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裡,人們不遠萬裡來到美國中西部的一座小城,他們甘願風雨無阻在沒有廁所的戶外排幾個小時隊,只為了聽兩位老邁的億萬富翁談談股票市場、人生或者任何令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2019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不論你是第一來、第N次參加,抑或不能到場,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一個時代要結束了。
在「後巴菲特時代」,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將繼續下去,一些粉絲會離開,一些粉絲依舊被一種精神吸引而來,但更像是一種歷史的記憶。」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系列活動將於5月3日本周五在美國中部小鎮、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拉開序幕,股東大會將於5月4日在CHI Health Center會議中心在巴菲特和芒格的主持下正式召開。
財商智慧將攜合作夥伴及報名客戶赴美國奧馬哈親臨這場全球矚目的投資盛會,對話商界巨擘,朝聖傳奇股神。零距離聆聽股神巴菲特的成功寶典,共同見證巴菲特的傳奇和魅力!
由於今年伯克希爾董事長巴菲特和他的「老大哥」、公司副董事長芒格分別已有88歲和95歲高齡,不少人擔心這將是兩位老人最後一次親自主持股東大會。
預計強烈的懷舊和「朝聖」情緒將促使更多人實地參加股東大會,無法到現場的你也可以通過閱讀新聞和觀看直播感受股東大會的氛圍。
1973年,巴菲特等20多位伯克希爾股東借用1967年收購的國民保險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員工午餐室召開年會。為了避免被出入拿咖啡的人打擾,他們僅在門口貼上「正在開會」的簡單標記。
當時沒有財經記者「願意屈尊飛到奧馬哈參加一個企業的股東大會」,只有到1985年伯克希爾的收購交易逐漸吸引公眾注意時,股東大會的規模和媒體關注度才日益增加。
從1985年有250人參加算起,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參與人數「如同公司股價一樣水漲船高」:1989年為1000人、1990年是1400人、1995年是4100人、1997年是7700人、1998年是1萬人、2000年是1.3萬人、2015年起至少4萬人……會議場所也最終搬到了能容納1.83萬人次的CenturyLink Center,坐不下主會場的人可到分流室、街對面的希爾頓酒店等地觀看轉播。
大約從2011年起,巴菲特股東大會被美國主流媒體定義為一個現象級的年度盛事:「Buffett-palooza」,Palooza意為「盛大聚會」。據伯克希爾旗下的《奧馬哈世界先驅報》統計,2015年起,每年股東大會參加人數都超過4萬,2018年打破了紀錄並有4.2萬多人參加。
正如陳凱豐博士所說,僅看內容的話,巴菲特和芒格在股東大會上的演講每年都一樣,強調價值投資、護城河、不做自己不懂的事。
雖然談論熱門時事每年不盡相同,例如2014年談歐債危機、2015年談零利率對保險公司的負面影響、2017年談美國經濟的貧富差距,但這些內容並不是非要到現場才能獲取,那麼人們為何還願意一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呢?
美國某基金經理Robert Hagstrom對新銳媒體Quartz表示,在臺下看著巴菲特和芒格走上來說出那句著名的開場白「I’m Warren, he’s Charlie」(我是沃倫,這位是查理)時,就像在家看一場電視轉播的音樂會,與到現場在燈光下看到舉世聞名的搖滾巨星之差別一樣。
很多人每年的奧馬哈行程都像遵循著一套一成不變的宗教儀式:在同一個餐廳就餐、入住同一家酒店、與同一群朋友見面,仿佛不管離開了多久,都能重新找回熟悉的旋律。
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專業投資手Tom稱,每年回到這裡,就像嵌入一條熟悉的軌道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很多:「股東大會永遠在同一個地方,即便你沒有去聽,一些東西也會進入潛意識,也許一年後,你在這裡聽過的東西突然出現在腦海,並解決了你遇到的問題或挑戰。」
Farnam Street是一個最近在華爾街熱度飆升、被橋水達利歐和Third Point的Daniel Loeb等對衝基金大佬「打Call」的博客,其創始人Shane Parrish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的信徒,博客理念是通過嚴格遵守一些原則來「提升自我」,博客名字正取自伯克希爾的公司地址(Farnam街3555號)。
Parrish從2008年起每年都到現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他承認,自己就算再專注,也不免在大會過程中走神,畢竟不少提問每年都會重複,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也基本可以預測。
