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牆功 原來是太極秘傳「松腰」神功?具體練法匯總!

2021-02-22 太極之境

貌似現在大家都認同蹲牆功的練法,據說是楊氏早期的不傳之秘,對練習松沉腰胯極為有效。曾經小編也分享過相關的練功心法,今天再次整理完整給大家分享,希望讓你的太極拳功夫更上一個臺階!

蹲牆功的動作要領

面壁而立,兩腳併攏,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內,周身中正,腳尖頂著牆根,會陰上提,兩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鬆,安靜片刻,讓思緒平和。然後腰向後放鬆,身體緩緩下蹲,下蹲時頭不可後仰、不可傾斜,要放鬆地下蹲,腰後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鬆前扣(向牆的方向前扣);尾閭前扣,命門後突。

注意後背脊柱要一節節卷著柱逐節放鬆往下蹲,象貓兒一樣,弓著後背下蹲,膝蓋儘量不要超出腳尖等要求,同時注意全身放鬆,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閭部;徹底蹲下後尾閭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後再緩緩上起;上起時,注意用百會上領,百會處好像有一根細線向上輕輕拽著脊柱逐節升起、抻動、拉直,如此為一次。

練功時只要使精神專一於形體動作,使之合度即可,無其他特殊意念活動。初學者可以先在腳後跟墊本厚書,這樣可降低蹲牆的難度。可以每天把書撕掉幾頁,漸至撕完,蹲牆就慢慢合度了。

蹲牆的三個階段

將蹲牆功作為一個獨立的小功法來鍛鍊,根據其功夫層次由易到難,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初始階段

剛開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兩腳的姿勢和距離。腳尖可以先離開牆,離多遠以儘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為度。如年紀大或行動不方便的同志,可以兩腳尖高開牆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甚至還可抱住樹、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

一開始,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鍵是要堅持。年輕的身體健康的同志,則應儘量按標準的姿勢蹲。剛開始時可能比較困難,沒等蹲下去,就會往後倒,碰到這種情況,就要精神高度集中專一,並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個為一組,每天蹲一組以上,多多益善(現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數百,甚至上千、上萬個,收益頗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隨著周身各部氣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鬆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了。此時就應轉入第二階段的練習。

二、熟練階段

此階段在兩腳併攏,腳尖抵牆能完成蹲牆動作的基礎上,應注意「形松意充」,體會周身氣機的升降開合,同時增加蹲牆的次數和時間。

三、提高階段

按標準姿勢能輕鬆自如地完成整個動作後,就不應再盲目追求數量(即蹲牆的次數),而應加大難度,提高質量。加大難度的方法如下:

(一)赤腳蹲牆。赤腳,腳尖抵牆下蹲,同穿鞋蹲牆的感覺大不一樣。大大加強了對脊柱的抻拉作用。

 (二)撐臂蹲牆。這在難度、力度上又加了碼。蹲牆時,兩臂保持左右手舉成一字形,立丁字掌。進一步還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時,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時,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牆壁。練此式更有利於通透上肢。

(三)背手蹲牆。①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於腰部命門。經過撐臂蹲牆,起落時身體平穩,不會後仰,就可以採取這種辦法。②兩臂置於背後時,兩小臂重疊,兩手互握對側肘關節。這樣做在蹲牆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四)拳抵鼻尖蹲牆。蹲牆時,可用一手握拳,橫置於鼻前,用拳眼對準鼻尖。熟練後,可加至兩拳相接,置鼻尖與牆壁之間,下蹲上起。此動作難度較大,但只要持之以恆,刻苦練習,久之自然合度。

(五)蹲牆耗功。當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定住姿勢不動,當作站莊來練,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若此時能在鼻尖前放置兩拳,剛效果會更好。

 注意:

①自始至終,動作與呼吸必須協調一致,即氣吸至盡時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時氣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處。

②自始至終鼻、膝、腳尖不能離開牆壁,尤其是頭部絕對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則使脊柱偏斜,影響功效。

③呼吸在胸部不憋悶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附小技巧

兩肩略前扣,意想肩井穴對著湧泉穴,與牆平行。

慢慢下蹲,始終維持著對準的感覺。

面牆站立兩腳分開,寬度不限以自己感覺為準,用兩腳的內側緊靠貼牆,然後往下蹲,如此上下起伏。弟兄們試一下,可能絕大多數人,就是剛把腳內側貼到牆面,就會向後傾跌。

所以開始可以離開一定距離,不要勉強。上下起伏時也有個竅門,在下蹲時抬頭往上看,起身時低頭往下瞧,這樣可以減低動作的難度。開始時如此,熟悉此動作後有了一定的功力,就不要抬頭低頭了,把抬低的部位轉到眼睛上。蹲時眼向上看,起時眼向下看,但不要做得太露形,這就是「六球一柱」運用法門之一。

