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搖滾樂,我們常見的樂器有下面這幾種:
(上左至右:吉他、貝斯;下左至右:架子鼓、鍵盤)
它們靈活大膽的表現方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
總是令現場的樂迷們為之瘋狂,隨之搖擺!
而我們印象中常見的民族樂器則有:
(上左至右:揚琴、笛子;下左至右:琵琶、二胡、箏)
它們中規中矩、古樸優雅
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韻味
仿佛聆聽音色便能穿越至千年前的古代!
如果把這兩類樂器融合在一起,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呢?
讓我們先看看下面的這個視頻吧!
(和樂器樂團《虹色蝶々》)
沒想到民族樂器與搖滾樂居然能如此完美融合!
再加上主唱嫻熟的詩吟和扇舞技藝
有沒有被驚豔到?
也許不熟悉他們的小夥伴會一頭霧水
怎麼跟印象中的搖滾樂不一樣?
他們是來自日本的和樂器樂團,成員分別是鈴華優子(主唱)、衣袋聖志(日本箏)、神永大輔(尺八)、蜷川紅(三味線)、黑流(和太鼓)、町屋(吉他、和聲)、亞沙(貝斯)和山葵(爵士鼓)八個人,該樂團融合了詩吟、日本古和風與現代音樂風格,給予「嶄新的搖滾樂新感覺」。
出於對民族樂器的親切感,玉騏麟想著重介紹下該樂團中的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尺八、日本箏、三味線以及和太鼓這四樣日本傳統樂器。
尺八原本是中國吳越地區古樂器(已失傳),古時從浙江杭州後傳入日本。竹製,內塗硃砂拌大漆填充(地)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稜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聲音可高可低,可脆如銀鈴,也可細膩如絲。這就要求吹奏者有相當的把握能力。而且尺八與我們另一種類似的樂器竹蕭,被譽為「世界上最難吹的兩種樂器」。
日本箏為撥奏弦鳴樂器。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桐木製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 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鬥、為、巾。琴身筆直。自古將箏比作「龍」,並依此為各部件命名。
三味線是日本傳統弦樂器,與源自中國的三弦相近。由細長的琴杆和方形的音箱兩部分組成。三味線一般用絲做弦,也有用尼龍材料做成,在演奏時,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玳瑁等材料製成的撥子,撥弄琴弦,其聲色清幽而純淨,質樸而悠揚。義太夫三味線是三味線中體積最大的一種。
三味線也是歌舞伎的主要伴奏樂器。其中,長唄三味線在日本已經有400年的歷史,反映了濃鬱的江戶文化,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識。
日本和太鼓是日本的的代表性樂器。和太鼓的形狀有大有小,形狀好像啤酒桶。鼓身用櫸木(高檔)或次楸木(低檔)兩面蒙上熟牛皮,直徑從30釐米到超過1米的寬度。古代日本人用和太鼓的目的是為驅趕病魔,同樣也被用來做為迎神之用。不論是宮廷、戰爭、歌舞能劇中都有太鼓的影子。
日本的宗教中,和太鼓則是佛的音樂。單獨鼓奏這種樂器,喜歡聽的人不多,而且和太鼓多用於伴奏。
聽完和樂器樂團的表演,玉騏麟心裡久久無法平靜,想到中國也有一支震驚世界的「女子十二樂坊」,天籟般的作曲和編排,都可以說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但可惜在國內卻沒能取得影響深遠的好成績。民族樂器除了創新,更重要的還是傳承和發揚,衷心希望大家能熱愛我們的民族樂器,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