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線上課堂|中國民族樂器與音樂賞析 嗩吶

2020-12-22 中國兒童中心

嗩吶 為中國民樂類中的管樂類。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一、歷史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到了近現代,嗩吶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基本構造

嗩吶由哨、氣牌、芯子、杆和碗五部分構成。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1993年,由著名管樂演奏家郭雅志先生發明了嗩吶「活芯」裝置,令傳統嗩吶奏出半音階、十二音體系,豐富了嗩吶的表現力。傳統的芯子為單管式,沒有活芯靈活可伸縮的優勢,演奏半音階十分不便,已不能滿足現代音樂發展的需求。而活芯為活動套式,可以伸縮改變長度,復位靠彈簧的作用。

演奏時,通過雙手向上壓進活芯,便能奏出臨時變化半音或半音階。如果把活芯推進、卡定,即可做高半音的移調樂器使用,指法不變。推進後所產生的音程關係上的徽小偏差,可通過控制嘴勁而調整,演奏者很容易適應和進行有效的修正。活芯共有3種規格,由於其伸縮長度可以調節,因此解決了大、中、小各種調子嗩吶的應用問題。活芯的出現不僅為演奏者演奏半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捷,同時也推動了嗩吶事業的快速發展。

三、嗩吶種類

1、傳統嗩吶:傳統嗩吶管身為木質,上有八個孔,芯子與嗩吶碗都是是金屬的,哨片是用蘆葦做的,經常用於各類大小舞臺演出。例如:戲曲伴奏、歌曲伴奏、民樂團國內外演出、獨奏等。常見的嗩吶有小嗩吶、海笛、中音嗩吶、大嗩吶。

2、加鍵嗩吶:20世紀60年代研製成功,是中國傳統嗩吶的改良樂器。杆上的音孔按十二平均律開列,健全了半音,轉調方便。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種,較傳統嗩吶音色豐富、音量增大,並擴展了音域。加鍵嗩吶模仿西方單簧管和雙簧管的機械裝置對傳統嗩吶進行了加鍵改良,主要應用在現代民族管弦樂隊中,常見的改革品種主要有加鍵高音、加鍵中音、加鍵次中音、加鍵低音嗩吶等,擴大了嗩吶演奏的音域,可以成功演奏十二平均律各音,方便轉調,音色更具有融合性,增強了樂隊嗩吶組的表現力。但是音色有些偏向於西洋樂器中的薩克斯,許多傳統嗩吶的技法無法運用,而且專門的加鍵嗩吶的獨奏曲猶如鳳毛麟角,因此在民間普及度比較差。

四、樂曲欣賞

1、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

1953年春,由山東省荷澤專區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演出時,受到熱烈歡迎。後來嗩吶名家任同祥在專業音樂工作者協助下,壓縮鳥叫聲,刪去雞叫聲,並設計了一個華彩樂句,運用特殊循環換氣法的長音演奏技巧,擴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熱烈歡騰的氣氛中結束。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全家福

嗩吶曲獨奏曲,用豫北安陽地區的民間戲曲唱腔、板式、曲牌組合起來的吹奏樂曲。

該曲的旋律走向、調式色彩及吹奏特點,都給人一種古樸、灑脫、強進之意,使你揮之不去、難以忘懷。該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飛板組成,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板式結構,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趨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敘述到激越,又給人以思慮、解脫、圓滿之感。

