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紅白事專業戶」的嗩吶,為何受到年輕人的熱捧?

2021-01-10 沐陽說

今天來說一說嗩吶。

對很多人來說,這玩意兒可以說是陌生又熟悉,只知它是一個「不怎麼招人待見」的傳統樂器,說起,又似乎對它的「形貌」有些概念,甚至能回憶起它那獨特的音色。

嗩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長得像喇叭,聲音尖銳刺耳,一吹起來甚至有些吵,總的來說,就是又「土」又吵。

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可能對喇叭印象深刻,不論是婚喪嫁娶,吃宴席的時候,總會聽到嗩吶聲,據說一聽見嗩吶,最先有兩種反應:

「村上有人結婚」、「誰家在送葬」。

所以嗩吶,總被人稱為「紅白事專業戶」。

作為一個傳統樂器,相比古箏古琴那樣的「陽春白雪」,出身平凡的嗩吶可很少讓人有好感,現在的孩子學樂器,大都選擇西洋樂器,哪怕選民樂,也大都是古箏古琴,哪怕是二胡,也幾乎輪不到嗩吶,學嗩吶的人越來越少,一度有嗩吶藝人發出後繼無人的感嘆。

甚至在某些地方,為了整頓婚喪陋俗,有明令禁止街頭吹嗩吶,在課堂上少見,在民間又被禁,嗩吶的處境可謂是尷尬至極,而更戲謔的是,在山東某地,嗩吶剛被納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後腳就被禁。

有人說,嗩吶終將「沉默」,但從它自己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脾氣」來說,它顯然不會就此沉默,它不甘於在民間發聲,開始走向藝術殿堂。2001年,著名青年嗩吶演奏家朱穎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奏一曲《百鳥朝鳳》,引起不小轟動。

越來越多嗩吶演奏家和專業民族樂隊甚至是西洋樂團合作,草根樂器完成了逆襲夢想;越來越多的音樂高校開設了嗩吶專業,將嗩吶推至民樂器王座。

在樂器教材中說,一支嗩吶,能與整個樂隊抗衡。

在民樂器界,嗩吶被稱為「流氓」。

還有人說,嗩吶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從你出生吹到送你走。

那麼說正經的,嗩吶究竟厲害在哪兒呢?

一是嗓門大;據說嗩吶的聲音頻率是鋼琴的兩倍,八個單簧管的聲音擋不住一個嗩吶,在聲響這方面,恐怕在整個樂器界,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和嗩吶battle的!

二是音色突出;那不用多說,一支嗩吶就能適用於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各個場景,畫面感和穿透力那都是無與倫比的存在,強奏氣勢宏偉,能表現出熱烈歡騰的氣氛,弱奏又能吹出像蕭瑟一般的輕柔優美,除了不能說話,各種情緒都能給整的明明白白的。

三是變化豐富;聽過《百鳥朝鳳》的人大概都知道,嗩吶的吹奏技法可以說是變化多端,模擬鳥叫人聲都不在話下,嗩吶一響,其餘樂器瞬間暗淡失色。

嗩吶集這三個特質於一身,獨奏表現力極強,合奏中又是妥妥的C位,是想低調都沒辦法的存在。

在2017年,國產青春片《閃光少女》中,有一場民樂對陣西洋樂的鬥琴戲,看的人熱血沸騰,鋼琴、提琴等組成的西洋樂團奏起《野蜂飛舞》,節奏歡快,而民樂這邊隨聲附和也不甘落後,直到嗩吶登場,形勢逆轉,硬是將《野蜂飛舞》無縫變調至《百鳥朝鳳》, 頃刻間,用「百鳥」吹散了「野蜂」,吹出了激情四射的磅礴氣勢,西洋樂團瞬間傻眼。

哥若在,爾等始終是伴奏。這是嗩吶的霸氣所在。

在很多人印象中,這麼霸氣的樂器必然是「中國土著」,其實不然,聽這「奇怪」名字就可以猜出,它並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樂器。

據資料統計,嗩吶流行於亞、非、歐三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名稱,甚至在有些國家,嗩吶的流行程度並不亞於中國(但將嗩吶玩出新高度的還得是中國)。

關於嗩吶的起源,很多專家研究了很久,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論點,以日本學者林謙三在他的著作《東亞樂器考》中的論述為代表,嗩吶這個名字極有可能是波斯語zourna(或surnay)的音譯,也就是嗩吶源于波斯、阿拉伯地區。美國出版的《世界樂器》也講道:shawm(即嗩吶)家族的樂器可追溯到古代中東和歐洲文明。

