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宋倩對孩子付出最多,卻經常說孩子說最不喜歡的一句話

2020-12-27 劉樂看世界萬物

經常聽到父母面對撒潑任性的孩子,無理取鬧,或者不愛學習的孩子都會說一句話,「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們每天不辭辛苦,起早貪黑的去工作都是為了給你掙學費,供你吃喝」。

那麼,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為孩子的勞動和辛苦"買單"呢?

"我做這一切都不是為了你"似乎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每當父母說出這句話時,都會讓孩子無言以對。

在孩子的心裡,認為父母是為自己而活,自己是父母的負擔和累贅。或者,有很多孩子的心裡會有長大後要賺錢還給父母的想法,甚至,想要努力擺脫父母,逃離父母。因為,父母的這句話,讓他們無法承受。

"我做這一切都不是為了你",怎麼理解?

1.從法律角度看,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我國《婚姻法》中有明確表述,父母應當承擔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而當父母不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時,未成年人或無獨立能力的子女需要父母支付撫養費。

解釋一下,不能獨立生活的孩子指的是高中及以下,還沒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孩子。

父母養育子女的義務和責任,是指父母要在物質上、經濟上照顧子女,以及子女的撫養和生活。比如,父母需要支付孩子的生活費、學費,以及在生活上照顧孩子。

同時,家長也有教育孩子的義務和責任,如給予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良好的品德教育、學習上的幫助和支持,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培養和教育。

2.中國父母對孩子責任和愛的理解

我國很多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一直恪守著那句老話:養兒防老。我覺得我現在對孩子付出的一切,等我老了,我會讓孩子回報我,我覺得反哺是天經地義的。

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對孩子的內心感受和身心發展缺乏深切的關心和呵護。

3.國外父母對責任的理解

看完中國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就會明白外國父母是如何理解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和義務的。

由於歷史文化和生活環境的不同,以及思維方式和認識方式的不同,中國父母和外國父母對責任和義務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我國很多父母把養孩子當成麻煩和負擔,覺得自己是為孩子而活。在國外,父母認為養育孩子就是要給孩子陪伴,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懷。

兒童成長心理學指出,在幼兒期或兒童期,父母需要足夠的親情和關愛,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4.請不要用"我做的都是為了你"來綁架孩子。

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請不要對孩子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這句話,可能是很多父母在無奈或心情不好的時候隨口說出的,一次、兩次,時間長了父母就會用自己對孩子的愛將其綁架。給孩子一個沉重的心裡負擔,讓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給予的那份沉甸甸的愛。

在最近的熱播劇《小確幸》中,英子的媽媽宋茜對英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進行了全面的掌控。

為了給英子補充營養。宋茜每天變著花樣給英子做各種營養補品,燉燕窩,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還說媽媽為你做什麼都願意。面對英子的反抗,母親整天對英子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英子的心裡。

於是,英子對母親的反感與日俱增,英子一直試圖逃脫母親的控制,導致英子做出跳河的行為。

父母是否應該讓孩子為自己的辛苦付出"買單"?

父母是否應該讓孩子為自己的辛苦付出,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去理解,如果我們沒有孩子要養,那麼我們付出的辛苦和起早貪黑的工作,應該由誰來買單?換一種思路去理解,不是讓很多家長無語嗎?我們是不是該思考一下,是不是我們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出了問題,而我們自己不知道?

如何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

1.不要刻意影響孩子。

不要刻意用自己的辛苦去影響孩子,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即使孩子長大後給予父母關愛,會為父母提供,也是在無奈,而不是真誠。

其實,每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和辛苦,他們可能會藏在心裡,可能會對父母說,媽媽辛苦了。或者在日記裡悄悄記下父母的辛苦。

所以,我們不需要刻意去影響孩子,孩子都有一顆善良溫柔的心,他們會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回報父母。

2.正視自己對孩子的付出。

作為父母,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從法律的角度來撫養孩子。但從親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本能的付出,是對自己生命延續的一種呵護。

父母對孩子付出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供養自己,控制孩子,然後讓孩子為自己而活。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正視自己對孩子的付出。

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充滿詩意卻又充滿哲理的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父母,我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就偉業,光宗耀祖,給父母富足的生活。在我們頭髮花白、彎腰駝背、拄著拐杖的時候,孩子們經常回來看望我們、陪我們聊天,這就足夠了。

這溫馨美好的畫面,顯然是對孩子最好收養的更理性、更完美的理解。同樣,父母也需要在孩子的童年給予足夠的陪伴和關愛,都說愛是相對的。

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一種本能的愛,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愛。請不要再為了孩子而做一切,讓你的愛成為孩子的負擔和壓力。此外,我們不應該讓我們的孩子為我們的努力付出一切。