此功主要練開胯,對下盤功力極有助益,較頭一種蹲牆功難度高,萬勿輕視,練好後有不可思意之功效。第一種蹲牆功主要鍛鍊腰骶部位,開命門與尾閭,此功主要鍛鍊胸椎,開夾脊和大椎,二者可互相補充。

練一段時間後,相關骨骼會咯咯做響,此屬正常的好現象,不要驚慌。

蹲牆功的功法進階問題

蹲牆功有一定的進階性,每當修習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功力進展極慢,這就意味著必須進入更深層次的修習了按照目前最流行的練法,首先是穿鞋練習,達到一定程度時要求赤腳練習。這是第一次進階。其目的是,加強脊柱的拉長度。然後,要求雙手持磚塊練習,這是第二次進階。其目的是,加強脊柱(尤其是腰椎)周圍肌肉的力量。最後,要求雙手背於身後練習。這是第三次進階。這是最奧妙之處。

修習過蹲牆功的朋友都知道,蹲牆功對脊柱的拉伸最主要集中在腰椎部分,典型表現是,在下蹲時腰部後突異常明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蹲牆功在太極秘傳中被稱為「松腰」法,而不是松胯。腰椎的伸縮與張弛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就難有進展如果偏要勉為其難,反而會造成腰部嚴重損傷。這時我們就要把抻拉脊柱的重點從腰部轉移到背部(胸椎)乃至頸椎而轉移的不傳之秘,就是雙手緊背於腰部這樣,在下蹲時,腰部就因難以後突而不易拉伸而我們要下蹲,卻又不得不拉伸脊柱這樣,就只好棄腰椎而被動拉伸胸椎乃至頸椎由此,使胸椎乃至頸椎周圍的肌肉得以鍛鍊加強,蹲牆功所造成的整體力也就隨之加大,功夫也就進一步加深修煉蹲牆功伊始功效宏大,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少有進展的朋友們,從中應有所啟發

對單純追求養生的朋友來說,敝人建議,在雙腳穿鞋能夠熟練完成下蹲上起後,直接進入到手背後的蹲牆練習這樣,就可以在修正腰椎之後,更快且更有效地投入到胸椎乃至頸椎的修正中來而對追求技擊的朋友來說,還是應以上述的三步走為準.

