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如今的公廁早已不是當年的公廁
深圳「廁所革命」之後
這些地方儼然悄悄成為「網紅打卡地」
根據2018年深發改關於市屬公園「廁所革命」工程的批覆,全市21個市屬公園內129座公廁需要建設。129座公廁建設分兩批實施,第一批50座,第二批79座。
如今,「廁所革命」備受市民好評
但建造廁所並不是所想像的那樣
一個如廁的空間而已
如何一改汙穢的慣有認知
實現無異味清潔配件齊全?
如何體現與場所所在地文化、自然風景互動?
如何體現對特殊人群的需求,
對兒童、對殘障人士的友好?
……
帶著這些問題
南都街坊口碑榜調研團第十一站
走進了梅林公園公廁項目
梅林公園共有三座公廁進行了重建,分別為兒童廣場公廁、三聖宮公廁以及山頂小店公廁,調研團隊一行首先來到兒童廣場公廁進行走訪參觀。
1
兒童廣場公廁:
摒棄封閉式布局
增加採光、融入場地景觀
兒童廣場公廁臨近公園中的一處小廣場,用地較開闊,整體造型簡潔、美觀。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陳知龍介紹,在設計重建過程中,摒棄了其原有封閉式的布局,整個公廁布局沿廣場展開,與廣場形成互動。
屋頂設計尊重了原公廁「一片雲」的設計概念,採用弧形飄板,同時呼應廣場和公園古荔樹形態。由於場地四周樹木較大且茂盛,沿通道和洗手區則設置了玻璃頂,在保證私密性的前提下,增加了自然採光、引入了周邊綠色的景觀。
參觀過程中,調研團成員也留意到公廁特別設置的「第三衛生間」,其中設置有大小兩個馬桶,除了普通洗手池外,還有適合幼童身高的洗手池。
2
三聖宮公廁:
廁位數翻倍,建築風格與廟宇相融
隨後,南都民生調研團來到了位於梅林公園內的另一座廁所,三聖宮公廁。
這座公廁位於三聖宮廣場左側,場地較為侷促。據悉,三聖宮廁所原本規模很小,僅有3個廁位,每逢初一、十五,三聖宮拜訪人數多時,廁位常常不夠用,基礎設施也落後,亟需改造。
要對三聖宮公廁進行改造,除了要考慮基礎設施的升級之外,因三聖宮是下梅林村重要的廟宇,有著相當的文化民俗價值,所以在設計中,也需要考慮到公廁與周邊建築的融合。
在改造後的三聖宮公廁的女廁內,調研團成員看到,廁位數量已經翻了一倍,目前有6個廁位,對廁所內的水池、鏡子等基礎設施也做了全新升級。公廁的外部建築風格與周邊古典廟宇相融合,內部又乾淨、便民、現代化,成為梅林公園內一道特別的風景。
參觀完兩個廁所
大家紛紛為「廁所革命」點讚
這樣的配置,真的讓人酸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如今
深圳廁所已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區」
深圳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深圳市「廁所革命」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