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敏感期,三招解決孩子「罵人」問題

2021-01-18 寶寶知道

原創作者:樂芽島|黃小安安

對於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只要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釋放的機會,並通過講繪本、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更快、更順利地度過。

3歲以後的小番茄,開始喜歡說一些很「粗魯」的話,比如:大便、臭粑粑、大笨蛋……自娛自樂地就像是在享受語言本身的樂趣。

他還會進行一些自我創作,比如什麼「汽車大便」、「飛機大便」,甚至創造出一些屬於他自己的「外星語言」,統統都組合在一起。

他還會和小朋友共享這樣的快樂。有一天我接他放學回家,路上遇到了他的同班同學豆豆。兩個人一起有說有笑,不知是誰先開始,說了一句「大笨蛋」,另一個小朋友聽了非但沒生氣,還哈哈大笑,也跟著重複「大笨蛋」。兩個人就你一句,我一句,一起笑得樂不可支。

到了小番茄3歲半之後,我們發現他在生氣的時候開始喜歡放出各種狠話。最初的版本是,「你這個大笨蛋!」「你這個臭粑粑!」 然後,狠話升級了,當我們不能滿足他的願望時,他會說:「那我就把你打死!」

再後來,發展出更多很有創造力的版本,比如:「我要把你撕碎!」「我要把你扔進垃圾桶裡!」「我要把你扔到馬路上去!」更有意思的是,在聽了爸爸對於地球構造的解釋之後,又發明出了「我要把你扔到地核裡去!」這樣的狠話。

有一次,小番茄很想玩辣椒媽媽的手機,結果被辣椒媽媽拒絕了。小番茄就很生氣地對辣椒媽媽放出了一連串的狠話:「我要讓你一直在海裡遊泳!吃飯也在海裡遊泳!睡覺也在海裡遊泳!……」這一串狠話語氣很重,很有詛咒的意味,可是內容卻讓我跟辣椒媽媽忍不住想要發笑,這哪是狠話,這也太搞笑了吧!

1

為什麼3歲多的小孩子聽到「大笨蛋」會笑得前仰後合呢?為什麼他們生氣的時候會這樣「粗俗」地放出狠話呢?

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進入了一個神奇又搞怪的敏感期——「詛咒敏感期」。對孩子來說,這個敏感期挺有意思,充滿樂趣和力量;而對於父母來說,這個敏感期可能有點頭疼,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越來越強,孩子開始感受到語言的「力量」,對一些可以製造出巨大效果的語言感興趣,而這個巨大效果往往就來自於周圍成年人的反饋。

當孩子發現有一些語言很有「效力」,就像炸彈一樣,扔出去別人必有反應,他們就會反覆使用。

而通常我們成年人會對於所謂的髒話、狠話非常敏感,一聽到這些話就反應強烈,比如,很緊張地阻止或者是很生氣地呵斥(「不能這樣說!」「怎麼這麼沒禮貌!」),希望孩子快點停下來。

然而,家長越是這樣做,孩子越會覺得這些語言的效力大,反而會越多地去重複。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爸爸媽媽會很無奈地發現,越阻止,孩子越起勁兒。

2

如果爸爸媽媽不能夠理解孩子處於「詛咒敏感期」,而給予了不合適的回應,會帶來以下問題:

1. 強化使孩子對這些語言更加「上癮」

當孩子因為有趣而重複「粗俗」的語言,父母大驚小怪地回應,會讓孩子覺得這些語言更有效力,從而不斷地使用,形成習慣。

2. 責備使得孩子情緒「堵塞」

當孩子因為有情緒而說狠話的時候,父母一味地斥責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沒有得到接納,情緒無法疏通,造成更嚴重的情緒問題和語言、行為問題。

3. 貼標籤影響孩子自尊水平

有些父母會為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貼上「沒禮貌」的標籤,這會嚴重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認知,使孩子感到挫敗,影響孩子的自尊發展,打擊孩子的自信。

3

我們要如何陪伴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呢?

1.允許孩子享受「粗俗語言」的樂趣,不作回應

面對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爸爸媽媽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作回應。當孩子發現這些「炸彈」不起作用,就不會再對這些詞語感興趣了。

2.當孩子用狠話表達情緒的時候,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是孩子在通過這樣的語言來發洩情緒,那麼家長要做的是接納與描述孩子的情緒(「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生氣」,「我看到了你很憤怒」),而不是回應孩子說的話本身。

3.為孩子選擇相關話題的繪本,找到合適的「出口」。

像《我床底下有隻會放屁的小怪獸》《呀!屁股》這類繪本,剛好滿足了孩子在這個階段對於這種「粗俗」語言的喜好。

在講繪本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肆無忌憚地去說「屁」「屁股」這些詞,說個痛快,笑個過癮。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又很有效的出口,讓孩子以一種合適的、不傷害他人的方式來盡情享受這類語言帶來的樂趣。同時,孩子又會因為看到爸爸媽媽也和自己一起享受這份快樂,從而感到被接納和尊重。通過這樣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這段搞怪的敏感期就會順利地過去了。

