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紅了》研討會:紮根生活,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精準扶貧

2020-12-27 影視獨舌

由哈斯朝魯執導,李鐵英、蘇磊編劇,孟浩強、孫茜領銜主演,以興安盟科右中旗脫貧攻堅事業為原型,講述第一書記韓立帶領群眾脫貧故事的電視劇《楓葉紅了》在昨晚迎來了大結局。

昨日下午,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的電視劇《楓葉紅了》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會議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與會領導、主創人員以及業界專家共同分享了電視劇《楓葉紅了》的創作歷程、播出情況,並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時代價值等角度對該劇進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解讀。

紮根地方,展現民族特色

《楓葉紅了》自8月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播以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贏得了良好的收視率與口碑。在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對《楓葉紅了》的現實刻畫給予了充分肯定。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其其格表示,《楓葉紅了》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真實還原了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感人瞬間,全景式呈現了北疆農牧民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鬥、齊奔小康的火熱場景。

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張蘇介紹,該劇自創作啟動以來,一直堅持精品創作的製作理念,成功入選了總局公布的2020精準扶貧重點電視劇推薦劇目。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召集人申積軍表達了自己對《楓葉紅了》的喜愛之情,他說:「《楓葉紅了》中的人物形象生動有趣、豐滿有度,充滿歡歌笑語和泥土氣息,是一部極具時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新農村現實主義作品。」

對於專家們的認可,出品方代表閆愛華感到十分榮幸,他表示之所以選擇製作《楓葉紅了》,一來是因為今年是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建設的關鍵之年,《楓葉紅了》的定位非常精準切題,反映了少數民族脫貧致富的故事,二來則是出於對導演哈斯朝魯的信任。

回憶起《楓葉紅了》的拍攝過程,總導演哈斯朝魯十分感慨:「在拍攝過程中我們的團隊真正到第一線跟第一書記、當地農牧民同吃同住,真正走到了基層,走進了嘎查。」

哈斯朝魯

該劇的主演們也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拍攝經歷,韓立的扮演者孟浩強,在拍戲時隨原型人物深入基層觀察生活,獲得了「溜達書記」的稱號;演員孫茜為了演好高娃這個堅強的母親形象,被曬出了黃褐斑;飾演寶峰的王卓為了更貼近原型人物增肥了二十斤......

中國作家協會影視委員會副主任艾克拜爾·米吉提表示,《楓葉紅了》真實反映了內蒙古地區科爾沁右旗的特定生活環境,具有邊疆特色、民族特色。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胡譜忠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楓葉紅了》突破了民族題材影視劇對少數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的刻板認知。劇中主人公韓立直到劇末才暗示了其蒙古族的身份,這個形象展現了中國民族與地域的複雜關係,很溫和地營造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

深入生活,抒寫精準扶貧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對劇中的四個貧困戶印象深刻,他表示:《楓葉紅了》除了樹立了第一書記韓立的藝術形象外,還很有智慧地塑造了四個具有典型意義價值的人物——高娃、白銀寶、劉長利、包七十三。這四個貧困戶都有各自不同的貧困原因,這是編劇、導演通過對生活概括提煉,用生活真實創作成的藝術真實,有強烈的感染力。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同樣談到了劇中四個貧困戶的設定,「劇中精心設計了關於貧困戶的幾種類型,講述三個真貧困,一個假貧困,在第一書記與嘎查達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領導下實現脫貧致富的過程,這展現了精準扶貧的內涵。」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有相似的看法,「劇中對精準扶貧表現得很透徹,比如擅長廚藝的村民開了自己的農家樂,巧手的婦女做刺繡養家......這些各得其所的扶貧政策,把黨的路線方針講透了。」

中國民族影視研究中心主任牛頌認為,《楓葉紅了》的成功在於其敢於描寫矛盾衝突,劇中既有普通人的小日子也有脫貧攻堅的大目標,還有扶貧過程中的新舊矛盾、利益衝突。

在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郭長虹看來,《楓葉紅了》的成功,首先是因為其抓準了扶貧攻堅這個時代命題的準確脈絡,其次是其對人物的形象、語言、造型等細節刻畫到位,深入反映了現實生活。

