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的百花錯拳——讀金庸《書劍恩仇錄》

2021-02-19 金庸江湖網

摘自天涯樸素的blog,連結見原文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作品,卻已呈現出大家風範。雖然是金庸的試筆之作,並非他的最成功作品,仍然顯露了作者流淌全書的驚人才華。事實上「書劍恩仇」正可以作為一個象徵,蘊含了作者以後一切作品的內在因素。「恩仇」是人類所具有的喜怒哀樂的感情,喜樂的執著凝聚為「恩」,哀怒的執著凝聚為「仇」,而「劍」是一種實踐恩仇的力量,它將「恩仇」這兩種極端的感情導致為生死,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然而金庸作品的特色是「劍」上還有「書」,也就是對以上所有這一切的思考與超脫。一「書」一「劍」,以「書」為主,形成了貫穿金庸全部作品的兩條主線和基調。

《書劍恩仇錄》中人物眾多,個性突出者為數並不少。譬如奔雷手文泰來、無塵道長、趙半山、武當高手張召重、陸菲青、餘魚同、李沅芷、霍青桐等,皆栩栩如生。但男主角陳家洛卻不討人喜歡,可能也是金庸小說中最失敗的男主角。作為當時天下第一大黑幫組織紅花會的龍頭老大,文才武功,均是一時之選。可是看來看去,陳家洛都顯得猥瑣,小肚雞腸。談情說愛,讓霍青桐傷心欲絕。江湖爭霸,沒有任何的政治頭腦。他勸乾隆放棄本身的皇帝寶座,重新再做一個皇帝。這是怎樣的一種腦殘?不過重讀《書劍恩仇錄》,倒是另有發現。

作為天下第一大黑幫組織紅花會的龍頭老大,陳家洛出身書香門第,乃是海寧陳閣老的公子,十五歲就中了舉人;又從小跟著高人天池怪俠袁士霄習武,文武雙全,才貌俱佳,典型的高富帥,可謂贏在起跑線。他領導的紅花會有十四位武功卓絕的當家打手,跟元末的黑幫組織明教可以比肩。之所以相比,蓋因為金庸筆下的其它幫會,主要是稱雄武林,爭霸江湖而已。但紅花會、明教卻並非著眼於一般的行俠仗義或江湖爭霸,而是負有政治目的,旨在推翻當時的統治集團,自己取而代之。明教能夠成功,在於朱元璋的流民身份。當一個知識分子陳家洛成為紅花會的總舵主時,失敗已經種下因果。

古代的知識分子講究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說修身,陳家洛在武學上承襲師父所學,而且還有創新——從《莊子》裡領悟到最上乘的武學。可是待人處事,不免猥瑣虛偽,心胸也極為狹窄。看到美女霍青桐,明明喜歡上對方,可是嫉妒女扮男裝的李沅芷。後來又見到一白痴美女香香公主,又愛上人家。困在山洞,坐擁兩姐妹,還在喃喃自語:「我不去籌劃如何驅逐胡虜,還我河山,卻在為愛姊姊還是愛妹妹而糾纏不清。」接下來為了完成所謂的「復興大業」,又將自己心愛的女人香香公主送去討好乾隆。男人做到陳家洛這種地步,確實極品,讓人不得不服。

從陳家洛的武學「百花錯拳」其實可以隱約看出一個知識分子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的尷尬困境。所謂「百花錯拳」,講究的是「似是而非,出其不意」,讓對手「百花」易敵,「錯」字難當。這樣的武學在於「出其不意」,險中求勝。然而做大事者,必須做足表面功夫。忍字當頭,不會被情感所左右。然而陳家洛一方面沉迷於女色,一方面又把女色拱手讓出,首鼠兩端,不知他到底想要如何。最終吟出「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這樣一首狗血淋漓的詩句。

男知識分子莫名其妙,女知識分子同樣如此。霍青桐得知自己妹妹的死訊,她的反應——又是傷心,又是憤恨,怒道:「你怎地如此胡塗,竟會去相信皇帝?」陳家洛慚愧無地,道:「我只道他是漢人,又是我的親哥哥。」霍青桐道:「漢人就怎樣?難道漢人就不做壞事麼?做了皇帝,還有甚麼手足之情?」傷心、憤恨,這是人的常態。可接下來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霍青桐又柔聲安慰道:「你是為了要救天下蒼生,卻也難怪。」曾經幾時,一個我們熟悉的政黨,在未成功的時候,也是口口聲聲「要救天下蒼生」,要給天下的百姓自由與民主。結果呢,大家都知道。

為了所謂的民族復興大業,陳家洛可以犧牲自己心愛的女人。換句話說,只要為了自己認定的偉大目標,陳家洛可以犧牲任何東西。這是一種多麼恐怖的「豪情壯志」。恰如已故的思想家顧準說過的那樣:「革命家本身最初都是民主主義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樹立了一個終極目的,那麼,他就不惜為了達到這個終極目的而犧牲民主,實行專政。」所以,即使陳家洛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所帶來的「漢人江山」也一定充滿坦克式的鎮壓與文化革命的血腥暴力。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在離我們並不十分遙遠的歷史中,不是發生過這種情況麼?

