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無問西東》,走進僅存8年11個月的西南聯合大學

2020-11-19 致靜言

《無問西東》是一個背景比故事更好的電影。它是為了紀念清華大學120周年校慶所創作,所以在人物的設定上都與清華有關。劇中的梅貽琦以及沈光耀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其中,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是西南聯合大學的一名超級學霸,但投筆從戎,成為了一名航空兵。

那句「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我們要去當兵。」真切地告訴我們那個時代背景下,選擇是一件不得不為的事。在他的內心中,國在一切都在。他如願空軍夢之後,開著戰鬥機,從飛機上投擲食物到村莊上去救濟孩子。最終沈光耀在一次戰爭中犧牲……電影中的這一幕,看得人淚目。

聚焦於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是清華校史中頗為傳奇的一段。

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了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的命脈,讓學生有書可讀,老師有書可教,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校奉命南下在長沙組建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大學就選址在嶽麓山下並於11月1日開學。

1937年12月日寇南下製造了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舉國震痛。南京淪陷後,戰火危及長沙,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考慮到戰局動蕩,為了擁有一個穩定的教學環境培養人才被迫西遷昆明,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僅僅存在了四個月。

從長沙轉往昆明的遷徙之路,整整68天,用腳步丈量了1671公裡。因沒錢沒材料,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設計的鐵皮校舍從高樓變成平房,從磚牆變成土牆。最後,124畝的校園裡,只有圖書館和實驗室能用青瓦做頂,教室用鐵皮,至於宿舍,茅草就行了。

時任西南聯大校長的梅貽琦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在那個年代,警報聲比上課鈴聲響的還要頻繁,敵機一來,學生們便頭戴樹葉躲在山洞裡,聽教授在轟隆的爆炸聲中繼續講課。在這艱苦的歲月裡,師生們懷揣著一顆愛國、救國之心,克服困難,不間斷的學習。「見機而作,入土為安」,是他們對日寇飛機的蔑視。

1938年4月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所戰時高校的名字去掉了「臨時」兩個字,表明了西南聯大人應對抗戰的決心和長期戰鬥的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抗日戰爭一打就是8年,直到1946年7月31日國立西南聯大停止辦學。

《無問西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一間間茅草屋裡,專心致志學習的學子們邊聽講邊做筆記。只是雨聲漸起,教授不得不拔高了聲音,學生們不得不傾斜了身子只為聽清,雨越下越大影響到了教授的教學。教授乾脆在黑板上寫下了「靜坐聽雨」四字,和學生一起正襟危坐,細聽雨聲。

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被雨聲敲出了煩躁,猛然推開了窗,外面是大雨傾盆,而白色雨幕下、水花翻濺中,有蓑笠翁無懼風雨獵魚而歸,有教師帶領學生雨中跑步,口號壓倒雨聲。大雨敲打鐵皮的「叮叮噹噹」聲,敲擊了人的心靈。

就是在這種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前後僅存8年零11個月的「最窮大學」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可以說是中國最厲害的大學。它不僅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還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校友會1996年編輯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記載,1937年至1946年,共有8000名學生通過了聯大的入學考試,最終聯大學籍畢業的本科生近2500名、專科生約200名;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學籍的本科生1280名、研究生74名,總計畢業約4000名,是當時中國畢業生最多的高校。

聞一多、朱自清、錢鍾書、劉文典、沈從文、汪曾祺,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與西南聯大有關,他們或者是西南聯大任教的老師,或者是西南聯大畢業的學生。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這所大學的學生,這裡還出了鄧稼先、王希季等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擁有175位院士……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評選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在這近9年的光輝歲月中,西南聯大是無數學子心中永遠的夢,今天西南聯大的辦學實體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西南聯大的精神永存,那種與國家共存亡的危機感至今讓人動容。讓我們一起走進西南聯大,觸摸最有溫度的西南聯大,緬懷最有情懷的西南聯大,感受大師學者們的炙熱情懷。