 推薦三個有趣有情懷有智慧的公眾號

 戳閱讀原文進入精彩小說世界看熱血小說

相關焦點

  • 蹲牆功原來是太極秘傳「松腰」神功?具體練法匯總!
    貌似現在大家都認同蹲牆功的練法,據說是楊氏早期的不傳之秘,對練習松沉腰胯極為有效。曾經小編也分享過相關的練功心法,今天再次整理完整給大家分享,希望讓你的太極拳功夫更上一個臺階!這樣做在蹲牆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四)拳抵鼻尖蹲牆。蹲牆時,可用一手握拳,橫置於鼻前,用拳眼對準鼻尖。熟練後,可加至兩拳相接,置鼻尖與牆壁之間,下蹲上起。此動作難度較大,但只要持之以恆,刻苦練習,久之自然合度。(五)蹲牆耗功。當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定住姿勢不動,當作站莊來練,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若此時能在鼻尖前放置兩拳,剛效果會更好。
  • 蹲牆功,放鬆腰,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
    腰部放鬆、靈活、氣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另一方面,可保證腰主宰一身流動的職能,故古人又有「力發於足,主宰於腰,行於四肢」的說法蹲牆功是一種全身鍛鍊的便捷方法。據聞,師傅要練此功時,總是藉故把身邊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練,由此可見蹲牆功受到練家的何等珍視。
  • 1個強大的健身動作:蹲牆功,1天50次,練腿練腰練全身,更健康!
    之前給大家講過深蹲、箭步蹲、靠牆靜蹲、面牆深蹲還有乞丐蹲等,各種蹲法都有不同的要領,對身體的作用也不一樣,今天講解面牆深蹲也就是蹲牆功! 準備動作 蹲牆功是由內家功夫演變的一種動作,它有什麼作用呢?
  • 胡貫濤:《楊式太極「法」與「功」淺議》
    晨起廣場上、樹蔭下到處能看到太極習練者的身影。有雜誌評論太極拳練習者分兩種人群:一:年老體弱者、慢性病者。此類人群求身體健康為目的,看上的是太極拳柔軟緩慢,又有群體的人氣,故能堅持鍛鍊。真正太極功夫習練者稱此為太極操:二:追求太極功夫者。
  • 「九陽神功」包含哪些武功?共有九門,掃地僧、令狐衝各練過一種
    由於鬥酒僧參考了《九陰真經》上的武功,所以《九陽真經》裡自然也出現了這套武功:他吸一口氣,運起了縮骨功,全身骨骼擠攏,骨頭和骨頭之間的空隙縮小,輕輕易易地便鑽了過去。……只是有一點卻沒料到:「張無忌已練成了九陽神功中的縮骨之法。」
  • 道技兼修話太極 ——專訪臺灣楊家秘傳太極拳傳人林景泰先生
    回想起當時好像對打太極拳有一種無形的動力。幾乎每天都是五點半起床,騎著自行車到圓山,練完拳之後再到學校上課。後來到臺灣大學讀書,同學們都嘲笑林先生說:「你為什麼不去打打籃球、足球或橄欖球等比較有活力的運動呢?如果想防身也可以練拳擊、柔道這些比較實用的武技啊。可你卻偏偏選擇了這種慢悠悠的太極拳。」「當時他們不理解,可時隔40年我們再聚會的時候,大家都60多歲了,他們都要跟我學習太極拳。」
  • 道技兼修話太極——專訪臺灣楊家秘傳太極拳傳人林景泰先生
    回想起當時好像對打太極拳有一種無形的動力。幾乎每天都是五點半起床,騎著自行車到圓山,練完拳之後再到學校上課。後來到臺灣大學讀書,同學們都嘲笑林先生說:「你為什麼不去打打籃球、足球或橄欖球等比較有活力的運動呢?如果想防身也可以練拳擊、柔道這些比較實用的武技啊。可你卻偏偏選擇了這種慢悠悠的太極拳。」「當時他們不理解,可時隔40年我們再聚會的時候,大家都60多歲了,他們都要跟我學習太極拳。」
  • 【特稿推薦】只要你會擰螺絲,就懂了怎麼練內功
    誠之博士的目標是:讓天下沒有學不會的真傳太極;讓天下沒有學不起的內家真功。陳鑫《陳式太極拳圖說》開篇就是「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就是擰法,就是螺絲勁。其實就是身體內部的「自轉運動」。現在那麼多打太極操的人,玩的都是「公轉」,什麼是公轉?
  • 【特稿推薦】太極功夫必須「三步走」: ​得勁、懂勁、運勁
    誠之博士的目標是:讓天下沒有學不會的真傳太極;讓天下沒有學不起的內家真功。太極內功必須「三步走」得勁、懂勁、運勁近年來武術界忽然颳起了「松」風,愈演愈烈似乎有一統「江湖」之勢。在這股洶洶而來的「松」潮中,「松」被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成為武術的絕對核心。
  • 通過太極周身行氣法來開發身體的潛能,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提升
