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回力車與教育的反思

2020-12-27 點點感嘆

今天和我家寶寶一起玩回力車。按照正常的玩法,把回力車往後拉幾下,然後再放出去,回力車就會向前奔跑。我家寶寶不是很會玩,使勁的往後拉好多次,就是不放手,結果回力車玩了幾下就壞了。

後來我聯想到我們的教育,很多時候,我們老師就像這個玩回力車的人,而我們的學生就像這回力車,我們的老師總是非常用勁的,想讓學生進步,可是最後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就如那被我家寶寶狠狠摩擦的回力車一樣,到了最後就會被玩壞。

作為一名老師,有時候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放手,給學生以自己有思想的進步,總比自己強加給學生更為有利,很多學生之所以厭學,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老師過於用力,如回力車一樣,彈簧有可能會被壓斷,從而導致車毀。

再比如學校的某些領導,往往施佳妤老師很多的"身份",如保育員,醫生,心理輔導員等,總想通過行政的手段,讓老師成為多面手,他們總是忽略了老師的基本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那些所謂的掃黑除惡,扶貧等一些政治任務,也是如給回力車多餘能力道,完全壓抑了老師自身的承受能力,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老師身心俱疲,工作還得不到順利開展。

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其實還是讓人自覺自愿的去學習,那些強制性的壓迫,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會令人滿意,甚至會走向另一面。

