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不是為了呈現犯罪情節,而是為了探尋犯罪的根源

2020-08-28 靈魂驛站


隨著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播出,一波波熱搜蜂擁而來,一個個熱評撲面而至,大部分人對張東升的犯罪手段感到驚悚,很多人用細思極恐來形容,更多人對劇中的細節、人物言行、甚至出現在背景中的各種物品、劇目等等進行分析,對照,總之覺得這部劇處處都是伏筆,處處都有埋線,誓將恐怖、陰謀、詭異進行到底。

但是,這世上真的有人生來就是惡魔麼?答案顯然不是,所以這部劇的本質不是為了呈現犯罪情節,而是引導人們去了解犯罪形成的誘因或者說根源。

首先從劇名《隱秘的角落》圖像來看,在「隱」字倒山那裡有一滴紅色的血,血的上面又覆蓋了白色的遮擋,但是又沒有完全遮住。

這裡顯然有兩層隱喻,一層自然直指電視劇本身的劇情,第一次隱藏在暗處殺人,並且試圖遮掩。但最深層的隱喻卻是指人的內心,既有張東升的,也有朱朝陽的,他們的內心都隱藏了不願為人知的隱痛和受到的傷害,張東升被妻子和娘家人嫌棄,嘲諷,但是他表面卻還要維持著好男人的人設,因為他不願和妻子離婚,不願失去現有的婚姻生活。

朱朝陽渴望一個完整的家,渴望得到父親的愛,但一要顧慮媽媽的態度(媽媽不時會有冷暴力),不敢表達想多和父親在一起的想法,二是父親對二婚後所生的女兒更加關注和寵愛,朱朝陽只能得到剩下的那一點點關注。



他們極力的想要修補自己受到的這份傷害,但是用犯罪的手段又怎麼能修補好呢,所以只能看到一點點的白覆蓋在那血色上,不但沒能遮住,反而更加的觸目驚心。

其次,其實是所有相關的人促成了悲劇的誕生,他們是打開潘多拉盒子的一隻只手,雖然每個人只是揭開了一點點,但是總有一隻手成為最後一個,徹底揭開這個盒子,放出隱藏在內心隱秘角落的惡魔。

張東升為了愛情,拋棄一切,跟隨妻子來到她的城市,並且做了上門女婿,但是因為工作的性質,以及收入的微薄,遭受到妻子娘家人的嘲諷、嫌棄,明裡暗裡說著含沙射影的話語,當妻子提出離婚時,張東升將期望留在嶽父嶽母身上,希望他們能夠阻止,卻不料在一次回家時聽到嶽父嶽母正在勸妻子儘早和他離婚的話語,甚至說出你要是不好說我們去說這樣的話。



在他將嶽父嶽母騙到六峰山推下懸崖後,他以為妻子應該不會再提出離婚了,然而偶然一次在樓下卻發現妻子正和別的男人在一起,而那個男人正在勸妻子快點和他攤牌。

張東升之所以將嶽父嶽母推下懸崖,顯然他認為妻子和自己提出離婚的要求是因為嶽父嶽母在背後做推手,但真相卻是妻子因為出軌想要和他離婚,承受不住的他選擇了再一次犯罪。




回頭再看朱朝陽,父母在他幾歲時便已經離婚,離婚後爸爸再婚,生了一個妹妹。跟著媽媽的朱朝陽得不到父愛,媽媽又是十分的強勢,從兩次喝牛奶的場面可以看出媽媽對他採取的通常是冷暴力,給他的教育要求是只要成績好就行,當老師在家長會後和她交流朱朝陽的人際交往問題時,她一副不屑的樣子說: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主,人際交往是走入社會後的事情。

而他的父親帶他上街買鞋時,同父異母的妹妹來了後,他父親立馬拋下他去陪女兒了,而且在他穿上剛買的新鞋等在門口時,他妹妹故意踩踏他的鞋子,他的後媽假意讓女兒道歉,卻是為了奚落他媽媽沒錢給他買新衣服。






長期的壓抑和一次一次的傷害,都在不經意間一點一點揭開裝著惡魔盒子的蓋子,他們都是張東升和朱朝陽崩塌人生的幕後推手。

第三,好人設的背後隱藏了太多無法宣洩的傷痛。

張東升在家裡毫無地位,收入又低,被妻子和她的家人嫌棄,就連隨份子錢都是妻子事先準備好偷著給他,在飯局上嶽父和妻子的姐夫隨意懲罰他喝酒,他端起酒杯就喝下幾杯酒,然後到衛生間用冷水撲面後再度回來,維持著好男人的人設。其實從他在鏡子裡看著自己眼神漸漸變化的過程中,可以想到屬於他的那個潘多拉盒子已經被悄然揭開了。所以當他提出他有時間陪伴嶽父嶽母去遊玩時,就已經放出了隱藏在他心底的那個惡魔了。




