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

2020-12-27 騰訊網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

曾經年少的我們,都幻想過自己的未來。不可否認,幻想總是如夢般那麼美好,但時過境遷,多年以後,自己也許活成了自己厭煩的模樣。

誠然,我們即使再頹廢墮落,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是在慢慢積累成長,只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被迫掉隊。

對,就是掉隊,不知道這個詞,在當時青春年少的時候有沒有回擊過長輩呢?「你們的思想已經和社會脫軌了。」我想很多人都多少表達過這個意思。可今天這個詞快用到我們身上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天道輪迴吧!

是什麼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呢?是不我們自甘墮落從而碌碌無為,還是我們奮勇拼搏卻方向不對,抑或是我們沒有傾盡全力致使半途而廢?可能是也可能都不是!

雖然我們每個人是一升鬥小民,但沒有人自甘平庸,我們也曾用汗水揮灑了自己的青春,只是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喜悅的收穫。我們知道貧窮想要成功沒有捷徑可言,只能靠自己。但當你迷失方向努力未果,或者沒有勇氣和實力為失敗買單之後,你只能選擇這樣的生活。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對,就是日復一日的輪迴。

我們已經關閉了鬧鐘,因為長時間的定點起床已經形成了生物鐘;我們不在追趕車輛害怕遲到,因為我們已經摸清了車輛的時間軸;我們對工作和生活已經沒有了多大渴望,因為昨天和今天都是一個模樣……

原地踏步,對,這是種可怕的現象,我們像丟失靈魂的屍體一樣,周而復始的循環,沒有了新鮮感,沒有了刺激感。

我們想這樣嗎?並不想!我們就像被生活拴上枷鎖的奴隸,想要逃出牢籠,卻無力掙脫,為了生活,卻又不得不這樣周而復始的工作。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這一切都是成熟的代價,我們背負了太多,老人、孩子,房子和車子,我們負重前行,不敢停歇,不敢去拋開一切拼搏一次,因為失敗不起,只能選擇湊合而活。

日子總要過,生活總得向前,我們毫無動力的工作著,機械般的完成任務,收穫果實,也是我們的無奈之舉,如果有更好的出路,沒有人選擇勞苦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如深淵潛龍一樣,積蓄著力量,等待著時機,從而一飛沖天。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你會發現,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也並不是一種懦弱的體現,更不是生活不幸的象徵。

我們短短人生百年,追求的無非是精神上的富足和生活上的豐富。簡單而不複雜,悠閒而不忙碌,這樣的生活節奏,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的生活難道不好嗎?

始於初見、止於終老,這樣的從一而終,說明了我們至少是我們目前最好的生活方式,它填充了我們的精神,富足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有力量深耕細作,蓄力待發。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這樣的生活簡單而美麗,我是踐行者,你呢?