第二種觀點,以周菁葆1984年所撰《嗩吶考》為代表,在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壁畫中發現的嗩吶圖像證明嗩吶在新疆地區的使用更早于波斯,surnay可能是突厥語,因此認為嗩吶最早產生於新疆,而後由突厥民族傳給阿拉伯、印度,又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第三種觀點,由山東省嘉祥縣文化館賈衍法在1996年撰寫的《樂聲如潮的嗩吶之鄉》中提出,認為嗩吶在東漢時期已在當地流行,只不過那時不叫嗩吶而叫「大笛」,到了明代才吸收採用了波斯語的音譯。

嗩吶究竟源於何處,只能等專家慢慢考究,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最遲在中國明代,嗩吶已經廣泛出現在民間,不僅有了關於嗩吶的文字記載,而且壁畫和雕塑中的嗩吶圖象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寫實。

比如山西汾陽聖母廟壁畫中繪於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的嗩吶,與今日之嗩吶十分相近。

又據《集成》四川卷記載,1982年,重慶市銅梁縣發掘了兩座明代官員的墓葬,分別為嘉靖和萬曆時期,墓中各有一組儀仗俑,每組各有兩個吹嗩吶俑。

並且,在明代,對於嗩吶的歷史、形制及功用都有了細緻的記述。

王圻在《三才圖會》中對嗩吶有詳細的描述:

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時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有言:

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王磐在《朝天子·詠喇叭》亦有記載:

喇叭,鎖那,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您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到了清代,嗩吶可以說是到了繁榮時期,這可能與大量地方戲曲的出現有關,從現已搜集到的民間資料來看,家傳十幾輩的嗩吶藝人並不少見,時段正好跨越清代,也正得力於清時期的繁榮發展,嗩吶才得以生根開花,枝繁葉茂,成為民間鼓吹樂中的後起之秀。

再到新中國時期,我國湧現出大量的人民藝術家,他們對民間廣泛流傳的曲目進行改編和重新演繹,並創作出了《一枝花》、《慶豐收》等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嗩吶仍處於繁榮時期,並在各地也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流派,有粗獷渾厚的東北派、清脆明亮的山東派、熱情樸質的河北派、厚重有力的陝北派和柔潤風雅的潮州派,無論哪一種流派,嗩吶曲子總能能吹到人的骨頭縫裡。

雖然,以嗩吶為靈魂的民俗活動受到諸多限制,但嗩吶並沒有因此「沉默」,正如前文所說,嗩吶開始走向世界,那首《百鳥朝鳳》逐漸成為中國民樂的代表,將中國傳統音樂真正推出了國門。

嗩吶沒有沉默,嗩吶怎會沉默?

2008年,李克勤在演唱會上邀請到被稱為「中國第一吹」「民樂界愛迪生」的嗩吶演奏家郭雅志,共同演繹《舊歡如夢》,這首唱盡愛情與悔恨的歌,配合嗩悲涼婉轉的聲調,讓人想起刻骨銘心的往事、人生悲歡離合如走馬燈般從眼前滾過。

2016年,在一個90後聚集的視頻網站上,出現了一段嗩吶版《數碼寶貝》主題曲《Butter-Fly》視頻,視頻中的小哥分飾兩人,一人用嗩吶吹主調、一人和音,網友們對嗩吶的固有印象被瞬間擊碎、震驚得合不攏嘴,這位自稱「阿聖」的嗩吶小哥又發布了拉丁歌曲《Despacito》、日劇《非自然死亡》主題曲等嗩吶翻奏的視頻,單個視頻最高播放量達239萬次。

2017年,歌手譚晶將嗩吶帶上綜藝《歌手》的舞臺,演繹了一首《九兒》,贏得網友瘋狂點讚。

2020年,DouLand線上電音節,民樂博主「嗩了個吶-川子」用嗩吶吹奏蹦迪神曲《The Spectre》,嗩吶聲引領著DJ樂、鼓點聲,毫不違和,且存在感極強,一度將現場氛圍帶上放飛自我的道路。

據某購物網站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1-8月民族樂器銷售額同比增長49.5%,其中,嗩吶銷售額同比增長103.25%、訂單量同比增長54.2%。

可能很多人很難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甚至沉迷於嗩吶?

或許因為嗩吶自帶的「鬧騰感」,又或許與主流音樂形成的巨大反差,這並不重要,年輕人瘋狂吹捧嗩吶,無論是真愛聽,還是跟風湊熱鬧,都為嗩吶帶來了力量,將它推入主流、延續生命。

這一群又一群的後浪,對於各色各樣的文化,總是具有讓人吃驚的包容度,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而當嗩吶一次又一次以更加年輕、更加泛娛樂化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會知道,嗩吶永遠不會沉默!

