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思維方式 散戶與職業交易員的差距是什麼?—老...

2020-11-18 金色財經

  看過這麼一句話:「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學歷或者美醜,而是思維方式。」

  思維不同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時,所得出的結論與所產生的行為,往往大相逕庭。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活法。

  「窮人思維」不是說窮人的思維,而是指一種「讓人變窮」的短視思維,貪圖眼前的利益,錯失更好的發展。「富人思維」則是相反的,不貪小利,眼光長遠;不投機,只為大概率鋪路。

  而在做交易中,職業交易員和普通交易員在思維上又有什麼不同呢?

  普通交易者通常最關心圖表,價格走勢及指標等,迫切地希望發現好的交易機會。

  而職業交易員則大不同。他們會冷靜地按自己的計劃做分析,客觀判斷決策,沒有交易機會就空倉等待,有交易機會就果斷入場,嚴格執行交易計劃和交易準則。

  職業交易員冷靜客觀,大多數職業交易員都不是日內交易者,坦白說,日內交易盈利是極其困難的。

  職業投資交易者和業餘交易者的區別,我認為主要有三種:

  1、大多數職業交易員都是很有耐心的,他們通常會採取波段交易,職業交易員絕不會隨便下單開倉,也不會一直惦記著自己的訂單。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客觀冷靜,他們會想:現在適合開倉嗎?如果適合,就按計劃執行交易,如果不適合,就別浪費時間盯著盤面了。

  2、職業交易員的短期爆發性,或許因為行情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控制等原因導致其不如業餘的人,但是,職業交易員的交易風險可控,收益在一個階段內較為穩定。而業餘交易者大起大落,爆倉是結局。

  3、職業交易者的交易系統,各個環節清晰明確,只需要執行即可。但是業餘交易者,今天聽消息,明天看技術,今天輕倉,明天不止損,根本沒有固定的套路。

  職業交易員和業餘交易員的最大區別在於心態的差別,職業交易員都是按計劃行事,而不會犯情緒錯誤。很多普通交易者都只想著「贏」,而不是想著如何「盈利」,「盈利」和「贏」得差別在於「盈利」需要冷靜計劃,嚴格執行,而「贏」則或多或少會摻雜一些個人情緒。

  交易,是一門科學,需要的是在不確定的走勢中,生成一套嚴謹的交易邏輯。專業的人意識到這一點,並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性,讓自己變的客觀而真實。而業餘的人,帶著自己的資金,在情緒的世界裡,放縱的做自己。

