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深度解讀直播帶貨的優劣,分析利弊!

2021-01-17 網易

2021-01-14 12:06:07 來源: 雲觀察

舉報

  2020年是直播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年。每天約有3萬家新的直播商家入駐,而直播帶貨的訂單總量也在以每周20%的速度增長。預期整個2020年,直播帶貨的市場經濟規模可以達到9000億。

  娜美文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直播帶貨的利弊均顯得十分突出。我們先說有利的一面

  

  1、大量帶貨主播的存在為商家提供了廣闊的選擇,整個直播帶貨領域的成本從金牌主播到大眾主播被多級分層,使得無論大型商家還是中小商家都可以很容易的選擇自己的帶貨渠道。2、由於直播帶貨機構間也存在流量,主播和選品的合作,一件好的商品如果確實物美價廉,即使品牌力較弱也可以得到迅速曝光,這給了不少用心提供商品的中小商家一個巨大的機會。

  3、直播帶貨行業快速發展的另一巨大優勢是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廉價優質產品,有助於整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因為帶貨主播的成功需要建立其特定的人設,通過信用與粉絲建立聯繫紐帶。所以產品的質量,產品的價格就會顯得尤為重要。產品質量會通過選品來保證,而產品價格則通過主播帶貨的議價權實現讓利於民,最終將大量優質廉價產品推向社會,劣質商品則會被逐步淘汰掉。主播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引導粉絲購物場景的選擇優先級,建立個人IP,實現穩定收入

  4、從就業的角度看,直播帶貨也同樣帶動了主播及主播背後運營團隊等一大批新興就業崗位的產生。一對於新興創業公司來說,組建一個直播團隊或可帶來至少五個人的就業崗位。但相比專業直播團隊而言,個人主播嘗試帶貨更多是一種靈活就業的工作方式,在兼顧主業的情況下通過直播帶貨為自己帶來額外收入。

  

  娜美文化:然而直播帶貨行業也由於快速膨脹而產生了一定負面效應。

  1、 極低的準入門檻帶來了大量良莠不齊的從業人員,一些從業人員的低誠信水準也傷害了部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些消費者在下單之後,發現收到了假貨,劣質品,過期貨。消費者們由於缺乏投訴渠道,對這些不法商家和不法直播的行徑難以有效遏制。行業規範化的呼聲此起彼伏。

  2、 行業內一些主播機構對商家制定高額的入場費和佣金比例,卻又無法保證銷量,最終導致一些商家虧損的現象比比皆是。另有一些主播機構通過刷單,僱傭水軍偽造直播數據等等,已經是事實上的商業欺詐行為。這些商家很快會發現,寥寥無幾的訂單與直播間的火熱形成明顯對比,或者直播帶貨雖然效果很好,但消費者的退貨比例很高,直播平臺既賺走了佣金,又沒有給商家帶來應得的效益。

  

  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免出現一個時代的新機遇,無論市場成為紅海還是藍海,只有堅持貢獻高質量內容,你才有可能被市場發現和挖掘,並成功走上自由職業的發展道路。

  娜美文化在是直播服務商的基礎上,同樣為淘寶官方指定直播機構,第一批入駐阿里V任務直播服務商機構,可更快速獲得直播一手訊息,用專業團隊為產品引流,抓住直播大勢,獲得更高帶貨轉化。

  

