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AssBook設計食堂(ID:AssBookGroups)
本文已獲得授權
這是AssBook第961篇推文
作者 /食堂君
AssBook設計食堂 /聊聊設計的那些事兒
近日來幾個造型出挑的公廁設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人們紛紛表示特別想去東京,主要是想去澀谷的公共廁所打卡。今天來聊聊這件事。
慈善機構邀請全明星改造陣容
近日,創立於1962年的國際性慈善機構日本財團(Nippon Foundation),啟動了一個名為「東京公廁」(THE TOKYO TOILET)的項目。
邀請了16位大名鼎鼎的設計師,對澀谷區內的17個地點的公廁進行更新改造。
紅色是9月前建成的,剩下的待年內陸續建成。
「夢想改造家」的陣容有多強大呢?名單中不乏普裡茲克建築獎得主。
安藤忠雄、伊東豐雄、隈研吾均位列其中。除了以上三位大師,16位改造家中共有10位建築師包括坂茂、藤本壯介、槙文彥、後智仁、片山正通、小林純子。
除了建築界的代表,還有廣告創意人坂倉竹之助、佐藤可士和、佐藤Kazoo,產品設計師田村奈穗,工業設計師Marc Newson和Miles Pennington,以及時尚主理人NIGO。
懷著待客之心「建造讓人耳目一新的公廁」
是什麼促使日本財團和澀谷區政府要請來這一眾高人改造公共廁所呢?
日本的乾淨整潔可說是全世界人民都有目共睹的。然而在一般日本民眾的眼中,路邊的公共廁所依然是「黑咕隆咚的」、「髒兮兮的」、「臭烘烘的」、「叫人近而遠之」……為了能改變公廁在民眾心中的形象,日本財團和澀谷區政府這才決心要在區內建起讓大家耳目一新的公廁。
新公廁統一的標識圖例
與此同時,近些年來日本也頗為注意尊重社群的多樣性,再加上申奧及籌辦奧運期間一再被強調的「待客之心」(おもてなし),公共廁所也被看作是體現之一精神的載體之一。原本就是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公廁,是否能夠真正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呢?
在「東京公廁」項目的首頁上,有一組標示展現了新公廁將如何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多樣的使用者和使用方式
公廁翻新工程由大和房建工業負責施工,由TOTO衛浴提供設備及布局方面的專業建議。
除了能方便不同性別、年齡的人群,照顧到輪椅使用者和帶孩子的人士之外,有的廁所還安置了方便更衣用的踏板,方便應急用的護理床,有需要的人甚至還可以在廁所內清理造口袋。真可謂是貼心備至了。
「東京公廁」希望通過對公廁的改造,展示一個包容性社會的可能性。而為了讓人們隨時都能懷著輕鬆的心情,舒適地使用這些公廁,日本財團、澀谷區政府和澀谷區旅遊協會將攜手擔起維護運營的重任。
他們希望這一努力也能促使民眾培養「為下一個使用者著想」的「待客之心」。
清掃員的制服,由NIGO監製完成。
世界頂尖設計大師集群設計公廁展ing
「東京公廁」計劃其中5處現已完成改造,正式對公眾開放使用。另有兩處也將在下個月竣工。其他10處則將在2021年陸續完工並投入使用。下面來跟我們溜溜已建成的幾處吧。
1. 東三丁目
改造人
改造創意:無論什麼膚色什麼性別什麼種族的人對廁所的需求都是一樣的。這次改造的地點是緊挨著鐵軌的一個狹長的三角地帶。即使是公用廁所也要保證每個個體在使用時擁有屬於自己的、私密的、安全的空間。
紅色區域為接受改造的公廁選址
設計的創意受到日本傳統摺紙的啟發
設計師除了希望讓人身處其中有種被包裹的安全感之外,也想通過摺紙將「待客之心」也能融入公廁的設計中——因為摺紙也日本人在送禮時常會用到的元素。
設計師希望這個設計讓大家能夠安心地全身心投入生活。
摺紙般紅色的尖角衝向藍天
設計與施工中對外觀和內部私密空間的區分
建造過程
內部空間
2&3.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春之小川社區公園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公廁(暖色)
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公廁(冷色)
改造人
改造創意:人們對公共廁所抱有戒心(尤其是公園裡的公廁)通常是出於兩個原因,一是擔心廁所內不夠乾淨,二是對人身安全的擔憂,不知道裡面會不會藏著什麼人。用新技術來設計解決人們的顧慮。
無人時公廁內部一覽無遺
公廁的顏色與公園環境融為一體
此次的改造設計中採用了新技術,當人們進入廁所,鎖上門之後,玻璃就會呈現磨砂而不透明的狀態。
而當廁所裡沒人的時候,整個廁所都是透明的。既解決了人們的擔憂,又能讓公廁在夜間成為公園中美麗的照明裝飾。
夜間燈光通透的公廁照亮了公園的小道
廁所間內部
殘衛內部往外看
殘衛內部
4.片山正通-惠比壽公園公廁
改造人:
改造創意:與其強調公廁的建築性,設計師更希望它能像樹木、長凳、遊樂設施一樣與公園融為一體。在日本,廁所最早被寫作「川屋」,顧名思義就是架在河水/溪流上的小屋。
新公廁外觀
這些小屋的設計很原始,通常用風乾的泥土和樹木來構建而成。於是改造也借鑑了川屋的概念和意境。
用15塊混凝土牆無序地間隔出三個獨立的如廁空間。人們順著各面牆壁進入不同的私密空間,仿佛公廁也成了公園裡的一項遊藝設施。
混凝土牆的無序排列
公廁內部
進入新公廁內部有如步入有趣的迷宮。
公廁內部
5. 槙文彥-惠比壽東公園公廁
改造人:
改造創意:改造項目所在的公園深受附近居民的喜愛,是一處兒童遊樂場,周圍有鬱鬱蔥蔥的綠植。設計師希望改造後的公廁不僅是衛生間,而是能為來到公園的民眾提供一個駐足休憩的空間。
公廁外的休憩空間
考慮到空間的使用者不僅有在遊樂場玩耍的孩童,也有路過通勤的上班族,所以選擇了分散式的布局,讓公園各個位置都有開闊的視野。
公廁靜靜佇立在公園一角
一片輕盈飄逸的屋頂覆蓋了將新公廁的幾部分區域攏到一起。同時也起到了促進空氣流通,引入自然光的作用,讓整體環境顯得明亮整潔。
飄逸到飛起的屋頂
充滿通透感的內部空間
公園特有的室內外融合空間
惠比壽東公園有一個可愛的暱稱——「八爪魚公園」,因為公園中有一酷似章魚造型的滑梯。而童心未泯的設計師戲稱新公廁是「八爪魚公園」裡的「魷魚公廁」。
「魷魚」和「八爪魚」
以上就是「現已營業」的五間公共廁所,是不是已經像我們一樣迫不及待想要去公廁打卡了?更多大師的傑作將和延遲一年的東京奧運會一起在2021等著我們。
來來,地圖收好。
插畫by木內達朗
本文信息由[AssBook設計食堂]根據THE TOKYO TOILET主頁、日本財團網頁及維基百科整理編撰。如需轉載請與本號聯繫。
信息來源:
https://tokyotoilet.jp/
https://www.nippon-foundation.or.jp/en/news/articles/2020/20200805-47312.html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