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交響樂團,中國有民族管弦樂團。平時我們都會聽到很多中國的民族音樂,許多作品都是由民族管弦樂隊演奏的,那什麼是民族管弦樂隊呢?包含哪些樂器?有哪些好聽的民族管弦樂呢?
在每年新春時期廣泛播放的《慶典序曲》,是上演率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管弦樂作品之一。
中國民族樂器按照彈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四類: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吹管樂器、打擊樂器。
指用弓摩擦琴弦而發聲的樂器,常見的拉弦樂器有二胡、中胡、板胡、京胡、馬頭琴等。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代表名曲有《二泉映月》《賽馬》《良宵》等。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拉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代表名曲有《森吉德瑪》《蒙古小調》等。
又稱七弦琴,具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宣布,中國古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代表名曲有《高山流水》《廣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阮鹹的簡稱。相傳西晉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於唐代,元代時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代表名曲有《絲路駝鈴》等。
用嘴吹奏的樂器統稱「吹管樂器」,主要是利用氣流震動管體發音,代表樂器有:笛子、蕭、嗩吶、笙等。
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代表名曲有《鷓鴣飛》《姑蘇行》《揚鞭催馬運糧忙》等。
公元3世紀,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代表名曲有《百鳥朝鳳》《打棗》等。
打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與合聲的效果,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託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樂器有:鑼、鼓、木魚、編鐘等。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
鑼是一種屬於金屬類的打擊樂器。用銅冶煉而成,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鑼身呈一個圓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鑼身的邊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產生振動而發音。
認識了民族管弦樂的四個組別
看看它們在樂隊中的位置!
相信今天大家已經對
中國民族管弦樂和民族樂器
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後
我們一起聆聽
那些好聽的民族管弦樂!
民族管弦樂隊的發展對我國各地的傳統音樂起到了保護,廣東音樂、潮州鑼鼓、江南絲竹、舟山鑼鼓、福建南音、河北吹歌、東北鼓樂、新疆器樂等各地方樂種表演形式,都成為樂隊演奏的主要方面。
//此曲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作曲家以民間舞曲《長鼓歌舞》為素材用管弦樂的手法,豐富、生動的展現了瑤族民眾歡歌熱舞的喜慶場面。樂曲用優美的旋律,表現了能歌善舞的瑤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春風不度玉門關,無數鈴聲遙過磧」,樂曲是以西漢年代開闢的古絲綢之路為題材而作。此曲富有濃鬱的阿拉伯音樂風格,同時融合了弗拉明戈、探戈、踢踏舞等節奏元素,既體現了悠悠古情,又有著展望未來的寬廣胸懷。
//這是一首由浙東鑼鼓改編創作的民族管弦樂協奏曲,曾獲二十世紀最受樂迷歡迎的中樂作品,被編入「世紀中樂名曲選」中。作品以吹奏樂和打擊樂為主奏樂器,基調昂揚,振奮人心,激越的鼓聲將人們帶入歡天喜地的慶祝場面,鼓舞起人們奮發向上的沖天幹勁。
本文部分圖文內容來源於網絡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交流藝術相關內容,幫助觀眾獲取更多的信息。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告知,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
1、演出票屬特殊商品,一經售出,不退不換;
2、本劇場不設兒童票,兒童需購買全票進場;
3、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劇場內嚴禁攜帶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
4、劇場內嚴禁攜帶食物、零食及杯裝飲料,進場前請根據工作人員指示放到指定位置;
5、客服熱線:400-678-6661;
6、工作時間:周一到周日9:30-18:00;
7、場館地址:石家莊市中山東路39號勒泰中心五樓 國際莊大劇院。
(以上須知最終解釋權歸國際莊大劇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