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的人都不正經?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2020-09-05 雲叔愛文史

電影《邪不壓正》就有這麼一段對白:

藍老闆勸說朱潛龍懸崖勒馬別做漢奸,因為日本人都靠不住,朱潛龍是這麼回答的: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誰啊?老蔣?

藍老闆哼了一聲:更靠不住

朱潛龍:一個寫日記的人

藍老闆: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荷爾蒙爆棚

看完這段原本就是一笑,覺得姜文就是在罵老蔣虛偽,後來想想不對,這姜文怎麼無意間說出了大實話了呀!回想一下,我這輩子遇見的寫日記的,還真是沒有一個正經人!

我高中時候,隔壁班有個女生,容貌中等打扮入時,文採雖稱不上斐然,小情小愛還是能寫得出來。她就是個寫日記的人,是不是很奇怪,隔壁班級女生寫日記你怎麼知道,因為她那本叫《少女的心》的日記我曾經看過!我住一間混合寢室,我們寢室有隔壁班的人,他們有一天幾個人看一本書,我就好奇,問什麼書,合著就是這本。他們問我要不要看,我說不看,別人的日記不能看,想想不對:為什麼你們可以看別人日記?他們回答:她說看完記得提提意見就行。

學生時代

所以,能不能這樣認為,少女如果寫了日記就等於發表了自己的文集了!按這個邏輯來,這日記的味道可真是變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去評價此女的所作所為,就談談日記的觀後感——就是一個思想已經熟透的女人,在那裡裝清純少女。

第二次看別人日記在天津楊柳青的石莊,裡面有一個劉青山張子善的陳列館,這兩個人是共和國第一貪腐案的一對主角。陳列館的一側是兩個人的革命經歷,頗具傳奇性,另一側則是他們貪汙腐化的各種證據,其中就有劉青山的日記本。

記下只有自己知道的東西

劉青山是長工出身,文化水平不高,這樣一個人怎麼會寫日記我是沒法理解的,有趣的,張子善是革命學生的出身,文化水平遠高於劉青山,劉青山做地委書記的時候,很多下面送上來的文件,裡面的字都認不全,還要張子善來幫忙,可是張子善就不寫日記。

劉青山的日記內容最後成為其貪汙的鐵證,恐怕是劉青山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事情。所以明白人都不寫日記,誰會給別人留下把柄啊!或者就是寫了也是虛言,用來迷惑對手。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一旦知道寫作是存在目的的,就一定不會按照內心獨白來寫作。

虛偽是人性的兩面決定的

二戰德軍著名將領隆美爾是個「寵妻狂」,幾乎每天寫信給自己的夫人,這些信共有幾千封。二戰結束德國投降,美國方面將全部信件取走作為史料研究,後來發現,早年在突進法國時,隆美爾還是以丈夫的身份向妻子訴說衷腸,但是之後的就明顯產生變化。其原因不外乎:隆美爾的太太此時經常在家裡開辦其部隊家屬的沙龍,並會在沙龍上朗讀隆美爾寫給自己的信。有這樣的因素存在,隆美爾的信也開始造作起來。

其實隆美爾的信就等同於其日記,現在看來,如果最後的結果必須是曝光,確實是不能按照內心獨白來寫的!不然,後果自知!

信件等同於日記

姜文說的是沒錯的,正經人哪有寫日記的。因為每一本日記都有被曝光的一天,只要不留下文字,就沒人知道我想過什麼,沒人知道我真心討厭誰喜歡誰,沒人知道我的不良癖好。可是讓人不安的是,我們身邊到處是想看我們日記的人,而且每個人都有看的理由——父母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你,不讓你走上歪路,老師是為了防止你早戀害了別的女孩,女友是為了不讓你劈腿,可能連你兒子都要防備著,因為他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唯一的那一個。

所以寫下的日記,就如同準備有一天必須被迫發行的文稿,你記下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因為這個因素被扭曲了,一本滿是謊言的本子,裡面記敘的東西可不可信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此時文字甚至還是一種象徵——是先進的?還是落後的?是真善美的?還是假惡醜的?一切內容都被框架設計著,最後只能透出兩個字:虛偽!

日記

我這裡不由想到一個實例:抗美援朝期間,38軍有一個連隊的文化教員叫谷中蛟,此人一直工於心計,38軍要攻擊白馬山,他自持部隊一般不會安排文化教員參戰一線攻擊部隊,就反覆寫信請戰宣揚自己的革命熱情。沒想到最後上級竟然同意了他的請求,把他安排進尖刀連。這下谷中蛟慌了,乘機叛逃至白馬寺韓軍陣地,還將38軍的進攻計劃和盤託出,最後造成38軍很大的損失。

我看完這段,馬上斷定谷中蛟也寫日記,一查,果真如此!