金庸本人對知識分子的態度不得而知,但在小說裡,往往敬而遠之。在金庸筆下,那些豪情滿懷的英雄男兒都是一些沒有多少紙面學問的人,譬如喬峰、令狐衝、郭靖、楊過、胡斐、張無忌等等。作為知識分子代表的陳家洛,因為擁有「百花錯拳」而目空一切,剛出場與鐵膽莊莊主相鬥,其結果卻是「臉上一紅……今日與周仲英激鬥百餘招,險些落敗,深悔魯莽,先前將話說滿了,未免小覷了天下英雄。」這大概是知識分子的通病,以為手握強大的「批判的武器」,就能無往而不利。至於《俠客行》,金庸對知識的本身產生懷疑,到頭來讓目不識丁的石破天練成「俠客行」所蘊含的絕世武學。

《書劍恩仇錄》所描寫的不僅僅只是「現實之外的夢境」,作者金庸還力圖借文學作品「塑造了一個新現實」本身。但這個「新現實」的代表人物陳家洛顯然無法完成或支撐「新現實」所賦予的責任。小說的結局是陳家洛率領紅花會群雄豹隱南疆,成為盧卡奇意義上的現代人,一個「先驗的無家可歸的人」。他的「百花錯拳」只能在鬱鬱寡歡中失去原有的鋒芒,成為花哨的屠龍術。終其一生,陳家洛都沒能走出自身的精神困境。等到《飛狐外傳》重新出場,陳家洛長吟的依舊是那首狗血淋漓的哀怨之詩——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相關焦點