3、一枝花

一枝花,嗩吶獨奏曲,任同樣於1959年春根據山東的地方戲和其它民間音調編寫。

樂曲開始是一段散板,採用山東梆子「哭腔」音調,悽楚悲壯,接著是敘述性的慢板,柔婉動人。最後慢起而漸快轉入中板,採取《小桃紅》為素材,節奏活潑,音樂輕快。

之後,出現「穗子」特點的展開段落,短小音型的重複,相間出現「放輪」的長音,渲染了一種熾烈而歡騰的氣氛。

4、豫西二八板

嗩吶曲《二八板》在上個世紀80年初由於演出的需要再次加功,在時值上由兩分多鐘發展為4分半鐘,由高音嗩吶改為中音嗩吶,在《二八板》前又加了「豫西」兩個字即《豫西二八板》。《豫西二八板》劉文金先生執筆修改完成,1983年由郝玉岐加工。通過中音嗩吶細緻入微的模擬,使得吹腔在飄動中透著剛氣,在深厚古樸中透著柔美,如同吟頌、如同哼腔;這裡如青蜒點水般的氣吐音的柔弱吟奏,使吹腔入木三分更加感人。在第三段快板中,在豫劇快流水板的發展變化中,花腔跳動跌宕粉繁,給人們以歡快愉悅之感。

5、懷鄉曲

《懷鄉曲》是王國潼先生採用臺灣地方戲曲《歌仔戲》的曲牌「哭調子」、「七字調」為素材創作而成的。作者在樂曲的演奏藝術要求中寫道:「臺灣《歌仔戲》與福建《薌劇》屬於同一劇種,都起源於福建的民間歌舞《錦歌》、《鋪地掃》,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故此曲最初曾取名為『懷薌曲』,意用『薌』『鄉』二字同音,以表達臺灣同胞借懷念昔日薌曲之音而抒發今朝懷鄉思親之情。現在恢復原曲名的同時將『薌』字改為『鄉』字,以使其含義更為確切。」

《懷鄉曲》原曲分為三段。第一段:表現臺灣同胞對祖國及親人深切懷念的心情。這段緩慢而悠長的旋律,感情深沉而真摯,如同臺灣骨肉同胞在殷切地訴說著自己的心願:「謠望家千裡,骨肉各西東,倚欄懷薌曲,無限故鄉情。」第二段:表現臺灣同胞看到祖國欣欣向榮景象時的激動心情,以及他們對祖國的讚頌與嚮往。第三段:情緒更加激動,表現臺灣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迫切心情和堅定信念。賈鵬芳改編並演奏的《懷鄉曲》,宿略了第二、第三段,變化發展了第一段;少了許多興奮與激動,多了一些憂傷與思念,悽美的旋律使人思緒萬千,這也是中國二胡最能感動人的一面。