《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對此表示贊同,「這部劇從語言到表演都質樸、自然、實在,沒有一句口號、空話。」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總結了《楓葉紅了》的創作特點:第一,原汁原味地再現了生活本來的樣子;第二,自覺地書寫了農民的心靈意識;第三,主創特別善於通過感性描繪來表現人物,劇中人物的心理層次非常清晰。

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評論道:「劇中非常尖銳地提出了在少數民族地區,扶貧要走向產業化道路。扶貧過程中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改變當地人延續了幾百、上千年的生活、生存方式。」

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則表示,《楓葉紅了》將視角放在在韓立、寶峰、高娃幾個主人公身上,集中展現他們的命運與精神,從而使這部戲所反映的歷史生活的深度和廣度超越了同類題材。

興安盟科右前旗掛職副書記劉晶晶與興安盟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黨委書記康連義也來到了研討會現場,作為直面扶貧工作的一線人員,看到《楓葉紅了》中那些扶貧工作的日常,他們表示既感動又自豪。

最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總結:電視劇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緊密地關注黨和國家的重點工作,其次在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的同時,要注意創新,此外相似題材的作品今年以來集中製作播出,所以在創作上要避免套路化。

【文/久酒】

相關焦點

  • 《楓葉紅了》研討會:紮根生活,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精準扶貧
    與會領導、主創人員以及業界專家共同分享了電視劇《楓葉紅了》的創作歷程、播出情況,並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時代價值等角度對該劇進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解讀。紮根地方,展現民族特色《楓葉紅了》自8月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播以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贏得了良好的收視率與口碑。
  • 楓葉為什麼「紅了」?這場研討會進行了復盤
    8月26日下午,電視劇《楓葉紅了》研討會在京召開,文藝評論家、部分主創人員對劇集的創作思路和收視表現等進行了研討其實,這份緊張從2018年9月他接到《楓葉紅了》拍攝任務時便一直存在,未曾鬆懈。「我是鬥膽接下了這個任務,在拍攝中真是如履薄冰,踩鋼絲的感覺。」 在拍攝前,哈斯朝魯坦言對精準扶貧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扶貧政策術語甚至聽不明白。
  • 《楓葉紅了》致敬扶貧攻堅,孟浩強真情演繹榮耀收官
    8月26日晚上,34集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楓葉紅了》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收官。除了讓人津津樂道的劇情外,科右中旗濃鬱的民族文化、壯美的草原風光、淳樸的人文情懷也成為本劇的一大看點。其中飾演第一書記韓立的演員孟浩強更是備受矚目。
  • 扶貧劇《楓葉紅了》今晚央視一套開播 烏蘭圖雅演唱主題曲
    電視劇《楓葉紅了》講述韓立主動請纓到科爾沁旗下烏拉岱嘎查(村)做第一書記的精準扶貧故事。《楓葉紅了》總導演哈斯朝魯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擅長將草原與都市題材融合展現的影視創作者,其作品多表現平凡人物的高尚情懷,具有濃厚的人文關懷和人文氣質。
  • 楓葉為什麼這樣紅?
    特別是電視劇還沒播完,興安盟科右中旗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旗成了網紅打卡地,以草原紅楓為標誌的地域風光、以馬業為特色的旅遊產業以及扶貧項目蒙古繡等,都不斷激發著人們的想像。近年來農村題材特別是扶貧題材劇不少,為什麼《楓葉紅了》這部劇受到廣泛歡迎?它有什麼獨到之處?《楓葉紅了》帶給我們許多啟示。