相關焦點

  • 高圓圓送李佳琦嗩吶曲譜 嗩吶曲譜為何會上熱搜?
    【 嗩吶曲譜為何會上熱搜?】關於高圓圓送李佳琦嗩吶曲譜,無意間戳破直播賣貨的真諦的這個話題,相信小夥伴們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因為這個話題是目前網絡上非常火熱的,既然大家都想要了解的話,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瞧瞧。
  • 《八佰》這部戰爭片,為何受到熱捧呢?
    這部歷史戰爭片,為何受到熱捧呢?同時,匯聚了各明星的粉絲追捧,加上電影故事的吸引,影片的熱捧,那是自然而然的。
  • 發現這屆年輕人沉迷嗩吶,太上頭了!
    俗話說的好:玩歸玩,鬧歸鬧,別拿嗩吶開玩笑? 聽說最近的年輕人都迷上了嗩吶,手君立刻去快手上搜了一下,在《九州同》《青鳥》等眾多超經典曲目中,一些網紅歌曲和國外流行歌的嗩吶版本,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 嗩吶一響,______?
    這屆年輕人,除了喜歡啤酒加枸杞,還愛嗩吶蹦野迪?
  • 春晚官博,發布央視選秀海報,為何評論都在提吹嗩吶的閆永強?
    春晚官博發布選秀招募信息,為何評論都在提閆永強?其實,央視要做選秀的消息早就有了,只是今天才正式發布海報而已,而且還上了熱搜。為何央視搞選秀,能有這麼多人想到他?央視的團,上春晚是他們特定的資源,所以這個團一定不會缺少民族元素,而閆永強就是靠嗩吶這一民間樂器,被熟知的。
  • 被圈內人士稱為「內地第一經紀人」王京花,為何捧不紅自己的兒媳
    都說龍丹妮是現在最牛的經紀人,一個夏天就捧紅了七八個流量小鮮肉,但是在王京花面前,龍丹妮還差得很遠。提起王京花的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但是她捧紅的藝人比你認識的都多,上到陳道明、胡軍等中年實力派,下到宋佳、郭京飛、周冬雨的年輕派,甚至一手把李冰冰從農村丫頭捧上了好萊塢,重點是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實力派,所以被圈內人士稱為「內地第一經紀人」。
  • 萬物皆可嗩吶:這屆年輕人有多野?
    思來想去,她選擇進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拿起了嗩吶。因為她最喜歡的客家族樂隊九連真人在音樂中加入嗩吶,更何況嗩吶比起其他樂器實在便宜不少。何卡卡在網上買了「新手嗩吶大禮包」,只花了50塊錢,裡面除了一支嗩吶,還有幾隻哨片和一本教材。
  • 【明日之子樂團季】百般樂器,嗩吶為王,嗩吶一響,永強為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的嗩吶王子—閆永強。 閆永強,上海音樂學院嗩吶專業,而且是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上海音樂學院,是一個把中國傳統的嗩吶樂器與流行音樂結合的明日高校的學員。
  • 用嗩吶吹EXO的咆哮上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用嗩吶吹EXO的咆哮#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7。#用嗩吶吹EXO的咆哮# #明日之子熱血感# 我的天 家人們 活著活著還能聽到嗩吶版咆哮了 這也太有意思了!!橘子娛樂的微博視頻 用嗩吶吹EXO的咆哮 閆永強真的是寶藏男孩,剛因為他改編的嗩吶電音入坑,現在在明日4一公舞臺裡又演奏了exo的《咆哮》,這是什麼神仙改編啊,弟弟這次用嗩吶把歌曲的節奏掌握的遊刃有餘,讓嗩吶聽起來的層次感很不一樣。
  • 第四種酒類更受年輕人熱捧
    果酒受年輕消費者熱捧今日,記者看到,徐東一家大型超市內,專門設立了一個果酒類貨架。貨架上擺放了數十種不同口味不同品牌的果酒,有藍莓味、荔枝味、草莓味、青梅味、柚子味、櫻桃味、石榴味等多種水果口味。貨架上大部分果酒的酒精度在5%vol至13%vol之間。
  • 嗩吶王子,閆永強
    《明日之子第四季》是流行於年輕人的選擇節目,他是一個收集各種音樂愛好年輕人,通過選拔,他們最終形成了一支有著態度和力量的五人新一代管弦樂隊。根據《明日之子》,我們知道閆永強是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00後學生,他和其他合伙人不同,閆永強攜帶嗩吶上臺,正如閆永強自己說的,嗩吶感覺像是一種送人的樂器,然而通過閆永強的表現,我們可以實現不同的嗩吶。
  • 閆永強用嗩吶吹EXO的咆哮,絕了