  娜美文化一直致力於品牌直播代運營,品牌全渠道直播帶貨,直播雲發布會,以品牌需 求為基礎,針對性提供直播運營方案,旗下包含專業運營團隊,策劃團隊,主播團隊,以運 營+策劃+主播模式,為品牌提供更為全面的品牌網際網路運營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的直播帶貨玩法和套路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的直播玩法和套路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為大家剖析下新的流量窪地。  什麼是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參與者有哪些?  電商如何進行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未來?
  • 「宅經濟」下直播帶貨的利弊觀
    這些當然是,但在家賺錢也是「宅經濟」的一部分,比如當下最火熱的直播帶貨,就給許多人提供了一個在家賺錢的機遇。據某寶的數據統計,2020年是直播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年。每天約有3萬家新的直播商家入駐,而直播帶貨的訂單總量也在以每周20%的速度增長。
  • 深度解讀:直播帶貨中「人貨場」到底是什麼意思?
    因為淘寶直播李佳琦薇婭,快手的辛巴,抖音羅永浩等少數頭部帶貨主播的爆紅,外界看來直播賣貨已經一片「紅海」。疫情期間,很多行業都出現了銷路受阻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把電商直播看做作自家產品銷售的標配。不過,面對抖音、淘寶直播這些渠道的快手崛起和新一波流量紅利,想要布局直播帶貨的傳統商家們卻不得要領。
  • 「直播帶貨」下一步
    張生是晉江某知名企業的電商運營部總監,從2月份復工至今,他所在的品牌也全身心地加入直播行列,先後邀請頭部主播進行帶貨,還同步開啟店播、抖音短視頻帶貨、快手直播等,銷量有了明顯的增長,可利潤卻沒有原先好,不僅如此,因為直播帶貨的折扣太大,導致線下經銷商怨聲一片,天貓原有產品的客單價不好往上提。  「直播帶貨是一把雙刃劍,搞不好會把經營多年的品牌形象搞砸掉。」張生說。
  • 直播帶貨,窮途末路?
    劉濤、羅永浩直播截圖兩類頭部流量頻頻翻車背後,暴露的是直播帶貨行業熱潮退去,實際的帶貨大盤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而在這樣一個並不足夠的大盤裡,缺乏競爭力的主播和機構都在裸泳。不少MCN機構沒有流量和行業經驗,主播帶貨能力匱乏。而毒眸此前的文章也提到,MCN發展過於迅速,預計2020年將達到28000家。
  • 從李小璐羅永浩直播帶貨中,我明白了直播帶貨的發展與利弊
    邊刷抖音的我邊想著,直播帶貨的未來的發展是怎麼樣的,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直播的行列,其中不乏像李小璐這樣的明星大咖,還有像羅永浩這樣的商業大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變,我們中有很多人,已經多久沒有捧過書,打開過電視了。這樣不好麼,不,這只是信息呈現方式的改變。
  • 直播帶貨就是冬蟲夏草
    一位電商行業產品經理分析,可以將店鋪自播理解為商品詳情頁和活動的新形態,而達人直播本質與聚划算相同,「賣貨的形式一直在變,但底層邏輯始終不變。」直播帶貨已走到第三波。第一波是以薇婭、李佳琦為代表的淘系站內直播的浪潮,伴隨著李佳琦在抖音、微博等淘系外平臺的出圈,形成的示範效應影響了消費者、商家、達人等交易鏈上的各重角色,行業驟然升溫。
  • 廣州網紅直播帶貨機構 網紅直播賣貨公司 純佣金合作模式
    廣州哪家直播公司最大最好抖音快手小紅書網紅直播帶貨機構公司MCN機構種草探店測評機構抖音小紅書短視頻種草探店網紅直播帶貨機構網紅KOL達人直播帶貨抖音快手小紅書網紅直播帶貨機構網
  • 深度|「直播帶貨」營銷模式的三大優勢與三大劣勢
    在此背景下,直播帶貨慢慢的火起來了。很多商家都試圖企圖在這個高效、成本低的風口中獲利。事實也證明,直播帶貨確實打開了銷路,例如幫助湖北地區解決了大部分滯銷的農產品、度過了難關。但是,直播帶貨也並非總是成功的,各大明星帶貨翻車的案例,也提醒了我們,不要輕易去踩直播帶貨這個雷區,你對直播帶貨的利弊到底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直播帶貨的優劣勢。
  • 深度|直播帶貨的優缺點分析,建議收藏!
    要說時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最火,非直播帶貨莫屬。受年初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入局直播,希望從這個高效、新零售的風口中獲利。而事實也證明,通過直播帶貨,湖北地區解決了大量滯銷的農副產品,幫助湖北產品打開了銷路,度過了難關。
  • 直播帶貨,涼涼?
    文丨謝東霞 鍾微編輯丨葉麗麗來源丨連線Insight(ID:lxinsight)直播帶貨陷入了一場危機。兩場直播的主人公被中消協點名批評。 最近備受關注的「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事件,是發生在三周前的直播,商家曝出汪涵直播坑位費達10萬,但ROI(投資回報率)僅為0.3。
