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墨解《書劍恩仇錄》

2021-02-23 金庸武俠

從朋友圈進來的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方的金庸武俠關注我們。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又名《書劍江山》,著於1955年。小說描寫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鬥智鬥勇的故事,也是這本小說把研究乾隆是否漢人一事,推到了高峰。(其實這個說法絕非金庸首創,只不過由此而泛濫而已.)
  

  這部小說是金庸的處女作,說實話,當時金庸先生的筆觸與後來相比,過於稚嫩和緊張.遠不及後來幾部作品的氣定神閒了.
  
  文章開頭最先出現的是李沅芷和陸菲青.大家都知道,這兩個人絕不是這部書的主角,甚至重要性要排到5名以外.而這,正是金庸先生慣用的手法.
  
  我們看金庸,幾乎所有的男女一號都是要很久才出現.而前拙後工的筆觸,也是金庸刻意為之.為什麼呢?
  
  為了梁羽生.
  
  金庸寫的是新派武俠,梁羽生在新派武俠的資格比他要老得多,在金庸創作伊始,兩人的名氣,成就差距比之今日尤大.
  
  金庸看穿了梁羽生的漏洞和缺點,正是[虎頭蛇尾].他便反其道而行之.
  
  這讓我們不禁想起劉備的處世之道和價值觀:"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曹相反,事乃可成."
  
  這是金庸先生的大智慧,這個大智慧來自於商界.因此金庸先生的作品雖然偶有銅臭,卻因為飽經商界的世態炎涼而顯得更加真實.
  那麼金庸的所謂[稚嫩]在於何處呢?

  
  據我淺薄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男主角.
  
  我們平時看一些所謂經典,其實俗套的所謂武俠劇.男主角勢必有以下特點:
  
  1.英俊瀟灑,玉樹臨風.(以便讓無數女子傾心.)
  2.聰明機智,資質奇高.(以便瞬間學會絕世武功,拉開檔次.)
  3.人品純良,嫉惡如仇.(仁者無敵,邪不勝正.弘揚傳統文化.)
  4.出身不凡,非富即貴.(嗯,因此天生氣質非凡.老爹不是帝王,就是聖賢,要麼就是名臣高士.)
  5.命犯桃花,最美為伴.(一個主角一般都有5個以上和他玩曖昧的,其中有一半是傾心於他的,最漂亮那個往往和他終成眷屬.)
  6.少年得志,大難不死.(主角的運氣往往好的出奇,如果摔倒了也是被秘笈之類絆倒的.如果掉下懸崖,那簡直比皇宮內院都要安全.從未死過.)
  
  我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特點,在分析金庸先生的成長和蛻變中,非常有必要.
  因為金庸先生會在創作過程中,逐一[拋棄]這些幾乎被大家默認為金科玉律的主角特點.[打破]了這些條條框框之後,金庸先生才被稱為大師.
  
  而陳家洛,幾乎是擁有6條特點的5條以上,只有第五條不太滿足.而香香公主一個至少頂一般女人50個,所以其實相當於6條全佔了.
  
  此刻的金庸,在最初的創作中,還是難免落入"主角完美論"的俗套.這個時候的金庸,是不會想像出自己將來會寫出韋小寶這樣的人物的.
  
  在主角這個問題上的庸俗處理,並不能掩蓋金庸作為天才小說家的驚才絕豔.他在書劍恩仇錄這本處女作中,展現了他遠遠高出儕輩的創作才華和新穎思路.具體的體現在哪呢?很多,剛才的前拙後工算是一個,還有一些更為強悍的.
  比如對於政治型組織,團體中各個位置的人物擁有入木三分的刻畫能力.

  
  紅花會,無疑是這樣一個團體.當然,金庸著手重點刻畫的團體當然不會只有這一個.以後他將會運用他在團體描述上的卓越才華,生動的將明教,日月神教,天地會,神龍教等等政治性團體推上他的金氏舞臺.而後面的這些團體,組織之精密,等級之森嚴,玄妙之生動,規矩之繁複,派別之林立,竅門花樣之真實比之紅花會的牛刀小試,更是不遑多讓.這些更為精彩的團體描述,我會在後面對於相關的作品分析時再次提到,現在我們仍然來評說書劍裡的紅花會.
  