免責申明:以上為個人觀點,參考盈虧自負。交易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文稿聲明:2020.10.22本文由老顧道金撰稿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你和富人之間差距的,不是努力程度,而是思維模式
    你和富人之間差距的,並非努力程度5年前,我拼命努力,花了4年的時間最終月薪從3000元漲到了5000元,1年前,我拼命努力,最終月薪5000元漲到了2萬元。為何今年我和前幾年同樣努力,月薪漲幅差距那麼大?對此我認真反思,對自身進行了復盤,我發現了原因所在。我和富人之間差距的,並非努力程度,而是:思維模式,我因及時調整了思維模式,命運也隨之改變,原來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思維層次,往往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決定了他往後的命運。
  •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到底能有多大?
    肯定是好事,焦慮和差距能夠促人奮進,鼓勵更多地人向上走,這是一個和諧社會必備的機制。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客觀地來說,為何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被慢慢拉大了,甚至是越來越遠了?我本無感,但突然腦海中就湧現出了這樣的念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究竟從何而來?當我們拋開家庭、國籍,這些因素之外,決定人差距的究竟是什麼?
  • 雲隊友丨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在貧富,而在認知!
    對於很多人來說,35歲左右失業想再找個稍微不錯點的工作,真的是「難如上青天」,除非你的職業需要有沉澱的經驗——當我把那幾位35歲左右的朋友推薦給熟識的人時,翻看完簡歷的他們往往面露難色地說:「如果是你,你會考慮嗎?」 一句話問得我啞口無言。
  • 「深度思考」你我與《天道》中丁元英的差距,就是思維認知的差距
    這幾天一直在循環觀看王志文主演的《天道》,大腦中徘徊的幾個問號:為什麼我們普通人和劇中的丁元英對於一件事情的思維認知差距這麼大?我們看《天道》中的丁元英是什麼樣的人?是世俗之外的人。生就聰明,又有先進的思想,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具有對繁雜事物精準的計算和判斷能力。劇中丁元英站在操盤者的位置,把每一步要做什麼,每一步要發生什麼,人性的變化,事態的發展,都事無巨細地想到了,並且牢牢抓在手裡。目標明確,手段雷厲風行。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責任編編 | 子墨第  4712  篇深度好文:2104 字 | 5 分鐘閱讀普通人和高手之間的差距在哪裡高手和頂尖高手之間的差距又在哪裡?可能在某個睡不著的深夜,我們思考過,但結果是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又是新的一天,昨日已劇終。所以,索性直接列一份參考答案,希望大家看能對此進行清醒的思考。普通人和高手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在於能不能擁有自己獨立清晰的判斷和觀點。不盲目跟風,不人云亦云。這是從1樓爬到10樓,從普通到優秀。那高手和頂尖高手的差距在哪裡?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看待問題的深度不同
    在此過程中,因每個人醒悟的深度參差不齊,便有了為人處世的區別,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一層:看待問題,非黑即白 人一輩子,需要面臨諸多判斷。 判斷時,我們習慣把答案簡單劃分成黑白分明的兩個結果,善或惡、愛或恨、美或醜。
  • 有什麼可以分享給虧損散戶的建議嗎?
    有什麼可以分享給虧損散戶的建議嗎?實話實說,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建議分享給虧損的散戶,因為自己曾經就是一名虧損的帳戶,雖然經過這麼多年來的交易鍛鍊,無論是交易系統還是交易心態上,都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但有的時候在市場的變幻莫測中,自己依然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甚至有的錯誤會重複的出現,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股票交易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比拼,更是人性的較量,尤其是在自己的人性考量上,沒有幾個人能夠完全擺脫人性的束縛。
  • 彌補四大差距,激活富人思維,跳出窮人階層!
    彌補四大差距,激活富人思維,跳出窮人階層!無論現實生活還是網上,我們都會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拼命工作,可一年到頭卻賺不到多少錢,而那些有錢人輕輕鬆鬆就賺得盆滿缽滿,社會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其實,並不是社會不公平,而是你與有錢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彌補這些差距,才有可能成為有錢人。那麼,具體而言,窮人與有錢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又如何才能成為有錢人呢?
  • 世界上最殘酷的職業是什麼?戰爭年代是狙擊手,和平時代是交易員
    世界上最殘酷的職業是什麼?戰爭年代是狙擊手,和平時代是交易員。他們的殘酷性,體現在他們是一個人的戰爭,真正的對手和敵人只有自己。 這是很多職業交易員的精神困擾來源。對於在金融機構工作的人員,兼職交易員,是很難理解這種壓力的。對於有固定收入的人而言,交易失敗了只是運氣不好,下個月領取工資和獎金後可以再來。但是對於職業交易員,當面對每個月的生活開銷、交易必備支出、不時之需,這些都是只能從交易中獲取,而交易稍有不慎,就是導致本金的大幅縮水。
