,丈夫還和她吵了一架,他說:

「你看看你,這麼多年,你什麼都沒幹,還把孩子管成這樣,你還能幹什麼?」

媽媽邊哭邊和我說:

「我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前途,每天陪孩子學習就夠鬧心的,還得負責做飯洗衣,煤氣水電家裡大大小小都是我操辦,我現在都變成了黃臉婆了,承受了這麼多。一切卻變成這樣,我做錯了什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人到中年,生活中早已沒有了「容易」二字。

最痛苦的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甘心!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這個孩子從根本上就走了彎路,只能越努力學習越吃力。

這位媽媽本來是職場的強者,信奉「天道酬勤」,對自己有著極強的自信,她給孩子灌輸的就是:

要用心!要努力!

不會就重複做,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做不好,就是你沒用心!

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我想說:

很多事情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孩子做作業太慢了,總是拖拖拉拉,半夜12點都做不完新知識永遠是接受最慢的一個!不開「小灶」補課根本學不會!其實,90%以上的4~12歲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述問題,而原因很簡單——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跟上的表現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努力、不是孩子不用心,當孩子學習能力弱的時候,很多時候對於學習是想做,但是做不到!

我們大人覺得,這麼簡單的事,用點心怎麼可能做不對,然而對於孩子就是難如登天,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

學習好和不好的原因

學習不是簡單的學會知識就可以,就像做飯、騎輪滑,如果沒有人教,也沒有針對性的訓練,恐怕很久很久也不會有自然的進步。

學習和做飯、輪滑,都是一種能力,當廚藝提升,做菜自然好吃,當學習能力提升,成績自然優秀。

而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是感覺,努力、認真加上補課就可以學習好,殊不知:

習能力低、學習效率低,越努力距離別人越遠。

當孩子注意力弱,就會出現上課不能集中注意聽講小動作頻頻;當孩子視知覺弱,就會出現審題不認真、不愛寫字、不愛學習語文、閱讀等;當孩子聽知覺弱就會出現聽課效率低,聽了但是聽不懂,聽懂了回家卻不會做;當孩子視動統合能力弱,就會出現,動筆速度奇慢無比或者速度還可以但是馬虎錯誤率很高;當孩子思維能力弱,就會出現排斥數理化、不會寫作文、語言表達能力差等等... ...

學習成績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  

「學習能力弱」

在超凡學校的五項能力檢測中,她的兒子有四項能力都比平均分低了一大截!專注力水平相當於小學5年級水平!

用小學5年級的學習能力去應付初一、初二的課程,孩子的艱辛、家長的不理解和萎靡不振的成績,就可以理解了。

大家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也有類似的學習問題,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大意!

學習問題的根本原因一定是學習能力出現了不足!


識別下方二維碼

預約超凡專業能力測評


這個測試是國家十一五基礎教育實驗中心的重點課題項目。測試會從注意力、聽知覺、視知覺、視動統合和思維等幾大維度,模擬出一個綜合情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學習環境進行針對性的分析。測試結束,會給到咱們家長專業的學習能力測試結果的反饋,詳細的告訴家長,是什麼因素,什麼原因,制約了孩子的學習。


原價300元的專項學習能力1對1測試 

針對濱城的讀者

開放15個免費的測試名額!

↓↓

西安路諮詢熱線:39625137

高新區諮詢熱線:62901911

開發區諮詢熱線:62664696

類似的孩子還有很多

其實,有類似情況的孩子還有很多:在大連某熱點初中上初一的小華同學,疫情期間在家學習的時候,一會上廁所,一會吃水果,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學習效率極低。

  

我在給小華做專業學習能力測評時發現,小華專注力的深度和抗幹擾性很弱,也就是說由於專注力的深度不夠,根本無法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經過21天的線上集訓,小華產生了很大進步,老師連連誇讚像換了個人一樣!上課高效學習的時長從原來的15-20分鐘,延長到35-40分鐘,學習效率提升了50%。並且寫作業、做卷子,速度提升了很多,原來1個小時的作業能寫3個小時,現在晚上九點之前作業肯定寫完。

2019年寒假在超凡學校訓練的初一學生小冰,每天很努力,很想學好,晚上不到半夜不睡覺,但因為學習能力弱,上課無法集中注意,越是自己傻傻的努力,越是成績不提高。

經過一個寒假的訓練,第一次月考,小冰的成績由班級的48名考到了班級的12名!現在這個孩子穩定在班級前5名。

還有大連重點高中的高二學生小亮,作為學霸的他,知道自己有馬虎的毛病,學過的知識我99%都能吸收,但就是有時候一粗心就犯錯丟分,每次考試總是和第一名差那麼十幾分。

經過了一個周期的訓練,小亮不僅視動統合能力提升,馬虎丟分現象大為改觀,而且學習起來速度也提升了很多!考試總分提升在20分左右,基本穩居班級第一,後來成功考取了理想的大學——浙江大學。

超凡學校專注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已經20多年,以上所例舉的案例,在超凡還有很多很多。

每個學期在超凡都有學習習慣出現巨大變化、成績提升一兩百名、中高考超常發揮的明星學員湧現!