  紅花會是《書劍恩仇錄》當中的正義團體.請注意,這個正義是金庸筆下的正義,而並非[真的正義].甚至金庸本人也未必認為他是正義的.在乾隆年間,清
  
  朝的統治正處於"康乾盛世"的穩定狀態,這個時候紅花會如果反清復明真的成功了,對於已經安居樂業的百姓來說,真的是好事麼?我想這個答案我們是要寫問號的.如果思想再右傾一些,就可以打句號甚至感嘆號了.肯定不是好事!
  
  而紅花會的主旨不可能這樣想,他們秉承著反清復明的大業和思想.無時無刻不在為這個目標不斷奮鬥,那麼這個團體有這個能力麼?先別回答.我們來看看這個團體的構成.
  
  紅花會本身和後來的日月神教,神龍教不同,它是明目張胆的反朝廷組織.如果說和紅花會比,只有天地會或者明教了.可天地會按照劉國重先生的說法就是紅花會的前身,這個我認為暫時沒有討論的必要,無所謂.那麼就和明教比下.明教雖然也是公然反叛,但是明教是在元末,當時國家已經分崩離析,明教在那個時候反朝廷,風險是遠低於紅花會這種身居盛世而反叛的組織的.那麼紅花會之所以會如此強悍,也是憑藉著實力的強橫.
  

  紅花會實力雄厚,高手如雲.處於高手中金字塔的頂端,是紅花會中堅實力的構成,"十三太保"....呃,我承認這是我胡編的.
  
  二當家追魂奪命劍無塵、三當家千手如來趙半山、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五當家和六當家是西川雙俠常赫志與常伯志兄弟、七當家武諸葛徐天宏、八當家鐵塔楊成協、九當家九命錦豹子衛春華、十當家駝子章進、十一當家鴛鴦刀駱冰、十二當家鬼見愁石雙英、十三當家銅頭鱷魚蔣四根、十四當家金笛秀才餘魚同。
  
  這十三個人,構成了紅花會的權力核心.而他們原本團結在於老舵主為首的紅花會的周圍,高舉"反清復明"的偉大旗幟.可現在於老舵主掛了,問題就出現了.紅花會的最高領袖的任命制度有問題.理論上應該是禪讓制,可是他毫不猶豫的將位置傳給了自己的義子陳家洛,這個事情就有待商榷了.
  為什麼要傳給他呢?
  "十三太保"(先這麼叫著了...)裡至少有6個可以做當家.都是武技高強,仁俠重義之人,他們在資歷,經驗等等方面都是超過陳家洛的.相比之下,陳家洛
  
  生於富貴之家(富二代),從小對民間疾苦估計也是沒什麼感觸,又是典型的白馬王子.(參見我之前列出的庸俗主角六條規範)最後的問題更嚇人,他是乾隆的親弟弟,這個是"疏不間親"...
  
  可陳家洛一旦被指派,居然所有人都是敬重臣服,沒有一個人生出異議的.這個問題又如何解釋呢?
  我是這樣分析的,陳家洛的優勢只有3點:
  1.他是袁士霄的弟子.(武學前途一片大好)
  2.他是老舵主的乾兒子.(這個比第一個更重要,而且老頭子沒有子嗣.)
  3.他是乾隆的親兄弟.(這個也能算優勢麼?其實是的.)
  
