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熹:「新浪潮」的昨天與今天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作為電影製作和創作的「浪潮」已經過去,但作為觀念變革的「浪潮」仍在延續。「新浪潮」提出了現實主義的主張,改變了電影創作方式,湧現了一批代表導演,創造了一個歷史時期。

回顧世界電影的百年風雲,「新浪潮」運動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新浪潮」是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發生在法國的一場電影運動,1959年,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處女作《四百擊》在坎城電影節上眾望所歸獲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這場運動興起的標誌事件。在這個時期,特呂弗、戈達爾、阿蘭·雷乃、阿涅斯·瓦爾達等優秀導演紛紛走上舞臺,拍攝了《精疲力盡》、《朱爾與吉姆》、《廣島之戀》、《堤》等膾炙人口的傳世名作。「新浪潮」運動之後,英國、德國、波蘭、捷克、日本等國家的青年電影運動也受到影響,從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新電影的「浪潮」。法國「新浪潮」之所以有著非凡的意義,在於它是青年電影運動的縮影,概括了二戰後世界各國民族電影的復興,也標誌著現代電影美學的確立。

《四百擊》海報

「新浪潮」的由來

對於「新浪潮」這個叫法,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最可靠的是一家法國周刊1953年對法國「嬰兒潮」所做的一項調查,調查對象是成長於二戰後的法國青年,他們成長在和平年代,過著娛樂和輕鬆的生活,體現出與父輩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法國媒體就把這些青年叫做「新浪潮」。當特呂弗、戈達爾、侯麥等人的電影上映時,法國媒體拿出這個概念進行命名,而同時上映的喜劇片《扎齊在地鐵》中,扎齊的叔叔遭遇塞車時也有一句臺詞:「又來了,新一波浪潮!」從此,「新浪潮」成為這場運動的代名詞,也形象概括了這場運動破舊立新的特色。

《廣島之戀》劇照

新浪潮的出現有許多原因,首先是統治法國影壇的「攝影棚影片」難以滿足青年觀眾的需要,這些電影多數改編自19世紀的小說或戲劇作品,依託於攝影棚的人工布景,脫離現實,畫面風格虛假,給人留下道德說教的刻板印象。同時,美國電影的引入,刺激了法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二戰後,美國通過援助協議的附加條款,向法國大量輸出好萊塢電影,根據條款,法國電影院必須有40%甚至更多時間來放映美國電影,這勢必給元氣大傷的法國電影帶來巨大衝擊,薩特等知識分子公開反對美國電影。此外,電影攝影機技術的改進也是重要條件,為「新浪潮」運動埋下伏筆。到了上世紀50年代,攝影機變得更加輕便、靈活,膠片也提升了對複雜光照環境的適應能力,這為青年導演自由發揮個性創造了條件,他們把攝影機從攝影棚搬到大街、公園、學校、市場,拍攝真實的生活,也降低了成本。

「手冊派」與「左岸派」

「新浪潮」還有更特別的背景,這就是1951年創刊的雜誌《電影手冊》,其精神領袖是法國著名影評人、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圍繞這本雜誌聚攏起一批熱愛電影的青年人,他們出沒於電影院、沙龍、電影俱樂部和電影節,觀看大量經典影片,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激烈爭論。他們公開批評固步自封的法國電影,把它們叫做「優質電影」或「爸爸電影」,認為這些影片漠視電影語言的價值,他們擁護和稱讚一批風格派美國導演,如希區柯克、尼古拉斯·雷、比利·懷德等,並把這種崇尚電影語言本性和導演風格的理論,叫做「作者論」,這成為新浪潮運動的理論基石。