戴面具的人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恐怕很多事情,只看表面的那些信息,是不能得出最後正確的結果的。我們無力去證明整個世界的真假,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做一個不寫日記的人!這個,還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插圖來自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焦點

  • 《邪不壓正》經典臺詞:「正經人誰寫日記啊!」我寫,我還很正經
    最近,《方方日記》多次登上熱搜,引起公眾輿論的憤怒,在此,咱不聊這個話題,下邊總會有人調侃這麼一句話:「正經人誰寫日記啊!」這是姜文電影《邪不壓正》裡的一句臺詞,用在這裡諷刺那些故意寫日記給別人看的人。
  •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別說,他們還真寫
    今年年初,某位作家出版的一本日記引起了軒然大波,於是姜文的一段臺詞再次成為了至理名言「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你還別說,每個家長都應該有本「育兒日記」
    最近電影《邪不壓正》中的一句臺詞火了:正經人誰寫日記啊?疫情期間,某人出版了一本自己為觀察疫情發展而寫的日記,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而電影中的這句臺詞,也成為很多人用來嘲諷「日記抗疫」的經典臺詞。寫育兒日記,有利於對寶寶的成長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控。而這種把控的重要意義,在於家長可以根據實時的記錄,判斷孩子成長是否符合正常標準,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擁有一本全面的育兒日記,有利於在寶寶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方便與醫生溝通,快速解決問題。比如之前都患過什麼病,用過什麼藥物。
  • 電影《邪不壓正》裡的「日記梗」,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
    看一部電影體百味人生,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等待連線,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日記梗。「正經人誰寫日記啊?」「是啊。」「你寫日記嗎?」「我不寫。你寫日記嗎?」「誰能把心裡話寫日記裡?」「寫出來的那能叫心裡話?」「下賤!」
  • 他模仿曾國藩連續寫日記57年;姜文在《邪不壓正》中調侃:下賤
    姜文在《邪不壓正》的電影裡藍青峰和朱潛龍關於「寫日記」的對話。「日本人靠不住」「那我靠誰啊?」「老蔣?」「一個寫日記的人。」「正經人誰寫日記啊?」「你寫日記嗎?」「我不寫。」「我也不寫。」「誰把心裡話寫在日記裡。」「寫出來的那能叫心裡話?」「下賤。」
  • 筆記本上寫日記,生怕別人知道,手機上寫日記,生怕別人不知道
    記得以前寫日記,寫完以後,就放進抽屜裡了,寫的什麼除了自己,誰也不知道你寫的是什麼,除非誰哪一天打開你的的抽屜,看見這個筆記本,隨手翻兩下,才會知道你寫的是什麼。但現在不同了,你在手機上的各個帳號就成了你的筆記本,以前你寫日記生怕別人知道你寫的什麼,所以寫完以後就放進抽屜裡了。
  • 寫日記還在繼續,信我不寫了
    我現在看看許多文學前輩寫的書信,有的還能讀下去,有的即使真實的名家書信我也看不下去:原因很簡單,有些人在自己的書信裡賣萌,如果真要是兩個人見了面,我想他們不會這麼說話,如果像寫信那樣的說話,估計話會說不出口,如果話要那麼說了,也會面紅耳赤!
  • 怎麼寫日記?流水帳日記有一個好處都被忽略了
    今天我們來學習日記的寫作。在前面兩講裡面我們主要講解了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和思路。想要學習怎麼寫讀後感的同學,可以先去看一下前兩節。點擊本文底部即可以查看。假期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同學在假期裡面都有閱讀和寫作的作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是學好語文的基礎。要如何提高寫作文的能力呢?
  • 誰能把心裡話寫日記裡?反正我不敢
    記日記時,心中已存著個「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原則,也許表現了其人的磊落光明,也許是心有顧忌、文網森嚴的反映。前者無甚可說,後者卻有實例。1876年郭嵩燾出使英國時寫的《使西紀程》,就因為肯定了西方文明而大受圍攻,並遭到奉旨毀板的厄運。若是這樣,為他人而作日記(不論是否情願)也不無值得同情之處。當然,不寫也是一種避短的辦法,不過那對後世的歷史文化研究損失太大。
  • 那個寫日記的騙子,後來怎麼樣了
