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治療」帶來的希望與隱憂 專家:真實情況遠為複雜

2021-01-10 環球網

作者:楊雨奇

日前,針對從康復患者血漿中提取特免血漿以及特免球蛋白,用以治療新冠病毒的說法引發大量關注。有網友甚至認為,該治療手段的出現,距離病毒被徹底戰勝已經不遠了。

上述治療手段能否100%確保患者治癒?實施過程中是否會產生不良反應?是否每一位康復患者的血漿都可選用?對於種種問題,中新網就此對話了相關專家。

接受新冠特免血漿治療

10餘名危重病人重點指標全面向好

13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醫院正開展康復病人恢復期血漿的輸入,目前已顯示出初步效果。」他解釋稱,康復患者體內有大量的中和抗體對抗病毒, 同時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共同拯救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病人。

實際上,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前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也明確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採用恢復期病人血漿療法,通過臨床輸注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或將其製備成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療效較好且安全。

同時,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公司日前也發布消息稱,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中國生物指出,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投入臨床救治重症患者。

記者了解到,在2月8日,首期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經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檢測組工作人員進行病毒檢測。 李佩珊 攝

對話專家:

並非百分百有效,或引發「炎症風暴」

那麼,從康復患者的血漿中提煉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是如何在對抗病毒中發揮作用的?這一手段對治療新冠病毒肺炎是否具有100%的效果?又是否會產生副作用?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新聞網記者對話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以下為黃波教授的解答:

問: 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是如何實現治療的?

答:患者感染病毒後期康復,這不是靠打針吃藥實現的,而是機體的免疫系統被激活,病毒才得以被清除。我們免疫系統中最強大的一種武器,就是激活了B細胞,從而產生抗體。

抗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其實病毒是沒有生命力的,它必須進入細胞才行。但如果抗體能與病毒結合,那麼就能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只要病毒不進入細胞,病毒經過一段時間就能自行降解衰敗。

但對於已經感染的患者,這樣的抗體是無能為力的。這時候,就需要機體裡的T細胞發揮作用,將感染病毒的細胞殺死。換言之,要想康復,就必須激活機體裡的B細胞和T細胞,這就是我們理解的康復患者所產生的抗體,而這個抗體就存在於血液中。

因此,我們抽取康復患者的血液,再輸入患者身體中,理論上就能發揮作用。這也是該治療方法可行的基本道理所在。

資料圖:醫護人員在收治患者前檢查病房情況。 中新社發 李晗 攝

問: 這一療法對新冠病毒治療是否百分百有效?

答:不能這麼說。這個方法理論上可行,但每個患者的真實情況遠比此複雜。其複雜性在於,每一個被感染的機體所產生的抗體不止一種,甚至多達10餘種,但其中只有1種能成為中和性抗體,也只有這種中和性抗體能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內。

而其他抗體可能只是在識別病毒。因為完整的病毒是一種顆粒,它的核酸物質包裹在裡面。儘管有些抗體能識別病毒顆粒裡面的蛋白質,但由於空間和物理阻礙,這樣的抗體無法進入其中,因此難以消滅病毒。

問: 這一做法已在超過10人身上試驗,且重點指標全面向好,這是否意味著能推而廣之?

答:當然不能說該做法就能推而廣之,這些數據只能說明初步看到了某一些治療現象。

資料圖:醫護人員搶救病患。中新社發 柯皓 攝

問: 是否每一位康復患者的血漿都可使用?

答:不一定,雖然康復患者血漿中含有很多抗病毒抗體,但可能大多數不是中和性抗體,這些非中和性抗體對療效其實沒有太大作用。並且,還要考慮該康復患者血液中的中和抗體含量如何,親和力如何。

所以,比如十個患者康復了,但可能只有1個患者血液中的中和抗體含量較高,並具有較高的親和力,這樣的痊癒患者血清才具有較好的效果。

還要注意一點是,康復患者中沒有用的病毒抗體,進入正在接受治療患者的身體,甚至還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反應。

資料圖:黃岡市黃州區人民醫院醫生對危重病人會診 鄧卓遠 攝

問:是否人人都會有不良反應?