  • 一般人和NBA職業球員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這是職業健美運動員 速度慢,力量小,技巧低,哪有什麼對抗可言
  • 窮人富人的真正差距,其實不是資產,電影《1942》解釋得很清楚
    衡量一個人或家庭窮富的標準是什麼?大多數人可能會直接說是資產,也就是錢。有人調侃道:你以為有錢人是你想像那種快樂嗎?不,你錯了,有錢人的快樂你根本想像不到……優路教育認為,其實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資產,只有一點才是最關鍵的,馮小剛導演的電影《1942》中,男主演張國立的一段臺詞,就將這點解釋的淋漓盡致。
  • 我們該怎樣去縮短農村人與城裡人之間的差距
    我出生在農村,長大了生活在城裡,通過對比,我看到農村的孩子與城裡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因為這些差距,農村的孩子長大後,到城裡與城裡人公平競爭,多多少少都會吃些虧,輸在了起跑線上,這也是公平競爭下的不公平。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歌手:網絡歌手和專業歌手之間存在差距?
    節目第三期也因客觀原因而無法進行現場錄製,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節目採用雲錄製的方式進行播出,在本期當中也加入了三位奇襲歌手,分別是曾一鳴、白舉綱、隔壁老樊,其中讓人影響最深刻的就是隔壁老樊了,作為首位奇襲歌手,本身在網絡上也具有超高的人氣,很多人也十分期待著他的表演。
  • 期貨職業交易員與業餘交易員,哪個更容易成功?
    期貨職業交易員與業餘交易員,哪個更容易成功?也有人說,在期貨市場中,儘管有時業餘交易員能夠在短期內收益大增,但職業交易員往往比業餘交易員更「長壽」,更容易成功。因為職業交易員往往以交易為生,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學習,大都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並能夠貫徹執行,他們更在意長期的盈利而不是眼前的盈虧,他們通常將風控視為生命,能夠嚴格地執行既定的交易紀律。那麼,你是期貨職業交易員還是業餘交易員呢?
  • 每個人尋找快樂的方式,正在拉開階層的差距
    多麼可怕,即使現在還沒有什麼唆麻,但抖音、快手、遊戲等等娛樂方式,已經變得跟唆麻一樣,你只需要打開手機,就能見縫插針地吸一吸,讓自己爽一爽。爽一爽沒錯,可是你不知道,這樣爽下去的結果是什麼。它會讓你快樂的閾值變高,你沒法習慣長時間的付出,來換取一些快樂,除了這些讓你爽爽的「電子毒品」,你實在無法再對其他東西感到快樂。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表面上是智商、情商和運氣,實際上是這一點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表面上看是智商、情商和運氣的差距,但實際上是格局的差距。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當你站在山腳、山腰、山頂看世界的時候,你的視野是完全不同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遼闊,格局也是這個道理。所謂的格局,其實就是你所追求目標的高度,你眼界的廣度,你思維的深度,以及你身上所體現出的從容大度。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認知決定了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了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決策,人生每一步的決策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 為什麼30歲是拉開差距的年齡?
    營11月2日下午人這一生中有幾個階段都具有重大的意義:12歲告別童年的年紀;18由小孩變成大人的年紀;30歲比拼事業的年紀... ...30歲是人生中的中轉站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人一旦到了30歲,就會迅速拉開差距,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實。
  • 恆大售樓處爆紅背後的啟示: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認知
    一種畫風是遊客曬的旅遊照,畫面上全是擁擠的人群,除了滿滿的人頭真沒看見什麼美景。圖源:網絡另一種畫風也是擁擠的人群,但這些擁擠的人群卻不是為了欣賞什麼美景,而是在售樓處搶房!不禁發出感嘆,在這個消費主義時代,一部分人講究精緻和詩與遠方的生活,還有一部分人喜歡腳踏實地,不抱怨也不做鍵盤俠,只是花時間來投資人生,改變命運,悶聲發大財。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其實是認知上的差距、獨立思考的差距和對趨勢判斷的差距。
  • 你與優秀管理者之間,還有這6大差距
    2 思維方式與工作追求的差別 1、普通管理者的思維方式與工作追求 普通管理者與優秀管理者在思維方式和工作追求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思維方式> 普通管理者只意識到梳理業務流程的重要性,但由於缺乏基礎的邏輯,不能理解業務模塊之間的內在邏輯,還是處於簡單拼湊工作的狀態,人、事、物的綜合利用率較低。
  • 你與高手的差距只有心裡表徵不一樣而已.
    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的溝通幾乎沒有什麼互動。我從來不想提問與回答,我只想教別人我知道的以及我覺得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與聽眾溝通並滿足他們需求的最快、最簡單的方式。多年來,對於別人可能問的所有問題,我都進行了充分的思考。漸漸地,我明白了領導力是一條「雙行道」。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發現這種方法,後來我稱之為溝通法則:領導者在著手行動之前應先進行心靈上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