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二,今天我繼續為大家帶來小二講科學,恐龍故事的內容,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雙脊龍。在這期開始之前,我會先給大家回答一下,上期我問大家的問題:你還能知道有哪些恐龍跟冰脊龍一樣特別,都頭上都擁有一些冠,或者是長著一些角。下面我會說幾個我知道的一些頭上長的怪異東西的恐龍。比如說我們中國的五彩冠龍、馬達加斯加的瑪君龍、南美洲的石頭牛龍、美國的角鼻龍,等等等等。好了,那麼下面我開始正式為大家介紹今天的內容。
雙脊龍體長六米,身高大約有2.5米到三米左右,體重大約有半噸,是一種中型的食肉性恐龍,但是在很多影視作品裡面,和大家的一些認知裡面,雙脊龍都是一種很小的恐龍,比如說在《侏羅紀公園》裡面的雙脊龍,還沒有人高,體長也就差不多1.5米到兩米左右,描繪的實在太小了,還有在一些漫畫書籍中,雙脊龍與其他大型食肉恐龍的對比實在太鮮明了,甚至還沒有他們的頭那麼大,事實上這只是為了顯示大型食肉恐龍有多兇猛、有多厲害而以,因此為了凸顯食肉龍的體型很大,所以就把雙脊龍畫得比較小了一些,看起來會比較靈活一些,所以繪畫師再畫起來時候,大家都會感覺很小,復原出來的一些圖片也會感覺特別的小,感覺就跟小型食肉型恐龍差不多大了,但是其實比他們大多了。雙脊龍的棲息地,一般是灌木叢和開闊林地,名字的含義是有「雙層頭冠的爬行動物」,發現地點在美國和中國,雙脊龍的化石標本,有幾幅幾乎完整的骨骼,所以科學家們對雙脊龍的認知程度也是挺高的,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裡面出現的錯誤,也只是因為他們的想像而已,很快就被糾正了過來。
雙脊龍在傳統上被分為了三個種類,分別是月面谷雙脊龍、奇特雙脊龍和中國雙脊龍。其中,中國雙脊龍於1978年在雲南省被發現,被命名的名字就叫做五彩冠龍,也是因為頭上長了一雙冠,發現時和雲南龍沒在了一起(雲南龍是一種原蜥腳類的恐龍)。但現在並不能確定它屬於雙脊龍類的一種,因為從它的化石標本裡來看,他似乎更接近於南極洲的冰脊龍。
雙脊龍的頭冠根冰脊龍的頭冠用處差不多,都是用來吸引異性的,但是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認為雙脊龍的頭冠是雄性之間爭鬥的工具,不過人們之後發現,雙脊龍的頭冠別脆弱,不太可能用於打鬥。
雙脊龍的鼻嘴前端特別狹窄,而且柔軟、靈活,因此它可以從矮樹叢中或石頭縫裡將那些細小的蜥蜴或者其他小動物先銜(xian)出來吃掉。雙脊龍的口中長滿了歷史,因此它可能捕食一些較大的素食性恐龍。但仍然有些科學家認為雙截龍的咬合性不夠強,不可能打敗身材如此高大的大型蜥腳類恐龍。
雙脊龍的名字源於他那非比尋常的特徵-圓形的雙冠。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怪異的特徵,例如:頜(he)骨連接的不是很牢固;向前突出的前上頜骨有道裂口;牙根很窄。因此和其他大型食肉性恐龍相比,雙脊龍的牙齒在進食時有可能會折斷。
一些科學家認為,由於雙脊龍的這些特徵,他們應該只能以魚類和動物死屍為食。但也有些人不認同這種觀點,認為雙脊龍能自己捕食,殺死當時最大的植食性恐龍-原蜥腳類恐龍。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雙脊龍被塑造成口噴毒液的小型恐龍,脖子上還有傘狀皮膜,可以向兩邊展開。而事實上,雙脊龍的脖子上,不僅沒有致命的毒液,而且還沒有能張開的皮膜,更不會長得就跟美頜龍一樣大(是一種特別小的恐龍,猶如始盜龍一樣大)。
又到了這期的提問環節,這次我要問的問題是:你認為雙脊龍可不可以打敗當時的大型食草類恐龍-原蜥腳類,恐龍呢?如果能請你給出一種方案,如果不能,請說明你的理由。好了,那麼這次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了,大家可以到下方留言區裡面積極回答我的問題。
好啦,這期的小二講科學到這裡就結束了,我發現這幾期我講的都是國外的恐龍,那麼下一次呢,我為大家介紹的是在中國四川發現的一種大型食肉恐龍-永川龍,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恐龍,而且有可能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捕食者,那麼詳細內容我會在下一期的節目中為大家介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