  • 藏鋒擂臺——金庸題「百花錯拳」
    百花錯拳,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武功。天池怪俠袁士霄所創拳法。百花錯拳的要旨在於「似是而非,出其不意」,招式大悖於祖傳正宗手法。
  • 百花錯拳、獨孤九劍、黯然銷魂掌......武功套路中藏著的教育智慧
    那年我10歲,借得一卷殘書,名曰《書劍恩仇錄》,從此,江湖夜雨十年燈。       不明白評論家為什麼將金庸的武俠小說說成是成年人的童話,像我那樣懵懂少年就愛上金庸的一代代人,金庸小說伴我們成長,說它是進步的階梯半點沒錯。  我出生在偏而又遠的農村,金庸小說不只在那個文藝作品相對貧乏的年代豐富了我的人生和心智,當我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後,重讀金庸還給了我教育的智慧。
  • 川普"百花錯拳"讓人眼花繚亂 看中國應對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寫到一門名叫「百花錯拳」的武功絕學,為天池怪俠袁士霄所創。
  • 書劍恩仇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影視作品,是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吧,這本書是1955年,金庸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拍攝的電影和電視劇版本太多,糰子只是搜集到幾個版本。
  • 金庸武俠經典《書劍恩仇錄》中,「書劍」指的究竟是什麼呢?
    金庸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書劍恩仇錄》有一點舊派武俠小說的痕跡,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不夠深入,但金庸特色在這部小說中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體現,尤其是在思想性上。要想弄明白《書劍恩仇錄》的書和劍指的是什麼,還是要粗略地回顧一下小說的內容。
  • 金庸筆下,三大最強絕世拳法排名,周伯通的空明拳只能排第三
    其實在金庸筆下的拳法並不是太多,印象中,拳法並沒有劍法與掌法更出名。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第一種實力拳法就是,百花錯拳。這個拳法在江湖上的名聲與地位並沒有例入金庸筆下的超強武功行例裡面。百花錯拳是由天池怪俠袁士霄所創拳法。
  • 如何評價金庸小說中《書劍恩仇錄》男主角是陳家洛
    金庸大師在其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寫的陳家洛影射的是誰?和陳家洛一樣的人代表的是哪一類人,很顯然,金庸影射的是讀書人,儒家,這些人百無一一用,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說的就是陳家洛這樣的人。而且未必會死。換個主子繼續做。
  • 配角都是大明星,主角卻默默無聞,TVB87版金庸劇《書劍恩仇錄》
    在金庸的作品中,《書劍恩仇錄》並不是多麼的知名,因為相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名著,構思比較淺顯;寫作手法較於稚嫩,篇幅上更是小巫見大巫。所以,被掩蓋了光芒。但《書劍恩仇錄》畢竟是他的處女作品,影響深遠。迄今所拍攝的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陳家洛是金庸小說的第一個男主角,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他
    金庸在創建《書劍恩仇錄》的時候,武俠小說還停留在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宮白羽《十二金錢鏢》等舊派武俠小說的階段。直到梁羽生發表了第一篇改良的《龍虎鬥京華》的武俠小說,金庸的文學癮像是被催發了一般,就開始了武俠創作。《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小試牛刀的第一部武俠小說。
  • 《書劍恩仇錄》——青春之歌|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寫於1955年。那一年金庸三十歲,書中主人公陳家洛二十五歲,正是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年少有為的好時候。年輕真好!年輕就是資本,可以撫劍獨行,可以縱酒狂歌,可以神思飛揚,可以詩書詞賦,可以大漠西風,可以江南賞桂。家國天下胸中丘壑,山川河月盡入筆端,美矣哉!陳家洛翩翩公子,攜書彈劍,鳴琴奕棋,風雅遊戲,享受著青春贈給他的一切。
  • 金庸小說中的生離死別(三) 《書劍恩仇錄》
  • 從武俠小說中學做結構設計之7——百花錯拳
    這樣難得的空閒時間,在我看來,正是煉就自己的「百花錯拳」的大好時機,什麼是「百花錯拳」?有必要複習一下了。  金庸《書劍恩仇錄》第三回 避禍英雄悲失路 尋仇好漢誤交兵(節選) 只見陳家洛擒拿手中夾著鷹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綿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時已是太極拳,諸家雜陳,亂七八糟,旁觀者人人眼花繚亂。
  • 有誰看過李添勝導演的《書劍恩仇錄》!看過的舉個手!
    有誰看過李添勝導演的《書劍恩仇錄》!看過的舉個手!金庸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年頭已經很久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視劇還是有很多的小夥伴肯定看過!誰來看過舉個手!那麼小編就要和大家一起回顧下這部電視劇《書劍恩仇錄》,由金庸先生的同名小說進行改編!
  • TVB歷年武俠劇|1976版《書劍恩仇錄》鄭少秋一炮而紅
    香港TVB製作的武俠劇選材廣泛,不僅包括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大家的小說素材,而且還可以根據歷史人物,神話等虛構故事製作武俠劇。因為金庸小說的巨大影響力,小編今天就從金庸第一部小說改編而成的武俠劇《書劍恩仇錄》說起。
  • 一書一劍走江湖,《書劍恩仇錄》七大版本,這部成為經典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先生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小說似民間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圍繞乾隆皇帝與紅花會陳家洛兩人奇特的關係來改編成電視劇。你知道哪一部最經典嗎?1976年版《書劍恩仇錄》是由王天林執導,鄭少秋、汪明荃、餘安安、夏雨、黃淑儀等領銜主演的武俠電視劇。作為TVB的第一部金庸武俠劇,不得不說這部劇確實非常符合原著。看完這部劇不得不說鄭少秋的演技之妙,陳家洛在香香公主和霍青桐之間的搖擺不定與雄才,乾隆的腹黑一面,俱被鄭少秋演的活靈活現,感覺這部劇似乎也是鄭少秋的成名之作。
  • 古力娜扎、迪麗熱巴、佟麗婭最適合的古裝劇,是《書劍恩仇錄》
    金庸先生雖然已經過世,但是金庸劇的熱度卻一直不減。近年來,《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熱度較高的作品又迎來了新一波的翻拍,但是金庸先生有一部作品,很少被翻拍,那就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劍恩仇錄》。
  • 書劍茶館:追憶金庸,俠者江湖再見
    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在書劍茶館,茶餘酒後,家國大事,吃瓜小事,皆是談資。書院乃讀書清靜之地,本應遠離江湖,但為何還設一個書劍茶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但現實告訴我們,詩書滿腹但不入世,讀盡詩書也枉然。書中也應有刀劍之氣,也應告訴我們,該挺起脊梁做人的時候就應該刀劍出鞘。
  • 金庸人物武功排行榜(一)
    金庸武俠博大精深,包含琴棋書畫,醫文佛道,文史哲理等諸般國學文化,且融會貫通,皆為小說服務,實是古往今來小說之最。
  • 44年前,紅得發紫的《書劍恩仇錄》,如今片中演員怎麼樣了?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金庸創作的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就是早在1955年便開始連載的《書劍恩仇錄》。歷來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眾多,但作為金庸群戲小說的《書劍恩仇錄》改編作品卻因難度較大,少有製作公司敢冒險觸碰。事實上早在1976年,由TVB投拍的中國影視歷史上第一部金庸小說改編電視劇,便是由王天林執導,鄭少秋、汪明荃、餘安安聯袂主演的《書劍恩仇錄》。
  • 亦知墨解《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又名《書劍江山》,著於1955年。小說描寫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鬥智鬥勇的故事,也是這本小說把研究乾隆是否漢人一事,推到了高峰。(其實這個說法絕非金庸首創,只不過由此而泛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