  那麼既然他的優勢有限,十三太保沒有當上總舵主的原因就是十三太保比他更不合適了.
  我們逐一排除如下:
  
  十四當家餘魚同負責聯絡刺探打前哨.這個人在書劍中的人氣非常高,我不多作評價.不過他既然是間諜出身,那就當不了領袖.
  十二當家石雙英則司職刑堂.這個是主管法規的,按照朝廷的官位是司寇.司寇當然不能是領袖了.
  九當家九命錦豹子衛春華、十當家駝子章進、十三當家銅頭鱷魚蔣四根、八當家鐵塔楊成協
  這幾位是亡命徒.整體在外邊衝鋒陷陣,這種人的位置雖然不可或缺,但是不適合當領袖.如果讓衛春華當領袖,沒準哪天他九條命用完了,掛了.還得選.
  七當家徐天宏是軍師
  軍師是出謀劃策的,而不是領袖群倫的.雖然徐天宏我非常喜歡,但是他始終只是個幕僚身份.也做不了領袖.
  現在剩下的就只有二當家追魂奪命劍無塵、三當家千手如來趙半山、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五當家和六當家是西川雙俠常赫志與常伯志兄弟
  這麼幾個人了

  
  這五個人裡,武功基本全是當世的好手.勝過他們的不是沒有,不是前輩高人,就是名流隱士.在十三太保的餘下諸人中,武功的平均檔次比他們低的不是一點半點.紅花會裡看重的就是武功和人品.所謂德才兼備,在紅花會的世界,才就是武功.而這五個人驚世駭俗的功夫也是他們能脫穎而出,把前面7個笨蛋甩在腦後的主要原因.
  
  需要一提的是,五當家和六當家是兄弟,還是Twins...他倆沒法當領袖.以我淺陋的見識,沒聽說過某個機構有2個領袖,地位,權力完全相同的.
  孔子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就算效仿羅剎的大小沙皇,也總有一個是頭領的.長得一樣,誰能分清楚.如果從中選擇一個,另一個也顯得過於尷尬.
  同理,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的老婆駱冰也是不能當領袖的.
  不是我重男輕女,是他們重男輕女.駱冰早期做的是間諜,後期不幹了.她一高興就去偷馬玩,這樣的人怎麼能當領袖.
  那麼文泰來呢?他能不能當領袖呢?
  不能.為什麼呢?書中有一處細節.老於(老舵主)和乾隆皇帝有過一次面談,文泰來隨行.看來他的的定位是保鏢.文泰來是這幾個人裡最大俠的一個,慷慨
  
  豪邁,威猛陽剛.但是也正因如此,他就更不適合當領袖.(韋小寶才適合當領袖)
  剩下2人,趙半山,無塵.
  無塵是個武痴,號稱天下第一劍客.他個性好鬥,急躁.情緒化極其嚴重.(懷疑和我一樣是巨蟹座)是不適合做領導的.在飛狐外傳裡他明知道胡斐認錯人,依然和胡斐相鬥,把他的好強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他基本可以定義到玉麒麟盧俊義這個人群中,適合做副手.
  那麼剩下的趙半山,總行了吧?
  
  趙半山是個笑面虎,平時給人的感覺像一個做生意的胖掌柜.滿臉和氣,但是武功驚人.在太極拳和暗器上造詣獨步天下.外號叫"千手如來".他在紅花會的人緣算得上極好,和大家的關係都不錯,但是也有不怒自威的時候.我認為,如果沒有陳家洛,八成他就是總舵主了.
  可現在有陳家洛了,他倆誰更適合呢?
  

  從我個人方向論,憑藉他倆的自然條件,當然是趙半山更適合做領袖.可站在紅花會的角度,就只有陳家洛可以了.
  為什麼呢?請容許我跑題下.
  我們知道在天龍八部裡,慕容復一度想收服中原豪傑來幫他復興大燕.後來通過群雄去營救蕭峰可以證實,慕容復是愚蠢的.因為群雄武功再高,也是抵擋不了正式軍隊的.
  
  這個定理是金庸認定的,因此日月神教,神龍教都沒有和政府抗衡.而天地會則試圖通過手握兵權的吳六奇來迎合反清復明的計劃.明教乾脆冊立武裝軍隊.
  
  紅花會有軍隊麼?NO!
  
