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的直播帶貨玩法和套路

2021-01-17 網易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的直播玩法和套路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為大家剖析下新的流量窪地。

  什麼是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參與者有哪些?

  電商如何進行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未來?

  

  娜美文化:什麼是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指的是通過視頻直播平臺進行現場直播賣貨的模式。目前帶貨平臺以淘寶、快手、抖音為主,京東、拼多多、有贊等電商平臺也開始試水直播帶貨的玩法。

  之所以說直播帶貨目前是流量窪地,是因為直播帶貨現在所處的階段像極了抖音、公眾號的初期,仔細回憶下,18年的抖音和14年的公眾號,是不是隨便做個內容都可以漲粉的,到了現在,再談漲粉,難度猶如上青天。現在的直播間,剛好處在吸粉階段,關注直播間得禮物,送代金券是目前的主流玩法。

  群雄逐鹿的年代是美好的,說明用戶的歸屬還沒有塵埃落定。為什麼直播一姐、一哥一場直播能帶貨幾千萬,歸根結底是供需關係決定的。比如市場中有100萬的直播用戶,主播只有10個,每人可以分到10萬甚至更高的流量。如果主播有100萬,那麼競爭的慘烈可以想像。

  只要供小於求,就是紅利期,是流量窪地。這期間也會有大批玩家進入,就看誰下手快了。等供需平衡時,再入場就晚了。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那麼恭喜你,現在下手正當時。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的參與者有哪些

  直播帶貨有一個完整的鏈條,這裡面的角色有:平臺、電商公司、直播機構、資源整合者。

  平臺:平臺方指的是直播平臺,直播不是新鮮事物,16年就有直播了,但是直播帶貨的元年是從19年開始的。這個很好理解,開始的直播變現方式是打賞。打賞就像遊戲的充值,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可以理解為是不可持續的,新鮮勁一過就不會再花錢打賞了。那麼直播必須要找一條新的盈利模式,否則直播模式必掛。

  這時,直播電商的出現可以說是拯救了直播,甚至重塑了直播。我推測真正的直播要從20年5G的普及開始,就像真正的短視頻是從抖音崛起才開始一樣,技術、市場不成熟,所有的先行者都是炮灰,就看接下來一家獨大的重任是落在淘寶還是快手的肩上了。

  電商公司:電商公司是直播帶貨的核心玩家,是受益者,也是金主。淘寶做到這麼大,離不開全國千千萬萬的賣家。加之淘寶流量價格這幾年突飛猛漲,商家越來越難以承受,逼得他們去外部尋找便宜的流量。

  19年雙十一,淘寶直播一小時成交額超過了去年雙十一,直播一天的銷售額。為每一個商家指明了新的方向,做直播吧。直播有流量、有轉化、有利潤。不管是年銷售額過億,還是剛剛上線淘寶的夫妻小店,紛紛開始了自己的直播,或者找網紅直播。目的只有一個:多賣貨。

  

  直播機構:直播機構指的是孵化出李佳琦這樣直播網紅的機構,我們可能只知道李佳琦,卻不知道19年下半年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來的大大小小几千家直播機構。有些是MCN轉型,有的是直接招募網紅,做直播帶貨。各有各的玩法,但都往帶貨方向去培養。

  最近出現了很多直播帶貨的培訓課程,足見想踏入這個行業的人有多少了。不懂,不會怎麼辦呢?先去聽課,聽完課就會了,又是一茬新鮮待割的韭菜吶。

  資源整合者:一方是直播網紅機構,一方是電商賣家,兩個齒輪不一定能吻合到一起。這就誕生了資源整合者,也就是中介。左手一大批網紅資源,右手一些想要花錢推廣的廠家。中間賺個差價,so easy。

  娜美文化:電商如何進行直播帶貨

  

  接下來講重點了。我們研究直播帶貨,最終還是要從遊戲的主要參與者賣家角度來看。平臺只有不到十家,網紅機構頂多幾千家,但是電商產品的賣家,卻有千萬家,每一個電商賣家都需要賣貨,也都有直播帶貨的需求。那麼,電商如何進行直播帶貨呢?