相關焦點

  • 《無問西東》:只存在8年的大學,卻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巔峰
    電影《無問西東》,雖是為清華百年誕辰而獻禮的影片,卻讓人知道了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絕對可以稱之為中國高校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在最艱苦的抗日戰爭時期,這裡雲集了當時中國各領域的泰鬥,先後在此任教的專家教授有300餘人。
  • 無問西東——《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以日記、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訪談為載體,生動再現了西南聯大從學校籌建、搬遷、選擇校舍、正式建成,到師生日常教學、生活、研究的一系列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如雷貫耳的人物,一一出場。《西南聯大》的講述方式是板塊式的,五十分鐘的時間裡,分成了許多不同內容的板塊。以《大學之大》為例,其中從各地學生顛沛流離地到來到學校生活到對許多的教師的回憶到那些出色的學生們的貢獻與精神再到最後的回憶,每個板塊的講述都十分生動有趣。
  • 《無問西東》:命運變奏曲
    本周五上映的《無問西東》,屬於第二種。「無問西東」四個字取自清華大學校歌:「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它與意氣風發的青春有關,但又不只是青春。同樣是描繪青春,17年年底上映的《芳華》讓你笑過哭過後難受心堵,而今天上映的《無問西東》,有時讓你會心一笑,有時讓你鼻酸眼紅,但終會令你哭得心情開闊。(以下輕微劇透)
  • 影|《無問西東》: 說些欠下的那些話
    影|《無問西東》: 說些欠下的那些話我極少有和家人一起坐在電影院觀影的經歷,回想起來,這大概是唯一的一部。至今我都記得三年前的今天看完電影的感受:人在影院,很想跪下。小情與大愛融合在跨越百年的巨變裡,我跪在厚重而沉澱的歷史背景,跪在對前輩無限的尊敬和景仰。
  • 無問西東,不談南北
    有人該問了:你沒看,憑什麼這麼說?臭腳哪能這麼捧?簡直不要臉!在電影的預告片裡,除了那一大票明星,我還發現了:西南聯大,原子彈,飛虎隊……而且,還在09年那會兒,我就聽說,有一部名叫《無問西東》的電影正在熱拍,它將是清華建校百年的獻禮片。所以,我很期待,清華百年的風雲濃縮在它的敘述裡,會是什麼樣子。
  • 無問西東,但總要向上仰望 ——觀電影《無問西東》
    原本作為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電影,《無問西東》2012年年底就已殺青,沒想到之後就真的「無問西東,就此失蹤」。直到6年後,於2018年1月12日公映,第三天票房已破1.4億,網絡上好評如潮,影院內一片唏噓。屏幕上轟轟烈烈的青春與抉擇,讓許多中年人悄悄抹淚,似乎唯有動蕩年代,青春才如焰火般炫目,正如影片的英文名《Forever Young》。
  • 《無問西東》背後,那段真實而悲壯的歷史.
    時下熱映的影片《無問西東》,是為了紀念清華大學成立100年的。影片講述了出自清華大學四個不同時代的一些對青春充滿期待的年輕人,在時代變革的大趨勢下,一路前行,尋找自我的故事。電影的片名正是來源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段: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孰紹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視,泱泱大風。
  • 無問西東:沈光耀原型和他身後的西南聯大
    被禁五年的電影《無問西東》在1月15日上映了,影片中由王力宏飾演的飛行員沈光耀讓不少人淚目。當沈光耀第一次萌發參軍的想法時,被遠赴而來的母親攔住。《無問西東》原本是作為向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獻禮的作品而籌備製作。因此,影片的主題本不是對英雄的謳歌與緬懷這般簡單,電影本質講的是清華大學精神的傳承。
  • 言行隨心,無問西東
    作為一個半油膩青年,很少有影片能讓我熱淚盈眶 ,不過《無問西東》這部影片做到了,僅僅因為當年西南邊陲的「西南聯大」裡幾個簡單的鏡頭,我覺得這部片子是我最認同的愛國主義影片。還記得小時候和樓上小姐姐一起在家看《鐵達尼號》:大船下沉時,我看到那群演奏家無視漫過胸口的冰水,依然微閉雙眼盡情演奏的鏡頭。我問小姐姐:他們為什麼不慌張?為什麼不奔跑?為什麼不搶船逃命?
  • 電影推薦《無問西東》:但問本心,無問西東
    今天和大家談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無問西東》。》這部影片比《芳華》更為優秀,因為《無問西東》的立意比《芳華》高多了。主人公同樣是經歷了現實嚴酷的考驗,同樣是面臨人性最艱難的抉擇,《無問西東》也觸及到了現實或是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但是導演通過4個虛構的故事,卻傳達了極為光明的價值觀。
  • 我們的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很多的鏡頭讓我想起了我的中學時代。我的家鄉浙江臨海,台州中學,在那個年代裡,台州中學的大門如同清華園一樣每天屹立在我們的來來往往的車路上,在我們那個時代,每個能考進台州中學的同學如同半隻腳進入了北大清華,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姐是別人家的孩子的榜樣,就如電影《無問西東》清華校園學子奔跑的情景,記得學校當時的進校口號:·今日我以臺中為榮,明日臺中以我為榮。