朱朝陽一直是媽媽眼中的乖巧孩子,老師同學眼中的學霸,他將爸爸媽媽離婚帶給他的痛,後媽及同父異母妹妹給他的羞辱都深深的隱藏了起來。他維持自己乖孩子的形象,維持著學霸的形象,直到嚴良和普普的到來,他為他們打開了走進自己的門,同時也給自己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門。

雖然在最後他對嚴良說最後悔的就是為他們開了門,但當時其實他是想擁有他們那樣愜意的生活的,所以在他媽媽打電話回來告訴他景區有事不回家時,他迫不及待的掛了電話,飛奔出去滿大街尋找嚴良和普普,在看到他們的一剎那是滿心歡喜的。





但最後揭開屬於朱朝陽那個潘多拉盒子的那隻手是朱晶晶被寵壞的,熊孩子式的辱罵吵鬧。所以,在少年宮的五樓,他雖沒有去推,卻也選擇見死不救,任其摔落樓下。






第四,滿心想要抓住最不想失去的東西,但有人在搶奪、拉扯。

劇中朱朝陽他們三個和張東升做交易,朱朝陽問及他殺人原因時,張東升問朱朝陽有沒有十分珍惜,不願失去的東西。



就如落水的人慌亂中總想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張東升將殺害嶽父嶽母當成了他挽救婚姻生命的最後稻草。

是的,當自己十分珍貴的東西就要失去的那份恐慌是無法言及的,張東升恐懼失去妻子,失去家庭,他渴望過著一世安穩的生活,朱朝陽恐懼失去父親的愛,他渴望和父親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逛遊樂場,一起遊泳。

朱朝陽顯然將妹妹的死當成了挽救父親對自己愛的救命稻草,所以他才可以眼睜睜看著妹妹掉落下去而不施以援手。

第五,當孩子不再單純,學會偽裝時,他就已經不再是孩子了。

朱朝陽在三個孩子中顯然屬於腦力支配的那種擔當,在和張東升的談判交鋒中,他選擇兩人去拿錢,一人拿著相機在警察局門口等著,在張東升同意給他們三十萬後,他將相機卡複製了一份,其實我想他不是為了再次去敲詐勒索,他想到的應該是後續的自保。


當他得知爸爸用錄音筆悄悄偷錄和他的談話後,他假裝什麼都不知道,表現出更乖巧的樣子,甚至說出如果可能的話,他願意代替妹妹去死的話,這一句句戳心的話語讓他爸爸羞愧難當,回家聽錄音時不停的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在冷庫裡,張東升為了救他,反殺了王瑤的弟弟,他為了配合張東升,沒有離開,假裝昏迷不醒……他的偽裝為他最終贏得了爸爸對他真心的、全部的愛。



在劇情的最後,朱朝陽首先打了電話給警察,然後打電話給張東升,告訴他一直走就能看到自己,但是張東升一直走看到的卻是嚴良,如果按照之前張東升的手段,嚴良顯然是必死無疑。他的日記裡將複製卡的行為寫成是嚴良要求的,但是從後面嚴良和他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是他自己做的主張。可以想見朱朝陽想要結束這一切,讓所有知情的人都徹底離開這個世界,他就可以回到自己平靜的生活了,留下的日記既是為了麻痺別人,也是為了安慰自己。