  玩法一:自建直播間,培養自己的帶貨主播

  優點:成本低,可控性強,是電商的主流玩法。參與雙十一的電商中,有一半都搭建了自己的直播間。在直播間進行直播的,是普通的員工。有一家零食企業,每次直播有2個主播出鏡,4小時輪換一次,每天直播一場。假設一家公司有4個職員專職直播出鏡,一個月5000元底薪,加提成。一個月成本2萬多,比投一次廣告划算很多。

  自建直播間,切記要弱化主播的個人性格,突出品牌性格。要讓用戶是衝著品牌而來,而不是衝著主播而來。這樣即使主播離職,換人了也不會對粉絲有影響。有個電商產品自己的某場直播中,用戶一直問,某某小姐姐什麼時候上線帶貨呢?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要立刻消滅掉。

  

  做直播間對於傳統企業來講可能有點難度,畢竟有的公司幾乎沒有線上運營能力的。但換個思路,就當做把銷售從線下搬到線上就可以了。直播帶貨的大拿不是長的好看,不是多才多藝的達人,而是銷售能力強的人,試問,哪個公司沒有幾個銷售冠軍呢?讓他們去線上帶貨,一樣能賣的很好。

  缺點:流量少,帶貨效果不佳。直播帶貨是個新鮮事物,大家都來嘗試,但做的好的很少,一是不熟悉平臺規則,不知道如何獲得流量和吸引關注。二是銷售技巧缺乏,帶不動。風險與機遇並存,就看公司的運營水平了。

  優點:見效快,分分鐘賣斷貨。這是有廣告預算的電商公司玩的,付費推廣是一門學問。花錢不難,難的是花出去的錢,能收得回來且有盈利。我們看到直播帶貨,一場賣掉幾萬支口紅,成交幾百萬,這都是個案,不具有參考性。正常來說,能做到1:1的投入產出比已經很不錯了。投的錢,回不了本也很正常。要知道,主播帶貨並不是任何產品都能帶得動的。

  我們在找主播帶貨時,一定要打聽清楚,自己這種類型的產品主播有沒有帶過,效果如何。比如電子產品直播帶貨,基本上是虧錢的買賣。直播帶貨最好的產品是護膚品和快消品,除此以外的,目標用戶不精準,再大牌的主播也帶不動。

  

  和達人合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只收坑位費,另外一種是坑位費加提點。現在有純按提點來收費的合作模式了,但是那個點數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我和一個以佣金結算合作方式的機構聊過,差不多要返50個點,完全不適用於普通產品,除了那種利潤率超高的暴利產品。找什麼樣的網紅,要看自己的產品來選擇的。

