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洞里薩湖】,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之一。
【東南亞最大淡水湖】,高棉語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 元代,曾隨使節團訪問柬埔寨(時稱「真臘」)的周達觀,在其所著的《真臘風土記》中,對洞里薩湖有詳實的記載,並將其稱為"淡洋"。 法國殖民期間稱它為大湖,是東協地區最大的淡水湖。
【對比中國鄱陽湖,來感受此湖之大】,受降水影響,旱季和雨季不同,洞里薩湖面積從2,500 km可達16,000 km左右。 旱季時的面積,大約相當於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平水位的面積;而雨季時,則是鄱陽湖面積的5倍之多,可見此湖的遼闊。
【天然水庫】,洞里薩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每逢枯水季節,湖水經由洞里薩河流入湄公河,補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而當雨季來臨,暴漲的湄公河水又經洞里薩河倒灌入湖中,減輕了湄公河下遊的泛濫 。 這一點,類同於鄱陽湖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保護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柬埔寨人的生命之湖】,盛產的漁獲千年以來就滋養著這裡的人民。 廣袤的湖濱平原土地肥沃,河道縱橫,林地茂密,和湄公河三角洲一起組成了柬埔寨"中部大平原",是柬重要的稻米產地。可謂:魚米之鄉。
【肉食倉庫】,湄公河水含有豐富的養份,使得湖中繁衍了大量的魚蝦,無論旱季、雨季都出產頗豐。 目前洞里薩湖是柬埔寨的主要"肉食倉庫",湖的周圍有300多萬人民直接或間接地以漁業為生。
這種打魚為生的日子看起來蠻好,看看圖中這位大哥黢黑的皮膚、健碩的肌肉,還有這微微翹起的船頭,悠哉悠哉地結網捕魚,專注安寧。
【水上村落】,逐水而居的柬埔寨人,無論旱季還是雨季,水位高低、湖面大小,這樣的船屋和這個大湖就是他們生活的世界。 圖為正在修建的水上船屋。
村落中,佛堂、學校、郵局、商店、住家等等,搭建在湖水之中,形成極具特色的聚落景觀。 身處其間,原生態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圖為水上佛堂,免費提供素食。
【船屋1】,來上一組照片,看看他們的水上之家吧。 門前的白色塑料桶用來儲存淡水,家家戶戶都有。
【船屋2】,躺在船上的吊床中,清風拂來,微微搖動,不亦樂乎?
【船屋3】,小朋友會向經過的你,SAY HELLO!
【船屋4】,划船來找街坊聊天的女人們。
【船屋5】,艙外晾曬的衣服。
【船屋6】,村中的果疏店。
【船屋7】,水上的超級市場。
【船屋8】,整個船屋就是由這一捆捆的竹竿,支撐而起。
烈日下售賣蓮蓬的女子。
流動的水上市場。
【謝謝孩子們的表演】,追逐遊客的小船上,小朋友會表演舞蛇給你看,準備好10塊人民幣或是1美元,謝謝孩子們。
【用手心捧起食物】,從小就隨大人「出海」的孩子,或許還不太懂得生活的艱辛,但卻知「盤中餐,粒粒苦」,所以,他會用手心捧起食物。
【建議】:這種船,乘坐起來還算不錯!不會遊泳的話,一定要穿上救生衣,湖中的風浪有時蠻大。 作者不穿救生衣,是因為俺不是旱鴨子,呵呵! 還有:包船一日遊,很值!淡旺季有差別,價格從美元40至60不等,走走停停,自由自在。
【湖中的魚】,祝福我們的鐵桿兄弟,柬埔寨人民的日子,就如這洞里薩湖中的魚群,跳躍翻騰,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