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真的太難懂啦!」
後臺有位男生,跑來向熊大吐了他的苦水。
他覺得,自己的女朋友最近好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特別敏感,還老是大驚小怪;
一會擔心他劈腿,一會又自己鬧著要跟他分手的……
「熊,剛在一起那會她不這樣的,你說她這是咋的了?我很愛她,但面對她這種一驚一乍,也挺不知所措的。」
依熊看吶,女朋友所表現出的這種種行為,多半是來自她的「焦慮情緒」哇!
這可不是熊爺瞎下的定論噢~
而是,熊最近正在學習的一本超棒的婚戀心理學書,它裡面就講述了一些相關的知識。
它就是:《連接感:如何應對親密關係中的焦慮》。
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婚戀心理學家、「焦慮情緒」研究者:卡洛琳•戴奇,以及她一位同為心理學家的好姐妹:麗薩•羅伯邦。
多年來,她們姐妹倆一起研究親密關係中的「焦慮情緒」,幫助了許多情侶夫妻修復幾近破碎的感情。
「別讓焦慮情緒成為你和伴侶間的第三者。」
或許見過太多「焦慮情緒」的案例,卡洛琳和麗薩始終認為,焦慮情緒是親密關係中的一大「破壞者」;
所以她們特別提醒情侶朋友們:熱戀期過後,一定要警惕另一半的「焦慮」行為!
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兩人感情路上的「暗礁險灘」。
那熊爺今天,就將書中一些關於「焦慮情緒」的知識,以及如何警惕另一半焦慮行為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啟發~
焦慮的兩種反應模式
「如果你的伴侶患有焦慮,有時會是一件艱難和令人煩惱的事。」
如作者所說,另一半焦慮行為,可能會波及到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感到厭煩。
「你對焦慮了解得越多,你就越容易產生理解力和同情心,摒棄偏見。」
對此,作者說,作為伴侶能做的,首先便是了解「焦慮」。
因此在書中,作者分別向我們解釋了「焦慮」的兩種反應模式:專注未來和選擇最大化。
顧名思義呢,屬於「專注未來」這種焦慮反應模式的人,常常會對即將到來的事件感到焦慮。
TA們會考慮到每一件未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並試著做出相應的預案。
比如,TA們總是喜歡追問另一半:
「你以後會不會拋棄我?你發個誓吧!」
而看似無理取鬧、任性的TA們,其實內心也很痛苦,因為總是憂心忡忡地揣測每個小細節。
另一種「選擇最大化」的焦慮反應模式,簡單來說——
TA們喜歡「小題大做」,可能一點點小波折就能大幅增加TA們的焦慮。
比如,你因為堵車而約會遲到五分鐘,TA們可能就會把事情想得很嚴重:
「他是不是馬上要和我分手才故意遲到的?」
作者說,無論是哪種反應模式,長期的焦慮容易使人易怒、固執,身體也會受到傷害。
預測另一半的焦慮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另一半的焦慮是突然發作的,所以難免心生芥蒂:
「他怎麼回事啊,突然發什麼神經!」
但作者卻說,就像每次暴雨來臨時會烏雲密布一樣,每次的焦慮反應也是有徵兆的。
「你應該學會在烏雲壓頂之際保持警惕,並採取預防措施。」
因此,作者在書中,為我們提供了預測另一半焦慮狀態的三個「指標」;
如果三個指標都有顯現,便大致可以判斷另一半此時處於焦慮狀態了。
1. 認知指標。
作者說,當另一半的焦慮水平上升時,做事情會變得異常急躁。
比如,買水果時不願意在水果堆裡挑挑揀揀,結帳時可能因為長隊就放棄買單;
還會聽到他們一些焦躁的埋怨:
「我要瘋了!」
「我受不了這個!」
「怎麼這麼多煩心事啊,你一點都不理解我。」
2. 情緒指標。
作者表示,如果認真觀察另一半的情緒,一般是可以感受TA們會有以下情緒的:
3. 生理指標。
作者說,當焦慮產生時,交感神經會緊急動員身體的各個器官;
這時,心跳會加快,還會引發頭暈、肌無力等感覺。
面對另一半的焦慮,該怎麼做?
相信大多數人了解前面關於「焦慮」的反應及狀態之後,還是會不知所措。
為此,貼心的作者在書的最後,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
1. 保持樂觀,給予鼓勵。
對方焦慮時,往往不可理喻,有時固執刻板、不可控制,有時悲慟跋扈、無病呻吟……
而這時,作為伴侶最好的態度就是保持樂觀,給予鼓勵。
作者提醒,無需嘗試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可以適當帶對方做點別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力。
2.不要承擔你另一半的壓力。
「壓力和焦慮會傳染。」
作者說,當另一半倍感焦慮時,我們也可能跟著變得緊張。
但我們不能承擔對方的焦慮,保持自己的情感界限,否則自己焦慮了,還可能使對方的焦慮程度更深。
3.找到放鬆的方法。
作者表示,日常的壓力預防,對伴侶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因此,平常可以找到一些解壓方法和伴侶一起進行放鬆,比如,聽一些平靜的舒緩音樂,跑跑步出出汗等等。
4.坦誠相待,跟他說出你的感受。
和開頭那位男生一樣,大多數在面對另一半的焦慮情緒時,會感覺無奈甚至厭煩;
也有很多人選擇忍耐自己的厭煩情緒,只因想給對方更穩定的感情依賴……
對此,作者卻說,其實我們無需一直扮演感情中的強大者;
等另一半情緒稍微好了,可以坦誠相待,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讓對方也注意到自己的感受。
5.對尋求專業幫助保持開放心態。
「尋求治療並非弱者的標誌。」
作者說,如果焦慮一直不能得以解決,可以選擇外部諮詢和專業知識的幫助;
對專業幫助抱有開放心態,理性對待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幸福是會重生的,
它會改變模樣,
以各種各樣的姿態,
一次次的來到你的身邊。」
或許幸福
現在正以「焦慮」的姿態
悄悄試探我們呢~
各位,晚安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熊的治癒書店