面對小番茄的「詛咒敏感期」,我們選擇了讀繪本的方式來跟他一起過癮。他每次都和我們一起笑得前仰後合,我們還會一起重複繪本中的詞彙。經過一段時間,他就對這本繪本以及裡面的詞彙失去了興趣,不再說了。

當他只是因為好玩而說出「粗俗」的話,比如「大笨蛋」「臭粑粑」,我們就不作任何回應,有時一笑帶過。

當他是因為生氣而放狠話時,我們不會去理會他的狠話,而是關照他當下的感受。比如他因為生氣對我說:「媽媽你這個大笨蛋!我要把你撕碎!」我會對他說:「我看到了,你現在很生氣。」並且陪伴他一段時間,也允許他發洩。當他的情緒緩解了,他就不會再說狠話了。

有一次,在他的情緒得到理解和釋放之後,爸爸還很有創意地把「狠話」轉化成了好玩的遊戲。小番茄說:「我要把你扔進地核裡!」爸爸說:「我要把你扔到地幔裡!」番茄就說:「我要把你扔進地殼裡!」……於是父子倆就在地球的三層結構裡循環往復地享受了很久。

現在,經過半年多的時間,小番茄已經順利地度過了這個敏感期。

對於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只要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釋放的機會,這個時期就會更快、更順利地度過。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樂芽島)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詛咒敏感期孩子罵人,冷處理不當危害更大,立規矩請用這三種方式
    最近有位媽媽在私信中問,三歲半的小男孩,到了詛咒敏感期,不斷說一些"打死你""狗屁""大臭屁"之類的不文明用語。他們發現,寶寶不僅僅會將髒話當做玩笑,也會在表達不滿時使用。媽媽了解到這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一個階段,並不能代表孩子學壞或者沒教養,於是放下心來,最終決定冷處理。即便孩子語出不遜,也"佛系"處之不予理睬,孩子也漸漸不再對爸媽說這些話了。
  • 動不動就罵人?面對孩子「詛咒敏感期」,家長得先了解其發生機制
    當家裡的孩子開始有這種罵人的話語的時候,其實他們就是處於"詛咒敏感期"。當外界有髒話出現的時候,模仿能力強的孩子們就會對此進行模仿,在他們自己內心深處強烈的情緒得不到抒發的時候,他們就會利用這些話語來讓自己的情感得到釋放。當孩子們對我們說出這種話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十分的生氣,然後就強烈的去指責孩子們,於是孩子們就會學習我們脫口而出的髒話。
  • 兒童詛咒敏感期,注意3點就能有效糾正
    閨蜜最近特別苦惱,自己年僅六歲的女兒總是喜歡說髒話罵人。前幾天外婆去家裡看孩子,孩子竟然動不動就喊外婆「滾」,平時也常常喜歡說「臭媽媽」「壞媽媽」「不要媽媽了」「打死媽媽」。不僅如此,還有很多不堪入耳的髒話從孩子口中蹦出來。
  • 「媽媽,你走開,我不要你」,當孩子突然開始說狠話,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於是孩子會反覆使用,不斷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觀察別人的反應。這也是「Horrible3」中詛咒敏感期的特點。不用擔心,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這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句髒話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他們以後才會逐漸了解到這些話犯了禁忌。」此時,我們只需耐心引導就好,詛咒敏感期不邀而至,也會自然而去。
  • 孩子學會罵人、詛咒、說髒話,他是怎麼了?被語言力量感吸引
    導語:到了一個時期,乖孩子嘴裡也會說出幾句粗魯甚至罵人的髒話。這是語言能力在發展的跡象,家長保持正確心態,4個小方法就能做好正面管教。小玉是個可愛的3歲小女孩。可是,幾個星期前,她突然開始說髒話。不高興的時候就衝著奶奶說「滾出去。」如果有什麼需求不到滿足,她就惡狠狠得盯著父母說,「我要把你們的頭擰下來當球踢。」
  • 孩子愛罵人說髒話?打罵冷處理都沒用,這4個方法也許可以幫你
    媽媽越說她,孩子反而說的越起勁,想著打吧又有點捨不得。所以她諮詢了其他寶媽,得知女兒可能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給出的建議是:冷處理。所謂的冷處理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罵人說髒話的行為,不予理睬,不予回應,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想著晾她幾天不理她,孩子自己就會覺得沒意思而偃旗息鼓不再說髒話了。
  • 孩子吃手流口水?有細菌?學會這3招,順利度過口的敏感期
    這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全面的解讀了孩子會出現的視覺敏感期、聽覺敏感期、口的敏感期、聽覺敏感期等敏感期的100個細節,並且書中還介紹了詳細的解決方法,一、什麼是口的敏感期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女士提出來的,這是孩子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敏感期到來孩子會突然的特別熱衷於做一件事,這種狀態直到滿足孩子內心需求或者敏感度下降或被人人為的阻止之後停住。
  • 「你個臭屁蟲」,孩子進入汙言穢語期,巧用3招幫娃完美度過
    樂樂媽聽到自家孩子罵人,頓時覺得很不好意思,趕忙幫著苗苗媽安撫哭鬧的苗苗。五分鐘後,樂樂自己騎著自行車回來了,樂樂媽問他,苗苗為什麼哭著回來了,樂樂說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樂樂媽看孩子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繼續追問:「你為什麼要罵苗苗是「臭屁蟲」呢?你知不知道,苗苗聽到你這樣罵她,特別傷心。」
  • 「小燕子」與兒子「搶老公」:做好三點使孩子平穩度過模仿敏感期
