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快遞大桃最高5萬單,平谷桃農做直播當網紅賣桃增收

2020-12-23 新京報

夏日午後,平谷區劉家店鎮北店村的教室裡座無虛席,捧著手機學習「引流」「吸粉」「客戶裂變」「微信營銷技巧」的不是網紅,而是平谷區的桃農。

7月至10月,北京平谷大桃進入成熟採摘期,4億斤精鮮桃供應首都及全國市場。近年來,從「一鍋端」賣給批發商,到果品分級通過電商銷至全國,桃農的錢包鼓了起來,平谷大桃的「網際網路+」之路正越走越寬。

2019年,電商銷售大桃帶動農民增收1.23億元。今年,電商銷售渠道避免了疫情影響,總量約5000萬斤的上市早桃銷售順暢,大桃價格不降反升,其中線上銷售價格同比增長20%。

8月19日,平谷區劉家店鎮,北京綠谷匯德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直播村民將桃裝箱的過程。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果農追著講師學習電商賣桃

「大家的微信暱稱後面一定要加上手機號,方便客戶聯繫我們。我們要積極請親朋好友幫咱們轉發朋友圈,擴大影響力……」手把手教桃農的是新農人講師團團長王丹,她從2017年起進行公益電商培訓,一幹就堅持到現在。「我們講師團成員都是電商賣桃的受益者,願意把電商技能推廣給所有的老鄉。」

王丹記得第一次上課時,她準備了整整8個小時,從售賣方法到售後服務,她將自己的心得全都寫進了PPT。但上課時王丹才發現,果農對於電商幾乎「一無所知」,很多人甚至連手機都不會用。「學生們」都是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桃農,誰也沒有認識到「電商」的重要性,覺得只要把桃種好吃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然而過去,好桃子往往賣不上好價格:客商來收桃相互壓價,桃農完全沒有定價權和議價權,只能「靠人家賞」。

為了讓果農感受到電商「威力」,王丹掰著手指給大家算了筆帳:桃子走大車賣給批發商,每斤3元,「頂天」4元,1000斤最多賣到4000元。如果按照果品分級進行網絡銷售,「一級桃」一箱7斤能賣到100元,光是300斤「一級桃」就能賣到4000元。

「現場算帳後,很多桃農發出了驚呼。」王丹說,以往果農和消費者之間隔著中間商,現在通過網絡「牽線」,果農可以將精品大桃直接賣給消費者,中間商賺不了差價,所有實惠都落在了果農身上。短短幾個月,110位果農通過手機電商渠道售出15.4萬斤大桃,增收89萬元。2018年,王丹與講師團的夥伴們共上了300場培訓課,培訓果農8000餘人。「電商管了大用了!」桃農興奮地告訴王丹。

王丹對學員張大姐的印象很深。2018年,眼見著其他果農都「觸網」了,張大姐不為所動。到了豐收期,鄰居家的大桃走網絡渠道銷售一空,反而從她那兒進貨來賣。「張大姐有點受刺激,這才開始耐心學習。最初她的朋友圈只有9個好友,如今達到200個,張大姐也成了網紅桃農。」

最開始,王丹授課要追著桃農跑,如今,講師們被桃農追著跑。

8月19日,平谷區劉家店鎮,北京綠谷匯德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村民將大桃打包裝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今年日快遞大桃最高達5萬單

「平谷大桃是平谷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現有大桃面積22萬畝,分布在111個大桃生產專業村,10萬桃農從事大桃種植生產。我們擁有白桃、蟠桃、油桃、黃桃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談起大桃,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薛彥奇如數家珍。

平谷區商務局局長楊河清介紹,2018年,平谷區推進「網際網路+大桃」工程。目前,平谷大桃主要銷售渠道以批發商採買、電商營銷、實體商超為主。2019年,電商銷售大桃帶動農民增收1.23億元。今年,區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電商培訓。

為了方便農民郵寄,村裡引進順豐、京東、EMS等公司參與大桃配送,快遞攬收點實現大桃產區全覆蓋。「物流企業形成市場競爭機制,降低快遞費用,讓利於民,目前共為桃農節省快遞費用2100多萬元。」楊河清說。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來京採買的批發商有所減少,但由於走上了「網際網路+」的道路,平谷大桃銷售並沒有受到影響。楊河清說,平谷大桃自6月中旬開始成熟上市,截至8月15日,大桃總銷量約2.3億斤,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高。