答:如果只是中和性抗體,就不會。但如果是其他抗體,因為它能結合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再通過巨噬細胞將病毒吞進去。吞入病毒的巨噬細胞本來可以將病毒進行水解,但在感染中後期,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時候巨噬細胞的機能可能已經降低,病毒或許能逃過巨噬細胞的攻擊,反而在巨噬細胞中存活複製,讓巨噬細胞迅速激活釋放「炎症因子」,從而促進人體的炎症風暴,加重患者肺部損傷。 從這個意義來說,抗體治療存在一定風險。

問: 如何測定康復患者血漿中的抗體含量?

答:目前我們的技術是可以實現對康復患者的抗體測量的。但對抗體進行檢測,尤其是中和抗體檢測,需要時間和經費做實驗。但在疫情較嚴重的情況下,目前的量還比較少,這就需要大量康復患者來獻血 ,從而才能進行大量篩選,挑選出中和性抗體含量高、親和力強的血清來。

資料圖:某地獻血車外。 張煜歡 攝

問: 康復者抗體含量的穩定性如何?

答:不穩定,有變化。在失去病毒刺激的情況下,有些患者血液中存在的抗體可能維持幾天,也有可能是十幾天或者幾周。因為機體中被激活的B細胞變成漿細胞存在於骨髓中時,這種漿細胞會長時間存活,不斷分泌抗體,這樣一些治癒的患者血液中的抗體可能存在數月或更長,但抗體濃度不會太高。

問: 這一做法對新冠肺炎治療是否有突破意義?

答:其實這不是一個新鮮概念,這個治療辦法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過去治療sars、伊波拉病毒等,都採用過類似手段,其療效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問: 注射了特免血漿和特免白蛋白,這一抗體是否會長期存在,保證以後不會二次感染?

答:對康復患者而言,一般不會出現二次感染,這主要是由機體免疫系統的本質以及病毒變異的部位所決定。通俗地講,T細胞和B細胞具有免疫記憶,即第一次見到病毒後,多少年以後再次遇見該病毒,仍能夠一眼認出。

儘管我們對免疫記憶形成的過程還不十分清楚,但已經知道,記憶反應(再次接觸到病毒T、B細胞的反應)的速度如同固有免疫反應一樣迅速,從而將再次入侵的病毒迅猛地控制住。

資料圖:某地血站工作人員將血小板從血液中提取出。 株洲市中心血站 攝

專家: 血清成分複雜,還需有足夠認識

綜上,黃波認為,要認清血清抗體的利弊,「對於抗體的複雜性,甚至對疾病加重的一面,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認識」。

同時,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也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雖然血清療法可以較為有效地用來對抗或預防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但血清成分複雜,對於是否會引起其他問題還存在不確定性。

記者了解到,現階段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抗新冠病毒特異性滅活治療用血漿研發已取得一定進展。從眼下的治療效果來看,還未有明顯不良反應,第一例病人經3天的治療病情有明顯好轉。