親愛的朋友們 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民樂線上課堂 | 中國民族樂器與音樂賞析 嗩吶
    嗩吶 為中國民樂類中的管樂類。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
  • 民樂分中心線上課堂|民族音樂賞析之 竹笛
    民族器樂有很多種類,可分為四大類,拉弦樂、彈撥樂、吹管樂、打擊樂。我們熟知的樂器如:琵琶、柳琴、古箏、竹笛、二胡、柳琴、嗩吶等等,還有一些民族樂器如:笙、阮、簫、箜篌等樂器,不是經常所見。通過我們的線上課程,為小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些民族器樂的知識,了解我們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或許你會喜歡上一種樂器。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它:竹笛竹笛作為最古老的民族器樂之一,一直以來受到很多愛好者的喜愛。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
  • 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民族樂器萬花筒 第四講《鑼鼓齊鳴》
    歡迎打開民樂萬花筒。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河姆渡出土的骨哨到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等等,這些古樂器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而今我們將中國的民族樂器分為四類:吹管樂器、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在少年宮民樂團裡,同學們常用的打擊樂器。
  • 民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走近民族樂器系列——葫蘆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葫蘆絲 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嗩吶等民族吹管樂器要簡單一些,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技法,這也是由於它構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卻好似極富表現力。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單吐又可以分為斷吐和連吐兩種。② 雙吐。雙吐是用來完成連續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頂住前上顎,然後將其放開,發出「吐」字。簡言之,在「吐」字發出後,立即加發一個「苦」字,將「吐苦」二字連接起來便是雙吐。雙吐的符號是「TK」。③ 三吐。
  • 教嗩吶收入40萬,這些民樂高手是如何在抖音快手爆火的?
    2、關於嗩吶的影視嗩吶可以讓中西方音樂珠聯璧合,也可以和西洋樂器互相battle。 2017 年上映的電影《閃光少女》就貢獻了一個battle的名場面,這個經典片段被許多視頻博主剪輯上傳到抖快平臺上。電影中,學習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學生分成兩撥,上演了一出中西方樂器之間的比拼。
  • 科普 | 國樂正當潮,這些民族樂器當然要認識下!
    廣東衛視《國樂大典》也玩轉國樂新國潮,作為一檔原創音樂類節目已成功走過兩季,很多人也守在電視機前期待第三季的開播,繼續品賞中國音樂之美。民樂掀起潮流風,這樣既古典又流行、既傳統又時尚的音樂藝術,怎麼可以不多了解一些呢?你知道民族管弦樂隊都包括哪些樂器嗎,認識且叫得出名字的中國傳統樂器又有哪些呢?
  • 民族樂器挨個數,看看你叫得上名字的有幾個?
    趁著新年氣氛未散,今天演藝君就帶大家來認識下中國傳統樂器,民樂小課堂開課啦~民族管弦樂隊中共有五個聲部:吹管聲部彈撥聲部拉弦聲部打擊聲部低音聲部電影《閃光少女》鬥樂笙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笙是民族樂器裡唯一能演奏出和音的吹管樂器,我國音樂史上最早的樂器分類,始於周代,稱為「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其中匏主要包括簧、笙、巢(大笙)、和(小笙)、芋。
  • 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洋樂之間有什麼差距?我們的民族樂優勢在哪裡?
    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洋樂有著明顯的區別,具體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點:發展時間上來看。西方的音樂歷史發展過程時間長,從1600左右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年了。從眾讚歌的宗教音樂到巴赫的平均律古鋼琴曲,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到印象派,表現主義。時間的沉底註定現在的西方音樂要更高一籌,不可忽視的還有西方在和聲學,復調以及配器上的成熟。中國民樂的真正發展時間不到百年,從劉天華先生開創的國樂改進社開始,中國民樂才開始走上舞臺,二胡才開始真正地走專業的系統的發展。
  • 嗩吶是樂器之王?還是樂器界的頭號「流氓」?
    最近對嗩吶特別感興趣,是因為受到到二手玫瑰以及蘇陽的音樂的影響。二手玫瑰的音樂裡面有專職專業的嗩吶手,所以在很多歌曲的編曲裡都有嗩吶。蘇陽的音樂也加入了嗩吶,聽多了這些人的音樂,就像中了嗩吶的魔咒,對嗩吶特別有好感了。
