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人才斷檔,敢問華語樂壇路在何方,創作型歌手是出路?

2020-12-23 大叔聊音樂

在上一篇文章中,大叔淺析了為何香港樂壇會衰落得如此迅速。其實作為華語樂壇的另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臺灣樂壇和內地樂壇,一樣也在衰落,只不過衰落的速度有快有慢而已。

至於衰落的原因,也都類似。詞曲作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捧紅了歌手,歌手紅了後,被邀請上娛樂節目。首先,上娛樂節目給歌手帶來的曝光以及其他利益,詞曲作者是無法分享的。其次,歌手走紅後,未必會聚焦歌唱事業,如馬天宇、陳偉霆等,詞曲作者「客戶」需求降低了。

馬天宇

一方面這導致了一些優秀的創作人漸漸淡出這個圈子,另一方面這個圈子也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創作人才斷檔,華語樂壇因此沒落。

01既然如此,歌手都走創作型歌手路線,是否可行?

讓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推導出結論。

李榮浩於2020年7月30日,發行了一張全新的專輯《麻雀》。這張專輯中收錄了一首叫《要我怎麼辦》的歌曲。整首歌的歌詞除了「呵呵呵呵」,就是「要我怎麼辦」。

歌手李榮浩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還記得他那首《貝貝》嗎?整首歌時長4秒,只有2個字「貝貝」。大叔是真的欣賞不了,也接受不了。屏幕前的各位夥伴(鐵桿歌迷除外),你們能接受嗎?

近幾年,李榮浩頻頻亮相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的同時,還過了一把模特癮。

模特李榮浩

甚至還跑了幾個電影、電視劇劇組,過了一把演員癮。

演員李榮浩

大叔不能斷定後一件事一定是前一事的原因,也不能單憑自己的喜好,給他這張《麻雀》專輯蓋棺定論,妄自下了「好或者不好」的評價。這個需要廣大聽眾去評判。

從《要我怎麼辦》和《貝貝》這兩首歌中,我們分明可以察覺倒他敷衍的創作態度。從這件事上,大家明顯可以感覺到在如今的樂壇生態環境下,創作型歌手在持續創作能力和熱情上的乏力。

如今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為走紅後的歌手提供了很多變現渠道。這些渠道分流了歌手的時間和精力,這與優質詞曲創作所需的條件,是相悖的。

02優質詞曲創作所需的條件是什麼?

需要創作人靜下來,用心地體驗生活,然後在此基礎上去總結、提煉。聽起來好像挺玄乎的,大叔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01

在《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首歌曲中,李宗盛寫下這樣一句歌詞:「為了這次相聚,我連呼吸都曾反覆練習」。這句歌詞把異地戀男女渴望見面,以及為見面做的細緻準備,描摹得淋漓盡致。

李宗盛

看到了這句歌詞,你的腦海中是否也浮現了這樣的場景:明天你將與她見面,你對著鏡子,反覆思量第一句話是該說「好久不見」還是「我好想你」呢?

從這一句細緻入微的歌詞中,我們就可以想見李宗盛一定是個有心人。他未必親身經歷過類似的場景,但他一定經過反覆的思考和揣摩,才能把歌詞寫得如此直抵人心。

02

林夕曾在《愛情轉移》中寫道,「徘徊過多少櫥窗,住過多少旅館,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很多人誤解了「櫥窗」和「旅館」的含義,以致於他們沒理解這句歌詞的精妙之處。

林夕

櫥窗裡的東西,看得見,摸不著。住旅館,時間到了,你就得退房走人。林夕用「櫥窗」和「旅館」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意象,指代之前未修成正果的愛情經歷。這與後一句歌詞「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進行了無縫銜接,與副歌部分的歌詞進行了呼應。

這種貼切的比喻,一定是建立在細心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之上。通過歌詞,大叔眼前浮現了林夕佇立在櫥窗前發呆、思考的情形。

由此可見,創作型歌手無法拯救華語樂壇的根本原因在於,在眾多變行渠道的誘惑下,創作歌手難以聚焦音樂,持續創作優質作品。

03華語樂壇路在何方?

首先,均衡各種渠道的變現能力,為各種渠道設立嚴格準入門檻

這是讓音樂人聚焦音樂事業的前提條件。這個道理,就如同上大學,挑選專業一樣。倘若每個專業學好了都能掙到錢,特長和愛好自然成為挑選專業的唯一準則。

當歌手紅了以後,觀眾肯為他的流量買單,但當他發現演員、主持人、歌手等各個職業的收入差別不大,並且不同的渠道都設立了嚴格的準入門檻時,其他變現渠道還能對他造成影響嗎?