相關焦點

  • 血漿治療是「稻草」還是「神藥」?專家:尊重科學
    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當下,對眾多確診患者來說,血漿治療能否成為救命稻草?兩位免疫學專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謹慎樂觀。《中國科學報》:據報導,新冠特免血漿已經在臨床應用到10多名患者身上,並且在短時間內就取得較好效果。您認為在此次疫情中,血漿治療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 專家:細胞治療帶來治療新希望 希望更多人準確了解
    一直深耕細胞治療產業與臨床研究,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劉保池教授希望廣泛科普推廣細胞療法。 尹學兵 攝中新網上海12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29日舉行的「細胞治療延緩衰老學術報告會暨首席臨床醫學專家聘任儀式」上,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劉保池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其所在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以收治傳染病為專科特色的醫院,如果傳染病合併外科疾病,就需要外科手術;但是,有些疾病用常規的外科手術和傳染病治療方法仍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細胞治療則會帶來新的希望。
  • 韓國電影《流感》治療鏡頭重現,新冠病治癒者血漿真的能救人嗎?
    在韓國講述傳染病災難的電影《流感》中,女醫生為拯救感染致命流感病毒、瀕臨死亡的女兒,從對該病免疫的人身上取出血漿,沉澱血清,注射給女兒,女兒死裡逃生。這個電影的橋段,目前似乎在新型冠狀病疫情的治療中成為現實。
  • 川普緊急授權使用血漿治療新冠,自誇「重大突破」
    美媒報導,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緊急授權使用血漿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川普將此舉稱為歷史性的「重大突破」,不少網友諷刺性地表示「這分明是在欺負,美國老百姓沒網也沒文化」、「像剛醒一樣」。對於血漿療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達了一定的肯定,認為它已知的和潛在的好處要大於潛在的風險。
  • 17次血漿置換給患罕見病女子生的希望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5月26日訊 血漿是人體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淄博一名身患罕見血液疾病的中年女子命懸一線,經全身規律血漿置換17次,用量達44000ml後重新獲得生的希望。經檢查,方女士的血小板顯著低於正常值,全身多處紫癜,並伴有重度貧血且逐漸出現意識障礙、發熱、肝功能障礙等典型「五聯徵」表現,被最終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並轉入東院重症醫學科搶救治療。「TTP是一種罕見病,人群中的發病率只有3.7~11/1000000,女性多見。
  • 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籤署同意書 將捐獻血漿用於重症患者治療
    現在我痊癒了,我自願捐獻血漿,幫助重症患者,希望他們早日康復。」該患者表示。據悉,該患者1月29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並收入萊州市人民醫院治療,入院後,在專家組和隔離病房醫護團隊全力救治和精心護理下,該患者病情持續改善,症狀逐漸好轉,各項化驗指標均正常,核酸檢測連續兩次(隔日)均為陰性。經市、縣兩級專家組綜合評估,符合出院條件,於2月6日下午4點正式出院。
  • 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新冠靠譜麼?用電影和歷史告訴你
    人類幾乎沒有能夠對付病毒的特效藥物,如果說有,那就是依靠人類自身的恢復期血漿治療(CPT)。 2月13日晚間,中國生物表示,本次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測出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實驗證明,能夠有效殺死新冠病毒,「我們用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11例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
  • 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成功開展首例雙膜濾過血漿置換術
    近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透析中心成功開展了一例DFPP(雙膜濾過血漿置換術),據悉,這也是我市首家開展DFPP的醫院,填補了邵陽地區的技術空白。佘阿姨患有「難治性多發性肌炎」,該病複雜難治,之前患者曾在國內多家大型醫院接受治療,基本上採取長期服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劑的方式,但治療效果欠佳,四肢肌無力從遠端到近端肢體有進行性加重,且發展到必須依靠輪椅才能移動的情況。佘阿姨在北大第一醫院複診時,醫生建議回當地醫院進行血漿置換治療。
  • ...可受益於靶向治療!|ctDNA|靶向治療|活檢|分析|癌症|血漿|-健康界
    、靶向及免疫相關基因區域,及COSMIC和TCGA記錄的高頻突變區域,大小為1.09Mb;  cfDNA測序:血漿cfDNA的中位測序深度為4,429X(1,000-30,368X),白細胞對照的中位測序深度為423X(369-7,279X);  ① 超萬例cfDNA樣本中,  14%
  • 為救更多人,張定宇動員妻子捐獻血漿,新冠肺炎獻血者有哪些要求
    另一方面,對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又最終得到醫治的人,有專家表示,「捐獻血漿」無疑是一件可以幫助更多人的事情。那麼,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能否成「救命良藥」?2、張定宇動員妻子捐獻血漿誠然,先「愈」帶動後「愈」 ,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意義。
