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時候,有人在我們育兒群發了一張小朋友的照片,這下好了,家長們炸了鍋——引起了從未有過的恐慌和議論。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look,look:
第一眼是不是很想笑,第二眼就開始焦慮?群裡的媽媽們,從一條鯽魚聊開了:
1:這是真的嗎?惡搞的吧?
可可:我也看到了,應該不是惡搞吧。
糊塗大王:這是故意惡搞拍的圖片,還是真的父母不太知情而買錯了?
王磊:直覺不太真實,還是有些質疑這張圖片的真實性,會有這樣給自己孩子帶這樣魚的父母嗎?小孩子不懂,大人也會出這樣的笑話嘛,不太理解。
花妖小離:那條魚明顯感覺已經掛掉了…我估計家長沒反應過來。
happy:可能剛好買了這魚要殺的,然後剛好小孩子又要觀察,就給小孩子拿去了,也有可能家長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呢?不能拿自己的思維去恆量他人的。
小羽麻麻: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王磊:也許吧,一切皆有可能。
好吧,就在麻麻們議論圖片真實性之後的不久,網絡上就出現了各種炫酷的翻版:
額,在別的小朋友都在觀察小魚是如何遊動的時候,這位同學,呵呵,大概只能大快朵頤了吧。好吧,如果說這是個玩笑的話,下面這幅圖,你可能真的有點蜜汁尷尬:
微博有網友傳了一張自己的圖,小朋友們大概都在做南瓜燈,右下角這個小朋友的南瓜,大概只能做南瓜盅了。看看他的眼神.
2、孩子會有心理陰影吧?
亞小輝:不是說小魚麼,這小朋友拿的是大魚吧。
糊塗大王:感覺如果不好好給這孩子做做疏導,會留下一小塊心理陰影的。因為孩子碰到的是一次有點尷尬的與眾不同。
小羽麻麻:我覺得這沒什麼啊,雖然不是小魚,但也是在認真觀察。只要老師家長好好引導,不會有什麼心理問題的。不要想那麼多。
糊塗大王:對啊,如果家長老師能做到疏導最好了。關鍵是其他小孩子,肯定會無心取笑這個孩子。
happy:雖然是搞笑,但我覺得也沒什麼喔,對小孩子不會有陰影吧。如果是我女兒拿著這樣的魚,她會很開心的跟別人說,她的魚比別人的大,比別人的厲害的。
可可:是啊,有時候我們就是自己嚇自己。
happy:小孩子這麼小,一般不會說取笑神馬的,是大人的想法而已。如果我是老師,我也覺一下子好笑,但也不會覺得怎樣,大魚也是魚,也一樣可以觀察,並沒什麼大問題。
藍魚:沒什麼吧,觀察不一樣的東西而已。
亞小輝:首先要看這個小孩子的性格是不是敏感的。
happy:別人拿的都是一樣的,只要他的不一樣,小孩子不是會好奇他的魚麼。更容易受歡迎吧。
同類型的繪本很適合給孩子讀哦
王磊:小孩子心強大的話,應該問題不大。
糊塗大王:所以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孩子內心的強大,其實也是父母正向作用引導的結果。
小羽麻麻:我反而覺得這個家長做的挺好的,為什麼都要拿金魚,有條件的話,應該拿各種各樣的魚。這樣小朋友才不會覺得「小魚=小金魚」。我們固化的思維不應該在給孩子。
悠悠:這個要看老師怎麼引導!魚的種類很多!
小羽麻麻:就是,我看大家買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小魚,花鳥市場裡面的金魚種類可多了,家長完全可以引導孩子多一些選擇對吧。
可可:對,我也覺得在乎老師的引導。
讓媽媽們尷尬的幼兒園作業
這張圖片之所以能引起廣泛議論,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它戳中了笑點,更是因為它戳中了「痛點」。老師布置的「作業」,有時候真的讓媽媽們不得不焦慮。說說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1、老師要農夫山泉的礦泉水瓶,不敢給怡寶的。
前段時間,老師在群裡通知說請家長們給孩子準備好一個空的農夫山泉的小的空水瓶帶到學校。
雖然「作業」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媽媽們還是有各種問題:別的品牌的水瓶子的可以嗎?一定要農夫山泉的嗎?一定要小瓶嗎,大瓶不可以是嗎?