    「周身行氣法」的學練,對於零基礎學員,一開始可能有點難度,但堅持幾天後,掌握了「周身行氣法」的正確練法,找到體感,您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您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感知,您會越練越想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 ,我們的身心得到了提升,同時對「周身行氣法」會有新的認知。就像薛老師所說的那樣:這真是誰練誰知,誰練誰得呀。
  • 【好文轉載】練拳要抓住骨盆、脊柱來練
    誠之博士的目標是:讓天下沒有學不會的真傳太極;讓天下沒有學不起的內家真功。練拳要抓住骨盆、脊柱來練武術發力講究一個整體力,看現在好多練拳擊散打的也說整體發力,可一看,這個發力是整體發力?本人多年追尋,終因機緣巧合,得以傳承古傳真功,身懷極其簡單、直指核心、迅速高效的內功太極訓練體系,早已經過無數人的檢驗,於祛病強身、增長功夫可謂法簡效宏。我本來從事著體面的工作,擁有足以小康的收入,根本無需「節外生枝」「不務正業」,選擇去做一個民間的傳功人。但為了促進廣大群眾建立正知正念,強健筋骨,獲得幸福人生。
  • 隱士秘傳~三豐九陽神功
    第一式:太極聚氣法面向東方,自然站立,先意守丹田三~五分鐘後,即採用順呼吸法。意念天上的陽氣自百會吸入下行,地下的陰氣由兩腳湧泉吸入上行,兩股真氣在丹田匯聚成太極形。在月亮剛剛升起的時候,接上法進行,不過火龍變成水龍,火球變為水球,最後收功。五條火龍化作太陽變為五條水龍化作月亮。總得以陽變陰為準。第四步:金剛之軀練法與第三步基本相同,但不需真的面對太陽和月亮,練火龍功需一極寒之地,練水龍功需一極熱之地。主旨:「陰中練陽,陽中練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陰陽陽,至陰至陽」。此功須七七四十九日苦修。
  • 張無忌的九陽神功,竟是欺世盜名?原來就是《天龍八部》小無相功
    唯獨張無忌,在光明頂之戰,能用乾坤大挪移,模擬七傷拳、龍爪手甚至太極拳太極劍。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張無忌在光明頂用的究竟是不是七傷拳?他用的究竟是七傷拳,還是「乾坤大挪移心法運使的七傷拳招式」。如果是後者,那麼很容易令人想起北宋年間的往事——大輪明王鳩摩智以少林七十二絕技會戰少林群僧。畢生苦練袈裟伏魔功的玄慈、畢生鑽研拈花指的玄渡,紛紛感到自愧不如。
  • 原 來 , 真 正 的 太 極 是 這 麼 練 的 !
    纏繞裹的練法即為圓的更為細緻的練法。其中,纏指的是周身纏。即手、身、腿的自轉。俗言,打蛇繞棍上。就是這種纏法的形象詮釋。此為李氏太極拳練法和打法的一大特徵。我們總說傳統武術練的是整體,而太極的整體則是基於圓的原理,也就是體現在周身俱纏,否則,這種拳的整體性和其它拳術的整體性就沒有根本的區別,就和太極的圓的原理符合不上。
  • 金庸武俠中,被忽略的六大神功,金剛不壞神功排第四,第一最逆天
    在金庸武俠中,像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獨孤九劍、北冥神功、小無相功以及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和易筋經神功,還有武當派的太極功等武功在江湖上那都是赫赫有名,為世人所熟知。但是在金庸武俠中,還有一些被人忽略的武功,這些武功也相當的厲害,威力不輸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等武功。
  • 太極勁的練法,一看你就會了!
    太極勁的練法,生化之道在於柔柔化象徵著生機,為運化功力之基。孟乃昌先生說:「單純之剛,堅實而難變;柔勁則柔中有剛,柔能克剛,人剛我剛,兩相對抗,人剛我柔,柔以承之,……則走化矣。」
  • 李瑞元老師談太極
    (李老師在雙榆樹公園練吳式太極拳)        每天早晨,人們路過雙榆樹小公園,遠遠就能看到一個矯捷的身影在為大家耐心的講拳。李瑞元老師還曾跟隨北京白雲觀道長學練一套二百多式的武當道家拳術,而且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對王培生老師所傳的吳式太極拳37式更是精通,無論從養生還是從技擊含義他都能打的出神入化,拳理講的頭頭是道。
  • 蛤蟆功和降龍十八掌不分勝負?但郭靖練此神功後,蛤蟆功必輸降龍
    五絕的武功也各有特點,其中西毒歐陽鋒除了神駝雪山掌、靈蛇杖法之外,最出名的武功就是蛤蟆功了,那麼蛤蟆功對戰降龍十八掌孰強孰弱呢?蛤蟆功是白駝山莊嫡傳武學,此武學發功時蹲在地下,雙手彎與肩齊,嘴裡發出咯咯叫聲,宛似一隻大青蛙作勢相撲。此功純系以靜制動,全身蓄勁涵勢,韻力不吐,只要敵人一施攻擊,立時便有猛烈無比的勁道反擊出來。
  • 工字伏虎拳 | 秘傳硬功(上)
    所以,練拳之餘,還要專門加練一些必備的外壯硬功之法,以更利技擊。這一章中,即將洪家拳秘傳硬功法披露出來,供習者修煉。一、鴛鴦環功鴛鴦環乃洪拳慣用之練功方法。1.鴛鴦環一般用鐵鑄造而成,與常見之玉手鐲形狀相似,大小則不同,有1斤一隻(1斤=500克,後同),或2斤一隻等。(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