相關焦點

  • ​親子手作DIY:紙卷回力車
    所有的親子創意手作都會在臉書粉絲團和部落格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請跟著『滾妹這一家』一起大手牽小手玩手作吧! 回力車,也是玩千遍也不膩的玩具。只要輕輕地往後拉後放手,車子就能瞬間加速的衝出去,看它衝出去的霎那,真有說不出的快感,難怪小孩都愛玩回力車。這一次我們就利用取得方便的「衛生紙卷」來做個簡易的橡皮筋回力車吧!
  • 通過小小回力車 42073 看看樂高回力零件內部什麼樣?
    回力零件 12799如果回溯樂高回力車的歷史,可能要到 1990 年。最早的回力馬達早期回力車,城市組、機械組均有。不過我認為機械組才是和回力車最搭配的。樂高機械組從那時候每年都會推出回力車產品。到了 2020 年,42106 更是將零件數推到了 600 個以上。
  • 反思教育:許可馨,一個讓人不能忘卻的名字!
    5月11日,微博用戶「丶木子井」發布文字稱,「許可馨將國人玩得團團轉?難道真沒人管得了她啦?」同日,微博大V魯國平先生稱,「希望許可馨和某些人心裡能有點數」。同日,百家號動態用戶財經大王發布文字稱:許可馨,一個讓人不能忘卻的名字,父母的教育,生活環境的缺失,都是需要我們反思的。看到這幾句話,我們也有同感。不管怎麼說,許可馨帶給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反思。
  • 董懷國:生活會"咬人",教育當反思
    可新聞報導的平江這個孩子,居然會誤以為撿到的蛇是玩具,這只能證明他平時對蛇一無所知,證明在他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關於蛇,或許還有其他的來自外界的危險的知識,空白之處不少。  今天很多家長對小孩的教育,從兩三歲就開始了。更有專家和教育實踐者提出了「早教」的概念,早到還在娘肚子裡就可以開始。然而,在早教「該教什麼」的問題上,恐怕社會上的認識就見仁見智了。
  • 不能因為不現實就無視《銀河補習班》對教育的反思……
    別人怎麼說是別人的事,不要去聽別人說而自己去看、去感受,才是這個片子提倡的教育觀——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毫無疑問,該片比起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前兩部作品真誠了太多,進步了太多,驚豔了太多~但也不可否認,該片對教育的反思因為太過於理想主義而有膚淺和不現實之處
  • 多國反思中小學理科教育
    通過對小學四年級(64個教育地區)與初中二年級(46個教育地區)的學生數學與科學考試評估,TIMSS 2019年版發現,東亞、美國與北歐地區普遍表現優異(中國大陸未納入研究數據)。頂尖的如韓國,也在反思「應試教育」的危害;落後的如法國,則在尋找學生在理工科方面退步的原因。
  • 《青春最好時》音音媽媽反思,史老師醒悟,教育需反思
    最近在看電視劇《青春最好時》,劇中的幾個故事值得父母與老師反思。故事1:音音失蹤劇中的初音音是一個學霸,各項成績都很好,從小到大,得到的獎盃、獎狀無數。音音媽媽忙於事業,與孩子溝通交流的較少。故事2:不行式教育劇中最印象深刻的要屬史老師的不行式教育,「不許提前交卷」,「不許請假」「不許逃課」,總之就是各種不許。
  • 風靡美國40年的B.Toys玩具,經典熱賣的大嘴貓鋼琴、卡通回力車
    最重要的是,功能音效非常齊全,光是這玲琅滿目的按鍵,都可以讓寶寶玩上老半天啦。貢獻上演示小視頻:小小的一個琴,滿肚子都是貨!音樂啟蒙和語言啟蒙一樣,「過了這村就沒有那店」了,一定要趁早。音樂、歌曲、音色、節奏,萌萌的大嘴貓都可以做到,也是早教的好幫手哦!
  • 錢理群:我們如何反思教育
    在中國,提起教育,似乎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牢騷。但牢騷之後,反思之中,更重要、更迫切的現實是:我們能改變些什麼?鳳凰衛視中文臺首播的十集電視紀錄片《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歷時近兩年時間,走訪近30所中國大中小學,採訪50多位中國一線教師,訪談近20名教育學家和民間學者,直擊這個時代的教育生態,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
  • 疫情下,線上教育的反思!
    當前,線上教育教學的組織和實施工作無疑是中小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最為關注的內容。雖然近幾年來浙江省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特別是學生個性化學習和技術輔助學習等方面得到了顯著發展,但教育技術一直充當著補位者和輔助者的職責。
  • 我校舉辦「『新師範』:新時代師範教育與教師發展問題反思與展望...
    我校舉辦「『新師範』:新時代師範教育與教師發展問題反思與展望」線上學術研討會 2020-06-02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語教育落後中國20年?日本反思落後原因
    為扭轉日本人英語能力持續下降的趨勢,日本政府著手改革教育制度,修訂義務教育的學習指導要領,在今年4月新學期開始之際,將英語定為小學五、六年級的必修科目。對比早已在2001年將英語導入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日本教育問題研究專家鈴木款指出,日本的英語教育落後了中國20年。
  • 《他鄉的童年》觀後反思:我們距離理想的教育有多遠?
    看點好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其他國家的教育模式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參考。周軼君導演的教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通過走訪日本、芬蘭、印度、以色列及英國這五個國家呈現出了不同的童年教育。下文中,上海中學語文老師葛璐通過這部影片談了談自己對教育的思考。
  • 清明節重溫「亮劍」精神,靜心讀一本好書,反思人生不忘愛國教育
    3.可以默哀,但不要停服 致敬有很多種,不要遊戲停服,玩遊戲並不代表就不悲傷。 其中更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沉迷遊戲的學生,發出強烈的反對,還吵著要上熱搜。甚至一些遊戲玩家質問說「好像不打遊戲,他們就能活一樣」。
  • 連大人們都想玩
    3-6歲,是孩子上學接受最初教育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孩子發育的黃金時期,不僅身體成長速度快,玩耍能力也日新月異。【購買連結】¢TGZGYnaRVpn¢Auto show collection小汽車回力車模型8輛套裝原價¥258  現價¥188
  • 一個老爺爺的教育反思,活到老學到老
    其實說白了,他們活成那樣,除了老爺爺教育不當外,自身也是有原因的。很多人習慣於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卻從不知道從自身找原因。他大兒子因為資質平凡,倒沒惹出什麼事,就那樣平淡地過著小日子。頻頻惹事的是他的兒子,已經快四十歲的人了,整天遊手好閒,沒幹過什么正事,至今未成家,這都沒什麼。
  • 《嗝嗝老師》:除了勵志,還有對於教育的反思
    文/殺手裡昂在亞洲電影中,印度電影算是最接近中國國情的,其電影中所呈現出的教育、女性意識等主題,比較契合中國觀眾的文化審美,中國觀眾在印度電影的故事表達裡更能找到情感上的共鳴,而這種來自陌生語境的情感共鳴更能引起輿論發酵,形成一種廣泛討論的社會現象。這也是當年《摔跤吧!
  • 電影《驢得水》:黑色幽默背後是對人性的揭露、反思與教育!
    首先是執著於教育的孫校長,他為小學花費了許多的心思,在危機來臨時仍然能夠十分鎮定的面對並且掌握全局,他身上最優秀的品質應該就是那份集體責任感。猶如一把錘子,狠狠地砸在人們身上,讓人們對人性充滿質疑與反思。《驢得水》這部影片極好的詮釋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話,講實假如沒有標註這是一部喜劇題材的電影,那小編絕不會想到這一層面。通過荒誕的手法突出人性的惡,看完之後令人在嗤之一笑後內心又顯得十分壓抑。總而言之《驢得水》中突出的人性以及教育意義值得一看。
  • 【思考】江歌案,讓我們反思如何教育一個女孩
    昨天辦公室90後小朋友說自己以前懟天懟地,敢跟男生正面槓,因為她所受的教育,是好男不跟女鬥,君子動口不動手。後來吃了虧,她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有男生可以對女生動手!除非你學過武功,否則在年齡相當的男女肢體衝突中,女生絕對佔不到便宜。
  • 《誤殺》——披著懸疑外衣的教育片,值得家長反思的教育模式
    這部影片在細節、音效、色彩、人物設定等處理上都可圈可點,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影片中阿玉說的一句話:「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是禽獸」,這句話也直接指向了片中的官二代素察和窮人家孩子平平的不同命運和後來的事情發展方向,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3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