到1958年,他們不再滿足於在文章中舞槍弄棒,開始拍攝自己的電影作品,這些導演後來被稱為「手冊派」。1958年到1966年,這些導演共拍攝了32部電影,產量驚人。其中,戈達爾的《精疲力盡》模仿當時的「黑色電影」,但在剪輯和敘述上故意違反慣例,進行大膽創新,創造了一種率真、隨意而感人的風格。他的《阿爾法城》、《周末》等影片展開了激進的影像實驗,對傳統電影語法提出挑戰。同時,居住在巴黎拉丁區的一批小說家、藝術家也開始了電影創作,他們有阿蘭·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克裡斯·馬克、瑪格利特·杜拉斯、阿蘭·羅布-格裡耶等,他們被稱為「左岸派」,代表作有美輪美奐的《廣島之戀》、神秘的《去年在馬裡昂巴德》、充滿實驗色彩的《堤》等。以《電影手冊》影評人為核心的「手冊派」和以拉丁區知識分子為核心的「左岸派」,是新浪潮運動最重要的兩個陣營。儘管他們風格有別,藝術追求不同,但共同創造了新浪潮的輝煌。當然,新浪潮的風景不是只有「手冊派」和「左岸派」,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天才,仰仗個人才華而嶄露頭角,比如莫裡斯·皮亞拉,他在「新浪潮」時期開始創作,但藝術道路完全孤立,風格也極為獨特,1987年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在「新浪潮」運動中,許多青年投身電影事業,他們銳氣十足。路易·馬勒拍長片處女作時只有23歲,特呂弗只有27歲,戈達爾和雅克·德米也只有30歲。他們不但年輕,而且人數眾多。1954年,法國電影長片處女作的數量只佔全國影片的9%,到1971年已猛增到28%。1958年到1968年間,法國湧現了100多位新導演,這種發展態勢到1972年達到頂峰,當年出品的112部法國電影中,長片處女作就有31部。「新浪潮」中青年導演的「井噴式」發展,是其他國家的電影所望塵莫及的。

當然,「新浪潮」在法國也受到了爭議。一些媒體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運動缺乏耐心,認為他們破壞了法國電影的戲劇傳統,讓電影走向個人化、寫實化和散文化。當然,批評界也有支持的聲音,美國評論界肯定了這場運動的正面價值,安德魯·薩裡斯還把「作者論」引入美國,對美國電影理論的發生產生了巨大影響。

隨著電影史研究的深入,「新浪潮」這個詞被附加了各種意義。今天,「新浪潮」可以有三種不同的含義,它可以指一場電影運動、一個電影時期或一個導演群體。當我們用「新浪潮」描述一種電影美學時,是指現實主義美學的發展以及「作者論」理論的確立,這場「理論運動」始於1954年的「作者論之爭」,結束於1962年法國批評界對「新浪潮」風格的質疑。而當我們用「新浪潮」去描述一個電影史時期,則特指從1959年的《四百擊》到1968年「五月風暴」之間這個時期。當我們用「新浪潮」來描述一個導演群體或代際時,說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登上法國影壇的一大批導演,他們絕大多數成為法國當代影壇的中流砥柱。

「新浪潮」的消失與影響

1968年,「五月風暴」爆發,這些導演因觀念分歧而不再保持親密的合作關係,這場運動漸漸偃旗息鼓。但其電影觀念和美學原則依然發揮著影響,英國自由電影運動、德國新電影運動、日本新浪潮等運動悄然興起。這也是人們不斷回想起「新浪潮」的原因:作為電影製作和創作的「浪潮」已經過去,但作為觀念變革的「浪潮」仍在延續。「新浪潮」提出了現實主義的主張,改變了電影創作方式,湧現了一批代表導演,創造了一個歷史時期,「新浪潮」既倡導新的電影製作原則,又帶來了新的美學理念,兼顧創作實踐與觀念變革,不但湧現了大量導演和作品,而且更推出了新的電影評價標準,改變和豐富了我們評判電影的原則。

「新浪潮」表現出的電影批評、電影雜誌與電影創作之間的親緣關係,在當代法國電影中長盛不衰。從某種意義看,《電影手冊》雜誌就像「學校」,成為其影評人幾乎要比考入巴黎高等電影學院能更快地成為導演。如奧裡維·阿薩亞斯、帕斯卡爾·博尼策等人,都步上從影評人變成導演的「新浪潮」之後塵。而法國當代的許多作者導演,與「新浪潮」的導演有許多相似的個人軌跡,比如阿諾·德布萊辛、裡奧斯·卡拉克斯或克萊爾·德尼等,他們似乎在用另外的方式不斷重複著那個時代。