用文字的那束光

點亮心靈的殿堂

驅散生活的迷茫

相關焦點

  • 這本未寫完的扶貧日記 如今有人自發替他寫下去
    消息傳出,往日裡和他熟悉無比的貧困戶們不敢置信、紛紛垂淚,那個天天在他們家門口打轉的老胡、那個擼起褲腿下田幫他們拔草的老胡、那個帶著他們過上好日子的老胡......他們再也見不到了。  在同事為胡華平收拾遺物的時候,卻在偶然之間發現了他留下的三本日記,上面寫滿了他扶貧路上心中的理想,寫滿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堅守初心和使命擔當......
  • 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只有在日記本裡,她才是她人生的主角
    但從小到大,在我的世界裡,「奶奶」是瑞華永恆的代號。 我對「奶奶」之外的她沒有好奇心,有時候甚至想不起來她的名字。 但是在這個日記本裡,她是那樣的鮮活。 日記本裡夾著許多封永遠也不會寄出去的信。
  • 大家| 安德魯·羅伯茨:人們為什麼要寫日記
    但日記並非始終如此。它往往始終是我們的主人,以至於我們做某些事情和去某些地方,不是為了自己,而純粹是為了讓日記滿意。每天早晨花十分鐘回憶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這真是有點煩人的雜活。日記作者自我安慰,並互相安慰,說等到他們老了,日記就可以讓自己高興,或許還能讓孫輩感興趣。當然還可以搶在大家都忘記日記裡提及的人物是誰之前把日記發表。
  • 如何寫好「觀察日記」,請看這裡!
    小學生如何才能寫好「觀察日記」,請看這裡!一、習作要求葉聖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爾觀察了很久,終於看到了蟋蟀築巢的全過程;比安基用日誌的形式,記下了燕子築巢及孵蛋的情況。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穫。觀察日記,主要是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還可以寫寫觀察的過程,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圖畫或照片就更好了。整理觀察日記,在小組裡分享。評一評,誰觀察的細緻,內容記得準確。
  • 「日記爺爺」 11年寫7本日記 記錄痴呆老伴的生活
    圖為張守仁寫的日記。 夏瑩 攝中新網合肥3月14日電 (夏瑩)「到屋裡給老武穿起,倒開水給老武空腹吃過藥,到客廳吃飯……」自2008年以來,張守仁的日記從未斷過。78歲的他,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妻子已達11年。
  •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你還別說,每個家長都應該有本「育兒日記」
    最近電影《邪不壓正》中的一句臺詞火了:正經人誰寫日記啊?疫情期間,某人出版了一本自己為觀察疫情發展而寫的日記,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而電影中的這句臺詞,也成為很多人用來嘲諷「日記抗疫」的經典臺詞。但話說回來,調侃歸調侃,家長是很有必要擁有一本「育兒日記」的。這本日記,不僅能記錄寶寶成長的點點滴滴,還會在許多地方,體現出別樣的妙處。
  • 廢料箱裡的148本日記,被搞丟的人生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籍是一本集懸疑、愛情、社會史於一體的書籍——《被搞丟的人生》,這本書的作者是亞歷山大·馬斯特斯,他是英國的傳記作家和編劇。2001年,148本被丟棄在劍橋廢料箱的日記本被人發現,後經轉到本書的作者手裡。
  • 四年級作文《寫觀察日記》,豆芽,好像就是為觀察日記而生的
    豆芽,好像就是為觀察日記而生的,尤其是連續觀察日記。為什麼這麼說呢?印象中,從我上學的時候,寫觀察日記,老師講的範文,就是以豆芽連續幾天的變化為例的,當時還感覺很神奇。第三天,我又跑去觀察綠豆。發現綠豆牙比昨天長了,也比昨天胖了,像一個個小孩長出潔白的牙齒,又像一個胖嘟嘟的嬰兒。綠豆長得真快呀!我想,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期待著我的長大吧 !這次真開心可以孵綠豆,給我帶來了知識,樂趣與成長。今天,再看到同學們在寫豆芽,恍如隔世。曾經有那麼一刻,心裡萌生了這樣的念頭,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的同學們還是在寫豆芽呢?
  • 這三本扶貧日記 他用生命書寫
    在同事為胡華平收拾遺物時,人們偶然間發現了他留下的三本日記,上面寫滿了他扶貧路上心中的理想,寫滿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堅守初心和使命擔當……   「他就像自家的老人一樣」   2019接替胡華平吳家村扶貧工作的任曉梅說,因為要參與排練單位依據胡華平事跡編排的話劇《一本未寫完的日記》,她在單位上看到了同事們整理出來的胡華平日記內容,當時她覺得很假,咋會有人在自己日記裡寫這些?  不過當她真正拿到了日記本,讀起裡面一篇篇「心聲」,這3本日記在她心中漸漸的變得真實,而且深刻起來。