  • 以草根故事觸時代脈搏|《楓葉紅了》以真情展現脫貧攻堅真實歷程
    扶貧工作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真心為民,幫扶困難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的初心。」談及「脫貧攻堅」這一時代命題、創作主題,導演哈斯朝魯感觸頗深。項目確定之後,哈斯朝魯就帶領創作團隊到取景地體驗生活。他走村入戶,與當地人深入交談,深挖細節,不僅對精準脫貧工作有了深刻的體會,更是對扶貧幹部的敬業付出心生敬佩。在全體創作團隊的努力下,《楓葉紅了》確定了故事的走向:以科右中旗的脫貧攻堅事業為藍本,講述了年輕的第一書記韓立(孟浩強 飾)在脫貧攻堅戰場,發揮力量,帶領當地的黨員,助力群眾脫貧,多管齊下,最終摘下戴了30餘年的「貧困帽」。
  • 他們看完電視劇《楓葉紅了》,這麼說... ...
    特別是劇中原嘎查達張志龍、黨員張久海這些不同類型黨員的表現,將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任務提到首位,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與一戶一戶精準施策巧妙結合,既從大處著眼體現第一書記的擔當,又從小處展示了精準扶貧政策,智志雙扶的理念貫穿始終。
  • 央媒聚焦《大地頌歌》北京展演 描繪精準扶貧壯闊畫卷的舞臺創新之作
    央媒聚焦《大地頌歌》北京展演——描繪精準扶貧壯闊畫卷的舞臺創新之作11月6日至7日晚,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參展劇目,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連演兩場,在首都形成了觀劇熱潮
  • 蘭州姑娘孫茜挑大梁 扶貧大劇《楓葉紅了》熱播
    孫茜在電視劇《楓葉紅了》中扮演的村姑高娃十分接地氣。最近,在央視一套熱播的34集扶貧題材劇《楓葉紅了》中,我們再次見到了孫茜,她顛覆既往形象扮演的邊陲村莊婦女高娃十分接地氣,既有農村婦女樸素的美,又有著隱忍、潑辣、不屈的性格,用自然純熟的表演讓觀眾感受到「劇拋臉」的不俗演技。為了能夠將這個角色詮釋好,孫茜可以說是做了諸多的努力,她從前不會做農務,為了能夠將這個角色詮釋好,她提前去農村體驗生活。
  • 《楓葉紅了》持續熱播 孟浩強表演質樸獲贊
    由哈斯朝魯執導,孟浩強、孫茜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楓葉紅了》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黃金檔熱播,該劇講述第一書記韓立在脫貧攻堅最後階段的兩三年裡,帶領嘎查黨員和群眾脫貧、提高農牧民素質、改變村莊面貌的故事,青年演員孟浩強在劇中飾演男主角韓立。
  • 《楓葉紅了》持續熱播 孟浩強表演質樸獲贊
    由哈斯朝魯執導,孟浩強、孫茜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楓葉紅了》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黃金檔熱播,該劇講述第一書記韓立在脫貧攻堅最後階段的兩三年裡,帶領嘎查黨員和群眾脫貧、提高農牧民素質、改變村莊面貌的故事,青年演員孟浩強在劇中飾演男主角韓立。
  • 主創主演專家們這麼說《楓葉紅了》
    今天下午,正在央視熱播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楓葉紅了》在北京召開創作研討會。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一致認為該劇作為反映內蒙古幹部群眾脫貧攻堅真實故事的電視劇,拒絕口號、有細節、有衝突
  • 為啥人們愛看《楓葉紅了》?
    《楓葉紅了》片花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電視臺出品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委、政府協助拍攝著名導演哈斯朝魯執導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楓葉紅了》已經播出近10天了,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農村題材的扶貧劇類型。在《楓葉紅了》當中,短短一集的時長,就已經把整個村子的大容貌通過矛盾衝突的方式勾勒出來了,這裡邊的創作水平不低。
  • 電視劇《楓葉紅了》央視熱播,收視率突出,位居第四
