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3日消息(記者張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受疫情影響,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推遲了原先制定的開學時間。教育部於1月底宣布2020年春季開學延期,同時提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這是否意味著在線教育的春天來臨了呢?
近期,在線教育中概股成了A股、港股和美股教育板塊中最為亮眼的一個群體。截至目前,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網易有道等超過20家在線教育企業向全國學生提供免費課程。釘釘、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各個直播平臺也迎來創紀錄的用戶暴漲。網際網路專欄作家仝志斌認為,這次疫情對在線教育是一個很好的行業普及,可以幫助在線教育行業快速跨過早期的市場教育周期,提高行業滲透率。仝志斌指出:「現在的市場滲透率大概是10%,我預估很快會達到20%,對於在線教育行業來說是一個成倍的增長。從內容看,在線教育由此前的教育輔導變身為教學主力,地位陡然提升,這對於在線教育機構既有機會也有挑戰。一方面,獲得認可之後可較快獲得市場成長動力,但另一方面,對內容的升級和完善對機構來說也是挑戰。在疫情中,不時有宕機現象,也有學生、家長、老師抱怨課程的設置仍然有完善的空間。這些都說明在線教育在運營上要更加精細。」
最近,網課平臺崩了、教師主播慌了、學生眼睛花了、家長打卡累了等情況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在線教育研究專家宗寧指出,在線教育並不是非常適合基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更適合給學生單獨補課、一對一教學,以及成人知識培訓等。宗寧表示:「在線教育在教育水平、互動方面還存在差距,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有些技術應用在在線教育上會引起一些倫理上的思考,可能有些在線教育平臺會進行人臉識別、情緒識別,但是很多人覺得這樣可能會侵犯孩子的隱私。所以目前來看,(在線教育)還沒有辦法作為青少年主流的教育方式。」
宗寧分析,這次疫情,給在線教育帶來的最大機遇是免費課程放送吸引了更多人上線,有利於後期將這些人轉化為客戶。「他們之前獲取一個用戶花的成本可能要幾千塊錢,最高的成本是招一個學員要花4000塊錢廣告費。這次大家都免費做在線教育,他們也賺不到錢,但是可以免費獲取很多用戶。因為更多人嘗試(在線教育),其中有一部分可能就會轉化為客戶。」
停課不停學,各家在線教育公司,真的能在這一輪「2億學生集體上線」的行業風暴中扶搖而起嗎?截至2月13日下午A股收盤,在線教育等板塊居跌幅榜前列。截至2月13日美股收盤,中概股紐交所方面,流利說、正保教育等跌幅居前。宗寧認為,依目前的形勢來看,在線教育行業活下去不成問題,但是否會迎來爆發式增長,還需要繼續觀望。「從現在來看,我覺得這個行業應該能活下來,是否會大爆發不好說。但是在這一波激勵之下,可能一些企業能夠走上相對正向的現金流,可能會再往後續發展。(但是)整個行業到底如何去做,還沒有一個定數。」宗寧表示。
據了解,2019年,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形勢並不好。仝志斌告訴記者,相較於去年,在線教育接下來將會有更好的發展。仝志斌說:「我認為相比2019年,它會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對於家長來說,尤其對於一些下沉地區的家長和學校來說,他們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認可度或許會更高。這一次是很好的行業普及,尤其是對下沉市場,接下來可能會更加傾向於用在線教育這種方式(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