其次,詞、曲、唱專業分工,通力合作,利潤合理分配

大叔不看好詞、曲、唱一把抓的創作型歌手,能持續產出好的作品。一個人身兼多重角色,需要不停地調整創作思路,容易產生疲勞感,創作靈感容易枯竭。大叔更看好「澤日生+林夕+陳奕迅」這樣專業分工、通力合作的模式,會走得更遠。

陳奕迅

這樣的分工模式不可避免地涉及一個問題:利潤如何分配。什麼樣的比例是合理的?這樣的問題應該不用我們操心。市場經濟下,三方主體會在相互博弈中,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

綜上所述,大叔認為華語樂壇的出路在於,讓音樂人專注於音樂事業,在此基礎上的詞、曲、唱的專業分工和通力合作。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是需要創作型歌手還是唱功型歌手?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究竟現在的華語樂壇中是需要創作型歌手還是唱功型歌手呢?有人說現在的各種「神曲」,大部分都是旋律無腦套和弦,歌詞也難登大雅之堂,這就能體現出創作型歌手的優勢,但也有的人說,一些好的歌手,雖然沒有優秀的創作能力,但憑藉著優秀的唱功依然可以在華語樂壇有著自己的天地。
  • 「敢問路在何方」的創作過程(含歌詞賞析)!
    導語:2月12日,閻肅離世,提起閻肅,可能有很多同學不知道他,下面我給大家說一首歌你就知道了,敢問路在何方,也就是西遊記的主題曲
  • 華語樂壇4位創作型天才歌手,一位是音樂鬼才,一位是音樂教父!
    華語樂壇從來都不缺乏創作天才,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和臺灣樂壇就誕生了不少創作型歌手,也許是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受市場的影響,那個年代的創作型歌手並不是都很吃香。到如今,詞曲的創作者越來越受到重視,創作型歌手開始大量湧現,形成一種百花爭鳴的景象。我們來看看華語樂壇4位創作天才歌手有哪些?
  • 華語樂壇30年來的創作歌手,他排第一我服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流行音樂在內地開始發芽生長,如今華語樂壇已經發展了30多年。在這30年間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歌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幾年,在這些歌手中間關於創作型歌手的爭議一直從未斷過。
  • 稀缺的華語樂壇優秀創作型女歌手,有一位已經離世!
    說起華語樂壇創作型歌手,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陶喆這四位。其實除了這四位最具人氣的天王,還包括胡彥斌,李榮浩,薛之謙,許嵩,汪蘇瀧,金志文,方大同,光良等人,當然還有「大師級」的李宗盛羅大佑,還有搖滾界的崔健汪峰許巍,民謠界的趙雷李志宋冬野等等,多到數不清。
  • 配唱《敢問路在何方》人選的折騰
    他說《敢問路在何方》是一首充滿男人氣質的歌曲,本該由男聲演唱。而且他是按照主題歌的想法來創作的。可是寫完了歌曲,劇組的音樂編輯告訴他,主題歌他們找了王立平寫,歌名叫《百曲千折顯精誠》,比較有氣勢,擔任配唱的是吳雁澤。片頭片尾的歌曲都讓男高音唱恐怕過於陽剛。
  • 《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被譚維維改編翻唱 引發了熱議
    許鏡清提到的不滿,最初的《敢問路在何方》,有三個方面:第一,未經同意擅自更改;第二,沒有版權意識;第三,徐先生不接受,不喜歡。情節仍然相當糟糕。網民們不接受譚維維的道歉,因為她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雖然《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可以帶動整個觀眾,但它並不是為了傳達不安和野性,而是一種不怕苦的倔強情感,所以不值得同情譚維維被批評。
  • 《敢問路在何方》英文版,果然是一曲斷人腸啊
    2001年,美國紐約評選最受華人喜愛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名列榜首。並且,於1988年該曲榮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然而,最近網絡熱傳一首英文版妖聲《敢問路在何方》,引無數網友圍觀折腰.先來聽聽秒殺無數靚女俊男,縱橫幾十載,不可褻瀆以及不可一世的86版《敢問路在何方》。
  • 張紀中的《西遊記》「涼了」,刀郎演唱的《敢問路在何方》卻火了……
    這四部難以跨越的經典之作,讓許多後來人在改編創作時都頭疼不已。幾年前,由著名導演張紀中翻拍的電視劇《西遊記》備受爭議,難以為廣大觀眾所接受。不過,電視劇中由刀郎演唱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卻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
  • 2020華語樂壇最火的創作歌手,都有你喜歡的嗎?