  缺點:投入高,效果無法保證。既然是做推廣,多花錢是肯定的。尤其是直播帶貨的市場還不太透明的當下,價格虛高、數據作假的情況不少。還記得之前某個百萬粉絲的大V零成交的案例嗎,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深度解讀直播帶貨的優劣,分析利弊!
    每天約有3萬家新的直播商家入駐,而直播帶貨的訂單總量也在以每周20%的速度增長。預期整個2020年,直播帶貨的市場經濟規模可以達到9000億。  娜美文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直播帶貨的利弊均顯得十分突出。我們先說有利的一面
  • 直播帶貨,窮途末路?
    近日,微信群傳出一份由多位商家撰寫的帶貨主播黑名單,描述了他們在直播帶貨中遇到的「坑」,如直播前兩小時樣品被主播砸壞、坑位費太高銷售額卻很低等等。與之相對的,抖音、快手這兩個月也出現了大量吐槽直播帶貨套路的視頻。以「郭仙人」為代表,他7月開始創作此類視頻,單個視頻的抖音點讚量高達166萬,其原創梗「把嘴給我閉上」也產生了大量二次創作內容。
  • 直播帶貨:韭菜菜譜大全
    直播電商他能比藝人經紀還賺錢? 邏輯層面看不大懂之後,數據層面也逐漸迷幻了。什麼5分鐘售罄300萬,一小時帶貨5000萬,一場直播帶貨3個億……到現在,「億」,仿佛已經變成了電商直播的標準計量單位。目前單場銷售數據的最高紀錄保持者是辛有志。6月14號晚上,全場銷售額超過12.5。
  • 嵐風文化啟動明星直播帶貨,歌手平安首秀帶貨72萬
    2020年9月3日,嵐風文化與歌手平安開展了首次抖音平臺直播帶貨合作,平安現身直播間,攜手抖音主播閆老二現場「帶貨」。平安直播帶貨專業範十足,大家印象中的平安,是唱著《洋蔥》一鳴驚人的實力派,是數次登上春晚舞臺的國民歌手。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他也是個妙語連珠的「人間嗩吶」,對產品賣力的講解迎來了粉絲們的讚嘆,不少粉絲都誇讚講的非常詳細。
  • 「直播帶貨」下一步
    「直播帶貨已是常態化,但直播帶貨和品牌直播還是有區別的。」連熙分析道,傳統的直播帶貨很原始,就好比電視購物,低價賺吆喝,時間一長,消費者有了免疫力,沒有折扣和低價不買,長期如此對於品牌產品很傷。與之玩法不同的是,蠟筆小新把每一次直播都當成品牌直播來做,直播前需要寫腳本,找出主推重點單品、引流款和利潤款,同時自己培養對產品熟悉的主播,讓他們可以更專業地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連熙還表示,蠟筆小新還會通過拍攝創意視頻、自己造節、與平臺進行深度合作搞創意活動等方式,提升直播帶貨的內涵和玩法。
  • 直播帶貨糾紛|直播帶貨的水到底有多深?想帶貨,商家又該如何避坑?
    現在,進入直播行業的公司、個人數量多,能力好壞良莠不齊。網店商家在選擇合作的直播帶貨機構時,很有可能遇到資源差、能力差的團隊和公司,這就可能造成帶貨效果遠不及預期。張延來律師說,遇到這種情況時,網店商家可按照雙方的合作協議條款進行溝通協商,若不能達成一致的,可通過走法律途徑來解決。
  • 廣州網紅直播帶貨機構 網紅直播賣貨公司 純佣金合作模式
    廣州哪家直播公司最大最好抖音快手小紅書網紅直播帶貨機構公司MCN機構種草探店測評機構抖音小紅書短視頻種草探店網紅直播帶貨機構網紅KOL達人直播帶貨抖音快手小紅書網紅直播帶貨機構網
  • 做直播帶貨被「坑」百萬!深扒直播4大「割韭菜」套路
    直播帶貨火爆的表象背後,其實藏著很多灰色操作。坊間傳聞,行業某大佬搞直播帶貨虧損上百萬。我見過四五百萬的粉絲量的達人,帶貨數據慘不忍睹,只有個位數成交……」某 MCN 運營負責人爆料說。MCN 機構「坑」商家的套路五花八門,我們研究了下,發現比較常見有 3 種「坑」法:PS:商家找「達人」帶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純佣金帶貨,另一種是坑位費加上佣金。
  • 直播帶貨八大真相:薇婭直播索菲亞到底帶了多少貨?
    3月18日從晚上八點到凌晨四個小時,直播帶貨一姐薇婭在當晚直播帶貨索菲亞定製家居,這是家居品牌第一次請薇婭這種超級直播帶貨,無論如何不能錯過!淘寶直播帶貨一姐薇婭,據說一晚直播帶貨掙一套房,最高單場帶貨3億,全年帶貨300億。
  • 直播帶貨,眾聲喧譁
    夢潔股份主營床上用品,2020年三度與薇婭直播合作後在股市有了驚人的表現:10個交易日拉出8個漲停板,市值吹升45億。薇婭和直播帶貨有這等魔力?顯然不是。夢潔家紡與薇婭達成品牌戰略合作大主播虛火,MCN機構做祟直播帶貨節省了時間成本,又為消費者解決選擇障礙的痛點,而足夠低的價格是目前吸引消費者的絕對武器。主播會在鏡頭前賣命吆喝這件商品多麼「全網最低價」、「超高性價比」、「限量秒殺」,商家在屏幕後埋頭包貨發貨。一帶一賣,把貨賣出去是主播和商家的第一要務。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
