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心儀主播推薦來購買產品早已成為了人們新的購物方式,再經過薇婭、李佳琪兩個KOL在雙十一的光輝戰績,直播帶貨直接一戰封神,成為新的風口。
但,繁榮的背後,亂象叢生。
直播帶貨之盛
技術的變革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倒逼人們的消費行為發生改變,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供應鏈的等因素的全面發展,孕育出強有力的直播帶貨風口。
直到2018年李佳琪與馬雲pk賣口紅,李以1000比10戰績碾壓馬,不僅使李佳琪出名,更使「直播帶貨」開始出圈,更多的人網絡消費行為開始出現變化,他們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購物方式,而是根據主播的推薦進行購買,但也只是小範圍的擴散。
2019年被稱為電商直播的元年,在帶貨這行,起初名氣最大的就是李佳琪,作為男人賣口紅這個點兒由於巨大的反差,非常吸睛,再加上極具洗腦性質的「買它,買它,買它!」以及優異的成交數據,使得李佳琪迅速走紅,成為直播帶貨界的口紅一哥。
自此開始,直播帶貨徹底進入大眾視線。
爾後,直播帶貨一姐也進入了人們視線。其實在2018年間,薇婭就戰績斐然,2018年雙11,兩小時內,薇婭直播間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2.67億,全天超3億,但在當時直播並沒有興盛開來,薇婭的成交數據只是小圈子的狂歡。直至2019年雙十一直播帶貨TOP50巔峰主播榜單中薇婭和李佳琪位居第一、二名,薇婭的銷售額更是達到30億,超過了她2018全年的銷售額27億,成為淘寶直播冠軍,相比較上一年翻了10倍。
由此,直播電商成為一個沸騰的新興行業!
同時,行業也走向了發展的快車道,薇婭和李佳琪走紅背後帶來的是整個行業的興起。2019年中下旬開始,專職內容製作能力、紅人孵化能力、流量獲取和變現能力的MCN機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出,根據《2020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可知,得益於新晉平臺的流量增長,MCN機構數量由2018年的5000多家飆升到2019年的兩萬家。從地理位置上看,全國MCN機構整體呈「南遷」形式,在內容格式上,集中偏向「短視頻」和「直播」。相對的,主播的數量亦是呈電梯式增長,截止到2019年中旬,中國擁有逾4.25億主播,21%職業主播月收入過萬。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空前火熱。各行各業亦是盯著這塊兒蛋糕,更有名人「下海」,想要分得一杯羹。
2020年4月,羅永浩開啟直播帶貨首秀,業績亮眼,3小時賣出1.1億元,給直播帶貨添了一把火;同月2日,攜程梁建章以直播形式預售湖州高星酒店,一小時完成2691萬的GMV;緊接著,朱廣權+李佳琪組成的小朱配琦組合,直播當天累計觀看次數1.22億,累計賣出總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
除了商人「下海」,更有明星加入。
4月12日晚央視主播歐陽夏丹攜手明星王祖藍、鄭爽、蔡明、十堰市副市長王曉,以及66位快手達人直播,帶來熱乾麵、小花菇等12種湖北特產。這場公益直播在快手平臺的累計觀看人次達到1.27億,累計點讚1.41億,連同快手達人發起的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直播,當晚一共賣出6100萬元的湖北農副產品。
用戶角度而言,直播具有天然的社交屬性,高交互和高沉浸的體驗感強。就主播而言,人人皆可播,以及直播成本低,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啟,再加上高收入的誘惑,以及品牌機構將其作為「救命稻草」,使得行業空前繁榮。
直播帶貨之殤
在「萬物皆可帶」的時代,主播門檻低,各種大魚小蝦都能進入這個賽道,資本也紛紛湧入,亂象叢生。
直播帶貨引發的流量造假、數據注水、水軍刷單、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暴露了行業發展的亂象。前段時間,在快手坐擁千萬粉絲的辛巴徹底「火」出圈,但這次是因為燕窩造假,作為頭部kol爆出這樣的醜聞,給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更有帶貨翻車事件頻出,自稱「第一帶貨明星「的李湘,有商家以80萬的坑位邀請她帶貨,但5分鐘,硬是一件貨也沒賣出去;老牌明星曾志偉擁有的很高的國民度,其粉絲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有,去年7月份沒能擋住直播的誘惑,開始了直播帶貨的首秀,就數據來講,非常可觀,但還是因為產品質量翻車了,據網友表示買的小龍蝦沒有那麼大,且鴨脖的味道十分奇怪,甚至有些貨品的條形碼都不清晰。
實際來講,直播帶貨的本質是利用主播的影響力影響消費者的決策,但品牌方產品是否過關,主播是否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一項出現問題,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除此之外,就帶貨價格而言,KOL更有話語權。KOL通過數據了解到消費者偏好,並且將其反饋給製造商,製造商生產消費者偏向的產品形態、以及數量,減少其倉儲成本,因此也能夠有「全網最低價」的出現。這也是薇婭、李佳琪直播間頻繁出現「全網最低價」的原因。就其結果而言,消費者用低價買到了心儀的產品,KOL獲得了相應的佣金,但就品牌方來講,產品銷量高,但毛利極低。
總的來說,KOL+靠譜團隊是銷量的保證。比如阿里巴巴申請註冊「劉一刀」商標,其意圖明顯:明星+平臺的模式,如果運營得當,會達到1+1>2的效果。去年年底,聚划算直播間百億補貼推出「劉一刀」品牌牛年定製的「砍價大牛寶」,定製禮包一上線就售罄,直播間商品點擊25w+,引導進店10w+。
從去年5月份開始,「劉一刀」就成為聚划算的官方優選官,每場直播觀看幾乎都能到達1000萬人次。其驚人數據背後有強大的運營團隊,「劉一刀」擁有一個超過100人的團隊,這是劉濤團隊的核心力量,主要聚焦於選品環節,從人物畫像,大數據等平臺洞察出消費趨勢,挑選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也因此,其競爭力強。
但就品牌方而言,需要漫長的排隊周期,還要付出直逼成本的低價。對消費者來說比較實惠,能以低價拿到產品,然而讓利的代價會轉移到商家身上,迫使商家的利潤點一而再的降低。
從行業健康發展和品牌商家利潤而言,不利於整個產業和企業向上發展。企業的利潤高低,直接影響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投入、品牌投放等直接相關。與此同時,直播主播也應該和品牌商家共同去打造直播品牌的護城河。
另外,頭部主播是一把行業「雙刃劍」,由於李佳琪以及薇婭的出圈帶來了行業的繁榮,同樣這也是限制行業發展的原因,所有資源都向頭部集中,平臺以及品牌方容易被主播綁架,且頭部瓜分了大部分的流量,尾部只能聞聞肉香,沒有話語權。對於多數主播而言,兩次帶貨後如果成交數據不佳,商家也沒有合作的耐心,會形成惡性循環,在主播界面臨淘汰。流量過於聚攏,品牌方被遏制住喉嚨,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