此時的朱朝陽顯然已經不再是孩子的思維,他的手段、謀略不遜色於絕大部分的成人。

朝陽東升,東升已不在,朝陽還在,所以,如果不能夠儘早發現和幹涉,找出孩子問題的癥結並為之解開,還會有無數個朝陽變成無數個東升。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中仨孩子涉嫌哪些犯罪?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關注這些...
    近期,《隱秘的角落》在網絡熱播,緊張懸疑的劇情引人入勝,而其中呈現的未成年人犯罪與保護問題也引起關注。那麼,這部網劇中三個孩子與殺人兇手進行交易等「膽大無邊」的行為構成了哪些犯罪?記者採訪律師對其進行分析解讀。
  • 《砂器》:透過隱藏的過去,探尋犯罪動機背後的社會性根源
    《砂器》不追求離奇驚險,而是以推理剖析主人公的犯罪動機和社會成因,大膽揭露社會的真實暗面,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我將從這部電影的創作背景、角色人物的藝術塑造、結合犯罪動機背後的社會性根源來談談這部作品的獨特藝術魅力,以及它給現代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深刻影響。
  • 《隱秘的角落》:解讀天才少年完美犯罪始末
    2020年6月上映的犯罪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一時間掀起了全民追劇熱潮,為何會在短短的時間內好評與反響如此強烈。是細思極恐的細節設計吸引觀眾,還是跌宕起伏的劇情編排俘獲了觀眾,也許真正吸引大家的是陰暗的人性,面對同樣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如果換做自己應當如何,自此揭開了人內心隱秘的黑暗角落。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讓法律之光照進「隱秘角落」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李京澤 張素 梁曉輝)2020年夏天,網劇《隱秘的角落》讓一群「壞小孩」走近大眾視野。孩子是否一定都是天真善良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對待一些有可能「變質」的孩子?
  • 《隱秘的角落》裡的高智商犯罪:你知道人格黑三角嗎?
    不少人看完《隱秘的角落》後稱,「我不敢去爬山了」「我不敢和學霸,特別是數學好的人做朋友了。」雖然這麼說有以偏概全之嫌,也可能是觀眾們的開玩笑罷了,但是近些年來大家印象深刻的影視劇中,總是少不了高智商犯罪的影子
  • 《隱秘的角落》後,迷霧劇場終於回歸,又一部爆款懸疑犯罪劇?
    2020年上半年,國產懸疑犯罪劇迎來了爆發。這其中很大因素要歸功於愛奇藝旗下打造的「迷霧劇場」系列,該系列計劃打造6部精品國產懸疑犯罪題材的劇集。然而正是劇紅是非多,《隱秘的角落》之後,「迷霧劇場」系列卻遭遇了臨時斷更。有傳言聲稱:因為《隱秘的角落》大火,讓其背後的迷霧劇場關注度大增。但也由於樹大招風,導致導致「迷霧劇場」接下來幾部犯罪題材的劇集過審難度加大。不管真相如何,這背後都透出一種尷尬又無奈的現實,國產犯罪懸疑題材始終在戴著鐐銬跳舞,面臨著諸多不可抗力因素的限制。
  • 《隱秘的角落》——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作繭自縛的人
    聽到這兩句話,相信大家都背後一涼,這是最近爆紅的網劇《隱秘的角落》誕生的兩句經典臺詞。「爬山」成了大家很忌諱的詞,只要提到「爬山」,回答都是清一色的「NO」!《隱秘的角落》是根據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改編,作為開播豆瓣評分就高達9以上的網劇,確實是國產劇少有的巔峰之作!
  • 高分犯罪題材韓劇,第3部最喜歡,不是因為演員而是情節
    高分犯罪題材韓劇,第3部最喜歡,不是因為演員而是情節小編是什麼類型的韓劇都會看一些,不光喜歡看愛情劇,一些刑偵、犯罪題材的劇也是會看的,而且這種劇看起來無比過癮。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介紹幾部高分的犯罪題材的韓劇,尤其是第3部最是個人比較喜歡的,不是因為演員有多出名有多帥,而是完全因為劇情以及拍攝剪輯的手法,相信看過的朋友肯定會和小編有一樣的感觸。
  • 除了《隱秘的角落》,還有哪些少年高智商犯罪電影值得觀看
    《隱秘的角落》火了,朱朝陽火了,關於青少年犯罪的話題也火了。而導致青少年犯罪的誘因,有的是來源於原生家庭,有的是來源於校園暴力,還有的可能是為了以暴制暴。無論如何,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而在電影當中,也有很多與青少年犯罪有關的電影。那麼除了朱朝陽以外,電影當中還有哪些小朋友,和和朱朝陽一樣心思縝密,暗藏殺機呢?