「新浪潮」是法國電影無法抹除的底色,一個導演傳給另一個,一代人傳給另一代人,他們在風格上相互呼應,美學上不斷繼承,儼然成為一種不斷創新的精神,和對電影的忠誠與執著追求。

(本文作者肖熹,法國戴高樂大學文學博士,東北師範大學教師。)

相關焦點

  • 昨天,今天,明天
    、今天和明天。昨天就是過去,今天就是現在,明天就是未來。再好的過去,都會成為歷史,再差的現在,也需要去珍惜,再遠的未來,也必須去努力。聰明的人,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能把昨天徹底放下,能把今天好好珍惜,能為明天奮鬥努力,不會隨波逐流,不會怨天尤人,更不會虛度光陰。
  • 昨天今天明天後天
    昨天是歷史,昨天是回憶。昨天,幼維無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童言無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狗子口小孩手,什麼都往嘴裡塞。昨天是一張白紙,隨便你寫隨便你畫。昨天睡在媽媽懷裡甜甜睡去,昨天跨在爸爸肩上享受快樂。
  • 昨天,今天,下雨天
    昨天,今天,下雨天
  • 昨天今天下雨天
    讓大家久等了這期送給大家 彭家麗《昨天
  • 昨天,再見;今天,你好;明天,會更好!
    昨天,再見;今天,你好;明天,會更好!和昨天說再見,是為了放過自己;和今天說你好,是為了活出自己;相信明天會更好,是為了給自己打氣,加油!昨天已經過去,就把所有的悲傷和煩惱,都留在昨天;今天很美好,我們都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活得開心,過得快樂;你要相信,明天會更好,會更精彩。不要再為昨天而哭泣,不要再為昨天而傷心,不要因為昨天,而遺失了今天的美好。
  • 昨天還是模糊的,今天就是清晰的
    昨天看到的路透照還是比較模糊的,人很小,今天看到的就是十分清晰的了。這速度,可以,像正主。究其原因,是不是喜歡你的人太多了?你在哪,就蜂擁的湧向哪。 夏天走了,秋天來了,故宮離著我們還遠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他來了,他來了,他穿著紅衣向著我們大步走來了。
  • 把回憶留在昨天,愛著今天的你
    把回憶留在昨天,愛著今天的你。時間一點點的散去,愛你的心卻一直都未改變。就算你已經消散在了曾經的河流中,我依然愛著你。回憶我只會留在昨天,愛你的那顆心永遠都在今天,目光所及之處,全是你。我可以,我也願意為你付出所有的真心,一點也不會覺得可惜,只因為愛著你,我想愛你,就這樣一直愛著你。
  •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 曾經年少的我們,都幻想過自己的未來。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對,就是日復一日的輪迴。
  • 昨天今天明天,到底哪個最重要?
    今天看了群裡一個白巖松演講的小視頻,他闡述了今天的重要性,突然興起想以不同觀點來叫板下這位大師。人生在世,誰不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去向明天的呢?關於昨天,也許對大部分人來說,總有美好或痛苦的回憶。沒有昨天的美好,怎能讓今天釋放光彩;沒有昨天的痛苦,今天大概不會吃一塹長一智了吧!所以昨天再怎麼樣,都是今天難以忘懷的曾經,我們善待它,不是一種慶幸麼?至於今天,有人說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人說珍惜當下,有人說今天是明天的因,要善果就得愛拼才會贏。眾說紛紜,而我卻認為認真過好今天,才能不負昨天的期待,給明天一個好的交代。
  • 我的昨天與今天……
    01愛死你了,我的昨天!愛死你了,我的昨天。不去說初識的美好,不在想相聚的浪漫。既然你已經不是我的紅顏,我又怎能為你湛藍?你已經不是昨天的你,我也不是昨天的我。希望你多多保重,天天都開心,事事都如意,幸福又美滿。愛死你了,我的昨天。我們相聚時間雖然很短,但我仍然好喜歡你的浪漫。我們結緣於文字,是文字搭橋,讓流星劃破了夜空,演繹了璀璨。可是好遺憾,沒有了文字,一切都變得好冷淡。
  • 荷蘭將在聖誕樹下見證新冠的第三波浪潮?_手機網易網
    11-18 15:17:09 來源: 中新社華輿 舉報   華輿訊 據中荷商報報導 荷蘭新冠病毒新增感染人數已連續第三周下降
  • 走過昨天,珍惜今天,明天會更好
