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主題歌。由許鏡清作曲,閻肅作詞,張暴默首唱,第11集後改由蔣大為演唱。這首歌曲1986年秋季被列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文藝宣傳材料。1988年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
1981年至1982年,中央電視臺籌備拍攝的電視劇《西遊記》由楊潔導演建組,尋找投資階段已有各路作曲家紛至沓來,楊潔不論名氣大小與否,請每人各作一段曲子;大約在1983年冬季,許鏡清作為第十位候選者,開始進入該劇的音樂創作。
許老師創作《西遊記》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的,也可以說是歷經坎坷。片頭曲的靈感來自於幾個民工敲著飯盒的節奏。開創了在電視劇中電子音樂和民樂及管弦樂隊結合的先河。
《西遊記》播放十集之後,領導對四大名著開了個會,在會上專門點了《西遊記》的音樂,認為《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用電聲音樂來描寫《西遊記》不合適,他要劇組立馬把這個作曲給換掉。
音樂編輯向許鏡清轉達了領導的意見,許鏡清見了楊導演說:「我是最後一次來劇組了?」那個年代,領導的話是不能抗拒的,只要有這句話,基本上是死定了。許老師當時說這句話有點心酸,他為了這個音樂下了這麼大的功夫,最後落了這麼個結果,中途退出,心裡真的很難受。可是,楊潔聽了很生氣,這個老太太很執著,她認為不對,就敢頂撞,認準了就敢於去做,如果她唯命是從,她就拍不了這個戲。楊導當時口述了一段話,後面有這麼一句話:如果藝術上讓我負責的話,這個事情你就不要管,如果說藝術上你不要我來負責的話,我拍完了片子之後,交給你去做後期,我全都不管了。所以,楊潔回到臺裡,領導見了她只說了一句話,哎呀,楊潔,你咋這麼厲害。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沒再問。
《敢問路在何方》則是許老師一天坐在公交車上看到車窗外雪花紛紛揚揚、行人匆匆趕路,腦子裡突然冒出了旋律,於是立即下車用借的鉛筆把「一番番春秋冬夏……」這句旋律記在了菸捲盒上。回去之後他伏在辦公桌用大約兩個小時從第一句「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起補全了整首歌,只在兩天後改動了兩個音符。因為當時音樂創作的主流是需要民族化,許鏡清在編曲中刻意地加入了三弦伴奏。
《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一經傳出便廣為流傳,唱遍全國。2001年,美國紐約評選最受華人喜愛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名列榜首。
因為前幾集的片頭曲是另一位作曲家,請一位男歌手演唱,所有片尾許老師請張暴默演唱。央視領導覺得女聲沒有氣勢,建議換男歌手來唱。
許老師先找到了一位大腕,人家說女生唱過的歌,不唱。然後找過崔健,崔健演唱了一首抒情的歌,許老師認為他力度不夠。許老師推薦劉歡來演唱,因為他是通俗唱法,楊潔導演沒有同意。
有一天,蔣大為在錄音棚佔據了許老師錄音的時間段,在許鏡清推薦下,演唱了這首歌。《西遊記》在第11集後由蔣大為演唱。而據蔣大為自述是當時他給吉林電視臺《林海雪原》錄主題曲,借用《西遊記》錄音棚。《西遊記》音樂編輯請他試唱《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聽說後,在電話裡聽了一遍,推薦給楊潔導演,決定採用蔣大為來演唱。
《西遊記》第十一集片尾曲改為蔣大為演唱,初二晚上,許老師接到了張暴默電話質問,據許老師說其間還參雜著國罵。許老師解釋說,這是導演的意思。張暴默又給楊潔導演打電話,楊導說,這是臺裡領導的意思。
蔣大為演唱了《敢問路在何方》,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據說他走穴必唱這首歌,出場費25萬,一個月演20多場。一年演出費就高達6000萬。
但是沒有給許老師一分版權費,甚至許老師在眾籌《西遊記》音樂會的時候,想請蔣大為贊助一些版權費,蔣大為拒絕了。想請他在音樂會上演唱《敢問路在何方》,結果電話都聯繫不上音樂會上,由戴玉強演唱了這首歌。
蔣大為在《中國文藝》節目談這首歌,絕口不提許鏡清,說這首歌是自己撿來的,是自己救了《西遊記》,因為領導對《西遊記》的音樂不滿意,《西遊記》已停播,因為改為他演唱片尾曲,其他音樂就不做改動了。
2016年12月5日晚,北京人民大會堂座無虛席。許鏡清終於在2.9萬網友的幫助下,時隔三十年之後完成了自己作品的音樂會。臨近謝幕,74歲的許鏡清才登臺,他老淚縱橫,向觀眾行90度禮鞠躬致謝,他身後的大屏幕滾動著2.9萬網友的名字……
小夥伴們說,我們欠《西遊記》一張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