    百般樂器,嗩吶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嗩吶百度百科上說: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現在對說嗩吶的稱呼還有一種就是樂器流氓,嗩吶可以說能夠做所有樂器不能做的事情,從滿月吹到頭七,訴說著人生的大喜大悲,同時嗩吶的聲音是比所有樂器同時具備音調和音量要高,但是這種傳統樂器正在消失,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樂器沒有像以前的人那麼感興趣和流行,現在的小年輕能夠沒有忘記這種傳統還能夠靈活的運用和深深喜愛可所謂少之又少。
  • 第4次韓流熱?韓劇《愛的迫降》入選日本2020十大流行語
    飾演男主角的演員裴勇俊受到日本主婦層的瘋狂追捧,被稱為「ヨン様(勇大人)」,還在東京巨蛋舉行過個人粉絲見面會,人氣可見一斑。2010年左右的日本「第2次韓流熱」主角是K-POP,其中女子偶像組合KARA和少女時代受到更廣泛群體的討論。「第1次韓流」是以電視臺播放韓劇為契機,因此主要群體是主婦層為主的年長一輩。
  • 葛東琪的《囍》歌詞直白,嗩吶一吹,大喜大悲之感一湧而上
    歌曲主要講述了一個女子的出嫁之事,而對於結婚本就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情,但是在這首歌曲中我們感受到的卻是悲喜參半,甚至於悲大於喜。對於歌名,更是不少人說紅白兩喜各拆一半,重新組合變為「囍」。在《這就是街舞3》節目中,楊文韜和CiCi以這首《囍》為基礎,編創了一段雙人舞,可謂是驚豔無數人,瞬間讓這首歌曲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 中國嗩吶十大名曲 原來嗩吶也可以這麼好聽
    嗩吶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在中國的音樂史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由於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這種樂器,更多的去學習西方樂器,實則,這種樂器很能體現我們民族的文化,並且吹出來的調調也很好聽,其中也不乏一些名曲。10.
  • 萌噠噠的動物表情包,為什麼受到網絡熱捧?
    瓜皮來自於豆瓣社區一位居於上海網友的爆照分享,頭像是一隻戴著柚子皮做的帽子的貓,因為小貓背部的皮毛圖案呈現非常完美對稱的西瓜皮圖案,瓜皮因此得名,並在豆瓣圈內獲得不小的影響力,後因其兩撇與眾不同的小眉毛與萌死人不償命的各種表情紅遍整個網際網路,被稱為論壇上最火的萌貓
  • 嗩吶一響黃金萬兩,從《百鳥朝鳳》淺談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
    千年琵笆,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嗩吶一響全劇終,初聞不識嗩吶音,再聽已是棺中人。黃泉路上人消沉,望鄉臺上憶前塵。這是一段關於嗩吶的順口溜,大概的意思就是只要嗩吶一響,就代表著有人去世。嗩吶這個樂器也就成為了喪事的代言詞,殊不知嗩吶是中華民族民樂器的重要成員之一。
  • 寧陽有個能將嗩吶「吹進骨頭縫裡」的嗩吶世家
    嗩吶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俗稱喇叭,也是中國各地廣為流傳的民間樂器。嗩吶藝術更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2006年5月,嗩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寧陽縣華豐鎮西故城村的崔氏嗩吶,至今已傳了六代。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個嗩吶世家,聽崔家姐弟講述這項民間藝術背後的故事。
  • 嗩吶是農村白事上最常見的樂器,為何現在很多地方不讓吹了?
    俗話說「嗩吶一響全劇終」,是農村白事上最常見的樂器,為何現在很多地方不讓吹了呢?在我們這裡,過去的確有很多辦白事的時候大吹特吹嗩吶,但是現在卻幾乎絕跡了,我認為:白事不讓吹嗩吶,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設已經深入人心,嗩吶被當作了一種文藝表演形式走上了大雅之堂。
  • 又又又又被嗩吶洗腦了
    沒錯,說的就是最近頻頻出圈的嗩吶。 當然,千萬不要以為嗩吶的春天現在才來。畢竟,傳統樂器和流行音樂的結合從來沒有停下過,早就有一群音樂人拿著嗩吶闖蕩音樂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