  • 看哭《無問西東》丟人?你是不知道他們的珍貴
    這些天,《無問西東》的餘音不絕。不僅上座率高居不下,昨天開始還超越了好萊塢大片《勇敢者遊戲》拿下日票房冠軍。從1937年8月到1946年7月,一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但也正是這所「短命」的臨時大學,被譽為「亂世中的奇蹟」「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為什麼?在Sir看來,就憑四字——剛毅堅卓。這四個字,也是西南聯大的校訓。
  • 福利到 | 看《無問西東》,掬一把真誠的淚
    這便是電影《無問西東》將交付給觀眾們的故事。看《無問西東》,請備好紙巾,這是小編給您的溫馨提示哦!2、章子怡在飛機上看劇本,看到一段的時候已經淚如雨下了。而黃曉明在拿到劇本時就把它看完了,並且兩次因感動而落淚。3、關於片名:該片最初是作為向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獻禮的作品,片名《無問西東》來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
  • 西南聯合大學:年風雨徵程
    1937年8月,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在湖南長沙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1月1日正式開學。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遷往雲南昆明,4月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7月31日,西南聯大停止辦學,其前後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
  • 無問西東 一片初心——心明大和尚談西南聯大師生的佛教情懷
    原標題:無問西東 一片初心——心明大和尚談西南聯大師生的佛教情懷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考察調研時指出,國難危機的時候,我們的教育精華輾轉周折聚集在這裡,形成精英薈萃的局面,最後在這裡開花結果,又把種子播撒出去
  • 《巨流河》:無問西東
    寫什麼原本想了好幾本選項,但周末時和幾個朋友約在一起看了電影《無問西東》,恰好有些感觸。又因為看電影時想到了這本看了一半的《巨流河》,索性合在一起,成了這樣一篇既是書評又是影評的觀後感,作為新年正式的開篇。《巨流河》是作者齊邦媛先生的自傳。因為作者生於一九二零年代,她的人生軌跡與顛沛流離的二十世紀的中國緊密聯繫在一起,寫個人一生經歷的同時更帶出了整個二十世紀動蕩不安風雲變幻。
  • 人生需要負重前行——觀《無問西東》之後
    《無問西東》一部把三個歷史時期——西南聯大時期、文革時期和社會主義新時期藉助現代高科技以鏡頭拼接和轉換的方式粘合在一起,以不同歷史時期個人前途和命運的發展與國運不可剝離的關係為展示的著眼點,為公眾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和話語空間。「無問西東」取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 《無問西東》:堅守「真我」
    分別身處在民國、抗日戰爭、文革、現代四個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幾名清華學子面對時代浪潮,在最美的年紀做出了最艱難的抉擇。「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之中,有一種盲目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真實是什麼?「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北大、南開三所高校南遷至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富家子弟沈光耀遠赴於此求學讀書。作為家中的獨生子,母親對其管教甚嚴,曾一度逼迫沈光耀放棄從軍的念頭。可心繫祖國的沈光耀面對國家危難,難以置之不理,便瞞著母親毅然報名從軍。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現實意義角度,解析《無問西東》的意義
    2018年1月12日,拍攝完成與6年前的電影《無問西東》終於上映了。這6年的蟄伏,並沒有使這部電影暗淡下來,反而是打磨得更加鮮亮,影片的票房超過3億,口碑也不斷攀升。《無問西東》通過講述四個不同時空,來講述幾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的青春抉擇。
  • 《無問西東》:最好的年紀,最殘酷的選擇
    說《無問西東》是本月第一部話題大作,不算誇張。《無問西東》用五個年輕人的四段故事,串聯起近代中國百年的奮鬥歷程。工程量極大,但敘述方式巧妙,引人入勝。正是有了這般雷霆萬鈞的精神內核,才使得《無問西東》與其他青春片或者戰爭片區別開來。它要記錄的不是幾個人的青春故事,而是展現幾代人的芳華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