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2020-12-20 閩南網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

春節的神話故事

春節的傳說50字簡短版

  春節的傳說簡短版本一: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體形象狗,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很多人受其侵害,人們一到每年這個時候都非常的害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後來發現年怕爆竹爆炸時的聲音,所以每到它要出來的時候人們就放爆竹嚇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所以,人們就可以平安的度過這段時間了.而且由此就把這段時間叫做「過年」。

  春節的傳說簡短版本二:春節一到,人們最喜歡放鞭炮。關於鞭炮,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有個叫「年」的妖怪,每到冬末春初,它都要出來傷害人和家畜。它最怕亮光和響聲,爆竹一響就嚇得拚命逃跑。因此,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放爆竹,用來驅逐妖怪。

春節的傳說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傳說一:春節接財神的傳說

  春節接財神的日子是正月初五,傳說這是財神的生日。出了初一,就要準備迎接財神。初四晚上,家家戶戶都會置辦酒席,慶祝財神生日,迎接財神到來。

  這財神是誰呢?傳說,宋朝時,民間認為宰相蔡京十分富有,就說他是財神降生,又因其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就將蔡京作為財神爺祭拜。後來蔡京倒了,民間就換了財神,宋朝國姓為趙,百姓就給財神起名為「趙玄壇」,然後加以敬拜。

  春節傳說二:臘八粥的故事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這是北方過年的歌謠,開始就是臘月初八,喝臘八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這個習俗並不是來源於民間,而是佛教。

  據說,佛教的創始者釋迦摩尼出家修道,苦修六年,於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於是其弟子為了銘記釋迦摩尼為創立佛教所受的六年苦難,便在每年的臘月初八吃粥,臘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每到這天,有條件的寺廟都會舉行浴佛會,製作臘八粥,供佛誦經,並將臘八粥贈送給前來祈求平安的普通民眾。後來,這就傳到民間成了習俗。

  春節傳說三:萬年創曆法的傳說

  萬年曆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一種曆書,不是曆法。

  傳說古時候有個叫萬曆的年輕人,覺得當時的節令很亂,便想創造一種準時、準確的方法。萬曆上山砍柴時受到樹影和山崖上滴泉的啟發,創造了測日影以定時刻的晷儀,以及計算時間的五層漏壺。

  萬曆知道當時的國君祖乙因為天時不確而發愁時,便毛遂自薦。祖乙聽過萬曆的方法後便將其留下,希望萬曆能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造曆法,以福萬民。

  幾年後,祖乙去看望萬曆,看到測定天時的日月壇上刻錄的天時詩,就知道立法已成。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新春復始,請陛下定個節日吧。」 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由來。

春節的民間傳說

  數年後,經過長期的觀察,萬曆制定出了準確的曆法,名太陽曆。當他將太陽曆呈獻給國君祖乙時,滿面白須的祖乙十分感動,為紀念萬曆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為紀念萬年,人們就把初一定為「年」。

  春節傳說四:老鼠嫁女的傳說

  老鼠嫁女是民間傳說。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的晚上,這天夜裡家家戶戶不開燈,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聲不吭,摸黑吃著麵粉做的炒大豆、「老鼠爪爪」和「蠍子尾巴」。不開燈、不出聲是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怕驚擾了親事。不知道你們那有沒有這個習俗,我們這似乎並沒有聽說過這個習俗。

  春節傳說五:「年」獸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兇猛十分,每到大年三十都會肆虐人間,吞吃牲畜,害人性命。後來有一個老神仙來到村子裡,教人們驅趕「年」,「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家家戶戶每到春節,都會穿紅新衣、貼大紅年畫、貼紅紙、放爆竹,然後就演變成了過年的習俗。

  春節傳說六:過年放爆竹的傳說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放爆竹最初的用意就是驅散瘟、晦氣,帶來吉祥。據古籍記載,爆竹最初就帶有神秘色彩,古時是一種驅邪的用品,野外露宿時也可以用它驅趕野獸。後來人們除了在春節,在其他盛大的節日和喜慶日子都會燃放爆竹,表示吉祥慶賀。

  春節傳說七:貼門神

  古代神話說中有兩員大將捉鬼、保平安,名神荼、鬱壘,民間便由此用桃木板製作桃符,上寫神荼鬱壘名字或者刻畫像,掛於家門口,鎮邪惡、保平安。

  宋代時桃符變成了春聯,一來不失其意,二來表達美好願望,三來裝飾美觀。

  民間認為,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可以驅散妖魔鬼怪。怒目圓睜、武器高大、成對,這就是門神的樣子。唐朝以後,秦叔寶和尉遲恭因保衛唐太宗安然入睡,也成了門神。現在一般都是這兩人,神荼鬱壘倒是極為少見了。