這就是超凡學校:

不補文化課,卻能提升學習的神奇之處!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很多家長想通過這個暑假讓孩子從根源上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未來學習輕鬆高效,就一定要抓緊時間、把握機會!

生活中,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

為什麼我家孩子明明聰明伶俐,成績不行?

為什麼我家孩子努力學到半夜,成績不行?

為什麼我家孩子補了那麼多課,成績不行? 

如果能精準的找到孩子當下學習問題的原因,那麼學習和成績的提升將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家長千萬不要把現象當做原因,

去做無用功!

1.清楚的了解孩子各項學習能力的優劣情況,對應出學習問題的根本原因;

2.清晰的對孩子學習心理、學習動力予以了解,幫孩子找到主動學習的驅動力;

3.為當下和未來的學習,找到可落地、可實操的方法。

超凡學習能力測評,是國家基礎教育中心十一五重點項目,是基於腦神經科學、人類行為學、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理論、生涯發展理論等,在超凡學校20年實踐經驗、全國數以萬計的中小學生詳實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一套科學的、專業的、高效的測試方法。

通過一對一的半小時的測試,我們從「注意力、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視動統合能立和思維能力」這5大能力入手,得出測試者的學習能力、學習心理、學習效率情況,並予以家長們詳盡的反饋。

如果您正在被孩子的學習問題困擾,

那麼一定要掃碼預約學習能力測試!

本次給予濱城家長會的讀者們免費測試的15個名額,因為是專家1對1的測試,一次需要90分鐘,所以名額有限!

20年來已有成千上萬名家長走進超凡

最終收穫了孩子的提升!

「超凡雨晴學習能力訓練」是國家基礎教育十一五的重點課題,由以學習專家雨晴老師為核心的中美專家團隊研發,由超凡學校獨家推廣。

通過該體系的強化訓練,能迅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讀寫算能力、思維能力等各項學習能力

解決各種學習問題,逐漸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不補文化課,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習。

超凡學校地址:

以上內容為商業廣告推廣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獨立女性顧佳,道出了好多全職媽媽的無奈與辛酸
    對於顧佳這個人物,有網友說過這樣一段話:真的想出軌的男人,你弱勢,說你不獨立沒個性;你強勢,說你太霸道,沒女人味;你去職場廝殺,說你只掙錢不顧家;你當全職主婦,說你跟不上丈夫的腳步。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只想說,女人太難了!站在女性角度來說,顧佳這個人設真的是堪稱完美女性。1.為人妻作為一名妻子,顧佳對丈夫一心一意,不僅在工作中給予丈夫幫助,在生活中對丈夫照顧的也是無微不至。
  • 《乘風破浪的姐姐》爆火背後:媽媽什麼樣,孩子就什麼命!
    是什麼讓這個隱退已久全身心照顧孩子的媽媽,再一次出現在大眾螢屏?一天,她想輔導上音樂課的女兒,就主動對女兒說:「媽媽唱給你聽吧。」要知道作為節目中出道最久、出過專輯最多的姐姐,會「碾壓」多少音樂老師,可在女兒眼裡,自己只不過是一位照顧自己生活的全職媽媽。她說:「我一定要對得起這段時光,將來有一天我孩子懂事的時候,她看這個節目,她會知道說原來我媽媽這麼棒。」
  • 親愛的小課桌:高秋梓教英語畫面引共鳴,輔導孩子學習太難了
    《親愛的小課桌》:高秋梓教英語畫面引共鳴,輔導孩子學習太難了,甚至被氣走最近愛奇藝正在熱播一款名叫《親愛的小課桌》的綜藝,其實看名字就可以聯想到這是一個關於小朋友的綜藝想必提到「小朋友」這三個字,大家很自然地就可以聯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時常出現在熱點新聞的搜索榜中,足以說明這也是很多家長心目中的一塊大石頭。在《親愛的小課桌》這個綜藝裡面,高秋梓教謝雨希小朋友學英語的畫面,更是讓很多家長有了共鳴,那麼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老母親血淚史:上輩子造孽,這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
    要知道孟媽我一向自認脾氣還可以,孟子也算乖巧,親子關係和諧,或許能逃過「輔導作業魔咒」這一劫。然而試問蒼天饒過誰,真·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生娃之前遠遠沒料到,輔導孩子學習竟然是道送命題!一碰到不認識的字詞,不會答的題目,啥程序也不走直接整萬能公式——喊「媽媽~~~」(偶爾也喊爸爸,emm為什麼是偶爾呢,爸爸你反思一下)然後就需要我給他當全職輔導了。漫漫寫作業之路堪比西天取真經,好不容易監督完作業,一會兒檢查起來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比如下面這類腦洞大開的答案,看得人分分鐘想掀桌!
  • 輔導孩子寫作業太難,爸爸氣得扇孩子巴掌,孩子耳膜穿孔!
    提起輔導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都有話想要說吧。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有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哭,也有的家長輔導孩子氣不過直接上手打孩子,有數據顯示,超九成家長輔助孩子作業時跟孩子發過火,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 全職媽媽應採兒,被嘲沒有代表作,霸氣回應:孩子就是我的作品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觀點:「廢了一個女人的方式,就讓她成為一個全職媽媽。社會對全職媽媽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明星全職媽媽也不例外。曾經一度認為,社會對全職媽媽的誤解更多的是經濟的不獨立,可是,這些明星媽媽有著優越的經濟條件,為什麼還是會有人不斷吐槽?
  • 全職媽媽,從母慈子孝走到雞飛狗跳,只差一個孩子!
    當一個孩子從你身體裡分裂出去的那一瞬間,就註定了一輩子的責任。中年婦女跟青少年發生衝突很容易讓人心臟難受。現在的教育形式,一般都是媽媽陪讀,輔導作業都是媽媽的事情。吃喝拉撒等日常後勤工作要做到位,還要兼顧家庭關係和諧。最關鍵的工作是,對孩子的教育進行指手畫腳,次要情況下嘶吼威懾,達到優秀的目的。
  • 輔導孩子作業容易情緒失控?父母做到三點,能保持情緒平和
    據調查,在中國約四點五二億戶家庭中,擁有超過一億的在校生,超過七成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作業時間超兩小時,媽媽是輔導孩子的主力軍。全國有八成的媽媽,在每天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都十分暴躁。八成的母親輔導孩子作業,都十分暴躁。
  • 全職媽媽:我為孩子放棄了自己,為什麼還被人嘲笑是「媽蟲」?
    01全職媽媽們的辛苦,局外人很難理解1、全職媽媽一天的工作量絕對不少於普通的上班人士如果提起全職媽媽每天要幹的事情,不少人都會覺得就是照顧孩子、做飯、洗衣服等這些日常小事。但是,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工作,它的條件是全年無休,隨時加班,必要時還要充當「多面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兼備,並且沒有工資,那麼這個職業就是全職媽媽。我們所認為的這些簡單的日常小事,想要做好卻是很不容易的。就拿孩子的學習這件事來講,作業要輔導,要經常與老師溝通,分析孩子考試成績並提出建議,各種群提示音讓人頭昏腦脹,除此之外,還要因為學校的安排去參加各種家長會等,儘管大部分都是應付式的。