老師回答:是的。
看完聊天記錄,我就帶著孩子去了超市,買一個一瓶新的礦泉水,再回家倒出來,把空瓶子放進了孩子的書包裡。其實家裡有一大堆的怡寶空瓶子。但是不敢違背老師的「指令」呀。
我到現在也沒搞懂為什麼一定要指定某一種水瓶?
2、老師說周四交齊,不敢拖到周五。
很多次,老師通知家長,「請準備一些」聖誕裝扮,新年裝扮,讓孩子們打扮教室,請明天帶過來。明天???!!!
真的想說,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下了班,人家基本都關門了。哪怕用最快的某東也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啊。我們理解老師真的是太忙,得到學校的任務通知時已經很晚,實在是沒辦法。作為「作業」最後一個支持環節的家長們,往往下了班帶著孩子跑幾條街,去買老師「指定」的某些材料。
連周末都不能等。
微博裡這個帶著一條大鯽魚的孩子的媽媽,估計也是實在沒時間去花鳥市場買小金魚,所以只能把準備紅燒的鯽魚讓孩子帶到學校去了吧。這真的很符合真實情況。
當媽的都無比焦慮
1、生怕一個不小心,給孩子留下陰影。
從媽媽們的聊天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媽媽們最擔心的還是不完完全全按照老師的「指示」,孩子交了不一樣的作業,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影響,甚至是陰影。
我們小時候大概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用了不一樣的作業本寫作業,結果被老師狠狠批一頓,儘管作業內容並沒錯,旁邊的學生跟著嗤之以鼻;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在運動會的時候沒有穿校服褲子,結果被老師拎到一邊罰站,結果同學們都投來同情的眼神。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俗話說「老師的命令比聖旨大」,還不是因為我們不想自己的童年陰影再次發生在孩子身上。
所以我們明明知道老師要礦泉水瓶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給孩子一節環保手工課,但我們卻不得不為了符合要求,去做不環保的事情——家裡明明有廢棄的空瓶子,卻不能用。
我們擔心,沒有給老師要求的統一答案,被老師批評,更怕因此孩子被同學們笑話,最最怕他長大後回想起童年曾因為父母的過失,留下了記憶深刻的陰影。
2、生怕老師,不能給孩子好的引導。
除了擔心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更多的家長認為:只要老師能夠正確引導,其實帶鯽魚和帶小金魚都是好孩子,甚至還會因為特別,在芸芸眾小朋友中引起老師的特別點評。
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老師到底會對這樣的場面做出如何評價。是說:說了帶小魚帶小魚,你看看你帶的是什麼?還是說:哇,大家看看這條特別的魚,你們知道他是什麼魚嗎?
講真,我們心裡沒底。
即便我們在家裡能夠引導孩子:寶貝,你的鯽魚是最特別的。但如果老師批評了孩子,我們一萬張嘴大概也挽回不了。
relax,媽媽們
這就是一條鯽魚背後的真相。看多了各式各樣的社會新聞,除了把孩子放在自己懷裡,當媽的都會擔心她能否身心健康的長大。
不過,儘管如此,我們千萬別忘了育兒最重要的一條:relax!我們一定要心態放鬆!因為只要我們一焦慮,無論掩飾的多麼好,孩子一定能夠感受得到。孩子的安全感、幸福感,一定是來自父母內心的平靜和美好。
只有內心充盈幸福,孩子才能真正在外面的世界內心強大。
1. 宜家同意賠償3.5億,但安全隱患依然在孩子身邊!
2. 採訪:二胎麻麻如何做好平衡教育?
3. 懷孕無聊都幹啥?這裡有一份明星參考攻略
你可以回復關鍵字「脾氣」、「寶寶疾病」、「星爸星媽」、「8090」、「蔡博士」查看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