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城區 (周科 攝)勞倫斯全自動電鍍龍門線啟用 (金旭 攝)象山影視城帆影 (何將常 攝)葉口山村美景 (梅 鼎 攝)幸福生活魅力松蘭山 (黃松挺 攝)
70年波瀾壯闊,70年春華秋實。
在新中國70華誕的重要歷史時刻,撫今追昔,一軸壯美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聽,象山港畔鼓蕩著半島人民海納百川的心聲、激揚著勇立潮頭的夢想!
篳路藍縷,用奮鬥書寫壯麗詩篇。從缺衣少食、百廢待興到去年實現531.65億元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性跨越鑄就輝煌:首批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全國雙擁模範縣「五連冠」、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等「國字號」榮譽一字排開;「村民說事」相關做法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獲農業農村部肯定……象山人民在追夢路上不斷起跳,採擷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果實。
致敬過去,壯行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象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紮實推進「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深入實施「雙突破雙驅動」戰略,擔當作為、苦幹實幹、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九萬裡風鵬正舉!「灣區時代」「高速時代」「亞運時代」其時已至,象山正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捨我其誰的信心決心,奔跑在追趕跨越的跑道上,加快建設寧波現代化濱海城區,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快馬加鞭 產業發展提檔升級
近日,浙江新樂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3萬立方米LNG船基本完工,預計9月底前可交付。這家位於象山的企業是國內首家有能力建造此類船舶的民營船企,船體核心部件「雙C球罐」更是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國內首制LNG船的橫空出世,是半島產業發展提檔升級的生動寫照。從一窮二白的「家底」到連續13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70年來,象山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堅定不移謀發展。尤其在工業、旅遊「兩駕馬車」高歌猛進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去年年底,計劃總投資120億元的中化國際膜材料生產基地項目落戶,首期投資35億元的膜材料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已於今年7月開工建設;9月開漁前夕,與桐鄉烏鎮古鎮聯盟景區建設管理團隊達成戰略合作,致力將石浦漁港古城打造成「東海不夜港」……步入「重大項目突破年」,象山錨定項目爭速不放鬆,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上半年,全縣完成規上工業產值309.9億元、增長6.2%;遊客接待量、門票收入分別增長14%、13.7%。
大格局才有大作為!目前,象山在工業上積極對接市「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行動,重點培育以臨港重型裝備為核心的高端裝備產業集群、以汽車配件和鑄造模具為引領的汽模配產業集群、以特種膜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使之成為未來幾年半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旅遊上,打造「山、海、港、島、灘」聯動開發的格局,步入文旅深度融合階段,以「一業帶百業」的姿態,成為半島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又一支點。
海洋是象山加快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最大潛力所在。去年11月,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獲國家批覆,象山作為示範區主體區,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字號」平臺。
風物長宜放眼量。象山正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主體區,加快推動4大功能區塊建設:海洋工程裝備區塊,重點發展以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裝備、港航物流等為核心的臨港產業;海洋智慧科技區塊,重點發展海洋通訊導航、航空航天科技等新興產業;海洋旅遊(影視休閒)區塊,將強化影視文化要素集聚創新與海洋資源融合;漁港經濟區塊,發展遠洋漁業、海洋生態養殖、水產品大宗交易等產業。
雙輪驅動 改革創新活力四射
70年來,象山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一批具有半島元素的改革事項走在前列。「村民說事」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5日,「村民說事」入選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其做法被寫入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中,在全國推廣;6月9日,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象山舉行……
「『村民說事』是在黨組織領導下,通過『說出問題、商議對策、及時辦理、結果評價』,把協商於民、協商為民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村級治理能力和水平。」象山縣委領導說,「村民說事」2.0版本實現提質擴面全覆蓋、線上線下全聯動、三治合一全融合,全縣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上升到98.1%。
有事好好說,說出發展新氣象。茅洋鄉白巖下村通過「村民說事」,眾籌建成玻璃棧道,半年營收460萬元,成為全縣收益最快的旅遊項目。目前,二期山體滑道已施工完畢。牆頭鎮方家岙村「說」出了生態觀光長廊、沿溪觀光遊步道、瑞安古橋等12個旅遊景點,40多家農家客棧生意火爆。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6月,象山出臺《進一步做深做實村民說事的實施意見》,通過實施「村民說事」鄉村治理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等,力爭成為首批全國鄉村治理試點縣。
改革創新雙輪驅動,敢為人先活力四射。去年4月,全省首本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權證在鶴浦鎮小百丈村頒發,象山再次吸引全國的目光。
如今,安可鄉建團隊租用閒置石屋打造的「安可橘宿」已正式營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將實施「香村計劃」;村民們主動「涉水」辦民宿,原先在外的年輕人也回巢助力家鄉發展。
像小百丈村這樣的「三權分置」「妙筆」,在半島已比比皆是。通過宅基地「確權、賦權、活權」,象山不斷激活農村「沉睡」資源。截至目前,全縣已發放「三權分置」不動產權證69本,盤活和利用宅基地12117.59平方米、閒置農房12198.01平方米,引進高端民宿等項目38個,總投資逾5億元。
去年,象山推送的《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