  • 中戲畢業做全職媽媽卻養的孩子想跳樓?孫莉享受胡可反對,你呢?
    在《老師請回答》的一期節目中,就有這樣一位全職媽媽,她中戲畢業,懷揣演員夢,卻因為女兒兜兜的到來,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在與女兒的相處中,她撕女兒的卷子、撕鋼琴書、用指甲撓女兒。女兒兜兜說:當媽媽做完這些事的時候,她有一種想跳樓的感覺。並且兜兜真的曾經站在自家窗臺上,因為她想跳樓。
  • 盤點媽媽們給孩子做的黑暗料理,一個比一個雷,孩子:我太難了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日本的全職媽媽在大家心目中,一直都是光輝偉大的形象,因為她們不僅時時刻刻都能照顧到老公的作息飲食,還可以給孩子研究各式各樣的美味便當。但這只是普遍現象,還是存在個別特例的,最近看過一個帖子讓日本媽媽的形象徹底崩塌!
  • 孩子寫作業太磨嘰,33歲媽媽被氣進醫院,輔導孩子成了高危工作?
    文|文竹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自己孩子上學之後,父母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外,還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老師一起配合教育孩子 這個過程中,最讓父母頭疼的,莫過於輔導孩子做作業了。 有的時候,父母都想撬開自家孩子的小腦瓜子看一看,裡面裝的到底是腦子還是漿糊,怎麼簡單的的題目都能夠盡鑽牛角尖? 除了對孩子的智商和思維邏輯恨鐵不成鋼以外,不少父母還被孩子氣到血壓升高,更甚者還有人直接被氣進了醫院。
  • 怒燒作業險釀火災,一巴掌把孩子乳牙打進氣管,輔導作業:太難了
    ——題記近年來,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越來越多,尤其引發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甚至驚險的事情,可謂是:不輔導作業,家庭和睦;一輔導作業,全家亂套。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分享兩個輔導作業引發的驚險案例:怒火中燒燒作業,險些燒掉一棟樓。
  • 為了孩子,從年薪40萬的外企中層到全職媽媽,後悔嗎?
    瞧,全職媽媽的焦慮不僅普通人會有,明星一樣也有,擔心不工作不賺錢了,別人隨意一句話就能把你打到塵埃裡。提到全職媽媽,總有人想當然覺得:你既不用掐點打卡上班,又不用背KPI考核,更不用提心弔膽哪天老闆不高興就被炒魷魚了,每天能睡到自然醒、就帶帶孩子做做飯,沒事還能逛逛街、吃個甜品、追個劇,再舒服不過了。
  • 為什麼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全職媽媽還不上班?不是想偷懶,很無奈
    有人就在私下偷偷議論,孩子都上學了,還不去上班,是不是想偷懶,想讓老公養?上學後,全職媽媽的日子沒有想像中輕鬆有人認為,全職媽媽在家裡不上班,肯定就是想偷懶,不想承受上下班的奔波,不想面對繁忙的工作,也不想處理複雜的辦公室社交。
  • 在精銳高端輔導,和陸毅、陳小春孩子做同學
    甚至連明星家長也同樣「頭大」,在發布會上,陸毅鮑蕾夫婦就直言,「每天看著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家長也挺心疼的。最大的希望是孩子能夠科學高效的學習。」誠然,課外輔導是贏得升學競爭的重要補充,但是,大部分普通輔導機構的教學方式卻是在重複學校內的班課教學模式,盲目刷題、重複講題。
  • 孩子下午三點半放學,到底減了誰的「負」?
    前有上海老教授6000字長文炮轟幼升小之「牛蛙戰爭」,後有父母陪寫作業氣到住院的吐槽刷爆朋友圈;學霸父母在家長群狂曬牛逼簡歷競選家委會的「傳說」還沒淡出網友的記憶,年底「佛系」家長的走紅又成為了每個父母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教育問題,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每個父母、每個家庭、乃至每個國家最關心,也最迫切想要改善的問題。
  • 鬥小三、撕綠茶《三十而已》的全職媽媽太難了
    由童瑤飾演的全職媽媽顧佳火了,她是一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打得贏小三」、「鬥得過流氓」的全職媽媽。在劇中顧佳是一位畢業於重點大學的高材生,在外企待過兩年,結婚後就待在家過上相夫教子的全職太太的生活。
  • 放棄事業的全職媽媽,都怎麼樣了?
    家務保姆做,輔導作業爸爸來,她全部精力都用來吃飯、逛街、鬥小三。 然而,這只是對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 全職媽媽,指原來有工作,為了照顧孩子、經營家庭而放棄工作的女性。 對全職媽媽來說,孩子就是她們的事業。 為母則剛,不出幾個月,再嬌氣的軟妹子也能一手抱著娃,一手拎著大米,向小區裡的其他寶媽諮詢哪裡的早教班好。 全職媽媽都是救火隊長,孩子生病、幼升小、課外輔導、打疫苗、校園霸凌……哪裡有孩子,哪裡就有全職媽媽的蹤影。
  • 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得了乳腺結節,孩子:這個鍋我不背
    ……好像沒有孩子,父母們就能永葆青春,頭髮不會白,生活舒心愜意,沒有任何煩惱一樣。這位媽媽則是,我為了你,得了乳腺結節!一模一樣的套路,都是謊言,用來控制孩子,逃避自己責任的謊言。我周圍好幾次有人跟我抱怨,說陪小孩做作業,做到胸悶,上次報紙上還說,有人突發心臟病,送醫院,還有人得了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