    在科右中旗拍攝的以脫貧攻堅為題材的34集電視連續劇《楓葉紅了》8月5日9點黃金時段登陸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當日還上了《新聞聯播》本劇生動講述內蒙古地區的草原兒女們櫛風沐雨、攻堅克難,最終實現精準脫貧的奮鬥故事。該劇開播周每集平均到達率2.156%,收視率1.179%,位列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率第4。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電視連續劇《楓葉紅了》熱度口碑雙豐收!基層...
    電視劇《楓葉紅了》觀後感——高力板鎮好力寶召嘎查駐村第一書記 田耀錕電視劇《楓葉紅了》這部劇反映出我們駐村第一書記在農村開展扶貧工作當中的真實寫照。《楓葉紅了》雖已大結局,但劇中有幾處橋段的真實感仍讓我記憶猶新。比如,「酒鬼」白銀寶賣掉扶貧牛的內容。因為原嘎查書記曾向他索要牛犢,所以一怒之下,他把所有的牛都賣掉了,開始墮落,嗜酒如命。這是對少數嘎查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的有效揭露。在貧困戶建檔立卡方面,確實出現過參會人員提名自家親屬「自己人」等一些問題。再比如,嘎查有人為了一點禮金錢,給自己過生日、過本命年。
  • ▶電視劇《楓葉紅了》央視熱播,收視率突出,位居第四
    由中央宣傳部具體指導,在科右中旗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楓葉紅了》已經播出啦!看點 · 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電視劇《楓葉紅了》講述了年輕的第一書記韓立帶領群眾脫貧摘帽、改變村莊面貌的故事。但他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在確立了攻堅對象,並制定了逐個擊破的規劃後,與嘎查書記、嘎查達密切配合,聯合黨員幹部的力量,挨家挨戶上門精準識別幫扶對象,改變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引入合適的經濟作物提升產業,多管齊下,最終為烏拉岱嘎查摘下戴了30餘年的貧困帽。《楓葉紅了》由中央宣傳部具體指導,中央電視臺出品,科右中旗委、政府全力協助拍攝。
  • 扶貧劇《楓葉紅了》今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原定《追夢》撤檔!
    原定今晚播出由王雷、劉濤主演的《追夢》昨天宣布撤檔,改播22部扶貧題材推薦劇目之一的《楓葉紅了》!講述了韓立主動請纓到科爾沁旗下烏拉岱嘎查做第一書記的精準扶貧故事。劇情梗概:信心滿滿的韓立來到烏拉岱後發現,扶貧工作遠非他想像的那麼簡單。
  • 民族特色文化拓寬脫貧致富新渠道
    《石榴花開》第二季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精準扶貧與民族特色相結合,走入少數民族聚居區,記錄下2020年全面脫貧邁入小康社會這一重大的歷史時刻。從海南小島到武陵山區,從彩雲之南到塞外草原,不同民族同胞們,通過挖掘民族文化和當地特色資源,著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產業,注重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讓民族鄉村經濟發展成果顯著。節目中,來自土家族、壯族、彝族、白族、裕固族、滿族、黎族、回族8個少數民族的代表齊聚《石榴花開》第二季,一同暢談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新生活。
  • 《楓葉紅了》央一首播,劇情跌宕,衝突激烈,最真實的農村劇
    文/馬慶雲8月5日晚間,電視劇《楓葉紅了》央視一套首集播放。該劇講的是內蒙古某貧困村的扶貧內容,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農村題材的扶貧劇類型。對於這部劇作而言,依舊保持著扶貧劇「要讓貧困戶都富裕起來」的底色,並且劇情看點充沛,矛盾層出不窮,尤其在農村真實度還原上,非常見功底。
  • 又一部農村扶貧劇《楓葉紅了》開播,槿汐姑姑主演
    大家好~喜歡追新劇看好劇的小夥伴們可點右上角關注,獲得最新資訊繼楊志剛主演的農村扶貧大劇《最美的鄉村》後,央視綜合頻道於8.5日播出相同題材劇《楓葉紅了》,兩部電視劇,雖背景不同,劇情還是有些許類似,只是劇中農村人的印象,感覺仍停留在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