    疫情讓各行各業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人被困在家裡打著遊戲,沒有工作,當然也有一些行業其實是可以家裡寫歌,創作的,比如我們華語音樂優秀的創作人們。2020年歌手們雖然少了戶外的演出,演唱會,不過他們依然沒有忘記那些支持和守護者他們的歌迷朋友,周杰倫這幾年很少出專輯了,很多人說是結婚了,把時間都放在家裡,有的人說是些不出歌來了,反正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周杰倫這幾年的確是在吃老本,一年就出一首單曲糊弄大家,今年也是出了一首(mojito),異域的曲風帶點爵士,中間加了一段rap,就像周杰倫歌曲裡說的一樣,沒驚喜也沒有改變。
  • 海生-中國內地著名創作型歌手
    《情一動心就痛》MV海生頒獎盛典紅地毯海生頒獎現場海生,中國內地著名創作型歌手因此而出道在北京發展歌唱事業至今創作了並演唱了《情一動心就痛》《我不是你的玩偶》《現在的他對你好嗎》《小薇你在何方》《相思的夜》等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海式情歌!2013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系統學習戲劇、影視表演。為自己將要涉足的戲劇影視行業充電。2015年榮獲中國第九屆音樂盛典咪咕匯年度「最佳銷量」音樂人獎!2016年參演電影《天狼特遣隊》擔任重要角色,將於12月全網院線上線!
  • ☆亞洲金牌音樂製作人☆華語樂壇人氣創作型歌手——《高進》,與您相約歐迪酒吧玉林店3周年慶典
    《高進》華語樂壇人氣創作型歌手 亞洲金牌音樂製作人3
  • 從小聽到大的《敢問路在何方》竟然用了電音?
    伴隨著《西遊記》片尾畫面中唐僧一行四人在取經路上艱難前行的身影,一首《敢問路在何方》也被大眾所熟知,從此廣為傳唱。《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在兼具民族特徵的同時,還展現出通俗和新潮的風格。在編曲上,它是民族風格濃鬱的羽調式,但是在器樂上,卻使用了電聲音樂、民樂和管弦樂相協調配合的形式。
  • 《敢問路在何方》亮相 中美合拍電影版《西遊記》
    15日,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前一天,中韓合拍片《神秘家族》、中美合拍片《敢問路在何方》同在北京亮相。前者有創作過韓國超高票房的韓國團隊參與,後者故事根植於《西遊記》這一經典,均吸引了不少媒體前往採訪。
  • 搖滾風《敢問路在何方》:經典真能這麼改編嗎?
    原因是今年中秋晚會上歌手譚維維的一曲另類演繹。嘻哈、RAP、尖銳的女聲嘶吼、嗩吶、架子鼓,加上閃爍不定的燈光和長發貝斯手的「甩頭殺」,本想勾起觀眾無限回憶的童年神曲,硬生生被改變成了搖滾味道十足的前衛作品。觀眾都聽過《敢問路在何方》,但聽過這一曲搖滾風的另類改編,很多人感覺有點找不著北。對於這首改編作品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
  • 中國臺灣五大創作型歌手,羅大佑第四,周杰倫第二,第一卻是他!
    中國臺灣五大創作型歌手,羅大佑第四,周杰倫第二,第一卻是他!第五位:齊秦齊秦(Chyi Chin),1960年1月12日出生於臺灣省臺中市,歌手齊豫的弟弟,中國臺灣男歌手、音樂創作人。對於齊秦,我們最初的記憶就是那首《大約在冬季》,當時這首歌火爆到大街小巷都在傳唱。齊秦的音樂才華在這首歌上,發揮到了極致。
  • 從張暴默到蔣大為,一首《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看盡世間百態!
    《敢問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主題歌。由許鏡清作曲,閻肅作詞,張暴默首唱,第11集後改由蔣大為演唱。這首歌曲1986年秋季被列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文藝宣傳材料。1988年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
  • 未經授權改編《敢問路在何方》 譚維維發文致歉
    今年的中秋晚會上,歌手譚維維演唱了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不過她演唱的是自己改編後的版本,不僅被網友吐槽難聽,而且這次改編也沒有獲得原作者許鏡清的授權,為此譚維維今天晚上發表道歉聲明。作為全國播放次數最高的電視劇,央視版的《西遊記》是很多80後、90後的美好回憶,劇中的主題曲、插曲也是耳熟能詳,其中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也是經典之一了。
  • 創作型歌手夢然新歌不斷 人氣飆升忙不停
    夢然  搜狐娛樂訊 日前,創作型歌手夢然風頭正勁,以一曲《沒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單》走紅華語樂壇之後,一度成為媒體追逐的熱點人物,她在繁忙的演出之外也未對音樂創作絲毫放鬆,近日連續推出了《大眼睛》、《最孤獨的人》、《愛到盡頭也無悔
  • 周杰倫的創作能力有多強?「華語音樂皇帝 樂壇交通指揮者」
    周杰倫的創作能力到底有多強?親愛的那不是愛情,周杰倫只用了十分鐘,黃國倫知道了說:杰倫賺錢也太容易了吧。我哥就是這麼屌!在華語音樂圈,歌手往往分為創作型歌手和非創作型歌手,尤其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港臺音樂圈存在著普遍翻唱日本歌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