但他認為,重要的並不是巴菲特和芒格在會上說了什麼,而是每年看似一成不變會議傳遞的理念:
我們所處的世界無時無刻充斥著噪音,到處都有人試圖告訴我們學習新的東西、想向我們灌輸一些新的知識,但卻缺乏實幹精神。
奧馬哈的存在是一種提醒,點明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參會之人都屬於社會中一個獨特的子文化,不管他們職業為何,都有延遲享受、正直和慷慨的共同價值觀,也有相同的學習衝動。在這裡每個人都很快樂,你整天被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所環繞。
在奧馬哈,參會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味美食、與朋友交談、與陌生人對話和學習中。這是一種溫和的壓力,也令整個經歷變得非常刺激。
當聽到巴菲特和芒格講話時,周遭所有不重要的噪音都消失了。即使多次參會,這些相似的提問和可預知的回答還是沒有聽夠,因為重點恰恰存在於股東大會的形式中:保持不變。兩位老人每年都在談論相同的一般性普適原則,令人懂得學習去「複合知識」,而不是日日求新。
巴菲特和芒格用普適性原則來適應當今的現實,這些不是一廂情願的妄想,而是成為一個透視世界的鏡頭,展示了對世界上正在發生變化事情的深刻和多層次理解,隱含著兩人如何與世界合作、而不是與之對抗。
離開奧馬哈後,參會者的世界可以變得清晰,對重要事物的感覺得到更新,幫助我們摒棄噪音,作出更好的決定、成為更好的人。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並不是去奧馬哈尋求某個具體問題的答案,而是去參與一種「追求感」,去那裡加深對工作和生活中重要事物和關鍵思想的理解。
2019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不論你是第一來、第N次參加,抑或不能到場,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一個時代要結束了。
這不光是因為巴菲特和芒格年事已高,伯克希爾昔日的輝煌也有一種不可再現之感,畢竟在經過黃金年代後,巴老的投資組合很難再以三位數的優勢跑贏大盤。
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認為,當前的巴菲特股東大會就像一個奇觀、一場狂歡節、一種宗教活動,所提供的平臺和其上發生的活動遠遠超過了會議官方目的。
當巴菲特和芒格退出歷史舞臺後,伯克希爾將繼續前行,但這種形式的狂熱年會將不復存在:沒有了富有魅力的領導者,盡責的投資者仍會閱讀伯克希爾年報,但不會有人排隊與Ajit Jain拿著可口可樂的人形紙板合影,當被問及Gregory Abel對他們意味著什麼時,也不會有人流淚。
在「後巴菲特時代」,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將繼續下去,一些粉絲會離開,一些粉絲依舊被一種精神吸引而來,但更像是一種歷史的記憶。
幾個世紀後,當歷史學家試圖拼湊這段時期美國歷史的敘事時,將不得不解釋這樣一種奇觀:
四十多年裡,人們不遠萬裡來到美國中西部的一座小城,他們甘願風雨無阻在沒有廁所的戶外排幾個小時隊,只為了聽兩位老邁的億萬富翁談談股票市場、人生或者任何令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這是美國商業或文化史上無法類比的獨特現象。
如果你預期巴菲特和芒格親自主持股東大會的次數屈指可數,今年除了全程緊盯直播,有機會親歷的讀者朋友一定要牢記各類官方活動搶座的秘訣。
隨著巴菲特主動限制公開露面次數,搶購相關紀念品和坐得靠近主席臺愈發重要。
秘訣一:搶購紀念品出手要快
5月3日周五當地時間中午11點多,已更名為CHI Health Center的主會場門口將排起長龍,主展區內共有40家伯克希爾旗下公司的產品或展臺。
最受歡迎的產品包括百年內衣服飾零售商鮮果布衣(Fruit of the Loom)。由於折扣很深,有人甚至在會場為全家人買一年穿的內衣量,很多東西會在大家的合力「掃貨」下很快售罄,這家店必須提前去排隊。
店家經常推出只在股東大會上才能買到的紀念服飾,例如印有巴菲特和芒格頭像的T恤衫或沙灘褲,2019年推出了兩位老人的漫畫紀念郵票。
會展中心也售賣伯克希爾旗下的各公司家鄉特產,懷著「朝聖」心態的人們大多喜歡買可口可樂、喜詩糖果、卡夫亨氏餅乾和DQ冰淇淋嘗一嘗。
今年喜詩糖果(See’s Candy)主推傳統的夾心巧克力和花生脆(peanut brittle),芒格總是在股東大會現場嚼花生脆,據稱巴菲特去拜訪初戀女友家時送了喜詩糖果。
會展中心外的兩大購物勝地是博希姆珠寶店(Borsheims)和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Nebraska Furniture Mart,簡稱NFM)。
博希姆據稱是全美最大的獨立珠寶零售商,今年定製的特別紀念品有巴菲特芒格馬克杯、伯克希爾地球儀和股東大會襪子等。
店家特別提醒,很多產品周六會售罄,周五下午是最佳購物時段。
奧馬哈本地人也等著股東大會促銷周買打折家具,2017年NFM在股東大會當周的銷售額高達4460萬美元,被巴菲特稱為「驚人的業績」。
