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在平谷區馬坊鎮果各莊村,提起張克忠,村民們都會說:「他家種的桃好吃。」現年57歲的他,有著20多年的種桃經驗,每年一進入7月份,他就搬到自家的桃園裡,吃住都不離開,每天就是摘桃、賣桃,照料桃樹,一直到10月中旬。
張克忠種的大桃不僅在村裡廣受歡迎,還最遠賣到了廣東、香港。每年找他買桃的客戶絡繹不絕。要問他有什麼種桃秘訣,他總說:「品質高的桃不會愁賣。」
剛解袋的平谷大桃。
種出「招牌桃」 精心培育是途徑
見識過紐扣大小的蟠桃,品嘗了汁甜如蜜的黃金蜜,買到了柔軟多汁的綠化9號……轉眼已到9月,平谷大桃是不是已漸入尾聲了?此時,在張克忠家的55畝桃園內,有三分之一的桃還沒解袋,這就是他家的「招牌桃」——萬壽紅。
萬壽紅桃是一種晚熟的油桃,香甜多汁,解袋後經過光照,果皮會呈現紅色。張克忠利用萬壽紅桃的這一個特性,通過不斷摸索、實驗,只讓桃尖呈現一抹紅色,這使得萬壽紅桃更具特色,一直經久不衰。每年都有大批的客戶慕名購買。「一到這時候,很多客戶都在微信上問我萬壽紅什麼時候熟。一聽還有半個多月,都異口同聲說再等等。」張克忠說。這個品種的桃不僅在消費者中廣受歡迎,還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競賽上,獲得了優質果品大賽金獎。
「招牌桃」為張克忠的桃園招來了大批的「忠實鐵粉兒」,但他卻沒有止步於此,仍不斷研究試種新品種。張克忠說:「我希望能種出更多的『招牌桃』,讓更多的人知道平谷的大桃不僅有久保、有9號。」
現在市場上大多是黃肉、白肉的桃子。近兩年,張克忠試種了一種果肉全紅的桃子,叫中桃24號,今年是第一年結果。該品種桃子一成熟,他僅在微信朋友圈做了一次宣傳,就被一搶而空。品嘗過的閆女士說:「紅肉的桃子第一次見到,我特意查過,這種桃肉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富含花青素,口感特別好,酸甜適宜。希望明年能買到更多,同時推薦給身邊朋友。」
今年,張克忠試種的新品種——中桃24號。
種出優質桃 科學管理是關鍵
大桃品種萬千,更新來更新去,只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必須好吃。品質優的桃才能賣得好,才受歡迎。20年的種桃路,張克忠始終堅持品質至上。怎麼樣種出好吃的桃呢?張克忠說:「桃子要好吃,不僅是品種好,更重要的是種植技術得過關。」
要種出高品質的大桃,用他的話說,首先是需要「好土」。張克忠始終對土壤質量的改善尤為重視。「不使用化學試劑而是施用糞肥」,這是他保護土壤的基本操作。除此之外,在他的桃園裡,有幾十個塑料大桶,裡邊是用賣剩下的桃加上紅糖製成的酵素。經過三個月的發酵,他把這些酵素當作肥料,產生的液體則混在水裡澆地,「把不符合售賣標準的大桃返還給土地,這樣做更能使土壤變得肥沃,再結出的果實會更甜。」張克忠說。
雜草可以說是桃園的天敵,但在張克忠的桃園裡雜草和桃樹共生,絲毫沒有影響到大桃的品質。這也是他改善土壤、促進桃樹增質的又一個方法。「生草能為桃園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病蟲害相比清耕或除草劑除草的桃園更輕。這不代表讓草瘋長,也得定期用割草機進行割草。只不過不是把雜草連根割掉,而是保留一部分。」他說,割下來的草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保留的部分雜草消耗了桃園內多餘的氮素,也能促進大桃的增甜。
「現在要想種植高品質的桃,肯定不能像過去那樣大肥大水催,要限制產量。一棵樹的桃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保證每顆桃都能照到陽光,這樣才甜。」說起當下科學的種桃技術,張克忠頭頭是道。讓桃園裡的桃甜度都不低於13度,是他的目標。多年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從不間斷學習最新、最先進的桃樹種植技術。
張克忠檢查肥料酵素的發酵過程。
種出誠信桃 信譽口碑是保障
「您訂的這一箱12個黃油桃是6.6斤的,已經打包好,訂單號是……」每次在寄出大桃前,張克忠都仔細地把每箱桃的重量、個數、訂單號報給客戶,生怕客戶不能及時收到。大桃這類生鮮果品在寄送過程中難免偶有磕碰,只要有客戶找,張克忠從來不問緣由,或是補寄,或是退款,客戶怎麼要求,他就怎麼做。
有時訂單多了,也會出現寄錯的情況。張克忠告訴記者:「前陣子,有個客戶要了一箱蟠桃,我給寄了一箱油桃過去,等客戶收到才知道寄錯了。我又趕緊給客戶補寄了一箱蟠桃,油桃也沒讓客戶退。」一箱蟠桃賣78元,一箱油桃賣88元,當被問到這樣不會賠錢嗎?張克忠淡淡一笑說:「這事兒怎麼能用賠不賠錢來衡量,這關係到我的信譽。本來就是我自己給寄錯了,問題出在我身上,怎能讓客戶再給我換回來呢?」
張克忠網售大桃已有四五年的時間,客戶群大部分是通過老客戶推薦,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他說:「只要吃過我家的桃,第二年起碼得有80%的人還會回購。」他售賣的大桃絕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只要出現壞果立即賠付,這讓他在客戶群裡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張克忠正在採摘大桃,準備寄給客戶。
編輯 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