「今年快遞單量上漲幅度較大,日快遞大桃最高達5萬單,近幾年電商培訓成果日益顯現。」楊河清說。截至8月15日,順豐、京東、郵政共快遞大桃1849萬斤。

目前,平谷區正在研究編制《平谷區大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重點從科研體系、生產植護體系、銷售營銷體系、產業組織體系、服務改革和產業治理等六個板塊提升,實現大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低收入桃農加入合作社收入翻番

北京綠農興雲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小院裡,飄著濃醇的桃香。樹陰下,62歲的嶽清貴正在慢條斯理地疊紙盒,一個個漂亮的大桃被裝進紙盒,成為高端禮品。

嶽清貴以往也是桃農,由於突發腦梗,他曾經在2001年和2007年動手術植入支架。男主人逐漸失去勞動力讓一家人陷入困頓,賺錢養育兩個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張桂英的肩頭。「除了基本生活費,老嶽買藥治病每月也得花五六百元,那時候日子過得又苦又累。」張桂英說。

2009年,「80後」平谷姑娘嶽巧雲開起了合作社,開展科學施肥諮詢、技術指導、大桃儲存、收購、批發、銷售等工作,帶著方圓幾個村的200多戶桃農共同致富。村裡的低收入戶,有的是因病返貧,有的是因殘致貧。對於這些人,嶽巧雲「送崗位」,安排他們在合作社進行力所能及的工作。

北店村16戶低收入桃農加入合作社,年收入增加了2萬多元。嶽清貴不能幹重體力活兒,靠著摺紙盒每月能賺3000元。60歲的張桂英固肥、摘桃、套裝,無論幹什麼活兒都利利索索。如今,兩口子每月收入達到6000多元,這是之前他們大半年的收入總和。

對於因病、年老體衰等原因經營果樹出現困難乾脆撂荒的家庭,嶽巧雲從他們手裡把土地流轉過來,每年給予固定的流轉費,土地由合作社經營,吸引低收入戶到合作社就業,拓寬了他們的收入渠道。

記者了解到,平谷區實施「大桃專業村+合作社+桃農」組團銷售模式,從全區合作社中精選60家推薦社,建立了大桃專業村和合作社結對機制。合作社穩定收購結對村大桃,收購量不低於該村總銷量10%。同時,還培養10家規模更大、力量更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每家合作社至少「訂單化」服務30家以上種植戶,實現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協作記者 李凱祥

