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雙鳳村,90後返鄉青年秦偉的15畝香脆桃基地又來了幾個從瀘州城裡來的市民。儘管天氣炎熱,但她們一個個都手提塑料籃子穿梭於桃林間,體驗採摘樂趣。不時看看這個,瞅瞅那個,看到成熟的馬上摘下放進籃子裡。
「這些天,每天都有市民進園來採摘,看準的不是我香脆桃的『個頭』,而是其有機生態品質!」秦偉說。
遊客採摘香脆桃
生態種植香脆桃個頭不大品質好
秦偉是合面鎮雙鳳村的一個90後返農民工,此前一直在外從事美發工作。2015年,返鄉創業的秦偉為豐富自己的家庭農場水果品種,他又利用15畝土地發展種植香脆桃。根據目前消費市場需求,一開始,他就把發展思路定位在有機、生態、綠色上。
為了讓香脆桃全部「吃」上農家肥,秦偉除了自己將雞、鴨、鵝放養於桃園外,還將村裡的一個養豬大戶的豬糞便全部承包了下來,建了一個近100立方的沼氣池,把豬糞便倒入沼氣池發酵,形成優質有機肥料後,再用沼氣糞水澆灌香脆桃。
在防病上,秦偉全部使用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治蟲害上,則在香脆桃樹上掛誘蟲燈和黃板;在果子管理上,任其自然生長,不使用大果靈等助長藥劑,確保香脆桃有機生態品質。
由於秦偉的香脆桃從管理到施肥,每道生產工序按生態模式操作,雖然果子普遍偏小,長相也不好看,但香脆桃掛果這兩年來,他的小個頭香脆桃卻受到了市民的青睞,儘管價格賣到20元/公斤,但全部都不出桃園就賣個精光。
朋友圈「吸」粉 體驗採摘鼓錢袋
「現在『朋友圈』傳播的力度好大好快,4天前才拍的香脆桃短視頻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後,當天就有市民打電話要來採摘購買,省卻了我舟車勞頓之苦。」在香脆桃基地裡,看著三三兩兩前來體驗採摘的市民,秦偉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5月13日,隨著秦偉拍的一條短視頻「秦偉家庭農場生態香脆桃成熟了,量有限,嘗鮮的就要抓緊喲」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很快就引來了500多個粉絲的關注,隨後經陸續轉發,5月14日,就有幾個市民驅車進園率先嘗鮮。
秦偉告訴筆者,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是前些年的有果子吃就行了,而是講究吃得好,尤其是現在嚴格按照有機種植的生態水果其實並不多,有些種植戶為了求產量,幾乎都使用了「大果靈」催長劑。「堅持生態種植雖然果子小些,但消費者吃起來更放心。而通過微信朋友圈宣傳,讓消費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激發了他們嘗鮮的欲望,更引發了他們的關注。」秦偉說。
「沒想到,效果竟這麼好,接下來我還要通過安裝微灌設施等進一步升級生態種植體系。」這些天,看著每天都有三三兩兩的市民相約前來,秦偉高興地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綠色有機食品,不再追求個頭大,只追求品質好的趨勢。為此,秦偉將對香脆桃進行有機認證,並對香脆桃進行質量追溯管理,讓包括施肥、授粉等在內的每一道管理工序都可追溯,讓消費者清楚了解香脆桃管理的整個過程,讓其放心購買,創立品牌,以實現更大的增收。
據悉,由於秦偉的香脆桃畝產量達到1000公斤以上,價格賣到了20元/公斤,今年他的15畝香脆桃就可實現銷售收入達30萬元,獲純利至少在20萬元以上,實實在在鼓起了秦偉的「錢袋子」。(通訊員 周超文 吳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