聰明的父母每天都會關注J媽媽學堂,分享母嬰育兒知識。

愛心父母將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小歡喜》宋倩女兒跳河:父母的控制欲,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三組不同風格的家庭備戰高考的日常,不少網友在看了這部劇之後大呼「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其中,小陶虹飾演的宋倩一家人,是最讓人揪心的。因為是單親家庭,宋倩把所有的愛和關注,都放在了女兒英子身上。明明女兒是學霸,但是媽媽卻對她要求最嚴格,在學習上鬧出的矛盾最多。
  • 為孩子高考買學區房?《小歡喜》中宋倩說的一語中的
    去年一部家庭倫理劇火了,很多朋友都應該看過,名叫《小歡喜》,講述了幾個家庭關於教育、人生的故事,其主題是學生的高三生活——高考,不同的父母和家庭有不同的態度和方式。英子是裡面的學霸角色,她的媽媽宋倩更是整部劇的中心人物之一。
  • 《小歡喜》大結局:每個女人都想活成劉靜,奈何最後都成了宋倩
    整部劇中,女主角之一劉靜身上承載著關於女人最美好的幻想——人淡如菊,不急不躁,是整個家的定海神針。據說,當時編劇黃磊在撰寫這部劇本的時候,以自己曾經的鄰居和好友王姐(這位王姐因為患癌已去世)作為參考來塑造「劉靜」這個角色。在這裡,不得不說,黃小廚真的很偏心,他似乎把這個世間所有美好溫暖的品質,都賦予了劉靜這個角色。有網友評論說,劉靜是個完美的女人,可惜現實中不太好找。
  • 《小歡喜》宋倩遇見小陶虹,是一種幸運!
    要問去年最火的電視劇是哪家?《小歡喜》必屬其一!該劇更是集中了黃磊、海清、沙溢、陶虹、王硯輝、詠梅等六位中國影視圈內知名較高的實力加經驗型演員,毫無意外,《小歡喜》最終獲得了收視口碑雙豐收!即便是在今天,依然值得回味。
  • 《小歡喜》宋倩式中國母親引熱議:想讓彼此高興怎麼就那麼難?
    剛刷完《小別離》,又迎來姊妹篇《小歡喜》,從《歡樂頌》到《都挺好》,從《小別離》到《小歡喜》,不得不說,國產家庭倫理劇真是越來越好看了。四個孩子分別是叛逆少年型,天生學霸型,資深學渣型,別人家孩子型。有網友說,每個人都能在這些家庭和孩子的排列組合中發現一點自己的影子,它太真實了。
  • 《小歡喜》道盡了中國式教育的「別離」與「歡喜」!
    「我們就是中國街頭巷尾裡最普通的爸爸和媽媽。」近日,熱播電視劇《小歡喜》,成為了家長們熱議的話題...作為2016年《小別離》的姊妹篇,《小歡喜》由原班人馬打造,主演等人悉數回歸。英子不願意,把氣球推給媽媽,媽媽卻拿著筆要求英子自己寫。推搡過程中,氣球爆了...英子的委屈瞬間爆發,狂奔著離開了球場!母親對英子擁有強烈的控制欲望,始終不肯放手讓英子自己做主,甚至不能允許她們之間出現第三個人。喜歡英子的鄰居劉靜會讓宋倩嫉妒、吃醋。因為離婚的緣故,宋倩把所有的都給了英子,孩子就是她的一切。
  • 《小歡喜》「逼瘋女兒」的宋倩:她的控制欲,怎麼來的
    文丨花欲燃吖《小歡喜》這部劇拍的特別真實和有立體感,劇中的每個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都能窺見一些影子,劇中的媽媽們在觀眾喜愛度上,季楊楊的媽媽劉靜溫柔嫻靜通情達理排第一,童文潔能屈能伸張弛有度排第二,排在末尾的當屬喬英子的媽媽宋倩。
  • 《小歡喜》大結局了,父母和孩子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小歡喜》,又讓許多家長熬夜追了一把,這當中不乏一些90後的新生代的爸爸媽媽。一定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卻偏偏有很多父母,沒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卻忘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誰的附屬。離婚不該是媽媽對孩子無限度索求情感的藉口。
  • 《小歡喜》三個家庭三種婚姻:女人嫁給誰,真的不一樣
    人們常說,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連林磊兒也說,方一凡才是最幸福的孩子。這三個家庭的孩子,唯有方一凡性格最好,三觀最正。宋倩的付出為什麼得不到女兒的理解?答案只有一個,宋倩的付出,不是為了滿足女兒的需求,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 《小歡喜》火了,全劇最大人生贏家是擁有5套學區房的宋倩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都看了嗎?真實的不僅僅是上面這些,在房產經紀人眼裡,最真實的是陶虹飾演的宋倩和她的5套學區房。注意關鍵詞:北京!因為全劇以高三時期的親子關係為主線,而宋倩這個角色又是一個為了女兒高考付出一切的母親形象,如果不是有房子的租金收入作為保障,她怎麼能夠隨心辭職,全心照顧女兒呢?再看看她的好閨蜜童文潔的家庭,丈夫工作上的不順利加父母誤信傳銷組織被騙……各種意外使得這個家庭隨時都面臨著經濟上的壓力。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22(孩子不應是夫妻的較力點)