編輯 白爽 校對 楊許麗

相關焦點

  • 平谷桃農變身「網紅」 一場直播賣出96箱大桃
    「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我家種的大桃還在樹上,現摘現發。」站在桃園裡,平谷區王辛莊鎮的桃農王淑華正對著手機熱情地吆喝著自家的大桃。年過六旬的王淑華怎麼也想不到,種了大半輩子的桃,如今竟當起了「網紅」,直播賣桃。
  • 帶貨1007單!大悟16名網紅直播代賣鮮桃
    5月30日,走進大悟縣東新鄉沙河村千畝鮮桃基地,放眼望去,鬱鬱蔥蔥的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火紅一片。「鮮美滋色,桃人喜歡」網紅直播帶貨節愛心助農,16名網紅現場直播代賣鮮桃。「革命老區大悟縣天藍水綠,種出的鮮桃肉感酸爽」、「沙河鮮桃是由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帶著鄉親們種出來的」,網紅主播們講桃園故事、秀個人才藝、品美味鮮桃,直播帶貨賣出1007單。「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提升沙河鮮桃知名度,拓寬鮮桃銷售渠道。」大悟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 【全面小康 「京」彩鄉村】22:大桃直播廳 網紅帶貨忙
    名聲在外的網紅直播廳,就在鎮政府東配樓的106房間。輕輕推開門,農戶方芳正和朋友一起,為半小時後的直播帶貨做著準備。 直播廳不大,也就30平方米左右,可直播該有的物件兒哪樣也不缺。粉色的背景牆上,桃花嬌豔、蜜桃粉嫩,「京郊大桃第一鎮」格外醒目。
  • 從樹尖到舌尖 平谷大桃可「朝摘夕至」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 通訊員 李嫣然)「平谷鮮桃季」各鄉鎮的直播帶貨活動打開了平谷大桃銷售新模式,也讓平谷果農看到了無限商機。同時,規模化的快捷運輸方式讓朝摘夕至成為可能。現如今,不只是京城居民,天南海北的客戶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嘗到平谷大桃。
  • 魚龍混雜,在哪兒能買到真正的平谷大桃?
    最終,桃農張寶順選送的「華玉桃」以1斤7兩的成績成為現場最大桃。自7月開始,平谷大桃進入成熟期,各大商場、超市、水果攤紛紛在自己的鮮桃銷售區亮出「平谷」二字,表明桃子的產地身份,以此來吸引消費者。但據平谷區果品辦負責人介紹,平谷現在有桃林22萬畝,油桃、黃桃、白桃、蟠桃4大類200多個品種,7月進入成熟期以來產量已達1.74億公斤。
  • 平谷大桃,一種只能在平谷22萬畝果園生長的桃子
    其實,夏天吃桃,才更配。因為桃子不僅能解暑,而且營養價值極高。而說到桃子,不得不提平谷大桃。平谷大桃,為素有「中國桃鄉」之稱的北京市平谷區特產,為我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平谷大桃的產地具有唯一性,即只有在平谷這22萬畝果園中的大桃才能稱得上是平谷的大桃。平谷大桃的特殊主要是因為水、土壤、光照這三個只有平谷才有的獨特條件。
  • 平谷大桃「西遊記」:昔日鹽鹼地竟種出甜度25的「甜桃王」
    2019年,剛跨進正月門,北京桃鄉平谷的李廣富帶領幾位桃農,不遠萬裡,冒冰雪嚴寒,頂漫捲風沙,抵達這裡破土拓荒,移苗栽植「國宴桃」,不辱「西遊送經」的神聖使命。「試驗示範田」的桃苗,當年紮根長葉,翌年開花結果。終於使昔日白茫茫的鹽鹼地,蝶變成了壯美的桃花源,帶動一方鄉親以大桃產業致富,為洛浦這個曾經的全國重點深度貧困縣擺脫貧困創出了一條新路。
  • 「中國水蜜桃之鄉」桃農精品化路線:從按斤賣到論個賣
    「中國水蜜桃之鄉」桃農精品化路線:從按斤賣到論個賣 發布時間:2020-07-13 11:4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7月,是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從無名村到示範村 平谷西營村有機大桃...
    面對村民的懷疑,村領導決定,先從黨員幹部開始,用他們的地做個試驗。「第一年看到賣的收成以後,老百姓一看,比自己種賣的錢更多,所以有的人就積極主動地找到我們,說把地交給你們吧。」周春英說:「就這樣,以點帶面地,把老百姓的地一點點地全流轉到我們合作社裡。」   目前,西營村的1050畝耕地,流轉率達97.14%,打下了西營村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的基礎。
  • 北京「尖」貨——平谷鮮桃季來了!2小時「直播帶貨」近3萬斤平谷大桃
    7月3日,2020年「平谷鮮桃季」啟動,平谷區22萬畝大桃進入成熟採摘季。BTV新聞頻道、BTV新聞新媒體、北京時間聯合推出「北京『尖』貨—平谷鮮桃季」。△22萬畝平谷大桃進入成熟採摘期2020年「平谷鮮桃季」甜蜜開啟平谷區副區長韓小波(中)參與「平谷大桃」直播帶貨活動,現場對「2020年平谷鮮桃季」進行整體推介。