美麗蝶變 迎接亞運城市雙修
9月12日,象山城區天安路主車道改造工程完工通車。該工程北起象山港路,南至濱海大道,全長4956米,包括水穩層、面層修復以及照明、綜合管線、景觀綠化等設施提升。半島正以喜迎亞運的姿態,加快城市有機更新。
隨著2022年亞運會帆船帆板、沙灘排球賽事落戶象山,半島邁入了「亞運時代」。該縣以建設「面向世界、國內一流」的美麗象山為目標,全面啟動「迎接亞運、城市雙修」五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山川秀美、生活和美、功能臻美、空間精美、文化醇美的現代化濱海城區。
以「城市雙修」計劃為引領,象山正大力推進「168」工程:整治一條亞運路線,會戰西谷湖門戶、老城區、體育館地塊、大目灣、松蘭山入口、東谷湖六大區塊,實施規劃統籌、城市更新、生態維育、功能增強、服務提標、都市發展、人文復興、城市治理八大工程。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功能品質大幅提升。目前,象山美麗街區一期項目完成80%工程量,主要整治內容包括城區外立面改造、住宅坡屋頂改造、區內道路「白改黑」、景觀綠化;棚戶區改造成效顯著,青草巷特色街區作為第一批完成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已基本完成主體結構,老城區面貌大為改觀;交通道路聯網成片,通過天安路大修工程、中心城區環城西路道路工程、松蘭山亞帆路改造提升工程等,打造重要道路節點。
一個個重點項目開工,啟動了城市能級躍升的新引擎。亞帆中心及配套工程、象山萬達廣場、大目灣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綜合廣場、現代物流園公共服務中心等項目順利推進,城市建設發展前景廣闊。
象山突出濱海風景、影視風情、漁港風味、鄉野風土,規劃投資8000萬元打造一條全長218公裡、連接14個鎮鄉(街道)和大目灣新城,集綠色交通、生態保護、體育運動、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寧波精美示範綠道。其中,松蘭山濱海綠道、大目灣內灣環灣綠道、南大河濱水綠道先後入選「寧波最美綠道」,黃避岙「斑斕西滬」騎行道獲評市級「蝶變樣板」。
生態先行 綠色變奏燕鶯吐翠
8月下旬,象山通過農業農村部專家組考核驗收,成功創建我市首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這份「綠色」榮譽再次擦亮了半島的生態底色。
海韻美麗半島、幸福生態象山。宜人的生態環境已成為象山發展的重要資源依託。該縣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全程生態、全境生態、全民生態」的思路,先後投入50多億元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行動,相繼斬獲國家生態縣、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等榮譽。
象山多次捧得省治水「大禹鼎」,全面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建成集中式汙水處理廠7座、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452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併入選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
產業結構綠色轉型。象山以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低碳化為方向,大力發展「海洋+」新興工業。以爵溪針織服裝創意產業園、西周生態循環工業園和石浦水產品加工園區等為重點,積極構建針織服裝、汽車零部件和水產加工的生態循環產業網。推進綠色高效農業,基本形成以大黃魚、梭子蟹、南美白對蝦等「7+1」農業龍型產業為基礎的農業產業體系。
美麗鄉村入畫來。象山已累計建成省市級森林城鎮9個、森林村莊167個、森林休閒公園75個,以及國家級生態鄉鎮17個、省市級綠色單位56家、市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個。
加強海洋環境修復和保護,「海洋牧場」建設蹄疾步穩。象山深入開展「一打三整治」,灣(灘)長制全國推廣;在韭山列島、漁山列島等區域增殖放流大黃魚等經濟魚類1000餘萬尾;在韭山列島建成規模60萬平方米的海洋碳匯試驗區;在西滬港區域啟動大米草生態治理項目。
20世紀初,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姆在科幻童話中,創造了一個綠色環保城市「翡翠城」。今天的半島正成為這樣一座城:今年前5個月,空氣品質優良率94.7%,市控飲用水源地以及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崇德向善 和美鄉風浸潤人心
象山基層女獸醫陳淑芳因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三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養殖戶們親切地稱她為「陳師傅」;高塘學校校長謝振華24年來多次放棄調離機會,帶著家人駐守在寧波最偏遠、條件最艱苦的海島學校。在他帶領下,學校教學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創造了「高塘現象」。今年6月,謝振華當選第六屆寧波市道德模範。
這是半島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寫照。目前,象山探索建立了「以善行象山為統領,以文明示範線為載體,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陣地,以新鄉村道德行動為內容,以指數測評為抓手」的鄉風文明建設新體系,崇德向善之風躍然而出。
以「善行象山」為統領,彰顯鄉風文明新風尚。全縣農村立家訓3萬多戶、亮家訓2萬多戶;最美系列評選碩果盈枝,目前有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各2人,省市級道德模範5人,中國好人8人,省市級好人73人;擁有志願者隊伍600餘支,註冊志願者逾17萬人,志願服務活動時間累計超100萬小時。
以「文明示範線」為載體,激發鄉風文明新潛能。象山鞏固提升「斑斕西滬」等9條文明示範線,今年將推出「梅映丹東」「人文東陳」等5條文明示範線。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文明示範線全域化、全覆蓋。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陣地,打造鄉風文明新平臺。象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530多個,大力開展道德提升、文明提升等六大行動,實現群眾在哪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
以「新鄉村道德行動」為內容,展現鄉風文明新面貌。通過紅白理事會、家庭聯盟會、鄉賢參事會、道德評議會,培育傳承婚喪新風、優良家風、和諧村風、最美民風。目前,全縣婚喪事操辦新規執行率100%,湧現出全國文明家庭1戶,全國最美家庭2戶,各類各級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7.2萬餘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村村慈善」累計募集基金1544.7萬元。
以指數測評為抓手,提振鄉風文明新動能。象山創新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鄉風文明、農民誠信三大指數測評,用農村的文明指數衡量農民的幸福指數。其中,新時代文明實踐指數測評聚焦文明宣講、文明環境、文明生活、文明鄉風、文明風尚5大內容,全面提高群眾的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
記者 沈孫暉 象山縣委報導組 俞 莉 陳光曙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象山縣委宣傳部提供
點小花轉發告訴更多的人!
來源: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