  紅花會只是武力強橫,通過武裝起義來推翻當時如日中天的清政府是不可能的.怎麼辦呢?靠一個計劃,一個荒謬到愚蠢的計劃.
  這個計劃就是利用陳家洛的兄弟身份和紅花會群雄的卓越武功,逼乾隆就範,用他皇帝的身份和權力來反清復明.
  我第一次看書劍恩仇錄,已經是初中了.這個時候的我,已經有足夠的邏輯認為這個計劃實在是太扯了.
  就算乾隆是漢人,可他已經是皇帝了,這個時候的他,民族在他心裡已經不再重要,何苦多此一舉.如果計劃成功,自己最好的結果也還是當皇帝,而陳家洛
  
  文才武藝遠勝於己(書中遠勝...),顯然給自己埋下禍根.如果計劃一旦洩露,自己就身敗名裂,還要背負愚蠢之名.
  別說乾隆不會同意,我都不會同意.

  
  可陳家洛顯然認為乾隆遠不如初中的我!(⊙﹏⊙b汗),他信任乾隆一定能按照計劃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也相信自己的大業即將完成.為了這個大業,
  
  他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老婆送給了乾隆.到最後當然是以香香公主香消玉殞的慘劇來收尾.陳家洛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金庸也為自己的稚氣暗自努力,在之後金庸筆下的陰謀,雖然也有不夠完善顯得幼稚的,但是均遠遠勝過這個"陰謀".不在話下.
  
  在組織上的描述,金庸不止如此.他設身處地的將陳家洛的年輕氣盛和缺乏經驗等缺點鮮明的刻畫出來.具體的體現,在營救文泰來上.
  雙方實力對比:
  紅花會方面:十三太保,總瓢把子傾巢而出...
  張召重方面:一群水貨,只有張召重一個頂尖兒高手.
  蔣四根扮艄公,把曹能和官兵騙上筏子,拿下.群雄全體亮相.陳家洛親自出手...
  
  當時的陳家洛是打不過張召重的,不用說張召重裝備還比他好.其時有手下主動請纓(無塵大神),陳家洛不讓.我想這是他新任舵主的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執意要拿些功勳.
  可張召重穩健得多,朱祖蔭請纓他立刻同意,事實上也挽救了他的性命.朱祖蔭瞬間被拿下.可張召重出手以後,形勢逆轉,陳家洛差點掛掉.最後是無塵出手,才挽回敗局.
  
  我一直認為領導本身的實力是不需要太強的.劉邦和項羽打架誰厲害?貌似項羽能打死一排劉邦,可誰贏了呢?
  什麼叫做帥,什麼叫做將.這君君臣臣的名正言順在紅花會都成了P話了.本來無塵請纓,要是直接讓他去,很可能這事情會輕鬆之極.陳家洛的年輕把事情辦砸了.
  
  這裡是金庸的過人之處,他沒有把主角綁縛到一個所向無敵的虛假位置上.而是客觀的分析,陳家洛最可能因為年輕識淺而附帶的弱點.後來的張無忌也有類似的缺點,咱們稍候再提.
  
  剛才我們說到金庸先生擅長描寫政治性團體.現在我們再引出一個金庸先生新的特長.我將之命名為:[周王筆法].
  所謂周王,來自一首著名的詩: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詩的意思我不解釋了,大家應該都知道.
  
  周王筆法的意義就在於筆者會刻意的將某個人物置於一個特殊的境地,他(她)的真正意圖,在周王筆法中往往被曲解到相反的方向.這個人也許是周公,也就是好人被誤解成壞人(霍青桐,趙敏,黃藥師等..).也許是王莽,也就是壞人被誤作好人(嶽不群,慕容復,風際中等).
  這個周王筆法絕不是金庸發明的,其實我們熟知的紅樓夢就是用周王筆法寫黛釵的.只不過筆法和內涵都遠為精深罷了.
  
  金庸擅長此道,到後來尤甚.此刻牛刀小試,也是非常讓人迷惑的.
  霍青桐帶兵一事,被親友懷疑,甚至被心上人懷疑.心中的悽苦那是不必多說了.可惜霍青桐這樣一個堪稱完美的美女,就因為李沅芷這個"偽郎"和妹妹的美貌輸掉了她的愛情.
  