    和商家籤訂合作的這家MCN機構,不是此次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的主辦方,之前與夏飛對接的工作人員,也和行業頭部公司謙尋沒有一絲關聯。明星方叫屈,主辦方喊冤,謙尋闢謠,矛頭都指向一處:這是一場中間商賺差價導致的糾紛。
  • 直播帶貨,涼涼?
    隨後,其背後直播機構進行否認,事件陷入「羅生門」,但影響還在發酵。而就在11月中旬,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的事件才剛剛平息。《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一文中提到,一場科技產品類帶貨直播,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和她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
  • 直播帶貨開場白與結束語 直播帶貨常用的話術
    直播賣東西看著簡單,做起來其實不容易。第一次直播賣貨開場怎麼聊?直播帶貨開場白與結束語有哪些?給大家整理了直播帶貨常用的話術,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 直播帶貨:不講武德
    -01-明星直播圈粉熱刷單售假頻「翻車」不僅是網紅直播帶貨,越來越多的明星也看到其中的巨大紅利,紛紛投入其中。明星和網紅都獲利了,那到底誰在為這場雙十一「狂歡」買單呢?數據流量真真假假、直播人氣霧裡看花。刷量機構位於「數據造假」產業鏈的中遊,直播的觀看人數都是這些公司用機器刷出來的。其實在上遊提供算法和技術的「矩陣引流」公司才是產業鏈中的核心。控制幾百個小號不停地打開購物車,直播上就會飄屏:XX人正在排隊購買,直播裡彈幕每一條評論、每一個話術、中間間隔的時間都是可以設置的。像這個「看起來不錯」「在哪裡可以購買」諸如此類的話術都是提前編輯好的。
  • 直播帶貨,風口狂舞
    無疑,直播帶貨為代表的內容形態,正以顛覆式的影響力刷新大眾對新消費方式的認知。 根據光大證券產業調研及數據測算,直播電商2019年總規模有望達到4400億。 風潮刮過,帶來萬物生長,網際網路平臺、商家機構、消費者參與者眾,他們正帶著前所未有的熱情,拿著船票坐上了這艘叫做「直播」號的火箭。
  • 直播帶貨就是冬蟲夏草
    直播帶貨大浪正歸於平靜——這並不是說直播帶貨需求在下降,恰恰相反,無論是平臺、商家、還是用戶,對直播的依賴度都在持續增強。只是,在被以李佳琦和薇婭、辛巴、羅永浩為代表的淘寶直播、快手電商直播、抖音電商直播這幾波大浪衝刷後,直播帶貨開始變得面目清晰。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臨近年末,直播帶貨的冰與火之歌正在奏響。但顯然,直播間呼朋引伴的火熱掩蓋不了頻頻暴雷的心寒。辛巴,這位「帶貨一哥」最近水逆得不行,上了好幾次頭條,當然對於這一天然流量,想必他是拒絕的。假燕窩風波未平,譴責之聲再起,網曝80餘人在其直播間購物後消息遭洩露,被騙600萬元,一舉衝上熱搜。
  • 細說「直播帶貨」
    這不是張雨劍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也不是家電產品直播首秀。電商平臺崛起,家電產品線上銷售逐年增長,進一步壓縮線下市場。2019年,美妝主播李佳琦和薇婭火爆全網,一時間把「直播帶貨」的概念推到了輿論風口。日前,李佳琦與央視名嘴朱廣權連線,組成「小朱配琦」組合一起為湖北助力在線賣貨,直播期間累計賣出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焦點
    和商家籤訂合作的這家MCN機構,不是此次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的主辦方,之前與夏飛對接的工作人員,也和行業頭部公司謙尋沒有一絲關聯。 明星方叫屈,主辦方喊冤,謙尋闢謠,矛頭都指向一處:這是一場中間商賺差價導致的糾紛。 ▲圖片來自主辦方魔影文化官方微博。
  • 京東直播「不求」帶貨 | 獵雲網
    線上的貨,基本掌握在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家手中,但在直播帶貨的大秀中,淘寶直播、快手、抖音三家的聲勢最大,相比之下拼多多和京東的存在感要弱一些。直播帶貨,需要用戶長時間停留。阿里最有優勢,馬雲透露,每天晚上大約有1700萬人會逛天貓和淘寶網站,但是什麼都不買。這種習慣,為淘寶直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