    有人說,人的一生中其實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只要過好了這三天,就等於過好了這一輩子。的確如此,昨天,就是過去;今天,就是現在;明天,就是未來。過去的事都已經過去,再怎麼美好都沒法重來;今天的時間彌足珍貴,再怎麼不盡如人意也需要珍惜;明天的時光盡在眼前,再怎麼覺得遙遠,都需要為之努力,讓他變得更值得期待。我們走過昨天,珍惜今天,明天,才會更好。
  • 昨天挺好,今天很好,明天會更好
    時光走過了昨天,轉眼間又是一年花開季,回望過去,昨天越來越多,明天越來越少。有人說,希望回到過去,因為過去有太多的回憶;有人說,他願停留在今天,因為他不想看到自己慢慢變老;也有人說,想飛到明天,因為明天有他觸手可及的夢想。
  • 睡前英語故事|Today or Yesterday 今天還是昨天
    小朋友們晚上好呀~今天帶來的繪本是Today or Yesterday 《今天還是昨天》小朋友們,你的今天和昨天,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呀?我們一起去看故事吧~↓↓↓Today or Yesterday今天還是昨天今天的繪本詞彙量大概120-150左右,適合5-9歲孩子學習~想知道你家寶寶適合什麼階段的繪本和兒歌嗎?
  • 「穿越」百年米軌的昨天今天明天
    李文君 攝12月30日,「昨天·今天·明天——『2020·旅遊改變滇越鐵路』攝影大賽作品展暨『瀾湄書屋』揭幕活動」在昆明恒隆廣場大象書店舉行。2020年是滇越鐵路全線通車110周年。【現場】活動現場,嘉賓們暢談百年米軌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圍繞文旅品牌、文化交流、農業發展等主題進行交流。「昨天」——見證變遷的時光隧道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昆明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劉建華:攝影紀實性的特徵和形象直觀的特點最能反映滇越鐵路的現狀。
  • 昨天今天明天,其實還是今天最好,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給昨天、明天、今天。把握好這三天就能把握好人的一生。但是關於。昨天今天明天。我們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有的是,情感多於自己,記憶多餘情感,不管怎麼樣?都要保持最良好的心態對待昨天、今天、明天。已經過去了的時光,就留做記憶吧!曾經經歷多少生活磨難,留下多少點滴的回憶,都已經是昨天的歷史了!昨天記錄著我們的失敗和成功!昨天激勵我們一路前進!
  • 昨天battle到老今天入住城堡,新說唱哈人的七夕太快樂了
    昨天,你有被「送蛙」嗎?就在昨天,新說唱官方更是發出了一組「beats相愛battle到老」的七夕海報,「彼此相愛白頭到老」的寓意一目了然,要論玩梗新說唱可謂是祖師爺級別的昨天還喊著要今天新說唱官方更是放出了rapper「老友記」,小青龍、小白、
  • 宋丹丹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宋丹丹曾表演過的小品列表尤其是1999年的央視春晚中,二人表演的《昨天、今天、明天》,與趙本山的搭檔將她推向了小品界的巔峰,從那一年開始,許多人觀看春晚的目的就只是為了看他們的小品節目。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宋丹丹不得不說,她應該感謝小品帶給她的機會
  • 五年級作文: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猶如一個照相機,記錄著我那歡樂的童年時光。今天我在茁壯成長,猶如一顆小草在陽光下努力,讓自己變成一棵大樹。明天我要明確一個夢想,努力去把它實現。它們如同我記憶中的一串串珍珠,裡面珍藏著一個個奇妙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也是我人生中的回憶。它就是母愛。
  • 郭曉東:昨天羊肉湯今天燴麵,沒吃盡興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劉楊)「我很喜歡鄭州,昨天羊肉湯今天燴麵,但是最近減肥吃得特別不盡興。」9月24日晚上,第3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在鄭州舉行,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著名影視演員郭曉東遺憾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