  • 2021春季線下招生|音樂藝術分中心民樂吹管課程等你來!
    中國兒童中心興趣培養部民樂吹管類課程包括竹笛、葫蘆絲、陶笛、嗩吶、管子等樂器。竹笛竹笛是我們民族器樂中具有代表性的樂器,派別門類很多,學科內容龐大,歷史悠久。樂器方便攜帶,入門簡單,可以鍛鍊孩子的肺活量,有益身心健康。竹笛可以獨奏、齊奏,也可以民樂團中擔任重要位置。
  • 張藝興,霍尊,被中國傳統民樂震驚到
    不知何時起,流行音樂開始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曲風多變,節奏歡快,歌曲裡甚少再聽到類似古琴、二胡、嗩吶這些中國民族樂器的聲音。嗩吶在傳統民樂中是一個能代表「大悲」和「大喜」兩種情緒的樂器在這檔節目上你會為他們的各種音樂和舞姿所折服,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來表現他們心中的「國風」。
  • 國風民樂 中國民族樂器文化之中國箏樂的源流與風格
    民樂雜家帶您認識中國傳統民樂,了解中國傳統民樂的歷史以及各種文化知識。慢慢的大家會意識到中國民樂中的古箏 笛子 二胡 古琴 琵琶 吹打樂 揚琴 洞簫 葫蘆 絲竹音樂 嗩吶 巴烏 笙 壎 馬頭琴這些樂器不管是單獨演奏還是各種民樂合奏都是多麼美妙的聲音。今天我們來了解下中國民族樂器文化之中國箏樂的源流與風格。
  • 株洲七旬老人造了間鄉村音樂課堂:免費教孩子演奏民族樂器
    株洲醴陵市東富鎮梘頭洲村,李舒尤老師正在教孩子彈民樂。資料圖/受訪者提供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音樂老師馬修,用音樂讓一群頑皮的孩子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激發了孩子們對美好的嚮往,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株洲醴陵,也有一位七旬老人,打造了一間「鄉村音樂課堂」。
  • 萬物皆可嗩吶:這屆年輕人有多野?
    她對這些「系統學習」已經有些疲憊了,何卡卡更希望能「玩兒音樂」。思來想去,她選擇進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拿起了嗩吶。因為她最喜歡的客家族樂隊九連真人在音樂中加入嗩吶,更何況嗩吶比起其他樂器實在便宜不少。何卡卡在網上買了「新手嗩吶大禮包」,只花了50塊錢,裡面除了一支嗩吶,還有幾隻哨片和一本教材。
  • 科普貼 一文帶你認識民族管弦樂團中的樂器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笙是民族樂器裡唯一能演奏出和音的吹管樂器,我國音樂史上最早的樂器分類,始於周代,稱為「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一提到中國民間音樂,要麼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吹打樂,要麼就是各種給戲曲伴奏的背景音樂,第一種純粹是熱鬧,第二種幾乎都是幾件樂器以線條式的行進為主,沒有什麼像交響樂那樣的從高到低的帶狀呈現形式。
  • 用英語介紹中國民樂
    中國民樂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舊時為精英階層獨有。Chinese folk music has a long history. One of the Confucianist Classics, Shi Jing, contained many folk songs.
  • 劉雯雯:將中國的嗩吶推向世界
    她是最優秀、最年輕、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青年嗩吶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國首位嗩吶博士也是上海音樂學院嗩吶教師她師從「中國現代嗩吶第一人」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劉英教授劉英老師,也成為了她心目中的偶像…著名嗩吶藝術家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劉英然而,從民間教學到專業院校學習,看似一步之遙,卻相差十萬八千裡,等於經歷了一場徹頭徹尾的轉變。「如果說上大學前學習吹嗩吶, 是聽從父母的教誨,是家學的必然,而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才使我真正意識到什麼是痴迷,才真正地愛上了嗩吶。」
  • 嗩吶一響,______?
    嗩吶作為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有多種類型,常出鏡於「紅白喜事一條龍」的儀式現場。它音色尖銳明亮,簡單粗暴穿透力極強;在千年的時光沉澱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土味、俗氣、哀樂.20年後,梁龍作為「中國搖滾精神偶像」之一,成為了「中國搖滾教母」。
  • 被稱為「紅白事專業戶」的嗩吶,為何受到年輕人的熱捧?
    作為一個傳統樂器,相比古箏古琴那樣的「陽春白雪」,出身平凡的嗩吶可很少讓人有好感,現在的孩子學樂器,大都選擇西洋樂器,哪怕選民樂,也大都是古箏古琴,哪怕是二胡,也幾乎輪不到嗩吶,學嗩吶的人越來越少,一度有嗩吶藝人發出後繼無人的感嘆。
  • 明日之子吹嗩吶:傳統民樂X流行音樂=驚豔炸裂!
    因為他的畫風在一眾同學裡面實在是比較的清奇,一上來說要用嗩吶吹The spectre,鵝還是有點難以置信的,畢竟這首歌的風格一直是下面這樣的: 話說把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融入到現代流行搖滾樂的創作中,其實之前就有很多厲害的中國樂團和音樂人做出過了不起的作品。鵝就藉此機會給諸位盤點盤點(以下出場順序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