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過後這幾天,熱度最高的應該數「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的改編爭議吧,實力唱將譚維維也因此身處漩渦之中,不得不出來公開致歉。
但網絡上的各種聲音並沒有因為她的致歉而停止,尤其是原曲作者許鏡清老師親自出面指責,提出這樣的改編不僅侵犯了自己的權利,更是篡改了該曲目原本的情感特徵。
「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已經在國內火了數十年,傳唱度非常高,不敢說全民皆知,但90後以前的幾代人,應該都能哼唱一兩句吧?
但在中秋晚會上,譚維維一改此曲原本的演唱風格,愣是將一首盪氣迴腸、引人深思的老歌,唱成了吵鬧不堪的搖滾,炫技性極強。在剛看到這一改編事件時,筆者尚不以為意,畢竟經典老歌改編也不少,更有原本不火經由改編後大火了的。
值到這一事件越鬧越大,特意搜出了譚維維唱「敢問路在何方」的音視頻,前奏響起,加上譚維維的造型,就立馬感覺出不對勁,到她開口往下唱,抱歉,真的欣賞不來。
說到譚維維,近年來也是名聲大噪,被冠之於實力唱將的美名,更被放進國家隊。尤其是當年一首「華陰老腔」,圈粉無數。所以,她的歌唱實力與個人成就都值得肯定。
回到改編事件上來,反對聲明顯高於贊同聲的原因有三:一是改編後跟改變前大相逕庭,原曲接受度就已經非常高,突然的改編風格不討喜;二是中秋晚會,傳統佳節,突出的是闔家歡樂、氣氛祥和,而重金屬風格的改編明顯違背這一氛圍;三是原曲的受眾多,但大多受眾年歲較長,心理上不容易接受譚維維這種嘶吼般的唱法。
許鏡清老師還說,如果沒有人生的坎坷,他斷然寫不出「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因此他第一時間站出來發出指責之聲,將矛頭直指演唱者譚維維。
事實上,「敢問路在何方」被改編成這樣,並非譚維維一個人的錯,其中更有編曲、審核、導演等等多個環節,他們明知在未徵得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將該曲推上中秋晚會舞臺,同全國觀眾見面,且在這首歌曲之前,還安排了83版西遊記的師徒四人上臺跟觀眾見面,這明顯是利用了觀眾們對這首歌的情懷。
在侵權改編這件事上,譚維維不是第一個演唱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也不能為此事將她一棍子打死,但需要她承擔的責任就必須得承擔,這不僅僅是給原作者的一個交代,更是給音樂界的傳承與創新一個說法。
現如今,音樂不能守著傳統一成不變,但也決不能隨意改編。如果動不動就改一首經典出來唱,那是將原作者、聽眾置於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