  • 血漿和血清,誰才是救命稻草?-虎嗅網
    國家藥品監管局發布的《中國生物製品規程》中,對血液製品的定義為:由健康人的血漿或特異免疫人血漿分離,提純或者由重組 DNA 技術製成的血漿蛋白組分或血細胞組分製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紅細胞濃縮物等,用於診療、治療或被動免疫預防。
  • 前線罹患新冠肺炎的王萍院長 RH陰性O型血已找到合適血漿
    好消息!希望王萍院長能夠儘快痊癒出院。  答疑:稀有血型是否需要特定的稀有血型痊癒者捐獻血漿? 專家怎麼說?  張定宇:任何治療都有一定的風險,因為是輸入別人的血漿,因此可能會存在過敏和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是對重症病人來說,救治是一個必要的選擇,風險遠小於獲益。  主要用於哪些患者?  張定宇:目前主要用於重症患者。危重患者或者極其危重的患者,目前效果不敢肯定。
  • 中衛市2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寧夏已有58人...
    中衛市兩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 國家衛健委2月19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明確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我市首例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馮先生在1月24日轉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進行治療,2月8日治癒出院。當得知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是重症、危重症患者臨床治療的寶貴資源後,馮先生毫不猶豫決定前來捐獻血漿。經過前期一系列徵詢、體檢及血液檢測,馮先生符合捐獻條件。
  • 膝關節疼痛、腫脹不想手術治療怎麼辦?哈市五院專家:用PRP治療法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引進富血小板血漿(PRP)療法,不僅能夠改善多年頑固性膝關節疾病的症狀,更可以應用於其他科系各種難以自愈的情況,加速組織損傷修復,明顯改善患者的症狀,臨床效果良好。自此項技術在哈市五院臨床應用以來,以其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基本上無副作用的特點獲得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 「血漿治療」真的能救命嗎?有風險嗎?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應
    康復者捐獻血漿是實驗價值更大,還是真的能夠救命?在2月14日的《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張定宇院長,針對網友關心的新冠肺炎「血漿治療」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血漿治療」臨床應用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風險?
  • 康復者血漿,對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意味著什麼?如何保證安全性?
    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會不會影響健康?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為何要用康復者血漿治療新冠肺炎?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包含「康復者血漿治療」。為保證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安全使用,首先,患者必須符合康復出院標準;其次,康復者須為自願捐獻;再次,對康復者進行多項指標檢測,包括5種血源性病原體、5種消化道系統及5種泌尿生殖系統病原體檢測,還增加了22種呼吸道系統病原體檢測,總計檢測30多種已知病原體;最後還需進行血漿病毒滅活工藝處理,確保康復者血漿使用的安全性。
  • ...恢復期血漿在臨床救治上顯示出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FX168財經網
    文 / 冷靜2020-04-14 15:30:13來源:FX168 【科技部:全國已採集超2千份恢復期血漿】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採集了超過2千份的恢復期血漿,已有超700例恢復期血漿用於臨床治療。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而不少複雜先心病分期治療和/或術後相關併發症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術治療,再次開胸手術數量正在逐年增加。有文獻[2]報導北美地區再次手術佔全部先心病手術量近 1/3。
  • 血漿置換17次,淄博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病患者
    經檢查發現,患者血小板顯著低於正常(6*109/L),全身多處紫癜,並伴有重度貧血且逐漸出現意識障礙、發熱、肝功能障礙等典型「五聯徵」表現,ADAMTS13結果為0%(正常100%),最終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據悉,TTP是一種罕見病,人群中的發病率只有3.7-11/1000000,女性多見。
  •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2020)
    目前,對於急危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的處理尚缺乏高質量的臨床證據指導,同時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診療標準,從而給臨床工作帶來挑戰。因此,本共識旨在通過回顧相關文獻和指南、整合專家意見,制定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不涉及急性血栓性疾病和創傷性凝血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