  • 直播帶貨糾紛|直播帶貨的水到底有多深?想帶貨,商家又該如何避坑?
    現在,進入直播行業的公司、個人數量多,能力好壞良莠不齊。網店商家在選擇合作的直播帶貨機構時,很有可能遇到資源差、能力差的團隊和公司,這就可能造成帶貨效果遠不及預期。張延來律師說,遇到這種情況時,網店商家可按照雙方的合作協議條款進行溝通協商,若不能達成一致的,可通過走法律途徑來解決。
  • 嵐風文化啟動明星直播帶貨,歌手平安首秀帶貨72萬
    欲問20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口,直播經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8月20日商務部公布,上半年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35萬億,同比增長14.3%。萬物皆可播,直播電商成為刺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 朱廣權與李佳琦直播為湖北帶貨超億,網際網路公益峰會探討公益帶貨...
    2000家公益機構、25位重磅嘉賓及80餘位公益機構負責人將「雲」集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現場。「全球直播帶貨的公益思考」成為公益峰會的重要議題。 除了央視主持人直播賣貨做公益,明星們也是公益直播賣貨的中堅力量。 在今年,一些地方的農產品受疫情影響面臨滯銷,有多位明星參與到助農公益直播賣貨活動中來,為貧困偏遠地區的產品打開銷路。 演員蔡明在近日一場助農直播中,為山西大同一款黃花醬帶貨。
  • 直播帶貨的法律風險防範
    摘要:本文結合現有法規和實務,對直播帶貨商業行為中的平臺、商家、主播及主播服務機構等參與主體在主體資質和行政許可、智慧財產權、合同、個人信息、商品或服務、廣告宣傳、主播等方面防範法律風險提出了參考建議。而「網絡直播帶貨」或「網絡直播營銷」也異軍突起,全球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Nielsen )2020年11月4日發布的《中國直播電商趨勢解讀報告》顯示,伴隨線上渠道不斷創新以及疫情期間對線上消費習慣的加速養成,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興購物方式迎來全面爆發,正在成為全民參與的商業形式。而且,網絡直播成為僅次於電商零售的第二大網絡購物渠道。
  • 專家解讀網絡秀場直播通知 為直播帶貨發展建言獻策
    中消協日前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指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和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現象。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隨著網絡秀場直播、電商直播節目的紅火不斷呈現在大眾視線之中。
  • 電視臺「直播帶貨」避免走彎路!
    所以每一家希望去開拓「直播帶貨」業務的媒體機構,首先得去認真分析並反思我們在電視直銷時代曾經犯的錯、走過的彎路,思考好如果我們重新在網際網路上開啟這樣的業務,將會如何面對固有的困難以及新出現的難題。問:那我們接下來還要做「直播帶貨」嗎?它能否為我們帶來一些好處呢?
  • 一場直播帶貨14萬,虛擬IP能做好帶貨主播嗎?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有近30個較為知名的虛擬IP在嘗試直播帶貨。除了重力聿畫、大禹網絡、光合造米這些專門打造網紅和虛擬IP的MCN機構,很多網際網路大廠也開始發力相關業務。聲娛文化是一家提供聲音全案服務的公司,曾為「我是不白用」配音,近期也在嘗試推出虛擬聲優「魚片娘」。聲娛CEO唱寰宇則表示:「虛擬偶像不會累,可以同時出現在多場直播中,是其優勢所在。用戶可能沒有那麼關注主播是真人還是虛擬形象,只要帶的貨能做到低價、質量不錯,且用戶對IP有認知度,就可以帶貨。」
  • 直播帶貨漸趨理性
    葉一茜和吳曉波事後皆稱自己為直播帶貨做足了功課,但現實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該翻還得翻。李佳琦和薇婭也在直播帶貨時翻過車。有的是主播搞不清定位,把帶貨現場變成個人秀主場,不賣貨而販賣口才;有的甚至是平臺體驗不好,直播時卡頓現象嚴重。
  • 廣播電視臺「直播帶貨」避免走彎路
    所以,每一家希望去開拓「直播帶貨」業務的電視臺,首先得去認真分析並反思我們在電視直銷時代曾經犯的錯、走過的彎路,思考好如果我們重新在網際網路上開啟這樣的業務,將會如何面對固有的困難以及新出現的難題。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下融媒體機構要明確做「直播帶貨」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有一個目的是通過「直播帶貨」,廣電轉型做電商。對於這一點我個人不能表示反對,但我也想像不出任何支持的特殊理由。 因為媒體機構跟電子商務機構之間的壁壘差別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