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春節民俗故事之五:羊日「迎神」的傳說
大年初四就是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所以常說的「三羊(陽)開泰」就是吉祥的徵兆,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過年這幾天吃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的「扔窮」。
羊日「迎神」的傳說
傳說正月初四是女媧創造「羊」的日子,也就是所謂的「羊日」,因此在這一天是絕對不能殺羊的。倘若遇上一個好天氣,養羊的人家就會喜不自勝——這預示著今年養羊會有好收成。在古代,羊諧音「陽」和「祥」,人們遂將其視作吉祥的象徵,並選擇在這一天迎接諸神降臨人間。
逢「羊日」這天,牛羊肉鋪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都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請大小夥計吃飯,分發紅包。並且在有些地區,因為近代歷史的原因,有初四過大歲的習俗,並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年初四是各大神仙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說法,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也不用做針線活了。
在大年初四,許多地方都會有迎灶神送火神的習俗。據可考史料顯示,商朝時民間已開始供奉灶神。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是因為其職責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除掌管飲食、賜以生活便利外,灶神還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間考察善惡的「欽差」,左右隨侍兩神一人手捧「善罐」,另一人手捧「惡罐」,隨時將這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待返回天庭時向玉皇大帝報告。一般說來,民間通常以臘月廿四為灶神上天奏事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舉行「送灶神」的儀式。到了正月初四,人們又恭迎灶神重臨人間,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小編邀您下載株洲廣電官方客戶端《新株洲》
來源:新株洲
編輯:龍豔軍
審核:尹正豔
株洲廣電融媒體出品,轉載請聯繫「新株洲」微信公眾號授權,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