  • 大桃品質高不愁賣 張克忠:希望種出更多「招牌桃」
    張克忠種的大桃不僅在村裡廣受歡迎,還最遠賣到了廣東、香港。每年找他買桃的客戶絡繹不絕。要問他有什麼種桃秘訣,他總說:「品質高的桃不會愁賣。」剛解袋的平谷大桃。種出「招牌桃」 精心培育是途徑見識過紐扣大小的蟠桃,品嘗了汁甜如蜜的黃金蜜,買到了柔軟多汁的綠化9號……轉眼已到9月,平谷大桃是不是已漸入尾聲了?
  • 山東:一位80後桃農的酸甜苦辣
    8月20日3時20分,天將亮未亮,公雞打過一遍鳴,沂源縣大張莊鎮福峪村桃農宋增國,簡單扒拉了兩口麵條,來不及捯飭,與父親宋丙武打過招呼後,便披上雨衣、扛起傢伙事,直奔桃園。「開花結果最忌下雨冰雹天,打落果子影響收成不說,雨水多也影響果子口感。」
  • 蹲點調查丨一位80後桃農的酸甜苦辣
    直到一個個大桃掛滿了枝頭,宋丙武這才逐漸交出了「指揮棒」,讓兒子當家作主。2015年,一直幫鄉親們賣桃的宋增國熟知桃品類、需求量、供給量等市場信息,在鎮農經站的指導下,有了現在的華晨果蔬專業合作社。「不成規模,客商根本看不到眼裡去,你體量大了,說話才有分量,才有還價的餘地。」
  • 廣東連平6萬畝鷹嘴蜜桃開園採摘 桃農直播帶貨
    廣東連平6萬畝鷹嘴蜜桃開園採摘 桃農直播帶貨 2020-07-13 17:44:10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連平鷹嘴蜜桃讓人垂涎欲滴 程景偉 攝   中新網河源7月13日電
  • 平谷文創大桃首次亮相世園會 周末北京園前100名遊客可免費獲桃
    萬裡挑一的仙桃、精美的傳統紋飾包裝……今天,平谷首個大桃文創產品亮相世園會,從即日起到10月7日,每個周五、周六和周日前100名到北京園籤到的遊客可免費獲贈文創仙桃一枚。這是平谷劉家店鎮、大華山鎮聯合頤和園共同打造的首個文創大桃,粉色的精美包裝上,能找到不少來自頤和園的傳統文化符號,例如蝙蝠、福字、仙桃壺等。「更重要的是,文創大桃都是萬裡挑一的。」平谷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選擇文創大桃的時候,工作人員會根據大桃的尺寸、甜度等標準進行挑選,「我們在採摘前會對桃的甜度進行測量,達標才會摘下。」
  • 「桃」不過的誘惑!梅州五華潭下鷹嘴桃實現開園紅
    如今,五華縣潭下鎮鷹嘴桃到了最佳採摘期,7月4日,開園首日吸引了來自五華本地及周邊縣市遊客前來體驗採摘和感受鄉村美景,實現開園紅。此外,活動現場還同步開展了農特產品網絡直播,把高山紅薯、無花果、潭下菩米、鴨蛋等五華農特產品向廣大網友推介。
  • 快手直播帶貨新疆黑枸杞,天天快遞緊急護航單日發出2萬單
    5月8日晚,蘇寧物流烏魯木齊物流基地接到庫爾勒天天網點的緊急求助,當地電商品牌「助農嚴選」有2萬多單黑枸杞發往全國,希望得到大區協助。這是一次由網紅直播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巨大單量,必須在三天內全部發完,從9號早上開始,由蘇寧物流烏魯木齊物流基地、庫爾勒天天網點、第三方作業團隊、客戶方「助農嚴選」四股力量組成的「枸杞專項小組」協同行動,11號下午,2萬多件黑枸杞如期發出。面對短時期急劇聚集的巨大單量,天天快遞依託兩網融合後高效的倉配網絡,助陣新疆特產黑枸杞走向全國。
  • 一位80後桃農的酸甜苦辣 凌晨3:20就得起床摘桃
    十餘萬畝果林,又見桃子新紅一位80後桃農的酸甜苦辣□記者劉磊報導 桃農宋增國正在搬運鮮桃每年七八月份,大量桃子集中上市,也拉開了一年一度桃子的銷售大幕,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桃產地,好不熱鬧。直到一個個大桃掛滿了枝頭,宋丙武這才逐漸交出了「指揮棒」,讓兒子當家作主。2015年,一直幫鄉親們賣桃的宋增國熟知桃品類、需求量、供給量等市場信息,在鎮農經站的指導下,有了現在的華晨果蔬專業合作社。「不成規模,客商根本看不到眼裡去,你體量大了,說話才有分量,才有還價的餘地。」
  • 蘇大學子返家鄉:助力桃農 甘苦與共
    為了促進鄉村振興,2020年7月25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甘苦與共」伴農團隊回到家鄉江蘇省常州市,對當地的彩銘陽山水蜜桃種植基地開展實地調研。 在種植基地,團隊成員向桃農詳細了解了水蜜桃的品種間差異、果樹培育種植知識和水蜜桃採摘手法,並在桃農的指導下嘗試採摘。隊員們發現,由於水蜜桃採摘難度大,機械作業容易損壞果實,所以桃農們依然選擇人工摘果。在日均氣溫34攝氏度的7月,果農們需要逐個採摘、檢查果實質量並裝箱以方便運輸。
  • 馬鞍山桃花村裡摘桃忙賣桃催生新業態
    桃花村裡摘桃忙賣桃催生新業態  油光鋥亮的中油桃,紅得發紫的春雪桃,拉開了鮮挑釆摘季的序幕。6月4日,「桃王」吳祥忠的桃園裡,紅豔豔的桃子掛滿枝頭,壓彎了樹枝,空氣中還飄蕩著甜香味,一批又一批釆摘客紛至沓來。「每公斤12元,一天要賣600多公斤。」老吳笑得比桃子還甜。  「老吳家的桃子就是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