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熱播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迎來總決賽,但節目並未就此結束,9月17日上線 「三強樂團成團之路回顧「特輯,9月26日將舉行」明日家族四季首聚「演唱會。如果說這些是正片本身的擴展,那麼《你的明子》、《明日高校就這麼BAND》等六檔衍生綜藝,則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就獨立於正片同步上線,涵蓋宿舍生活、組隊過程等比賽之外的多元內容。
▲ 《明日之子樂團季》衍生節目列表
受綜藝IP化概念影響,一檔節目的生命力和價值是可以持續延展的。從縱向看,「綜N代「不管在數量佔比還是口碑榜上都是重頭戲;同時,IP效應也在不斷橫向擴散,衍生出的關聯節目已成為綜藝節目爭奪觀眾的」第二戰場「,各種類型熱播綜藝均有一檔或多檔衍生節目。
▲ 2020年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TOP10綜藝的部分衍生節目(數嗨諮詢整理,榜單順序來自雲合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0.09.21)
早期,《最強大腦》、《中國好聲音》等創新題材的電視綜藝為填補節目播出前後的時間空白、提高受眾穩定性,會播放以幕後花絮、訪談等為核心的輔助節目,《跑男來了》(現升級為《奔跑吧粉絲優享版》)甚至成為《奔跑吧兄弟》每季正片的固定搭配。但由於缺乏獨立完整的主題和敘事邏輯,對正片依賴性較強,更像是觀眾看完正片意猶未盡時可有可無的附贈品,加上電視端提供的播出時段、時長資源有限,這些衍生節目並未引起較多關注。
2017年網絡綜藝逐漸興起,網絡平臺為衍生節目的開發、曝光、傳播提供了更多資源,觀眾對綜藝節目的偏好也趨向於多元化、個性化,供需雙方共同推動衍生綜藝的數量增長、質量表現越發可觀。據《2019年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2018年圍繞頭部節目製作的周邊衍生綜藝為116檔,2019年增加至186檔,亮點頻出。
如今,綜藝節目推出會員專享版、加長版幾乎是標配,在此基礎上,周邊衍生節目的一種形式是將拍攝零碎素材整合,包括未播出精彩花絮、嘉賓個人專輯、節目流程之外的生活場景等,激發觀眾尤其是粉絲群體的興趣點。以偶像選拔類綜藝為例,衍生綜藝能夠照顧到「唯粉」們的情緒、解決關於鏡頭分配的分歧,同時真實呈現選手們訓練過程與生活日常,更契合「養成式追隨」的心理;導師系列、訓練室系列、宿舍系列等不同場景的多檔節目覆蓋正片播出日之外的空檔期,保持節目話題的持續發酵。《創造營》系列三季節目均有多檔衍生綜藝推出,單集播放量接近正片的10%。爆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推出的衍生節目《定義》針對每位姐姐從不同維度進行深度訪談、展現女性力量,深化節目主題的同時,為正片埋下熱度與爆點。
▲ 《創造營2020宿舍日記》片段
另一種形式則是跳出節目主線與框架,進行創作思維的「延伸」,甚至重新製作一檔互動娛樂節目,激發新鮮感。如《青春有你2》衍生節目《青春加點戲》,脫離選秀主題,融入「劇本殺」形式,通過沉浸式角色體驗劇情真人秀從更多維度展現選手個人魅力,貓眼專業版顯示,節目在13天裡躋身全網熱度榜前三甲,甚至一度趕超正片,位居綜藝熱度榜首。《這!就是街舞》衍生節目《師父!我要跳舞了》則探索出衍生綜藝的新方向,將關注對象轉向孩子,融親子互動、街舞教學為一體,覆蓋更廣泛的群體,通過多元化內容板塊、嘉賓身份反轉、強化街舞傳承精神收穫良好口碑,豆瓣評分達9.1。
▲ 《師父!我要跳舞了》豆瓣評分
通過不斷進行節目形式、內容題材等方面的創新,衍生節目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從綜藝「佐餐」到「正餐」的進化,並推出衍生版「綜N代」。有網友評價,《我是唱作人2》再度推出的衍生節目《開飯啦!唱作人2》比正片節目更能真實了解「唱作人」們的人設性格。
衍生節目的背後,是平臺通過海量素材重組滿足用戶自由多元、個性化觀看需求,步步深入挖掘用戶粘性的考慮。衍生節目與原節目的受眾群體雖有交叉重合,但又不完全相同,擴大了節目流量入口、便於實現用戶引流,將原節目單一的價值鏈條轉化為可持續的價值生態;此外,大多數衍生綜藝以會員專享形式推出,但憑藉創新形式、優質內容依然收穫較高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平臺用戶增長難題、提高會員業務收入。
從節目製作角度看,衍生綜藝相對小規模、低投入、輕模式的生產方式讓拍攝素材得到「回收再利用」的同時,實際上為平臺提供了以低試錯成本進行節目創新的機會,從長期來看,能夠為平臺的戰略調整、思維轉向提供參考思路,優化綜藝節目產業生態。
而在此基礎上,一檔優質衍生節目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用戶增長、內容優化層面,更體現在賦能品牌價值轉化,同時為平臺、製作方帶來新的收益渠道。不少衍生節目憑藉不錯的播放量、觀眾口碑收穫冠名商青睞,為正片承擔部分廣告位,最大化綜藝IP的商業價值,《鮮廚100》、《陪你看說唱》等衍生節目已在正片之外獲得品牌冠名。《創造營2020》的官方指定用機榮耀30則更具創造性地親自下場,在B站開設衍生節目《榮耀創造營瓜田》,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創造營學員進行評述、配合內容適度植入,探索出走進用戶的新途徑。
▲ 《中餐廳4》衍生節目《鮮廚100》獲得純甄冠名
▲ 榮耀30系列聯合bilibili 百大UP主「小片片說大片「推出的《榮耀創造營瓜田》(部分)
看到衍生綜藝走向成熟、前景廣闊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目前熱度較高的衍生綜藝集中於頭部IP,中腰部綜藝在正片內容質量、用戶關注度難以保證的情況下,盲目跟風布局衍生節目並不是理性選擇;部分衍生節目由於主題表達、製作、剪輯水平不足難逃被吐槽的命運;在未探索出明確商業變現途徑的情況下,肆意引入廣告、衍生品也是在消耗觀眾的喜愛;針對一檔節目推出多檔衍生綜藝的現象,也有觀眾質疑是全面開發還是過度消耗IP價值……無論是綜藝節目本體還是衍生節目,歸根到底需要回歸內容創新,在同質化內容中精準打動觀眾。而基於」為正片節目造勢「、「另立門戶獨立行走」的不同目的,在形式、內容打造上也需要不同的考慮。
參考資料:
1、 影視獨舌《從綜藝雞肋到偶像必備,衍生綜藝翻身了嗎?》
2、 冷眼看電視《<師父!我要跳舞了>:衍生綜藝的新方向》
3、 中國新聞網《一檔綜藝誕生6部衍生節目,有這個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