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援疆:傳統民族樂器入課堂,共譜民族團結曲

2021-01-10 中國發展網

傳統民族樂器入新和課堂。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俏楊 記者沈貞海報導「自從我第一次拿到樂器上音樂課起,每天我都在期待下一次音樂課的到來。」新和縣麗水小學三年級(2)班學生伊米然江伊卜拉伊木說道。

新和縣麗水小學音樂組在援疆音樂教師周紅的帶領下,充分發揮音樂教師的特長,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將竹笛、葫蘆絲等民族樂器融入不同學段音樂課堂開展教學。這樣的課堂,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感受音樂藝術魅力同時增加民族認同感。

「前期我們在二至五年級,每個年段選了一個班級開展試點教學,接下來將會在全校鋪開,讓更多的孩子受益。」援疆教師周紅說,「我們還將依託『紅柳﹒綠谷』藝術工作室,定期組織新和縣音樂骨幹教師開展民族樂器培訓,將這項活動輻射至全縣的中小學。」

傳統民族樂器入新和課堂。

相關焦點

  • 天山腳下,譜寫麗水之幹新篇章
    生態文明建設行動、民族團結促進行動等系列行動,正在以更高標準譜寫麗水援疆工作新的篇章。  新和是傳統農業大縣,麗水援疆幹部提出了做強林果、振興畜牧、改革創新、增加收入等一系列發展新思路,助力當地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9月15日,麗水援疆指揮部聯合新和縣舉辦2020年「農民豐收節」暨首屆「核桃開採節」。活動當天,指揮部幫助新和縣籤訂了2.7萬噸、價值2.99億元的核桃訂單,第一批裝滿30噸核桃的貨車正式發往浙江。
  • 麗水援疆:國語朗讀增認同、文化潤疆沁人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俏楊 記者沈貞海報導12月19日,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首屆「我是朗讀高手」國語比賽暨「國語推廣交流」活動在新和縣麗水小學順利舉行。經過前期50000多名選手層層選拔後,80名少數民族學生、少數民族家長及少數民族牧民同臺角逐,他們用朗誦抒發對祖國的熱愛,用共同的語言增進民族認同感。
  • 我國56個民族的傳統民族樂器有哪些?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文化傳統流傳下來,民族音樂、樂器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來看看民族樂器有哪些?在原始社會裡樂器的出現多與神話傳說、求神祭祀、民間舞蹈、勞動生活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繫。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樂器除用於宗教、禮儀等場合外,主要是供統治者娛樂享受。在樂器製作上精美豪華,規模越來越大,如《呂氏春秋·侈樂》中所載:「夏桀、殷紂作為侈樂,大鼓、鍾、磬、管、簫之音,以鉅為美,以眾為觀;俶詭殊瑰,耳所未嘗聞,目所未嘗見,務以相過,不思度量。
  • 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民族樂器萬花筒 第四講《鑼鼓齊鳴》
    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民族樂器萬花筒 第四講《鑼鼓齊鳴》 2020-03-15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你知道幾個?
    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而音樂的創作,就要用到樂器,我們知道外國有吉他,有鋼琴,這些也都是在世界比較流行的,那你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都有哪些嗎?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代表。古琴音域寬廣,音色低沉。古人稱其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古琴的常見樣式有仲尼式、伏羲氏、落霞式、蕉葉式等。古琴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與五臟對應,可治癒疾病,非常神奇。著名曲目有《廣陵散》、《梅花三弄》、《鷗鷺忘機》等。主要產地揚州和蘭考。
  • 民樂線上課堂 | 中國民族樂器與音樂賞析 嗩吶
    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一、歷史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 科普帖 | 民族管弦樂團這些樂器你都認得嗎?
    平時我們都會聽到很多中國的民族音樂,許多作品都是由民族管弦樂隊演奏的,那什麼是民族管弦樂隊呢?包含哪些樂器?有哪些好聽的民族管弦樂呢?快來走進今天的小課堂吧↓↓↓>>>民族管弦樂隊是上世紀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產生的,綜合了傳統絲竹樂隊和吹打樂隊,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響樂隊的編制,使用到了常見的各種民族樂器 。
  • 株洲七旬老人造了間鄉村音樂課堂:免費教孩子演奏民族樂器
    在株洲醴陵,也有一位七旬老人,打造了一間「鄉村音樂課堂」。夏日炎炎,這處坐落在田邊的老房子,卻時常飄來一陣陣讓人心曠神怡的民樂曲。 有人評價他是最美的音樂老師,「他用一雙蒼老的手,為孩子們拉出了最美的旋律。」 株洲醴陵東富鎮梘頭洲村,76歲的李舒尤,打造了一間「鄉村音樂課堂」,三弦、中阮、柳琴……這些鄉村裡罕見的民樂器,是音樂課堂裡,李舒尤和孩子們交流的工具。
  • 民族樂器上海製造:六角形、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樂器問世
    民族低音樂器的研發一直是樂器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2015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與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藝術研究所的合力推進下,研製出「六角形」、「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樂器,有效擴充了民族樂器的低音聲部,也得到演奏家的廣泛認可。 老字號革故鼎新,煥發新活力。