  周王筆法寫的也不僅僅是霍青桐,還有陳家洛和徐天宏.
  陳家洛的昏庸和愚蠢在於他把乾隆的政治家身份和江湖上的豪俠混淆.雙方對於承諾和誓言的角度完全不同.
  有人可能認為皇帝金口玉言,說了就算.我告訴您,沒那事,皇帝必須得達到撒100個謊臉都不紅的境界.
  陳家洛和乾隆達成這個愚蠢的反清復明協議以後,香香公主的悲劇就可以說註定了.
  因為乾隆可以隨時反悔,做他的滿清皇帝,可陳家洛不能.他不能刺殺皇帝,不能搶回女人.他什麼都不能,只能等著乾隆良心發現.
  陳家洛把自己和紅花會置於這種局面,和沉穩老練的乾隆相比,簡直就是許褚對賈詡.
  因此原書寫乾隆對鏡子看,嫉妒陳家洛的時候,我撇嘴不已...
  陳家洛,枉稱英雄少年,除了武功,他有什麼可讓乾隆嫉妒的呢?
  至於他手下的那些人,周王筆法寫的最狠的就是武諸葛徐天宏.當然,金庸可能尚且不自知.徐天宏在書裡算無遺策,足智多謀.可不見他從陳家洛的戰略眼光著手,有哪怕半次勸諫.軍師之名,都被他侮辱了.其他人我倒覺得沒有質疑也情有可原,畢竟大家都醉心武學,不懂政治.
  
  在我看來,陳家洛雖然是符合六條庸俗男主角的所謂完美標準,但是他配不上霍青桐這個完美的更加真實的女子.
  根據新修版的蛛絲馬跡和一些朦朧曖昧的旁白,有不少人認為陳家洛最後是娶了霍青桐的.說的有理有據,更有人認為陳家洛身系紅花會大業怎麼能不娶妻生子呢?
  那個香薰縈繞的香香公主已經玉殞香冢,他倆如果真能在一起,又怎樣面對那個香噴噴的曾經跨在兩人中間的身影呢?更何況飛狐外傳裡憂鬱成熟的陳家洛,不像是一個娶妻生子的有婦之夫.
  
  我以為,這些已經不再重要,就算他娶了,又怎樣呢?
  



這是打賞金庸武俠小編阿牛的二維碼。長按下圖,選」識別圖中二維碼「,或將圖保存到手機後掃一掃,都可以給小編阿牛以支持。讀者的參與讓我很感動,同時感謝為小編阿牛打賞支持的朋友們,阿牛會再接再厲的……