秘訣二:股東大會走位要準
首先是老生常談的「搶位經」。據伯克希爾預計,每年能在主會場找到座位的股東,與排隊進入會場大門的人數比例不足1:2。如果不想到分流室盯著大屏幕,就要牢記「四字真經」:早起+跑位。
會議中心的四扇大門統一在早上7點開放,最晚的到場排隊時間是6點(或日出前)。不少「身經百戰」的股東住在奧馬哈市郊的相對便宜酒店並3點起床,有的乾脆不睡覺,一般5點會場門口已排起長龍。奧馬哈還出現了替人排隊的創業公司,如果你想多睡兩小時的代價至少為100美元。
股東大會前一個月,各種「跑位秘訣」已浮出江湖。還有投資類播客節目提供秘密地圖,內附一定能搶到又視野極佳的座位群,但必須先付費訂閱節目才能拿到。
建議與會者提前領取午餐券,這樣可以在中場休息快速吃完午餐到展廳逛逛,有時可能遇見先鋒基金創始人John Bogle或著名價值投資者Mohnish Pabrai等業內大咖。上午沒有搶到靠前座位的人,可以趁著下午主會場觀眾漸漸離場而為座位「升級」,股東大會通常持續七個小時。
如果在主會場座位不理想,可以先去街對面的希爾頓酒店觀看8點半開始的小電影。這是專屬於到場股東的福利,一年只內部播放一次,現場禁止錄像或錄音。每年電影都會邀請當時最紅的好萊塢名人或電視劇明星出鏡,巴菲特本人偶爾也會參演,內容輕鬆幽默。
秘訣三:參加活動心態要開放
如果你想增加遇見巴菲特或比爾·蓋茨的機率,不妨積極參加下列官方活動:
周五晚間由博希姆珠寶店組織的股東雞尾酒會;
周六晚間由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組織的股東野餐;
周日由Brooks運動鞋組織的「投資你自己」5公裡跑步活動,巴菲特和蓋茨可能打響發令槍或到場觀賽;
周日在博希姆珠寶店舉行的股東早午餐會(brunch),巴菲特和蓋茨通常到場玩橋牌或打桌球;
以及到巴菲特最喜歡的Gorat’s Steakhouse吃牛排,巴老喜歡在股東會當周的周五或周日去吃晚餐。
不過,想見到巴菲特越來越難了。
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前幾年還有人在會展大廳碰見巴菲特並提問,或排隊等著與老人家握手。目前巴菲特身邊的安保人員越來越多,巴老自己也限制公開露面的次數。
華爾街見聞發現,去年股東大會不僅取消了扔報紙比賽,巴菲特也沒有參加5公裡跑步活動、沒有現身博希姆珠寶店打桌球,反倒是蓋茨在珠寶店打完橋牌後悄然離場。
今年不少外媒都提到了奧馬哈希爾頓酒店,去年參加過股東大會的《華爾街日報》建議充分利用該酒店的大堂。
很多投資界名人、伯克希爾公司高管和持有數億美元股份的大股東不時匆匆走過,偶爾也能看到業界大佬穿著運動服準備參加5公裡跑步。
據信比爾·蓋茨也住在這裡,若能受邀參加酒店舉辦的股東頂級酒會,是非常難得的機遇。
據ETFtrends.com介紹,「高大上」的聚會無法出席也沒關係,共同基金、對衝基金、金融服務供應商等業內機構,都在不遺餘力地組織信息豐富且向所有人開放的活動。價值投資的擁躉往往能在排隊、就餐和聚會中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你會驚訝於這種氛圍是多麼友好和包容。」
在股東大會前一周,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的奧馬哈分校(UNO)將舉辦一系列巴菲特投資課程,學習巴菲特的商業評估方法與管理理念,突出伯克希爾的公司文化與行事方法,便於深刻理解巴老的投資原則。
美國 Horizon Financial 首席經濟學家陳凱豐博士也總結了其他高質量的活動:
奧馬哈價值投資中心5月3日晚的中美投資峰會屬於最高端的活動之一,今年是第四屆,會議邀請了內布拉斯加州州長(美國最大的在線股票交易平臺創始人)、巴菲特家族成員、一些伯克希爾旗下公司的CEO以及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及大咖。財商智慧作為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誠邀蒞臨參會。
美國另一位價值投資界元老、捐款命名Fordham大學葛貝裡商學院的馬裡奧·葛貝裡老先生會在5月3日上午主辦一個投資交流活動,暢談新的全球投資機會和熱點;
巴菲特母校、價值投資學派重鎮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在奧馬哈舉辦關於價值投資的研討酒會;
來自國內的各家機構和媒體組織的中國投資人酒會和交流活動等。
外出遊覽的巴菲特「鐵粉」一定不能錯過兩個地點:伯克希爾公司總部Kiewit廣場,以及巴菲特唯一一套常住房產(地址是5505 Farnam St, Omaha, NE 68132)。
2019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即將隆重召開,財商智慧誠邀您一起感受這場「看一場少一場」的價值投資盛會!更多精彩乾貨內容分享,財商智慧也將為您進行詳細整理,敬請期待。
如對巴菲特股東大會相關活動感興趣,歡迎添加以下二維碼,並備註「巴菲特股東大會」。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新浪財經,諾亞財富,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