  • 推薦|中國民族樂器小百科—笛子 唐俊喬
    中國民族樂器小百科—笛子編輯推薦唐俊喬老師從我學笛開始就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雖然沒有跟唐老師見過面,但唐老師的作品早已深深的影響了小樂。唐俊喬內容簡介中國民族樂器小百科是一套系列叢書。本叢書擷取普及性、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二胡、琵琶、古箏、笛子和揚琴,約請上海音樂學院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分頭執筆,以縱橫詳實的知識架構,流暢簡明的寫作手法,將這五種民族器樂的歷史發展、藝術特點、流派品牌、保養製作等相關知識收錄於書中。本叢書與眾不同的創新之處在於只介紹該樂器的相關知識,不涉及該樂器演奏技術的教學,可以說是我國民族器樂知識的小百科系列叢書。
  • 音樂教師面試教案模板《民族樂器》
    一、情景創設:1、欣賞音樂片段,考慮:    (1)作品名  (2)作曲者  (3)什麼樂隊演奏 2、感悟:為什麼中國民樂隊演奏這首曲子,在什麼地方演出(看影片文件)      中國民樂隊演奏傳統西洋樂曲是屬於一種什麼樣的文化現象,由此引發課題——不同民族樂器的相互借鑑。
  • 融入了民族樂器的搖滾樂,你聽過嗎?
    (和樂器樂團《虹色蝶々》)沒想到民族樂器與搖滾樂居然能如此完美融合!再加上主唱嫻熟的詩吟和扇舞技藝有沒有被驚豔到?也許不熟悉他們的小夥伴會一頭霧水怎麼跟印象中的搖滾樂不一樣?出於對民族樂器的親切感,玉騏麟想著重介紹下該樂團中的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尺八、日本箏、三味線以及和太鼓這四樣日本傳統樂器。
  • 民樂線上課堂|中國民族樂器與音樂賞析 嗩吶
    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一、歷史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 民族樂器介紹-古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樂器識匯,ID:YQSH7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 生活10大著名樂器上篇|民族樂器|小提琴|吉他
    小提琴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與鋼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03.吉他吉他吉他(義大利語:Chitarra),又譯為結他或六弦琴。是一種彈撥樂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狀與提琴相似。
  • 科普 | 國樂正當潮,這些民族樂器當然要認識下!
    民樂掀起潮流風,這樣既古典又流行、既傳統又時尚的音樂藝術,怎麼可以不多了解一些呢?你知道民族管弦樂隊都包括哪些樂器嗎,認識且叫得出名字的中國傳統樂器又有哪些呢?來來來,「民樂小課堂」開課啦~我們都知道,一般西洋交響樂隊可以分為弦樂組、木管組、銅管組和打擊樂組,而民族管弦樂隊也可根據演奏方式的不同,區分為五個聲部:吹管聲部彈撥聲部拉弦聲部打擊聲部
  • 民族管弦樂團這些樂器你都認得嗎?
    平時我們都會聽到很多中國的民族音樂,許多作品都是由民族管弦樂隊演奏的,那什麼是民族管弦樂隊呢?包含哪些樂器?有哪些好聽的民族管弦樂呢?在每年新春時期廣泛播放的《慶典序曲》,是上演率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管弦樂作品之一。
  • 河北饒陽:民族樂器暢銷海內外
    10月20日,客商在河北省饒陽縣一家民族樂器廠挑選民族樂器。河北省饒陽縣民族樂器製造產業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近年來,該縣將樂器生產企業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產業升級,從家庭作坊向現代化、規模化生產經營轉變。
  • 新疆新和縣召開麗水-新和兩地交流座談會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8日電(張拉尚 楊瑞芳)6月29日,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召開麗水-新和兩地交流座談會,麗水市政協副主席朱山華出席會議;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委副書記、縣長艾麥爾江·依明出席並講話。  會上,艾麥爾江·依明對麗水交流考察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新和縣基本情況。
  • 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 :「敦煌」飛天 「文化」是核心-敦煌,樂器...
    原標題: 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 :「敦煌」飛天 「文化」是核心敦煌樂器,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一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品牌,是毫無爭議的中國第一,圈內人都知道,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就認「敦煌」。值得一提的是,張建平的家族史,可以說就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和敦煌牌的歷史。解放前,張建平的大伯張文龍在上海開了一個作坊製作民族樂器,後來,張建平的父親張龍祥來到上海投奔哥哥,兩人此後又各立門戶製作京胡和二胡,1956年公私合營,在豫園,上海的86家民族樂器製作坊合併而成上海民族樂器合作社,其中就有張家的兩個樂器作坊,這正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前身,敦煌品牌也隨之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