    看到很多寂寞的人,在朋友圈裡假裝著熱鬧。我很好奇想問一句那些發明星運祝福的,你這是有多缺愛啊?人家就是消費你的流量而已。雲祝福,還能雲打波雲打P?人啊,果然是生活中缺什麼,就越是要在朋友圈拼命證明自己不缺的。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陰大意失荊州。早上起來,又看到了新的花式坑爹
  • 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因為寫日記好處多多
    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因為寫日記好處多多,那麼寫日記都有哪些好處呢?一起來梳理一下吧:一、寫日記可以鍛鍊孩子的文筆。如果孩子以前沒有寫日記的習慣,那最好從現在開始練起,語感能力天生就比較優秀的孩子是少數,大多數孩子都是要通過慢慢地訓練才能提高的。特別是那些寫作文語句不通順、無話可寫的孩子更要堅持天天練習,因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個慢功,不像數學英語那樣靠補課就能很快見效。哪怕名師指點你章法,你的文筆還是一時半會見效甚微。
  • 燕郊日記——站在羅山望北京
    我從來沒有見過恩清兄的父母,他們自然也就不認識我。見面時有些尷尬,互相對望,不知從何談起。我帶著羅山政協主編的《春潮湧動看羅山》,我指著封面「羅山」兩個字,老先生立刻高聲感嘆:「奧!羅山,我知道……」恩清兄的父親劉澤邦,1926年出生,今年95歲。老先生能聽見能看見,不戴眼鏡不帶助聽器,可以讀書可以寫字聲音洪亮。
  • 是「戰犯」也是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日記裡,都寫了些什麼?
    連經常被拿來跟小津比較的是枝裕和也曾說自己從來都不懂小津。關於他的記載,唯一客觀的可能也就只有他本人寫的日記了。最近,《小津全日記》中文版終於出版。《邪不壓正》裡說,「正經人誰寫日記啊?你寫日記嗎?」話雖如此,小津日記雖然多半是吃飯、睡覺、寫劇本,但是字裡行間,我們終於可以親距離看到一個相對真實的小津了。
  • 小學生寫日記有多敷衍?「流水帳日記」不算啥,化身為唐僧才好笑
    但是,對於上小學的朋友們來說,這可不是什麼美差,反而是一個莫大的挑戰,每天寫日記的時候,都費勁了心思。於是,為了完成寫日記的任務,小朋友們都各出奇招,家長和老師看過孩子的「大作」之後,都哭笑不得。我們來看看,孩子的流水帳日記有多敷衍?
  • 大家| 安德魯·羅伯茨:人們為什麼要寫日記
    但日記並非始終如此。它往往始終是我們的主人,以至於我們做某些事情和去某些地方,不是為了自己,而純粹是為了讓日記滿意。每天早晨花十分鐘回憶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這真是有點煩人的雜活。日記作者自我安慰,並互相安慰,說等到他們老了,日記就可以讓自己高興,或許還能讓孫輩感興趣。當然還可以搶在大家都忘記日記裡提及的人物是誰之前把日記發表。
  • 不正經的人裝正經多了,正經人「不正經」反倒被誤會 | 欒保群說張岱
    有的是被外力扭曲,有的是受一時一地地潮流影響,有的是不同解讀者各有方法或角度,都自稱其描述的才是「真實的」。而有的,卻可能是當事人留下的材料,在情感色彩上從一開始就完全被後人誤會了。用文化學者欒保群的話來說,不正經的人裝正經,太過尋常,正經的人偶爾裝一下不正經,反倒被當真了。他說這話指的是明清之際的史學家、文學家張岱,而他本人亦是張岱《石匱書》等作品的當代校點者。
  • 寫日記diss仇人,記錄王室八卦,都誰上過她的小本?
    她雖然嘴上不說,但一直默默觀察著身邊的每個人,包括唐寧街裡一屆又一屆的首相,來訪的外國貴賓,甚至她有過一面之緣的學者藝人們。喜歡誰不喜歡誰,今天誰讓她不開心了,她都會把這些記在一個小本本上。這個小本本,就是女王的秘密日記,也是白金漢宮裡最難以接近的「寶貝」(幾乎沒有之一)。
  • 正經軟體!人正不正經就不知道了
    蘋果要開始造電動車了,有音友們知道不,感覺自己手機電池都沒整明白,現在又要開始整這個,別最後來個一公裡一充。小聖猜想會不會為了環保,電動車也不送充電器了,開局一電瓶,後期全靠自己買,按照蘋果的個性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
  • 如何寫好「觀察日記」,請看這裡!
    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穫。觀察日記,主要是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還可以寫寫觀察的過程,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圖畫或照片就更好了。整理觀察日記,在小組裡分享。評一評,誰觀察的細緻,內容記得準確。
  • 初中半命題作文:我害怕寫日記
    日記,好像從我入學的第一天,便走進了我的生活,走進了我的世界。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家長和老師便用對待大人的口氣,向我要求:「每天必須堅持寫一篇日記。」從此,我的小學生活中,便多了一項每天必不可少的任務——寫日記。 以前,我愛寫日記,我感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