  • 寫日記的人都不正經?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藍老闆哼了一聲:更靠不住朱潛龍:一個寫日記的人藍老闆:正經人誰寫日記啊!回想一下,我這輩子遇見的寫日記的,還真是沒有一個正經人!我高中時候,隔壁班有個女生,容貌中等打扮入時,文採雖稱不上斐然,小情小愛還是能寫得出來。她就是個寫日記的人,是不是很奇怪,隔壁班級女生寫日記你怎麼知道,因為她那本叫《少女的心》的日記我曾經看過!我住一間混合寢室,我們寢室有隔壁班的人,他們有一天幾個人看一本書,我就好奇,問什麼書,合著就是這本。
  • 2000篇日記,20本日記本,時光不可複製,這個奶爸記錄著兩個孩子的每一天
    第一篇日記是從出生第三天開始寫的,一口氣就寫了三天的日記,那三天的日記很長,記錄了孩子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和媽媽接觸、第一次吮奶、出院時第一次乘坐電梯、第一次乘車、第一次回到家等情景。之後就這麼堅持到現在,寫了近1800多篇,累計20多本日記本,記錄下寶寶生命中無數的第一次。
  • 工作與生活一體,寫心理沙盤日記就無所謂兼職與專職了
    寫心理沙盤日記是日常安排,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說兼職不全面,因為我甚至連周六也會寫,專職也不合適,我平時還要處理很多跟心理沙盤相關的工作。當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寫日記就是記錄所思所感,就無所謂專職與兼職了。有那麼一刻我覺得問這個問題的夥計,可能是在尋找兼職寫手的人。當得知寫日記就是我的工作時,就沒有繼續聊下去。
  • 誰能把心裡話寫日記裡?反正我不敢
    原創: 夏曉虹 北京大學出版社記得上小學時,曾經熱衷於寫日記。所記不過是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卻忘不了在日記本的扉頁寫上「日記日記,個人秘密」的字樣,日記本也鄭重其事地深藏在抽屜裡,為的是不讓家人看見,免得不願被人知道的「小隱私」曝光,保留一塊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 昨天今天明天後天
    昨天是歷史,昨天是回憶。昨天,幼維無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童言無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狗子口小孩手,什麼都往嘴裡塞。昨天是一張白紙,隨便你寫隨便你畫。昨天睡在媽媽懷裡甜甜睡去,昨天跨在爸爸肩上享受快樂。
  • 宜昌夫婦3年為孫寫千篇日記走紅網絡 首本日記已編輯成書出版
    日記摘要(視頻截圖)  從兒媳婦入院待產開始,為記錄孫兒成長之路的點點滴滴,宜昌夫婦三年來為孫子寫下近千篇日記,共計47萬餘字,目前第一本日記已編輯成書並印刷出版。29日,記者走近故事的主人公感受長長日記背後這份濃濃的親情。  家住宜昌CBD小區的吳大勇,今年已66歲,退休前吳大勇在市委黨校從事教學工作,2014年6月吳老師因甲狀腺疾病住院治療,由於對這種病不太了解,精神上產生了一些負擔,在老伴黃永香勸導下開始寫一些小文章,以打發時間並緩解內心的緊張情緒,這一招果然很奏效。6月下旬,孫子即將出生,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期待中。
  • 廣西一大學老師誘姦外甥女,把過程寫在日記裡!
    6月10日,柳州警方通報案情:一名大學體育老師多次性侵年僅13歲的外甥女,其妻翻閱十幾本日記後,發現其獸行,繼而向公安機關舉報。6月9日下午,嫌疑男子秦某(桂林靈川人)被警方抓獲。6月8日傍晚,河東責任區刑偵大隊值班室裡走進一名神色略慌張的女子,她說自己是來報案的,要舉報自己丈夫秦某強姦了她還在讀小學的外甥女。她還帶來一個大袋子,裡面裝著十幾本筆記本,全是丈夫多年來寫的日記。民警翻看後發現,裡面詳細記錄了秦某強姦外甥女的過程、手段及心理活動。
  • 這本持續45年的劊子手日記,到底寫了什麼?為何讓人看了就放不下
    作為一名工作就是砍頭和實施各種殘酷刑罰的劊子手,他卻寫了45年日記。而日記的內容則詳細記錄了他一生的工作記錄,包括犯人的名字、職業、所犯罪行和行刑狀態等。而在這45年的記錄中,他僅僅只用了15次「我」和「我的」。請問,是什麼人能堅持寫15年日記?又是什麼動機能讓他不帶感情地記錄下他每天的工作內容?
  • 筆記本上寫日記,生怕別人知道,手機上寫日記,生怕別人不知道
    記得以前寫日記,寫完以後,就放進抽屜裡了,寫的什麼除了自己,誰也不知道你寫的是什麼,除非誰哪一天打開你的的抽屜,看見這個筆記本,隨手翻兩下,才會知道你寫的是什麼。但現在不同了,你在手機上的各個帳號就成了你的筆記本,以前你寫日記生怕別人知道你寫的什麼,所以寫完以後就放進抽屜裡了。
  • 那個寫日記的騙子,後來怎麼樣了
    這讓我想起了當年《黃飛鴻》裡經典的一幕。愚昧啊愚昧!魯迅先生要是能活到今天,肯定還是被這100年後的愚智大眾給氣死過去!我本想說些什麼,但那個朋友圈裡,早已是罵聲一片。2020年2月9日 星期天 晴  沒有口罩的人怎麼能不擔心?今天是星期天。明天就要復工了。我看著桌子上的口罩盒,即將見底,又看了一眼熟睡的二妞,不禁嘆了口氣。
  • 昨天買了一本小書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522天的第522篇原創文章昨天在書店給一個朋友買禮物,無意中看到一本小書,袖珍的可以裝到衣服口袋裡,一看到書名就想買下來了。書名叫做《642件可寫的小事》,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停不下來的創意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