相關焦點

  • 書劍恩仇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影視作品,是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吧,這本書是1955年,金庸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拍攝的電影和電視劇版本太多,糰子只是搜集到幾個版本。
  • 《書劍恩仇錄》——青春之歌|百家故事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寫於1955年。那一年金庸三十歲,書中主人公陳家洛二十五歲,正是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年少有為的好時候。年輕真好!年輕就是資本,可以撫劍獨行,可以縱酒狂歌,可以神思飛揚,可以詩書詞賦,可以大漠西風,可以江南賞桂。家國天下胸中丘壑,山川河月盡入筆端,美矣哉!
  • 知識分子的百花錯拳——讀金庸《書劍恩仇錄》
    摘自天涯樸素的blog,連結見原文《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作品,卻已呈現出大家風範。
  • 金庸小說中的生離死別(三) 《書劍恩仇錄》
  • 金庸武俠經典《書劍恩仇錄》中,「書劍」指的究竟是什麼呢?
    金庸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書劍恩仇錄》有一點舊派武俠小說的痕跡,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不夠深入,但金庸特色在這部小說中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體現,尤其是在思想性上。要想弄明白《書劍恩仇錄》的書和劍指的是什麼,還是要粗略地回顧一下小說的內容。
  • 古力娜扎、迪麗熱巴、佟麗婭最適合的古裝劇,是《書劍恩仇錄》
    近年來,《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熱度較高的作品又迎來了新一波的翻拍,但是金庸先生有一部作品,很少被翻拍,那就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第一回 古道騰駒驚白髮 危巒快劍識青翎金先生當時的筆力還不夠深厚,不像後來,他「四兩撥千斤」般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個絕世美女——小龍女。這時他想極力表現霍青桐之美,語句又稍有貧乏,於是他直接化用了《紅樓夢》裡描寫警幻仙子的句子,也就是上文加粗這幾句。
  • 《書劍恩仇錄》五版霍青桐香香公主,誰是經典?
    金庸筆下有不少姐妹花,《書劍恩仇錄》裡的霍青桐和香香公主《書劍恩仇錄》裡的一對異族姐妹花,秀美絕倫、武藝高強的翠羽黃衫霍青桐,美豔絕倫、善良單純的香香公主喀絲麗。汪明荃VS餘安安這個是最早的電視劇版本,飾演霍青桐的汪明荃不僅顏值非常高,她的演技亦是毋庸置疑的,她將霍青桐詮釋得遊刃有餘,既有柔情的一面,也有大將風範。演香香公主由17歲的餘安安飾演,嬌俏可人略帶異域風情的餘安安被眾多網友譽為史上最美的香香公主。
  • 44年前,紅得發紫的《書劍恩仇錄》,如今片中演員怎麼樣了?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金庸創作的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就是早在1955年便開始連載的《書劍恩仇錄》。歷來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眾多,但作為金庸群戲小說的《書劍恩仇錄》改編作品卻因難度較大,少有製作公司敢冒險觸碰。事實上早在1976年,由TVB投拍的中國影視歷史上第一部金庸小說改編電視劇,便是由王天林執導,鄭少秋、汪明荃、餘安安聯袂主演的《書劍恩仇錄》。
  • 古力娜扎、迪麗熱巴、佟麗婭最適合的古裝劇,還是《書劍恩仇錄》
    近年來,《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熱度較高的作品又迎來了新一波的翻拍,但是金庸先生有一部作品,很少被翻拍,那就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歷代的電視劇版本較少,不像《射鵰》三部曲或《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動輒翻拍,《書劍》最新的一個版本是2009年喬振宇、鄭少秋、劉德凱、穎兒、周麗淇等人出演的40集古裝連續劇。其實《書劍》作為金庸老爺子的第一部著作,情節和人物刻畫上確實稍有稚嫩。