  • 二刷《隱秘的角落》③丨張東升「犯罪心理報告」
    不卑不亢,行為有度,舉手投足間,言語表達裡……外在印象的張東升,給人有教養、有修養、有涵養的印象,但「隱秘角落」裡,藏著哪些不易察覺的蛛絲馬跡?他生命中的偶像笛卡爾,給予他的是正能量還是沉重的負擔?圖據網劇《隱秘的角落》官方微博,下同人們常說,沒有什麼理由是犯罪的藉口,但一個人走上犯罪之路,並非偶然。對人物心理抽絲剝繭的解析,或許能找到原因。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細思極恐的25條人生道理
    三個小孩的悲劇性結局,其根源都在原生家庭。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恭喜你,它會成為你一生的治癒;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糟糕,你遭受的傷害,可能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 2020高能犯罪懸疑片《法醫追兇》堪稱印度版「隱秘的角落」!
    在今年暑假《隱秘的角落》火爆出圈,「一起去爬山嗎」的梗火爆全網。
  • 《隱秘的角落》中的有哪些法律知識點?
    近期,各大視頻平臺,不知不覺掀起了一波懸疑劇的熱潮,由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剛播出就已經脫穎而出,豆瓣評分飆到9.2分。不少影視自媒體便給出了諸如「國產犯罪翻身之作」的評價,口碑儼然已經到達中國網劇的天花板了。一時之間,「帶你去爬山」「我還有機會嗎」成了人們生活中調侃的熱詞,確實,無論是劇情還是影片的質感,《隱秘的角落》無疑是國產網劇中的佼佼者。
  • 《隱秘的角落》:不必看懂的懸疑與中產趣味的突圍
    這些日子,如果還沒看過網劇《隱秘的角落》,那就真的要處於社交的「隱秘角落」了。從網上的社交平臺,到線下的家人親友,都在熱烈探討與之相關的話題。這部懸疑劇走紅的弔詭之處就在,所有這些「熱議」中,懸疑的伏筆和推理的縝密並未成為焦點,少年犯罪和原生家庭也甚少有人涉及。在靠劇情邏輯固本、以社會問題求深的懸疑推理領域,《隱秘的角落》如何「不必看懂」就能走紅?多維討論:從好作品到網紅劇坦白說,作為原著,紫金陳的《壞小孩》並不是一部多麼出色的小說。
  • 探討《隱秘的角落》,勝在「高級感」
    《隱秘的角落》確實與美國戲劇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這是不同的。它不僅沒有停留在模仿「皮毛」的表面,還從「中國故事」的角度出發,它刺穿了社會細胞的核心部分-家庭,並為觀眾解剖了善與惡的心理根源。 從文字到視頻,從故事到主題,《隱秘的角落》進行了許多實驗性嘗試,改變了國產劇「 欲言又止」的表達方式,從而獲得了高質量的質感。
  • 《隱秘的角落》小說作者再出新劇,高智商犯罪殺人案讓人心跳加速
    繼《隱秘的角落》、《摩天大樓》、《在劫難逃》播出後又一部刑偵懸疑劇定檔。根據紫金陳小說《高智商犯罪》改編,由黃永剛執導,楊哲、王維康編劇,張鐸、楊安琪、史元庭 、李佳璇等主演的24集刑偵懸疑劇《謀局》,定檔9月7日起騰訊視頻、愛奇藝聯合網播,每周一至周三20點更新2集、會員搶先看6集!
  • 電影《精英部隊》:第一部--國家的毒蟲,犯罪的根源
    精英部隊一共有兩部,第一部是展示貧民窟動亂的表象,第二部開始揭露混亂的根源。故事在第二部結尾時發展到高潮,不知能否有續集。這裡對第一部進行梳理一下,有時間再介紹一下第二部。匪幫在貧民區放肆的販賣毒品警察卻置之不理,而是定期向黑幫收取一定金額的管理費。顯然這樣的情況對消除貧民區的困境增加了極大的難度,警察不是在保護平民,而是在保護毒梟,如果毒梟不存在了,警察就很難撈到油水了。
  • 《隱秘的角落》上門女婿為了不離婚,將嶽父嶽母推落山崖?
    開頭兩集豆瓣評分直奔9.0,邪典又詭異昨晚愛奇藝迷霧劇場第二部懸疑短劇集《隱秘的角落》悄然開播,今天豆瓣評分就已經高達9.0,此前第一部懸疑劇集《十日遊戲》豆瓣評分7.6結尾就帶來了一個好的開頭,現在看來《隱秘的角落》如果保持現在的水準,想必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懸疑犯罪作品裡的罪犯越來越變態了?
    在懸疑作品中,人性一直都是最值得探尋的課題:犯人必有誘發犯罪的動機,被害者往往有隱秘的過往,偵探也總會有影響其判斷的情感因素。
  • 精品網劇的創新表達——以《隱秘的角落》為例
    除了導演和總製片人對《隱秘的角落》的精準定位以外,劇本的改編也功不可沒。劇組請來了《紙牌屋》的美國編劇喬·卡卡奇(Joe Cacaci)做劇本監製。不同於以往懸疑劇的爽劇模式,《隱秘的角落》選擇了三個孩子與朋友、家人之間的情感關係作為主故事線,弱化了張東升的犯罪線與警方的破案線,舒緩了節奏,讓「犯罪劇」變成「人性劇」。 「這是個以愛之名行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