    宋倩與喬衛東明面上經常會有一些爭吵,暗地裡也在對喬英子的影響上一直較著勁。《小歡喜》第7集中,喬英子出門與喬衛東一起吃晚飯,剛坐下來,宋倩就催喬英子早點回家,其實就是不想讓喬英子與喬衛東待在一起的時間過長,讓喬英子本來很開心的心情一下子掃興了許多。
  • 《小歡喜》收官,是孩子在教會我們成長
    這段時間,一部家庭生活劇《小歡喜》可以說是刷爆了屏,雖然沒有小鮮肉當道,但幾位中年正油膩的明星讓這部劇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代入感十分強,一時成為街頭巷尾熱議話題"你家孩子高考備考是什麼狀態""太真實了,這裡面描寫的就是我的陪讀生活"。
  • 《小歡喜》:英子為報考南大要跳河自殺?網友:希望能喚醒宋倩
    《小歡喜》:英子為報考南大要跳河自殺?網友:希望能喚醒宋倩《小歡喜 》中宋倩一家也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雖然英子一直學習很好,也從來都聽媽媽的話,但可以看出英子也是比較壓抑的。可能因為宋倩與喬衛東離婚了,覺得對不起孩子,所以就對英子格外的寵愛,整個世界似乎都是圍著英子轉,讓孩子失去了原本的自由。
  • 憑「宋倩」角色獲獎,陶虹卻發聲警告:別做宋倩那樣的女人
    「愛笑的女人運氣不會差」這句話用在陶虹身上最合適不過。8月7日,中國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演員陶虹以在《小歡喜》中的出色表演摘得最佳女配角。重心放在家庭,演技也不丟掉,不出馬則已,出馬就讓人拍手叫好。
  • 《小歡喜》之中國式家庭教育圖鑑
    作為《小別離》的姊妹篇,電視劇《小歡喜》一經開播,就以其戲劇性的衝突和極具代入感的生活細節,引起網友的廣泛熱議。,那麼《小歡喜》強調的是,父母要學會長大,要學會面對自己。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1到20歲你不看了之後,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在《小歡喜》中,季楊楊的爸爸季勝利與媽媽劉靜,因工作問題常年不在家,這也導致他成為了一個典型的城市留守兒童,性格叛逆,桀驁不馴。
  • 《小歡喜》沙溢原先只有八集的戲份,陶虹推掉牛美麗演宋倩
    《小歡喜》這部劇把高考家庭的酸甜苦辣表現得淋漓盡致,自開播時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這部劇包括了親子關係、家庭關係、高考、抑鬱症等等非常現實的話題,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知道你對這部劇中的哪一個家庭印象最深刻呢?
  • 《小歡喜》:為什麼宋倩滿嘴是愛,卻讓女兒崩潰想逃離?
    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當付出變成了一種「道德綁架」,當愛變成了一面「為你好」的旗幟,當給予也變成了一種經濟控制手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就會在孩子的心裡劃下一道道傷痕。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 小歡喜哪裡歡喜了?被溫暖又被刺痛的中國家庭…
    劇中的三個家庭,雖不夠全面,卻直接呈現出不少中國家庭的衝突和教育方式: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把孩子逼得喘不過氣、孩子怪罪自己不陪伴、用親情捆綁孩子還口口聲聲說為她/他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比較、孩子不理解父母、抱怨經濟條件不好……
  • 《小歡喜》揭示中國式教育:控制欲過強的父母,才是孩子終生的災難
    每次宋倩都喜歡把我為了你好,你知道我有多不容易嗎,你是媽媽的驕傲類似的話掛在嘴邊,卻不懂得英子不堪重負的哭訴。宋倩的一句你壓力大媽媽壓力不大啊,無形之中給英子心裡增添了許多的壓力。但是黃磊飾演的方圓在劇中說的一句話讓很多人醍醐灌頂:「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愛之深,責之切,家庭教育其實真的需要因材施教。
  • 新時代分享 | 《小歡喜》大結局:唯有愛與成長不可辜負
    有愛的家庭,養出溫暖的孩子 如果說,在《小歡喜》中選擇一個情商最高的孩子,那無疑就是方一凡了。溫柔的媽媽,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如果說,在《小歡喜》中選擇一個最完美的女人,那無疑就是季楊楊的媽媽劉靜了。 當方圓被公司辭退,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他一開始沒敢跟老婆說,而是去找好朋友喬衛東喝酒,剛好在電視上看到金庸去世的消息。金庸是方圓喜歡的作家,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方圓忍不住在家門前的走廊裡失聲痛哭,他對童文潔說:「我從小就想當一個武俠,仗劍走天涯,我覺得最損我得當個令狐衝、楊過、張無忌,就算我稍微差點,起碼是個郭靖,可我現在怎麼成了嶽不群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