  • 一書一劍走江湖,《書劍恩仇錄》七大版本,這部成為經典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先生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小說似民間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圍繞乾隆皇帝與紅花會陳家洛兩人奇特的關係來改編成電視劇。你知道哪一部最經典嗎?1984年版《書劍恩仇錄》又名《書劍江山》是由申江和遊天龍共同執導,由遊天龍、森森、斑斑和楊麗音等主演的古裝武俠劇。這部劇感覺比較簡陋了點,但是在努力的貼合原著,只不過是到了後面,有點放飛的狀態。結局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 有誰看過李添勝導演的《書劍恩仇錄》!看過的舉個手!
    有誰看過李添勝導演的《書劍恩仇錄》!看過的舉個手!金庸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年頭已經很久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視劇還是有很多的小夥伴肯定看過!誰來看過舉個手!那麼小編就要和大家一起回顧下這部電視劇《書劍恩仇錄》,由金庸先生的同名小說進行改編!
  • 配角都是大明星,主角卻默默無聞,TVB87版金庸劇《書劍恩仇錄》
    在金庸的作品中,《書劍恩仇錄》並不是多麼的知名,因為相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名著,構思比較淺顯;寫作手法較於稚嫩,篇幅上更是小巫見大巫。所以,被掩蓋了光芒。但《書劍恩仇錄》畢竟是他的處女作品,影響深遠。迄今所拍攝的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TVB歷年武俠劇|1976版《書劍恩仇錄》鄭少秋一炮而紅
    《書劍恩仇錄》作為金庸的武俠小說處女作,在整體上雖然不能算是金庸小說的上乘之作,但卻有著很重要的地位。1976年6月,香港TVB首次把金庸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改編成電視劇搬上螢屏。因此,為了爭奪收視率,邵逸夫決定馬上開拍金庸武俠劇,於是便選中了金庸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邵逸夫當年作出的一個重要決定不僅僅是開拍金庸劇,更重要的是直接買斷了金庸所有中長篇小說的影視改編權,從此以後,金庸劇便成了香港TVB每每與對手爭奪收視率的殺手鐧。
  • 《書劍恩仇錄》44年,片中演員,有人成著名主持人,有人皈依佛門
    44年前,紅得發紫的《書劍恩仇錄》,如今片中演員怎麼樣了?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金庸創作的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就是早在1955年便開始連載的《書劍恩仇錄》。
  • 書劍恩仇錄:被未婚男人追求怎麼辦?駱冰教你3招走天下
    《書劍恩仇錄》裡有很多種感情模式,有一種是駱冰和餘魚同那種:優秀男青年愛慕已婚少婦,一直放在心裡,某天終於爆發,表白,被拒絕,但大家還是朋友。書劍恩仇錄劇照01「鴛鴦刀」駱冰,一代江湖驕女。為啥驕傲?人家有驕傲的資本唄。
  • 黃海冰版《書劍恩仇錄》:紅花紅顏俱難忘
    金庸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我大約是小學五年級前後看的,那會看書都是殘破不全,很少有完整的,只有半部,完全不知道還有香香公主呢。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幾個段落:李沅芷拜師學武,文泰來被抓,周老莊主一怒之下打死親兒子,以及,陳家洛誤以為霍青桐與女扮男裝的李沅芷有染(眼瞎!)
  • 【娛圈秘聞】Do姐爆夏雨拍《書劍恩仇錄》發脾氣 「Jo鮑」年少氣盛曾被稱「青筋現」
    Do姐於節目中說到夏雨當年拍劇集《書劍恩仇錄》時,其中一幕戲他把笛「舞來舞去」,結果由此引至一件事令夏雨發火爆粗外,更不慎弄傷自己的額頭,Do姐指夏雨:「他為人可愛,但有點脾氣。」1976版的《書劍恩仇錄》由王天林執導,為TVB第一部改編自金庸小說的武俠電視劇。
  • 【娛圈秘聞】Do姐爆夏雨拍《書劍恩仇錄》發脾氣 「Jo鮑」年少氣盛曾被稱「青筋現」
    Do姐於節目中說到夏雨當年拍劇集《書劍恩仇錄》時,其中一幕戲他把笛「舞來舞去」,結果由此引至一件事令夏雨發火爆粗外,更不慎弄傷自己的額頭,Do姐指夏雨:「他為人可愛,但有點脾氣。」1976版的《書劍恩仇錄》由王天林執導,為TVB第一部改編自金庸小說的武俠電視劇。
  • 《書劍恩仇錄》裡的政治婚姻
    《書劍恩仇錄》中也有不少政治婚姻,最出名的自然是香香公主與乾隆,當然,過程是痛苦的,結果是失敗的,乾隆和陳家洛兩兄弟啥都沒撈著。而駱冰與文泰來、徐天宏與周綺的婚姻,雖然兩情相悅,但在我看來也有政治婚姻成分——要不就是系統內部解決,要不就是大幫會和大豪傑的聯姻,裡面沒點玄機才怪。另外,還有一個未發生的政治婚姻,那就是張召重在大漠上了李沅芷的當,心裡卻還打著要娶李沅芷為妻的算盤。
  • 經典重溫:1987版彭文堅羅慧娟《書劍恩仇錄》,細數幾種愛情形式
    1987年TVB《書劍恩仇錄》。監製李添勝,主演彭文堅,羅慧娟,梁佩玲(梁藝齡),任達華,吳啟華,黎美嫻,石修,陳敏兒,廖啟智,商天娥,戚美珍。那個朝廷,那個江湖,人心起伏,局勢動蕩,痴男怨女依然有著自己獨特的愛情形式,流光飛舞,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