  春節傳說八:貼春聯的傳說

  春聯最初的來源就是上面所說的神荼鬱壘,五代時人們開始將連語代替神荼鬱壘的名字,宋朝開始春聯變得普遍,明清時期興盛,據說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命令全城百姓貼春聯,還親自出遊欣賞,後來文人也將寫對聯當做文風雅事,成為社會時尚。

  春節傳說九:倒貼福字的傳說

  倒貼福字有恭親王府說、慈禧太后說和朱元璋、馬皇后說等三個傳說,三個傳說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下人、百姓不識字,導致倒貼了福字,但「福倒」諧音「福到」,所以傳為一時佳話,流入民間。

  春節傳說十:熬年守歲的傳說

  大年三十晚上熬夜守歲的習俗現在是一去不復返了,幾乎沒有人家再過這個習俗。這個習俗的由來也是跟怪獸「年」有關。傳說古時候,性情兇殘的怪獸「年」每到大年三十都會到人間肆虐一次,於是百姓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後,就把大年三十晚上稱作「年關」,晚上提前做好飯,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躲」在屋裡吃年夜飯,因為「吉兇未卜」,所以年夜飯都很豐盛。吃完飯後,大家都不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這就是大年夜熬年守歲的來由。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100字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除了嫦娥奔月以外,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吳剛伐桂、玉兔入月宮等。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簡短介紹。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簡單介紹  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聖誕節的由來30字英文版 聖誕節的故事傳說英語簡短50字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聖誕節的故事吧。聖誕節的由來30字英文版中文版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
  • 春節民俗傳說之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小年大年是什麼意思]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經典民間傳說《年獸的故事》| 讓孩子了解春節的來歷
    父母育兒必讀今天大頭爸爸要給孩子們講的是中國民間傳說——年獸的故事。為了防止年獸的再次騷擾,放爆竹、貼春聯漸漸成為節日習俗,春節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大頭爸爸想要告訴孩子的話:今天是大年三十,很多中國傳統習俗孩子都不是很了解。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看春晚、守歲的時候可以把年獸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哦!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除夕的習俗風俗除夕習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在新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20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秋節的來歷50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中國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很齊又很好玩的版本
    大家一直都想找適合孩子看的中國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我終於找到了一套非常好的這類書。
  • 上古神話中,「鴻蒙」二字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傳說?
    上古神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悠悠歲月中,上古神話雖然有過不少遺失,卻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典籍記載,至今也保存著很多宏偉壯麗的傳說。例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他們不僅僅是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更代表了一個文明最初的底色和精神內核。
  • 【乙亥年】大年初一,給孩子講講那些「春節傳說」,一起過最有年味的春節
    過了這麼多年的春節你們又知道多少關於春節的傳說故事呢?大年初一就由我來給你們講講故事吧~春節的時候,福字之所以要倒貼,傳說起源於清代恭親王府。那年春節前夕,恭親王按例寫了幾個鬥大的「福」字,叫人貼於王府的大門上。誰知,有個家丁不識字,竟將「福」字頭朝下貼在了門上。恭親王福晉看了十分氣惱,就想鞭罰家丁。恭親王府的大管家是個善良又能言善辯的人,連忙跪下來替家丁求情:「稟告福晉,奴才聽說恭親王壽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這是喜慶的前兆啊!」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五:羊日「迎神」的傳說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 《中國神話傳說》——袁珂
    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了《中國神話傳說》、《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合著)、《中國神話通論》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 除夕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 除夕的介紹由來傳說故事50字簡短版
    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春節的來歷  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
  • 中國神話傳說中,過年出沒的四大妖魔鬼怪,你知道幾個?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很多古老的傳統節日,都和古代的神話傳說有關,這也是一種文化底蘊的體現,世界上很多節日的起源也都和神話有關。而作為我們中國最大的節日,春節自然也是如此,春節俗稱過年,背後其實隱含著很多神話傳說。
  • 《降龍伏虎小濟公》熱播以民間傳說的降龍投胎為引
    降龍伏虎小濟公曆來,喜劇都是春節賀歲的最佳劇目類型,《降龍伏虎小濟公》恰好融合了神話、愛情、搞笑等多維元素。在造型和選角上也顛覆了觀眾的固有想像,劇集還將人仙妖的感情世界相融合,降龍羅漢魚素素的人仙情緣使劇情波瀾迭起;而各種二次元世界、網絡新新用語也讓神話人物也有了新時代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