    李晟:「你怎麼罵人了呢?」說到敏感期,可能很多家長會一臉茫然,這又是什麼鬼東西?其實,寶寶一出生,敏感期就開始了。在0~6歲期間,孩子就是依靠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來發展自己的。每一個敏感期不僅是孩子學習的一個時期,也是孩子接受新事物的一個過程。
  • 31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月嫂育兒嫂都要知道
    兒童敏感期的理論由義大利教育家蒙臺稄利提出,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敏感期不僅是寶寶學習的關鍵期,同時也影響著其心靈、人格的發展。下面為大家列舉了0~6歲孩子的27個敏感期,有助於你更好的理解孩子。
  • 古人如何罵人?沒想到孔子的詛咒也這麼毒!
    詛咒的方式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你越慘我越高興古代的詛咒和現代沒什麼不同往往和都氣到罵人沒有後代了要知道古人信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他實在是氣得太厲害了 這罵人的戰鬥力可真是爆表啊!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說狠話時,媽媽別急著生氣,該偷著樂才對
    然而更加震驚的是,孩子都已經說出這樣的話了,作為媽媽的同事居然沒有生氣,反而和孩子嬉皮笑臉的。後來一問,同事才解釋說:其實是孩子正處於語言詛咒敏感期,孩子出口罵人,其實不是打罵就完事的,更多的是要引導,並且孩子罵人也未必是一件壞事。為什麼說孩子罵父母,反而不是壞事呢?其實孩子罵人中,也隱含了孩子其實正在慢慢成長。
  • 2個可怕的語言敏感期到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甚至有的孩子到了5歲6歲,依然對「屎尿屁」興趣濃厚,這究竟是咋了?要分析這個問題,科大大得先搬出一位大咖——「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這個「俄狄浦斯期「,也就是我們說的——汙言穢語敏感期,也叫詛咒敏感期。
  • 孩子9歲前有30個敏感期,看看你的孩子正在哪個階段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在敏感期,父母恰當的做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的,如果孩子在敏感期內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的時候,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期,日後再學習此項事物,儘管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也不顯著。
  • 陳鵬解夢:女人運勢變化的三個敏感期
    當前社會是男權社會,女人的運勢被更多地圍繞在感情基礎上多些,比如說,女人運勢好,會說是家運好,女人善待家庭,會說是財庫不錯。人這一輩子,運勢是起起伏伏,變化不斷,是否有那麼一點點規律可循呢?其實是有的,有三個時期,對女性運勢來講特別敏感。   1、結婚。  民俗中有這麼一句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 孩子6歲前,三個重要的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在群裡聊天,經常會收到許多媽媽各種求助信息:@諾諾媽:「我家大寶從出生我就自己帶,在孩子身上也沒少費心思,可是現在上學了才發現我家孩子專注力很差。而鄰居家的孩子,父母做生意很忙都沒怎麼問孩子,可是人家孩子學習很專心,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 孩子一句話,爺爺很傷心,秩序敏感期如何應對
    雖然是開玩笑,但是見到爺爺奶奶臉上的尷尬和傷心,我只能坐下來給他們解釋了一下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特殊腦迴路:這種看起來「白眼狼」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的三個階段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們到了2歲階段,開始變得很「矯情」,比如早晨起來穿衣服,如果平時是先穿衣服再穿褲子
  • 汙言穢語敏感期到了
    但如果孩子處於3-6歲,經常說些匪夷所思的髒話,那父母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是孩子進入了語言敏感期的特殊階段——詛咒敏感期。《低情商沒有好未來:家長必知兒童心理學》中對此進行了詳細解答:「三至五歲的孩子處於汙言穢語的詛咒敏感期,特點就是喜歡說例如「臭屁股」,「屎粑粑」「打死你」等成年人難以啟齒的不文明的言辭,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會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他們注意到說這些話能讓成人產生強烈的反應,也越發喜歡說這些話。
  • 當孩子放狠話時,高情商父母怎樣回復
    其實,像小靜兒子這種情況,在很多小朋友身上都發生過,他們會莫名開始罵人,學大人說髒話,這並不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們進入了一個特殊叛逆期——詛咒敏感期,會開始模仿周圍人說話的習慣。孩子為何到了一定階段,就會進入「叛逆期」,出口成「髒」呢?
  • 千萬不要錯過孩子生命成長的敏感期,它真的很重要
    成長敏感期是蒙臺梭利博士提出,拜讀臺灣感統專家王臻惠老師的著作《有能力的愛》,關於敏感期的觀點,我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整理和深入理解,得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我們對任何一個敏感期進行壓抑,都會成為孩子性格發展的缺陷,甚至演變成人性的弱點,所以,我們這些家長一定要知道敏感期的特點和處理方法,為我們的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軌跡成長提供寬鬆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